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研究荞麦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血糖的调节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和荞麦干预组。对照组正常饮食,高脂血症模型组和荞麦干预组给予高脂饲料造模30 d后,模型组继续喂养,荞麦干预组改用荞麦-高脂混合饲料继续喂养,30 d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以及血糖(GLU)含量,光镜下观察主动脉结构变化。结果荞麦干预组与高脂血症模型组相比,荞麦能使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TC含量明显降低(P0.01),有降低LDL-C和GLU含量、升高HDL-C含量的趋势。主动脉观察结果显示,荞麦对高脂血症引起的主动脉结构损伤有一定改善作用。结论食用荞麦对高脂血症大鼠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螺旋藻对高脂大鼠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大鼠制作高脂动物模型,观察螺旋藻对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螺旋藻能明显降低高脂大鼠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表明螺旋藻具有降血脂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荞麦种子的不同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方法]SD大鼠喂以高糖、高脂饲料,腹腔注射低剂量的链菌素致2型糖尿病模型。以荞麦种子的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为试药,格列本脲、二甲双胍为对照,糖尿病大鼠连续给药8周后,测定大鼠血糖值,比较不同药物降血糖的效果。[结果]荞麦种子的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对正常大鼠及糖尿病大鼠均有降血糖作用(P﹤0.05),乙醇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优于水提取物(P﹤0.05)。[结论]荞麦种子的乙醇提物和水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均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普洱茶提取物(PTE)对饮食诱导性肥胖大鼠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探讨普洱茶抗肥胖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正常对照组,普通饲料;高脂组,高脂饲料;高脂+PTE组,高脂饲料+PTE。采用高脂饲料建立肥胖大鼠模型,测定大鼠体重和脂肪组织重量,判定减肥效果;采用real-timePCR检测PTE对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结果PTE能有效减轻动物体重和脂肪组织重量,显著下调二酰基甘油酰转移酶-1(DGAT1)、固醇辅酶A去饱和酶1(SCD1)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mRNA的表达。结论PTE可通过调节脂质合成相关基因,减少脂肪的合成,达到预防肥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葡多酚对高脂膳大鼠血脂与脂质过氧化的影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葡多酚 (GPC)对饲以高脂膳食、乙醇等不同膳食的大鼠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膳组、高脂乙醇组、高脂GPC组、高脂乙醇GPC(高、低剂量 )组、高脂乙醇VE组 7个组 ,喂养 6周 ,测定血清甘油三脂 (TG)、总胆固醇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活性氧 (ROS)、丙二醛 (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等指标。结果 高脂组、高脂乙醇组的血清TG、TC、ROS、MDA水平均较实验前显著性升高 ;同高脂乙醇组比较 ,高脂乙醇高GPC组的血清TC、MDA水平均显著性降低 ,SOD活性显著性升高 (P <0 0 5 )。结论 GPC对乙醇与高脂膳食引起的血脂水平升高和脂质过氧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给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喂饲沙棘果汁及硒强化沙棘果汁,观察其对大鼠机体脂质代谢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棘果汁及硒强化沙棘果汁可显著降低大鼠血中TC、LDL-C含量,提高HDL-C水平,各实验组大鼠血清及肝脏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显著低于高脂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硒强化沙棘果汁组增高更为显著(P<0.05).提示:沙棘果汁及硒强化沙棘果汁能有效地降低高脂大鼠血TC水平,提高HDL-C水平,并能抑制其体内脂质过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光合细菌调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光合细菌对血清中脂质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高脂饮食建立高脂大鼠模型,以绞股蓝总甙为阳性对照物,研究光合细菌对高脂大鼠的调脂作用。结果:光合细菌能显降低大鼠血清TC、TG、LDL-c含量,并升高血清HDL-c含量及提高H/L比值,此外还能降低TC在肝脏中的蓄积。结论:光合细菌显示出较强的调脂作用,且优于绞股蓝总甙。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α-亚麻酸(α-ALA)含量油脂对高脂模型大鼠脂质水平及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高脂对照、花生油、13%、27%和55%α-ALA油脂共6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在饲喂高脂饲料同时采用灌胃方式连续给予2ml/kg.bw剂量的受试油6 w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脂及肝脂质水平、血清抗氧化性能和粪便中性固醇等指标。结果 ALA 13%、27%和55%含量的油脂对高脂模型大鼠均具有显著降脂作用,增加粪便胆固醇的排泄,且随α-ALA含量增加降脂效果则更为显著;但当油脂中α-ALA含量为55%时,将导致血清中形成脂质过氧化产物。结论α-ALA含量为13%和27%的油脂具有较显著的降脂作用,且对机体不造成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9.
给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喂饲沙棘果汁衣硒强化沙棘果汁,观察其对大鼠机体脂质代谢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棘果汁及硒强化沙棘果汁可显降低大鼠血中TC、LDL-C含量,提高HDL-C水平,各实验组大鼠血清及肝脏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显低于高脂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以硒强化沙棘果汁组增高更为显。  相似文献   

10.
用含猪油10%、蛋黄粉5%、胆固醇2%和胆酸钠0.5%的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健康雄性Wistar大鼠,观察此种膳食对大鼠生长、血清脂质含量、脂质过氧化物(LPO)、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栓素(TXB2)、前列环素(6-酮-PGF1α)、内皮素(ET)及肝脏和主动脉内皮细胞微观结构的影响,实验周期为12周。结果表明:(1)高脂高胆固醇摄入提高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1);(2)高脂高胆固醇摄入使大鼠血清LPO明显升高,血浆SOD明显下降,而血浆GSH-Px虽有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3)高脂高胆固醇组大鼠血浆TXB2及TXB2/6-酮-PGF1α(T/P)比值明显升高,而血浆6-酮-PGF1α明显下降;(4)高脂高胆固醇组大鼠血浆ET明显升高;(5)肝细胞病理检查亦显示高脂高胆固醇摄入可使肝脏脂肪蓄积严重,扫描电镜下可见高脂高胆固醇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明显。提示高脂高胆固醇摄入可引起严重高脂血症及抗氧化能力下降和内皮细胞损伤等多种病变。  相似文献   

11.
镁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机体抗氧化体系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高脂膳食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家兔心肌组织和肝脏抗氧化体系机能的改变规律及镁对机体抗氧化机能的影响。提示:动脉粥样硬化家兔心脏超氧化歧化酶(SOD)及SOD/LPO比值显著降低,而过氧化脂质(LPO)明显升高。肝组织LPO含量升高显著,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SOD活性及SOD/LPO和GSH-Px/LPO显著降低。补充镁显著降低心脏LPO含量,并使肝脏的SOD、GSH-Px及SOD/LPO、GSH-Px/LPO与心脏SOD/LPO比值明显升高。提示: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机体抗氧化机能明显减低,这种变化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镁对机体抗氧化机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铜离子对草履虫毒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石同幸  赵美英 《卫生研究》1996,25(2):98-100
通过铜离子(Cu~2+)对革履虫的毒性及其对脂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GSH)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Cu~2+浓度在0.039~39.8mg/L范围内革履虫的死亡率随Cu~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LC50=3.91mg/L,t=1h),GSH和LDH含量随Cu~2+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而LPO则升高,GSH和LPO与死亡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848P<0.01),LDH和LPO则没有任何联系(P>0.05)。然而在Cu~2+浓度小于0.0391mg/L时革履虫的GSH和LDH均升高,而LPO则处于最低点,刺丝泡发射能力正常。提示:Cu~2+急性中毒作用可能抑制草履虫的GSH,导致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性及抗氧化能力降低,使细胞体脂质过氧化作用加强,细胞膜结构受损而引起死亡;观察刺丝泡是一项对革履虫毒性损伤的重要指标;微量的Cu~2+对革履虫的代谢等有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3.
观察了染尘后大鼠体内LPO的变化以及茶酚对这种变化的影响。实验分为对照组、矿尘40mg组、矿尘80mg组和矿尘80mg茶多酚组。结果表明染尘3个月时各级染尘大鼠体内LPO多酚对矿尘所诱致的体内脂质过经反应增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豆胚轴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血及肝脏过氧化脂质(LPO)水平、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方法给糖尿病大鼠喂饲添加20g/kg大豆胚轴提取物的饲料20周后,分离血清.制备肝匀浆。采用八木变法测定过氧化脂质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含量,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力。结果食用大豆胚轴提取物的糖尿病大鼠,其血清LPO水平和MDA含量显著降低,肝脏及血清SOD活性明显升高。结论大豆胚轴提取物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肝脏及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程度和提高SOD活性,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起有效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甲基汞对大鼠脂质过氧化及信使分子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氯化甲基汞(MeHgCl)对大鼠脑不同区域(大脑皮层、小脑、海巴和/或纹状体)、肝脏及肾脏中脂质过氧化产物(LPO)、信使分子一氧化氮(NO)及其效应分子环磷鸟苷(cGMP)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小脑、肝脏、肾脏中3个指标均显著升高;大脑中LPO升高,而NO和cGMP变化没有显著性意义;纹状体中cGMP显著升高;海巴中NO和cGMP均无显著性变化。本研究提示;甲基汞(MeHg)对大鼠不同组织中LPO、NO及cGMP的不同影响,可能与各脏器对MeHg的敏感性不同和/或与一氧化氮合成酶(NOS)阳性神经元分布不均一有关。  相似文献   

16.
口服低剂量硝酸镧对小鼠心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低剂量硝酸镧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以昆明小鼠为对象 ,分别以每日 1次硝酸镧 0 1、0 2、2 0、10 0、2 0 0mg/kg连续灌胃 1个月 ,应用生物化学方法研究小鼠心脏Cu—ZnSOD和LPO含量的变化。结果 :给予硝酸镧 1个月后 ,2 0 0mg/kg组SOD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而LPO的含量则显著升高 ;SOD的含量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减少 ,LPO的含量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较高剂量 (2 0 0、10 0mg/kg)的硝酸镧的直接损伤可使小鼠心脏脂质过氧化加强 ,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较低剂量 (2 0、0 2、0 1mg/kg)时 ,对小鼠心脏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经口给予低剂量硝酸镧对大鼠肾脏自由基防御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低剂量硝酸镧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肾组织匀浆生化测定法 ,观察不同剂量硝酸镧灌胃 1个月后 ,大鼠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脂质过氧化物 (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的变化。结果 :雌性、雄性大鼠 2 0 0、10 0mg/kg组Cu—ZnSOD和CAT的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而GSH—Px和LPO的含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雌性、雄性大鼠 0 1、0 2、2 0mg/kg组Cu—ZnSOD、CAT、GSH—Px和LPO的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较高剂量 ( 2 0 0、10 0mg/kg)的硝酸镧的直接损伤可使大鼠肾脏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 ,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较低剂量 ( 0 1、0 2、2 0mg/kg)的硝酸镧对大鼠肾脏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抗氧化能力与营养素含量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抗氧化能力的水平及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 ,抗氧化营养素的抗氧自由基损伤作用。方法 :测定抗氧化营养素 ( Vit C;Vit E;β胡萝卜素 ) ,微量元素 Zn,Se及抗氧化营养素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 ,脂质过氧化物 ( LPO)的水平。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体内的氧自由基反应和脂质过氧化反应呈病理性变化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β胡萝卜素 Vit E水平下降 ,血 Se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的 SOD平均活性显著升高 ( P<0 .0 1 ) ,LPO含量显著降低 ( P<0 .0 1 )。结论 :抗氧化营养素具有显著减缓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体内的氧自由基反应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抗氧自由基损伤作用 ,为临床补充抗氧化营养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石英尘对大鼠脂质过氧化与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染石英尘大鼠作为实验模型,比较支气管肺泡冲洗液(BALF)、肺泡巨噬细胞(AM)中脂质过氧化产物和抗氧化物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石英可以诱发AM脂质过氧化,在BALF和AM中脂质过氧化产物(LPO)的变化呈一致的趋势,但抗氧化物质的变化不完全相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BALF和AM中活性均降低,说明石英可使其AM内该酶大量消耗或对该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而还原型谷膛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在AM内降低,但在BALF中升高,说明石英对这两项指标无直接的影响,在AM内的降低是与从细胞内外漏入肺泡有关.  相似文献   

20.
吸烟者淋巴细胞DNA与血清SOD、LPO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烟毒(尼古丁等)对人体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以及对人体内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61名吸烟人员和30名非吸烟人员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观察姐妹染色体单体互换率(SCE);同时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LPO)。结果吸烟组SCE、LPO显增高,SOD显降低;SCE与LPO呈显正相关,与SOD呈显负相关。结论 烟毒(尼古丁等)使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DNA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