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765份HIV-1抗体阳性吸毒者标本蛋白免疫印迹带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HIV-1抗体阳性吸毒者的WB带型,了解我省吸毒人群WB带型的分布特征。方法:对本实验室2001至2003年的HIV-1抗体阳性吸毒者的WB带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65份HIV-1抗体阳性吸毒者的WB带型中,gp160、gp120、p24、p66、p51带型的出现率都在96%以上,gp41、p31带型的出现率分别为93.86%和91.37%;WB全带型出现率为57.12%(437/765);性别与WB带型的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与出现p24带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9.5,P<0.01)。结论:抗env和gag基因编码蛋白的抗体gp160、gp120、gp41、p24阳性率高,是确证HIV-1感染的必备条件;我省的HIV亚型、传播途径和WB带型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张家口市HIV-1遗传基因多样性和原发耐药基因突变情况。方法使用In-house方法扩增HIV-1蛋白酶和逆转录酶编码区基因序列,通过系统进化分析和耐药数据库比对确定HIV-1基因型和基因突变情况。结果张家口市未治疗人群中共有5种HIV-1基因亚型毒株在流行,其中CRF01_AE是最主要流行毒株,占到45.00%(9/20),其次是CRF07_BC(40.00%,8/20)。其他亚型包括B(5.00%,1/20)、CRF68_01B(5.00%,1/20)和CRF65_cpx(5.00%,1/20)。CRF68_01B是河北省首次发现的基因型。HIV-1原发耐药发生率为20.00%(4/20)。没有发现NRTI耐药基因突变。结论张家口市未接受抗病毒治疗人群中HIV-1遗传基因多样化,耐药基因突变水平较高,成簇传播,加强HIV-1耐药监测和预防控制措施研究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HIV-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陕西HIV-1流行亚型及相互关系,分析流行时间及传播途径,为陕西省HIV的预防、控制及感染者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用PCR对15份陕西HIV-1感染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样本进行扩增,获得HIV-1 env基因的核酸片段,对其C2-V3及邻区350-450个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所得结果与HIV国际标准株及周边省份流行株进行比较,分析共享序列及突变序列,制作系统树,计算离散率。结果 陕西流行的B、E、C亚型内基因离散率分别为3.0%,1.7%和2.3%。10个B亚型毒株与泰国、我国云南、新疆、河南和四川流行的B亚型代表株基因序列接近;2个C亚型毒株我国新疆流行的C亚型代表株接近;3个E亚型毒株与河南流行的E亚型代表株接近。结论 陕西HIV-1流行株主要为B、E、C亚型,三亚型毒株在陕西的流行时间分别在2.5~3年、2~2.5和1.5~2年之间,传播来源可能为国外或周边省份传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HIV-1长期感染不进展现象与HIV-1 env基因变异的关系。方法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对21例感染HIV-1毒株7年以上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s)的核酸样本进行扩增,获得HIV-1膜蛋白(env)基因的核酸片段,对其C2-V3及邻区350-450个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所得结果与HIV-1该亚型国际标准株进行比较,分析共享序列及突变序列,制作系统树,计算离散率。结果离散率和系统树分析21个毒株均为HIV-1 B亚型,毒株间基因离散率在2%左右,高于前期研究结果;未见V3环顶端四肽特征性GPGR和GRGQ,也未见前期研究曾经发现的脯氨酸向异亮氨酸的变异现象。结论HIV-1长期感染者体内毒株env基因无规律性突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河北省哨点监测人群中HIV-1感染趋势、新发感染因素和病毒基因分型。方法 使用趋势卡方检验分析2015—2019年哨点HIV-1阳性病例发展趋势;通过限制性抗原亲和力酶联免疫试验和in-house法分别进行HIV-1新发感染检测和基因型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IV-1新发感染影响因素。结果 2015—2019年间在24岁以下(P=0.047)、检测咨询(P<0.001)和专题调查(P<0.001)中的阳性病例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MSM人群HIV-1新发感染率从2015年的4.2%上升到2017年的5.7%,后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到2019年下降到3.0%。MSM人群新发感染在25~49岁年龄段(P=0.017)、样本来源为专题调查(P=0.008)的人口社会学特征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哨点MSM人群中流行着10种基因亚型毒株,占比最高的为CRF01_AE 51.07%(335/656),其次是CRF07_BC 33.23%(218/656)、B 9.76%(64/656)、URFs 2.59%(17/656)、CRF55_01B 1.68%(11/...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保定市HIV-1感染者治疗前耐药情况。方法采用In-House方法,对血浆样本进行pol基因区扩增并测序,将拼接好的序列提交至美国斯坦福大学的HIV耐药数据库,分析HIV-1毒株基因亚型和耐药突变位点。结果本研究中60例HIV-1感染者出现基因位点突变,然而只有10例出现低度以上耐药,原发耐药率为5.56%(10/180)。蛋白酶抑制剂(PIs)、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的原发耐药率分别是0.56%(1/180)、0.56%(1/180)和4.44%(8/180)。HIV-1耐药毒株主要分布在CRF01_AE(50.00%,5/10)、B亚型(20.00%,2/10)、B+C亚型(20.00%,2/10)和A亚型(10.00%,1/10)中。结论保定市HIV感染者原发性耐药率高于WHO中等警戒线水平,应引起警惕,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HIV-1抗体阳性者WB带型及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总结条带出现规律,探索疾病进展与免疫状况,为疾病分期提供依据。方法:运用WB试验确证226例HIV-1阳性者,流式细胞仪检测CD4+T淋巴细胞,统计WB带型及不同疾病分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226例HIV-1抗体阳性者中男性占79.65%(180/226),女性占20.35%(46/226);WB带型以全带和次全带为主,首次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者占36.73%。全带、p55和p17检出率从HIV感染早期到AIDS期逐渐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值分别为92.91、8.37、14.62,P值均<0.05)。结论:HIV-1抗体阳性者WB带型和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可帮助判断机体的免疫状况,gag带p55和p17的转阴可作为疾病发展为AIDS期的一个潜在判别依据,有助于监测疾病的进展,为接受抗病毒治疗以及预期疗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HIV-1与HIV-2交叉反应毒株的基因亚型分析;艾灵颗粒对HIV感染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影响;HIV抗体免疫印迹试验不确定结果的特征及鉴别方法研究;9876例HIV抗体初筛试验结果分析;28例艾滋病脑部病变的CT影像学分析  相似文献   

9.
HIV-1长期感染不进展者体内毒株env基因序列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HIV-1长期感染不进展现象与HIV-1env基因变异之间关系。方法用PCR对11例感染HIV-1毒株10年以上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样本进行扩增,获得env基因的核酸片段,对其C2~V3及邻区350~450个核苷酸序列及所属亚型进行分析,所得结果与HIV-1该亚型国际标准株进行比较,分析共享序列及突变序列,制作系统树,计算离散率。结果离散率和系统树分析11株毒株均为HIV-1B亚型,基因离散率与国际标准株相比低于以往发现的陕西省流行株和文献报道的其他省份流行毒株。11株毒株V3环顶端四肽序列特征为GPGR的2例,占18.2%;为GRGQ的9例,占81.8%。在11株样本中均出现脯氨酸向异亮氨酸的变异。结论env基因V3环顶端四肽GRGQ序列特征及脯氨酸向异亮氨酸的变异可能与HIV-1感染者长期感染而不发病的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从笔者发现的4例HIV-1耐药感染者分离获得的HIV-1毒株是否为耐药毒株。方法用RT-PCR法连续检测13例HIV-1感染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血浆病毒载量的变化情况;用HIV-1感染者淋巴细胞与健康人淋巴细胞共培养的方法从13例HIV-1感染者分离获得HIV-1毒株;从4例耐药感染者分离获得4株HIV-1毒株,在其培养液中加入逆转录酶抑制剂,检测毒株逆转录酶活性。结果13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中的9例从治疗开始第1个月到第15个月中,病毒载量明显下降,感染者对于治疗药物敏感;其余4例从治疗开始第1个月到第10个月,病毒载量明显下降,从第11个月到第13个月病毒载量维持在此水平,但从第14个月到第19个月,病毒载量明显上升,持续在此水平并有上升趋势,确认为耐药感染者。病毒分离培养发现13例血样从第2周开始均出现HIV特有的细胞病变,逆转录酶的活性检测和P24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成功分离获得HIV-1毒株13株。4例耐药HIV-1感染者分离获得的4株HIV-1毒株体外培养中加入逆转录酶抑制剂,发现HIV-1感染特有细胞病变持续存在,逆转录酶的活性检测和P24抗原检测结果也始终为阳性,说明此4株HIV-1毒株为耐药毒株。结论从耐药HIV感染者成功分离获得耐药HIV毒株,流行病学检测发现4例HIV-1感染者来自同一地区,有耐药毒株传播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母婴传播感染HIV-1的亚型分布和基因变异。方法从感染者的血浆样品中提取病毒RNA,逆转录后采用套式PCR扩增HIV-1gag和env基因的部分片段,对PCR产物直接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所获序列与各亚型国际参考株序列比对,确定基因型并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对11份HIV-1感染者的样品进行扩增,得到了10份样品的HIV-1基因片段。发现4种HIV-1亚型和重组型,其中B'亚型6例,CRF01_AE和CRF07_BC各1例,C亚型2例。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3对母婴配对样品,每对各自聚在一起,处于一个分支。3对母婴配对样品的env基因组内基因离散率分别为5.9%,12.1%和3.2%,年均基因离散率分别为0.6%,1.5%和0.8%。结论母婴传播病例中存在多种HIV-1亚型和流行重组型,应加强对HIV-1毒株亚型变异的监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吸毒人群和异性性传播感染者HIV-1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1994~2002年26例昆明地区吸毒人群和异性性传播HIV-1阳性者的血浆,采用BigDye链终止反应试剂盒测定2.6-kb gag-RT区的核苷酸序列,确定HIV-1的基因型分布。结果CRF07_BC和CRF08_BC是吸毒人群中HIV-1的主要基因型;1例吸毒者感染了亚型B′。同样,大多数异性性传播HIV-1感染者的基因型也以CRF07_BC,CRF08_BC和亚型B'为主。结论昆明地区异性性传播HIV-1感染者中流行的病毒基因型来自当地吸毒人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HIV-1 V2区175位变异对于V3中和抗体与病毒结合能力的影响。方法 使用真核细胞表达质粒分别串联HIV-1野生型和突变型的env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并转染293T细胞,使gp120表达到293T细胞的表面,并根据GFP荧光来检出转染成功细胞。然后使用免疫染色和双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几种常见V3区中和抗体对野生型和突变型gp120的结合力。结果 L175P突变使表达在293T细胞表面的gp120三聚体与3种V3区特异性抗体结合的荧光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阴性对照的荧光强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图形的位置和峰值均有变化,平均荧光强度MFI显著升高;而表达野生株gp120三聚体的293T细胞与V3抗体作用后,曲线与阴性对照的荧光强度分布基本重叠,MFI基本相同。结论 提示V2区突变可以提升病毒对V3抗体中和作用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河北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中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采集HIV-1感染者的抗凝全血样品,进行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结果 147例HIV-1感染者中累计梅毒感染率为26.53%(39/147),其中既往梅毒感染率11.56%(17/147),现症梅毒感染率14.97%(22/147)。HIV合并梅毒感染,在性别之间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高于女性;在婚姻状态方面累计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离异组较高。结论 HIV感染人群中有较高的梅毒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Langerhans cells (LC) are bone marrow-derived, HLA-DR+, CD1a+, dendritic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found in stratified squamous epithelia. Within resident epidermal cells (EC), LC are the only cells expressing the CD4 antigen and are, therefore, a possible target for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infection. To date, conflicting results have been reported on the in vivo infection of LC by HIV.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resence of HIV-1 proviral DNA in epidermal LC of HIV-1-infected patients. EC suspensions were prepared from clinically normal skin of nine seropositive patients. Purified LC and LC-depleted EC were obtained by immunomagnetic separation and analyzed for the presence of HIV-1 proviral DNA by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using primer pairs from different conserved regions (env and gag) of the HIV-1 genome. HIV-1 proviral DNA was detected in LC from seven of nine patients. LC-depleted EC fractions from the same nine patients were all negative, with the exception of one case. Altogether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epidermal LC are infected by HIV-1 and constitute the only resident cell type in the epidermis harboring the virus. Further studies are, however, needed to demonstrate HIV replication in LC and to elucidate the functional role of LC in this infe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