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加沙参麦冬煎剂抑制肿瘤转移及其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新加沙参麦冬煎剂防治肿瘤转移的机制。方法结合动物模型、免疫组化、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观察新加沙参麦冬煎剂对荷瘤小鼠抑瘤率、转移抑制率、生命延长率的影响,检测实验小鼠皮下移植瘤血管内等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细胞第Ⅷ因子(CD34)、黏附因子(CD44V6)、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酶(TIMP2)的表达情况。结果新加沙参麦冬煎剂治疗组的瘤重抑制率、肺转移抑制率、生命延长率分别为37.3%,58.3% 和20.8%;皮下移植瘤CD44V6 、VEGF表达、微血管密度(MVD)明显低于空白组(P<0.01),TIMP2表达记分明显高出其他组(P<0.01)。小鼠肺转移灶数与VEGF 、CD44V6、MVD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90,0.398,0.455。结论①新加沙参麦冬煎剂对小鼠LA795高转移肺腺癌模型有较好抑制转移、抑制肿瘤生长和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时间的作用。②新加沙参麦冬煎剂可通过调控肿瘤转移过程中黏附、基质降解、血管生成相关分子的表达,多途径、多靶点防治肿瘤的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5例胃癌组织及癌旁胃黏膜组织中CD34、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微血管密度(MVD)计数、VEGF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MVD计数均明显高于癌旁胃黏膜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胃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与MVD计数呈正相关,r=0.728。MVD计数、VEGF的表达与胃癌胃壁浸润深度、局部淋巴结转移、近期远隔转移程度呈正相关,MVD计数在不同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近期远隔转移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分化程度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组织中存在着肿瘤血管生成,在胃癌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中VEGF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MVD计数、VEGF的表达可以反映胃癌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3.
原发胃肠恶性淋巴瘤中VEGF和MVD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在原发胃肠恶性淋巴瘤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原发胃肠恶性淋巴瘤患者肿瘤组织(肿瘤组)和距离肿瘤5 cm癌旁组织(对照组)中VEGF的表达和MVD计数.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肿瘤组VEGF强阳性表达率以及MVD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VEGF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5).结论 VEGF在原发胃肠恶性淋巴瘤中有较高的表达,在原发胃肠恶性淋巴瘤中VEGF的表达和MVD之间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及微血管密度(MVD)在人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37例鼻咽鳞癌(A组)及15例正常鼻咽组织(B组)标本中VEGF、Ang-2及MVD的表达,分析其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的关系.结果 A组VEGF和Ang-2表达阳性率高于B组(94.6% vs.26.7%和91.9% vs.40.0%)(P<0.05);A组MVD也明显高于B组(35.97±5.35 vs.12.91±1.76)(P<0.05).有远处转移及TNM分期高的患者VEGF、Ang-2及MVD高于无远处转移及TNM分期低的患者(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VEGF、Ang-2及MVD三者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VEGF、Ang-2及MVD在鼻咽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的分期及转移相关;VEGF及Ang-2的高表达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及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食管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应用SP法对90例食管鳞癌组织和34例癌旁正常黏膜进行VEGF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检测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分析VEGF的表达、MVD以及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食管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和MVD分别为71.1%和29.70±3.82,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的11,76%和15.10±2.38(P<0.01).VEGF表达及MVD均值与淋巴结转移、肿瘤TNM分期有关(P<0.05和P<0.01),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以及肿瘤组织学类型、肿瘤部位均无关(P>0.05);VEGF表达与MVD均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VEGF异常表达在食管癌的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VEGF及其诱导的血管生成与食管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口腔白斑(OLK)及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42例OLK和36例OSCC中VEGF和CD34的表达,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染色进行分析.结果 VEGF在正常口腔黏膜、单纯增生型OLK、异常增生型OLK和OS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53.85%、68.97%和8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染色强度随着由正常黏膜至OSCC的发展而逐渐增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组织中MVD分别为(9.00±5.72)、(13.92±7.18)、(20.41±9.25)和(29.56±10.7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蛋白阳性表达组的MVD(25.90±10.79)较VEGF蛋白阴性表达组的MVD(13.76±9.25)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蛋白在OLK至OSCC发生发展中有促进血管生成作用,MVD是反映肿瘤血管生成程度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弓形虫溶解抗原(TLA)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生长以及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20只C57BL/6J小鼠皮下接种B16黑色素瘤细胞,建立荷瘤动物模型,从小鼠荷瘤的第7天开始,每隔2天实验组小鼠经腹腔注射TLA 0.1 ml,对照组小鼠注射同等剂量0.9%氯化钠注射溶液,荷瘤21 d后处死小鼠剥取肿瘤,测量肿瘤体积与重量,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结果 TLA显著抑制了小鼠体内黑色素瘤生长,实验组肿瘤体积与重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抑瘤率为49.6%.实验组与对照组的MVD值分别为(44.4000±4.7888)、(31.9000±2.6012),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肿瘤VEGF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LA能够抑制小鼠B16黑色素瘤生长,其抗瘤机制可能与抗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江苏医药》2012,38(13)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评价抗肿瘤血管生成疗效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20只小鼠皮下H22肝癌异种移植瘤模型.24 h后,治疗组使用“合欢皮298”5 mg· kg-1 ·d-1灌胃治疗,连续7d,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在服药后第7天和14天分别对小鼠进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使用Sonoliver软件获得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比较TIC参数的差异.于第14天超声造影检查完成后处死小鼠,完整剥离肿瘤,免疫组化检测肿瘤CD31表达情况,分析微血管密度(MVD)与超声造影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组肿瘤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第7天和14天,治疗组小鼠CEUS定量参数最大峰值强度(IMAX)小于对照组(P<0.01).第14天,治疗组RT、TTP、mTT大于对照组,治疗组MVD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 MVD与IMAX呈正相关(r=0.73,P<0.01).结论 超声造影能客观反映肿瘤内微循环的灌注变化,用于临床抗肿瘤血管生成疗效观察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百草枯致大鼠肺纤维化微血管变化情况,探索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百草枯组(PQ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每组30只行肺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肺纤维化程度;检测百草枯组和生理盐水组VEGF的表达及MVD计数。结果 30例百草枯组大鼠肺组织中VEGF分3.13±0.98;生理盐水组肺组织VEGF分1.88±1.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百草枯组MVD计数为29.67±5.03;而生理盐水组MVD为11.03±3.0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EGF、MVD与肺纤维化呈明显正相关性(P0.001)。结论百草枯导致大鼠肺组织纤维化,百草枯致大鼠新生血管形成,微血管变化是促进肺纤维化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非小细胞肺癌 ( 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 NOS活性和 VEGF的表达以及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探讨了 NOS活性在肺癌组织 VEGF诱导肿瘤血管形成途径中的作用。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 60例 NSCLC组织和 10例正常肺组织中 NOS的活性 ,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 VEGF和 CD3 4的表达 ,并用 CD3 4的阳性染色计数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 ( MVD) ,同时分析其与肿瘤恶性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 NOS活性、VEGF的阳性表达和 MVD值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 ,而与组织学类型无关。 NSCLC中 ,VEGF与 NOS的活性与 MVD值均呈显著正相关 ( P<0 .0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