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杭州地区大米中9种霉菌毒素的污染状况,为谷物质量安全的监管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从杭州市10个县(市、区)的农贸市场、超市及农户家中采集大米样品90份,按照SN/T 3136—2012《出口花生、谷类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赫曲霉毒素、伏马毒素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HT-2毒素的测定》测定黄曲霉毒素B1、B2、G1、G2、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DON)、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DON)、玉米赤霉烯酮(ZEN)和伏马毒素(FB1)9种霉菌毒素。结果 90份样品中,共检出DON、3-ADON、ZEN和FB1等4种毒素46份,检出率为51.11%,其中DON检出35份,检出浓度为1.40~195.30μg/kg;3-ADON检出1份,检出浓度为19.20μg/kg;ZEN检出9份,检出浓度为6.70~150.80μg/kg;FB1检出1份,检出浓度为9.12μg/kg。上述4种霉菌毒素在杭州的10个县(区)中,仅滨江区和下城区的样品未检出。结论杭州地区大米中霉菌毒素的污染程度较低,总体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陕西省谷物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污染情况。方法 2013年3月—2016年6月,在陕西省10个地级市采集玉米及其制品、小麦及其制品、大米和玉米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中的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T)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其中的伏马菌毒素(fumonisins,FBs)、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及其衍生物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Don)和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Don)。结果陕西省各种谷物中均检出真菌毒素,DON在小麦和玉米中的检出率分别为86.9%和74.2%,小麦及其制品中DON的超标率为6.7%,玉米没有超标样品检出。ZEN在玉米油和玉米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9.4%和49.2%,玉米及其制品中ZEN超标率为6.3%。FB1在玉米中的检出率为72.5%。谷物制品中AFT检出率较低,主要污染玉米及其制品,检出率为5.0%。大米受真菌毒素污染较轻。结论 2013—2016年陕西省谷物制品普遍受真菌毒素污染,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衍生物是检出率最高的一类真菌毒素,玉米是最容易受真菌毒素污染的谷物。  相似文献   

3.
真菌毒素(mycotoxin)是由真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二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展青霉素(patulin)、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ZON)、伏马毒素(fumonisins)等。上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国15个省份母乳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水平。方法借助2011年第二次全国母乳调查,在全国15个省份采集的母乳样品,制成混合样品后,采用同位素稀释技术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母乳混样中的10种主要真菌毒素的含量。结果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M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脱环氧-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伏马毒素B1、B2等6种真菌毒素在部分省份的母乳样品中有检出;玉米赤霉烯酮、α-玉米赤霉烯醇、β-玉米赤霉烯醇和赭曲霉毒素A在所有省份样品中均未检出。结论 2011年中国普通人群母乳中真菌毒素的人体负荷平均水平较低,但黄曲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伏马毒素对婴儿健康的影响需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四川省南充市、广安市和遂宁市3地区谷物及制品中的真菌毒素污染情况。方法 2022年在南充市、遂宁市和广安市3地采集本地种植玉米粉/糁、薏米和大米样本,使用第一法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12种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AFB1)、黄曲霉毒素B2(AFB2)、黄曲霉毒素G1(AFG1)、黄曲霉毒素G2(AFG2),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其衍生物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Don)和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Don),伏马毒素B1(FB1)、伏马毒素B2(FB2)、伏马毒素B3(FB3),玉米赤霉烯酮(ZEN)以及赭曲霉毒素A(OTA),使用食品中交链孢霉毒素测定的标准操作程序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4种交链孢霉毒:交链孢酚(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ME)、交链孢菌酮酸(TeA)、腾毒素(TEN),检测真菌污染状况,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 2022年在南充市、遂宁市和广安市采集本地种植玉米粉/糁、薏米、大米样本中,真菌毒素种类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022年山东省市售小麦粉中15种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为我国真菌毒素污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2年8-10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山东省8个城市采集260份市售小麦粉样品,采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小麦粉真菌毒素污染情况。结果山东省市售小麦粉样品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检出率最高,为92.31%;其次为玉米赤霉烯酮(3.08%);再次为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4%)和伏马毒素B1(1.15%);黄曲霉毒素B1、伏马毒素B2和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检出率均为0.38%;其余8种真菌毒素未检出。所有样品均未超标,15种真菌毒素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5.520,P<0.05)。DON污染的样品中,中低含量的样品占比高,鲁西北地区和半岛地区小麦粉中DON的含量总体分布均高于鲁中地区和鲁南地区(H=48.862,P<0.05),散装样品和定型包装样品的DON污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68,P>0.05)。结论2022年山东省市售小麦粉样品中15种真菌毒素污染情况整体较轻,未有样品超出我国限量标准,DON是小麦粉污染的主要真菌毒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玉米及其制品中的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方法 2016年在陕西省10个地市采集120份玉米及其制品,共检测15种真菌毒素,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中的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s)和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伏马菌毒素(fumonisins,FBs)、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其衍生物(deosynivalenol,DON,3-A-DON,15-A-DON)、雪腐镰刀菌烯醇(nivalenol,NIV)、T2、HT2毒素、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结果玉米及玉米制品中各种真菌毒素均有检出,样品总体检出率为98.3%。玉米及其制品中ZEN检出率为49.2%,4.2%的样品超过国家规定60μg/kg的限量值。DON、AFB1和OTA的检出率分别为74.2%、5%和1.7%,均没有超标样品检出,其余11种毒素并未规定限值。检测的所有真菌毒素中,检出率最高的毒素为FBs(FB1、FB2和FB3)、DON及其衍生物(DON、3-A-DON和15-A-DON)和玉米赤霉烯酮(ZEN)。其中FBs的检出率最高,3种伏马菌毒素的检出率均在70%以上,FB1的检出平均值为106μg/kg。DON及两种衍生物检出率仅次于FBs。AFT、T2、HT2检出水平相对较低。OTA是检出率最低的真菌毒素。93%的玉米样品受到两种以上真菌毒素的联合污染。结论陕西省玉米制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以FB、DON及其衍生物和ZEN为主,且单一样品受到多种真菌毒素的联合污染。  相似文献   

8.
镰刀菌毒素,特别是单端孢霉烯类毒素的分布,有地理上的差异。加拿大和美国仅有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污染,而日本的南方和南朝鲜的谷物和饲料中可以检测到雪腐镰刀菌烯醇(NIV)和DON两种毒素。1984年Ichinoe等报道,日本北海道收获的赤霉病麦中与美国和加拿大一样只有DON的污染。作者发现北海道的赤霉病麦中同时有NIV、DON和赤霉烯酮(ZEN)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真菌毒素快速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真菌毒索(Mycotoxin)也称霉菌毒素,是某些真菌产生的代谢产物或二级代谢产物,目前已知有350多种不同的真菌毒素。但常见的真菌毒素只有10多种,如黄曲霉毒B1(aflatoxins B1,AFB1);赭曲霉毒索A(ochratoxin A,OTA);T-2毒素(T-2 toxi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二乙酸蔗草镰刀菌烯醇(diacetoxyscirpenol,DAS);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F-2);伏马菌素(fumonisin,FM);展青霉素(patulin,PTL);杂色曲霉毒素(terigmatocystin,TS)等。在农、畜、水产品中都发现了不同程度的真菌毒素污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2013年河南省产玉米质量和真菌毒素的状况,探究天气环境对玉米真菌毒素污染的影响。方法以2013年河南大田产玉米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亲和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重点检测了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N)、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呕吐毒素,DON)等3种真菌毒素,共检测玉米样本197份,抽查样品覆盖了全省18个省辖市的73个县、市、区。根据检测结果并结合当年玉米种植和收获季节天气环境变化等情况进行相关性研究和分析。结果 DON、ZEN等2种真菌毒素含量均未超标,符合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但黄曲霉毒素B1超标严重,平均超标率达48.7%。结论干旱和高温胁迫天气变化、秸秆还田和高密度种植引起的微环境变化是导致玉米黄曲霉毒素污染最主要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1.
赤霉病麦引起的食物中毒及镰刀菌毒素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河南省濮阳市郊引起食物中毒的赤霉病麦中检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简称DON),含量为1.0—40.0ppm;其中2份样品检出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称简ZEN),含量分别为0.25ppm和0.5ppm;病麦中未检出T-2毒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河南省小麦中真菌毒素污染状况,及时发现小麦中真菌毒素安全隐患。方法 2017—2019年采集329份小麦,采用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小麦中16种真菌毒素含量,检测结果按照GB 2761—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进行评价。结果小麦中16种真菌毒素有不同程度的检出,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黄曲霉毒素为主,小麦中存在多种真菌毒素同时污染情况,分别有0~6类以上毒素同时共存。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检出普遍,连续3年DON含量范围2.5~3667.9μg/kg,平均值范围103.3~567.9μg/kg,P50范围52.1~402.6μg/kg,2017—2019年检出率分别为46.4%(97/209)、98.3%(59/60)、75.0%(45/60),其中2018年DON超标率为13.3%(8/60),且有的严重超标好几倍。结论河南省小麦中真菌毒素污染状况分布差异较大,部分地区DON有高检出的现象,应引起重视,予以调查和监管。  相似文献   

13.
一起霉变饲料引起的猪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河北省某地区送检的一份引起猪中毒(流产、死亡)饲料进行了测定。用放射免疫法测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含量为6160μg/kg,用薄层层析法测出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为2000μg/kg,并报告了此二种毒素中毒的典型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伏马毒素B_1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超微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稀土离子作为示踪剂,建立间接竞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伏马毒素B_1(FB_1).方法 以伏马毒素B_1-牛血清白蛋白(FB_1-BSA)包被于同相微孔板,FB_1标准品或样品中的FB_1竞争结合限量的抗FB_1单抗,然后用稀土离子Eu~(3+)羊抗鼠lgG进行示踪检测,建立伏马毒素B_1-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FB_1-TRFIA)并进行方法学的考核.结果 FB_1-TRFIA检测灵敏度为0.05 ng/ml,检测范围为FB_1 1.0~1 000 ng/ml,批内、批问变异率均小于10%.添加回收实验表明玉米样品中FB_1批内平均回收率为104.3%,批间平均回收率为100.7%.FB_1与FB_2有轻微交叉反应,FB_1不与赤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玉米赤霉烯酮(ZEN)、T2等真菌毒素发生交叉反应,方法特异性好.结论 FB_1-TRFIA灵敏度高,检测范围宽,重复性、稳定性好,是一种简便、快速、经济、稳定、可进行大批量样品伏马毒素筛查的检测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an indirect competitive 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 (TRFIA) for the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fumonisin B_1 in cereal. Methods FB_1-BSA was coated in 96-well plates as the solid phase antigen to compete with free FB, for limited anti-FB, monoclonal antibody. The goat anti-mouse antibodies labeled with Eu3+ were used as the tracers to establish FB_1-TRFIA in dissociation enhanced fluorescence immunoassay system. Results For this method, the sensitivity was 0.05 ng/ml and the assay ranges were 1.0-1000 ng/ml with intra-and inter-assay CV less than 10%. The average recoveries for FB_1 were 104.3% for inter-assay and 100.7% for intra-assay respectively in corn samples. In FB_1-TRFIA, there was a slight interaction between FB_1 and FB_2, and there were no interactions between FB_1 and other mycotoxins, such as DON, ZEN and T2.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ssay was of highly specificity. Conclusion The FB_1-TRFIA with high sensitivity, wide measuring range, good repeatability and stability is a simple, rapid, economic method and is applicable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fumonisin B_1 for large scale samples.  相似文献   

15.
镰刀菌毒素及其人工抗原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镰刀菌属是真菌中较大的一个属,分布极为广泛[1].镰刀菌分泌产生的毒素种类很多,其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主要是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ZEA)、伏马菌素(fumonisin,F)和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等.其中根据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分子上功能基团的类型,又将其分为A和B两类,A类主要为T-2毒素,B类主要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这几种毒素是食品中最普遍存在的镰刀菌毒素,与人类的健康关系密切.镰刀菌毒素检测方法尤其是灵敏快速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研究,对提高粮食质量安全,预防其毒害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镰刀菌毒素危害及其人工抗原制备的研究动态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朱群英  索莉莉  胡美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4,(23):4362-4365,4377
目的建立液质联用同位素内标法同时测定小麦粉中雪腐镰刀菌烯醇、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隐蔽型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镰刀菌烯酮、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7种真菌毒素的方法。方法样品中添加同位素内标U-[13C15]-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U-[13C18]-玉米赤霉烯酮,经乙腈-水溶液(84∶16,v/v)提取,Romer Myco Sep 226多功能净化柱净化,Waters ACQUITY UPLCTMBEH C18(2.1×100 mm,1.7μm)色谱柱分离,三重四级杆质谱多反应监测方式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 7种真菌毒素在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性r≥0.9996,检出限在0.020μg/kg~0.280μg/kg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3.5%~115.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15%~7.91%之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回收率好,适用于小麦粉中多种真菌毒素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7.
玉米赤霉烯醇(Zearalenol)是一些镰刀菌产生的玉米赤霉烯酮(ZEN)的衍生物,它的两种异构体为α-玉米赤霉烯醇(低溶点168~169℃)和β-玉米赤霉烯醇(高溶点174~176℃)。已报道前者的雌激素活性为ZEN的3~4倍,后者与ZEN相同。仅前者自然存在于镰刀菌培养物及动物饲料中。 1983年,在意大利南部的Basilicata,作者发现,玉米赤霉烯醇与其它镰刀菌毒素(ZEN、DON)同时存在,并与玉米根腐病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福建特色食品线面和面线中常见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及膳食暴露水平,为制定其地方标准真菌毒素的限量指标提供依据。方法 用同位素内标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2019年福建省内50份线面和面线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等16种常见真菌毒素进行检测,结合小麦粉及制品膳食消费量,重点对福建省居民膳食暴露DON进行点评估。结果 DON是线面和面线中最重要的真菌毒素污染指标,50份样品全部检出DON,含量为21.0~1 708μg/kg;雪腐镰刀菌烯醇(NIV)检出率为10.0%(5/50),含量为68.7~240μg/kg;玉米赤霉烯酮(ZEN)检出率为2.0%(1/50),含量为5.06μg/kg;其它均未检出;按GB 2761—2017规定DON超标率为10.0%(5/50);在福建省居民平均消费水平下,仍有5.0%的成人和10%的儿童摄入DON的量超过每日耐受摄入量(TDI);随着食物消费量的增加风险加大。在毒素污染水平P95下,按福建省平均摄入量评估,成人和儿童暴露量分别达到TDI的1.3倍和2.3倍。结论 对福建省较高线面和面线消费量的人群,尤其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某品牌数字化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系统对米面中黄曲霉毒素B1(AF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玉米赤霉烯酮(ZEN)3种真菌毒素的酶联免疫检测效果。方法:以从超市随机购买的某品牌大米和面粉作为对象,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开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并进行标准曲线线性、各种毒素最低检测限、加标回收率及加标回收精密度等方法学验证。结果:3种毒素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AFB1、DON及ZEN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69、184及41μg/kg,均低于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国家标准;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0%~100%之间,加标回收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0.0以内。结论:该品牌数字化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系统及配套试剂盒对米面中真菌毒素检测的样品前处理简单、检测速度快、结果准确性高,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又称呕吐毒素(vomitoxin,VT),属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由镰刀菌(fusarium)产生[1].DON是全球性的、最常见的谷物真菌毒素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粮食和动物饲料中,且难以降解,因此容易进入食物链引起人畜急慢性中毒[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