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Fas配体表达诱导同种胰岛移植免疫豁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究睾丸细胞FasL表达能否对同时移植的胰岛移植物提供免疫豁免作用。方法 将不同数量的同种大鼠睾丸细胞与1500个胰岛同时移植于糖尿病受体,观察移植物功能、存活情况,以及移植物内淋巴细胞凋亡情况,并体外检测睾丸Sertoli细胞对活化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单纯移植胰岛组平均存活期为(5.0±0.5)d。睾丸细胞和胰岛细胞同时移植,当睾丸细胞数为5×106个,平均存活期为(10.0±0.6)d;增加移植睾丸细胞数至1×107个时,存活期大于50d(P<0.05)。表达FasL的睾丸细胞在移植物内诱导浸润淋巴细胞凋亡,体外抑制淋巴细胞活性。结论 表达FasL的睾丸细胞可诱导浸润的活化淋巴细胞凋亡,使同时移植胰岛移植物获得局部免疫豁免、存活期延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睾丸细胞FasL表达能否对共移植的胰岛移植物提供免疫豁免作用以及胰岛细胞FasL基因转染对同种胰岛移植的影响.方法将同种大鼠胰岛及睾丸细胞同时移植于糖尿病受体,重组腺病毒AdV-FasL感染胰岛细胞后移植,观察移植物存活情况、胰岛功能,并检测移植物内浸润淋巴细胞以及基因转染胰岛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单纯移植胰岛组平均存活期为(6.3±0.56)?d.与胰岛细胞同时移植的睾丸细胞数增加至1×107时,存活期大于50?d(P<0.05).表达FasL的睾丸细胞在移植物内诱导浸润淋巴细胞凋亡.FasL基因转染组出现排斥加速,存活期缩短至(3.4±0.24)?d.FasL转染的胰岛细胞在移植后24h见FasL表达,48h表达增强,移植后FasL转染胰岛细胞凋亡.结论表达FasL的睾丸细胞与胰岛同时移植可诱导活化的淋巴细胞凋亡,使胰岛移植物获得免疫豁免、存活期延长,但通过FasL基因转染使胰岛细胞直接表达FasL引起胰岛细胞凋亡和粒细胞浸润,导致排斥加速.  相似文献   

3.
Sertoli细胞诱导大鼠肝内胰岛移植物免疫豁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究睾丸Sertoli细胞能否对肝内共移植的胰岛移植物提供免疫豁免作用以及共移植的睾丸Sertoli细胞最佳数量。方法将同种大鼠胰岛及不同数量的睾丸Sertoli细胞同时移植于糖尿病受体的肝内,观察移植物存活情况、胰岛功能、并检测移植物内胰岛素和Fas配体(FasL)表达以及浸润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单纯胰岛移植组平均存活期为(5.6±0.8)d,同时与胰岛细胞在肝内共移植的睾丸细胞数增加至1×107个时,平均存活期为(41.4±4.61)d,明显延长(P<0.05),胰岛移植物中有大量表达FasL的睾丸细胞和表达胰岛素的胰岛细胞.在移植物周围有大量浸润的淋巴细胞凋亡。结论睾丸Sertoli细胞与胰岛细胞同时在肝内共移植,通过诱导局部豁免而延长胰岛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且同时共移植1×107个Sertoli细胞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Chen CQ  Zhan WH  Wang JP  Cai SR  He D  Wu XJ  Lan P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11):845-848
目的 探讨Fas配体 (FasL)阳性睾丸细胞与胰岛细胞共移植后联用环孢素A(CsA)对移植胰岛细胞存活的协同保护作用。 方法 将同种大鼠胰岛细胞与睾丸Sertoli细胞同侧或异侧共移植于 4 1只糖尿病SD大鼠受体肾包膜下。实验大鼠分 7组 ,术后酌用CsA ,观察各组大鼠移植物存活情况。 结果 单纯胰岛细胞移植 (对照组 )后胰岛细胞的平均存活期为 (4 6± 1 1)d ,加用CsA存活期明显延长至 (2 1 8± 4 7)d(P <0 0 1)。与 1× 10 7个睾丸细胞同侧共移植的胰岛细胞平均存活期超过 (5 7 5± 4 0 )d ,但如移植前先封闭睾丸细胞表达的FasL后 ,移植的胰岛细胞平均存活期缩短为(5 8± 2 6 )d。胰岛细胞与 1× 10 5个睾丸细胞分别共移植于两侧肾包膜下 ,术后联用CsA ,胰岛细胞的平均存活期超过 (5 5 0± 6 5 )d ,与 1× 10 7个睾丸细胞同侧共移植的存活期相近 ,但比对照组或CsA组则显著延长 (P <0 0 1)。当胰岛细胞与 1× 10 6个睾丸细胞分别共移植且不用CsA时 ,胰岛细胞存活期平均仅为 (11 5± 3 1)d ,但仍较对照组延长 (P <0 0 5 )。 结论 表达FasL的睾丸细胞与CsA联用后可通过不同机制抑制胰岛细胞移植排斥反应而起到全身的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胰岛FasL基因转染对大鼠胰岛移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究胰岛细胞FasL基因转染对同种大鼠胰岛移植的影响。方法 通过磷酸钙沉淀法构建含目的基因FasL的重组腺病毒AdV-FasL,感染胰岛细胞后移植于糖尿病受者大鼠,通过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移植物FasL表达,观察移植物存活情况及基因转染胰岛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单纯移植胰岛组平均存活期为(6.3±0.56)d,FasL基因转染组并未出现排斥延迟,反而排斥加速,存活期缩短至(3.4±0.24)d。FasL转染的胰岛细胞在移植后24h见FasL表达,在 48 h表达增强,AdV-5感染组及未转染组未见FasL表达。TUNEL标记见移植后FasL转染胰岛细胞凋亡。结论 尽管表达FasL的睾丸细胞与胰岛共移植可诱导活化的淋巴细胞凋亡,使胰岛移植物获得免疫豁免、存活期延长,但通过FasL基因转染使胰岛细胞直接表达FasL,引起胰岛细胞凋亡和粒细胞浸润,导致排斥加速。  相似文献   

6.
胰岛与Fas配体阳性睾丸细胞共同移植产生免疫豁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an P  Yan L  Zhan W  Xiao L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4):208-210,I013
目的通过胰岛与睾丸细胞共同移植诱导胰岛移植物长期生存。方法胶原酶、胰蛋白酶、Dnas酶消化制备睾丸sertoli细胞培养48小时;纯化的供体(Wistar大鼠)胰岛500个培养后的睾丸sertoli细胞共同移植,移植前后不用全身性免疫抑制剂,TUNEL法标记胰岛移植物周围凋亡的淋巴细胞,SABC法测定共同移植物FasL稳定表达情况。结果胰岛与1×107个睾丸sertoli细胞共同移植可以纠正链脲酶素所至的糖尿病高血糖状态达60天(有效率达100%,6/6),单纯的胰岛移植或与1×105个睾丸sertoli细胞共同移植,移植物仅能存活5~6天。移植物周围可见明显的凋亡的淋巴细胞存在。结论胰岛与Fas配体阳性睾丸细胞共同移植可以诱导局部免疫豁免,使移植物长时间存活。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甲状旁腺细胞与睾丸细胞共同移植是否产生免疫赦免。方法 随机将SD大鼠分为以下四组 :1组为单纯甲状旁腺细胞移植组 ;2组为甲状旁腺细胞 1× 10 6个睾丸Sertoli细胞移植组 ;3组为甲状旁腺细胞 2× 10 6个睾丸Sertoli细胞移植组 ;4组为甲状旁腺细胞 4× 10 6个睾丸Sertoli细胞移植组。观察移植物的存活情况 ;体外检测移植物内细胞成分及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1组平均存活期为 (17.2 2± 3.6 3)d ;2、3、4组存活时间延长 ,分别为 (19.4 4± 4 .6 4 )d、(32 .2 2± 6 .6 7)d和 (48.80± 3.33)d。 4组在 5 0d观察期内 ,多数鼠的血清钙及甲状旁腺激素 (PTH)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P <0 .0 1)。移植物内可见表达FasL的睾丸细胞、甲状旁腺细胞及凋亡的淋巴细胞。FasL的表达及凋亡指数随着移植的Sertoli细胞数增加而增加。结论 睾丸Sertoli细胞FasL的表达诱导了浸润的活化淋巴细胞凋亡 ,使共同移植的甲状旁腺细胞存活期延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表达Fas配体 (FasL)的睾丸支持细胞与共刺激通路阻断剂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抗原 4免疫球蛋白 (CTLA 4Ig)对异体移植肾细胞的保护作用 ,以提高移植肾的免疫耐受性。方法 酶消化法制备睾丸支持细胞及肾细胞。取 10 6个细胞混合移植于大鼠肾包膜下 ,实验大鼠分为 3组 :对照组 (10只 )、混合细胞移植组 (混合移植组 ,16只 )、联合CTLA 4Ig组 (CTLA组 ,10只 )。分别于术后 1、7、14、2 0d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 2 (IL 2 )水平变化。术后 2 0d取出移植物 ,以亲和素 生物素 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技术观察肾细胞存活状况 ;MD 2 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混合移植物灰度值 ;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X dUTP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法观察移植物中凋亡的细胞。 结果对照组无移植物存活 ;混合移植组 14只移植物存活 ,灰度值为 0 36 2± 0 0 17;CTLA组 10只移植物均存活 ,灰度值为 0 4 4 5± 0 0 2 1;混合移植组与CTLA组间灰度值差异有显著意义。术后CTLA组血清IL 2水平较混合移植组低 ,差异有显著意义 ;混合移植物中可见凋亡的淋巴细胞。 结论 异体肾细胞移植中 ,睾丸支持细胞与CTLA 4Ig对移植肾细胞具有协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猪Sertoli细胞(NPSCs)与大鼠胰岛细胞联合移植对延长大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的作用及其主要的机制.方法 将糖尿病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1)单纯移植组(n=6):单纯移植1500个胰岛当量(IEQ)的SD大鼠胰岛细胞至糖尿病大鼠的左肾包膜下;(2)分侧移植组(n=4):将1500个IEQ的SD大鼠胰岛细胞移植到糖尿病大鼠的左肾包膜下,同时将1×10~7个NPSCs移植到糖尿病大鼠的右肾包膜下;(3)混合移植组(n=6):将1500个IEQ的SD大鼠胰岛细胞和1×10~7个NPSCs混合移植到糖尿病大鼠的左肾包膜下.移植后每天监测各组的血糖水平,以了解移植物的存活时间;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时获取移植物标本,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移植物中CD3~+T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及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2)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单纯移植组、分侧移植组和混合移植组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分别为(5.7±1.0)d、(5.3±0.5)d和(16.3±1.4)d,混合移植组存活时间较其他两组显著延长(P<0.05).单纯移植组移植区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主要为CD3+T淋巴细胞;混合移植组移植区Bcl-2基因呈高表达;各组移植区HO-1基因均有表达,差异不明显.结论 NPSCs与大鼠胰岛细胞联合移植可以延长大鼠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其机制可能与NPSCs抑制移植物淋巴细胞浸润、促进Bcl-2基因高表达的局部免疫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紫外线对大鼠胰岛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大鼠胰岛经紫外线照射后利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显示胰岛Ia+DC,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同时将处理的胰岛移植于糖尿病小鼠模型.结果分离胰岛经紫外线照射后内分泌细胞变化不明显,Ia+DC的突起缩短,着色变浅,电镜观察胞质中形成抗原肽-MHCⅡ复合物的小泡状结构及吞饮小泡减少,异种移植实验胰岛移植存活期10.54±2.06天,紫外线照射组存活期17.58±1.88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适量的紫外线照射对胰岛内分泌细胞无明显损伤,DC结构受损,功能受到抑制.异种移植实验表明紫外线照射后胰岛移植物存活期延长.  相似文献   

11.
DNT细胞对肿瘤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T细胞(CD4-CD8-double-negative T cells)是新发现的一种免疫细胞,其特点是细胞表而既不表达CD4分子同时也不表达CD8分子.近年来,通过免疫疗法可以使肿瘤患者的愈后及生存质量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免疫细胞可以通过免疫调节或直接杀伤的途径作用于肿瘤细胞,因此研究DN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肝细胞样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肝细胞样分化的诱导条件,为肝组织工程提供新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分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肝细胞培养液中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定向诱导。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应用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性质。结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HGF和EGF诱导7d后变为肝细胞样圆形;2周后免疫荧光染色可见分化后细胞表达肝细胞标志物CK18和白蛋白。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条件诱导下可以向肝细胞方向分化。有可能作为肝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3.
睾丸间质细胞是男性体内产生雄激素的主要细胞。干细胞可被诱导分化为具有雄激素分泌功能的睾丸间质样细胞,从而使其功能受到下丘脑与垂体调控,精确分泌维持生理功能需要的激素。故建立一套可靠高效的将干细胞诱导为雄激素分泌细胞的方法,对于治疗由于睾丸间质细胞异常引起的性腺功能低下意义重大。本文对近年来关于干细胞诱导分化为雄激素分泌细胞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15.
干细胞(SCs)具有在体外分化为生殖细胞的潜能,为研究生殖细胞(GCs)早期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模型,并将为干细胞移植修复生殖功能提供细胞资源。本文综述了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ESCs/iPSCs)、新生儿附属物来源干细胞(NDSCs)以及成体干细胞(ASCs)向生殖细胞分化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同时总结了各类干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时所遇到的障碍及所面临的挑战,为干细胞在生殖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Purpose

Dendritic cells (DC) are critical for induction of antitumor immunity. Recent studies suggest that tumors may avoid immune destruction by inhibiting DC function.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neuroblastoma (NB) on surface antigen expression and T cell activation by DCs.

Methods

DCs were generated in the presence of granulocyte and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M-CSF) and interleukin 4 (IL-4) from peripheral blood of healthy donors. On day 6 of culture, DCs were exposed to human NB cells and were analyzed by flow cytometry.

Results

The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TNF-α) failed to up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HLA-DR and costimulatory molecule CD86 by DCs that were cultured with NB. Conversely, upregulation was preserved when DCs were cultured in the absence of NB. Exposure to NB also led to apoptosis of DCs as shown by 2-fold increase in surface phosphatidylserine. It appears that direct contact was required to inhibit DC maturation, because DCs separated from NB cells using a transwell insert did not suppress surface antigen expression. Finally, DCs exposed to NB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allogeneic T cells in 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s.

Conclusions

These findings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tumor-pulsed DC vaccines in the treatment of NB and suggest a mechanism by which NB escape rejection.  相似文献   

17.
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转化为肌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采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体外转化为肌细胞,为心衰的干细胞移植治疗提供新的细胞材料,方法 抽取贵州香猪骨髓液3ml,按照Wakitani的方法培养骨髓间质干细胞,经5-氮胞苷(5-azacytidine)刺激24h后,进行结蛋白(desmin),肌球蛋白重链(MHC)免疫组织化学,透射电镜鉴定。结果 骨髓间质干细胞经5-aza刺激后,部分细胞呈梭形,结蛋白,肌球蛋白重链阳性,有多核肌管形成,透射电镜可见明显的肌丝形成,结论 骨髓间质干细胞可在体外的环境下向肌细胞转化。有望成为心衰干细胞移植的较理想细胞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在体外分层渗透共培养体系中研究胆管癌细胞对正常内皮细胞的作用.方法 建立胆管癌细胞株QBC939与正常内皮细胞的体外分层渗透共培养体系,以同期单独培养的正常内皮细胞为对照,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内皮细胞与胆管癌细胞共培养后,内皮细胞F-actin,pp125FAK,蛋白水解酶MMP-2、MMP-9、uPA蛋白表达变化,用Realtime PCR,Western印迹检测内皮细胞共培养前后,ppl25FAK,MMP-2、MMP-9、uPA的mRNA及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同期单独培养的正常内皮细胞对照相比,内皮细胞F-actin表达增强,pp125FAK、MMP-2、MMP-9、uPA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P<0.01).结论 胆管癌细胞能通过旁分泌作用导致内皮细胞骨架系统改变,并能诱导内皮细胞蛋白水解酶的基因表达及蛋白合成,表明肿瘤细胞对邻近内皮细胞还可以通过肿瘤细胞的内分泌、旁分泌等作用分泌各种细胞因子,作用于内皮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发挥其对内皮细胞mRNA表达的调控作用,而导致内皮细胞发生形态、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20.
The interaction of cells within the glomerulu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glomerular disease.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of 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 (GMC) and epithelial cells (GEC), and mediator(s) of this interaction,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Adriamycin (doxorubicin hydrochloride)-induced (ADR) rat GMC-conditioned medium (GMC-CM) on the incorporation of 35S, 3H-leucine, and 3H-thymidine in normal rat GEC, as well as 3H-thymidine uptake by normal rat GMC in response to ADR-rat GEC-CM. In addition, changes in the responsiveness to interleukin-6 (IL-6) and the products of IL-6 were assessed in ADR-rat GM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GMC-CM of ADR-rat with heavy proteinuria stimulated GEC proliferation and the synthesis of sulfated compounds and protein, while the GEC-CM of ADR-rat from the same nephrotic period increased GMC proliferation; (2) the ADR-rat GMC had altered responsiveness to IL-6 and its products. The stimulation index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interaction of GMC and GEC in the ADR-induced rat model, and that this interaction related closely to the degree of proteinuria and was mediated by soluble products of the damaged glomerular cell. Received March 29, 1996; 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July 1, 1997; accepted July 2, 19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