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气道反应性,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343例临床诊断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对其阳性率、可疑阳性率及阴性率进行统计,并对三者的FEV1下降率进行分析。结果 34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有61%具有气道高反应性(AHR)。三组病例的平均FEV1下降率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道反应性测定可作为支气管哮喘诊断、病情、预后评估及治疗方案选择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并非唯一。有许多因素可影响支气管激发试验的测定结果,其间尚有许多的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2.
气道高反应性测定用于咳嗽变异型哮喘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气道高反应性测定在咳嗽变异型哮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78例以咳嗽及无明显原因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疑诊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组胺做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其气道反应性。结果 78例患者中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46例,阳性率58.97%。46例气道高反应性患者中重度3例,占6.52%;中度8例,占17.39%;轻度18例,占39.13%;极轻度17例,占36.96%。结论 通过气道高反应性测定可对咳嗽变异型哮喘作出早期诊断,气道高反应性是诊断哮喘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3.
采用吸入乙酰甲胆碱对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荨麻疹及正常个体共458例进行了非特异性气道反应性测定。根据剂量——反应曲线分析了气道的敏感性及反应性。结果表明在缓解期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91.96%气道反应性增高。此外,60%以上的变应性鼻炎、慢性咽炎病人有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的倾向,少数慢性荨麻疹的病人也发生气道高反应性,有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本文通过458例的临床分析,对应用Astograph法评价气道高反应性的标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否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到我科进行呼吸监测的患者92例进行肺功能FEV1、支气管舒张试验的测定,并进行临床评估,以AHI≥5次/小时将92例分为OSAS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OSAS组FEV1低于对照组(P <0 . 0 5 ) ;FEV1用支气管扩张剂前后改变率高于对照组(P <0. 0 5 ) ;且OSAS组合并哮喘的人数高于对照组。结论 OSAS患者存在肺功能减退及气道高反应性,哮喘发病人数增高。临床上除积极治疗OSAS外,加用支气管扩张剂、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的药物可能对保护肺功能、降低哮喘的发生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功能检测在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70例反复咳嗽患者行肺通气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测定。结果 70例患者中,肺功能异常者有32例,占45.71%,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总例数26例,占37.14%,男女两组阳性率无显著差异。经过对反复咳嗽的患者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及结合临床治疗效果,最后确诊咳嗽变异型哮喘23例,其阳性率32.86%。结论对反复咳嗽患者进行肺通气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测定,可准确诊断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有利于反复咳嗽病因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哮喘的潜在形式[1]。由于症状不典型,极易被误诊为急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而长期接受无效的抗菌素治疗,不但使病情迁延而且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经济负担。99%~100%的CVA患者表现为持续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2],但比典型哮喘程度为轻,肺功能检查FEV1多在正常范围内,故需做支气管激发试验,这是确诊气道高反应性的有效指标。本文所选病例资料均来源于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门诊、住院患者中据临床资料结合气道反应性测定所确诊的54例CVA患者作分析,以提高…  相似文献   

7.
<正>支气管哮喘为各种细胞、细胞因子参与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炎症,该病具有易反复发作、弥漫性特点,临床症状包括:反复发作咳嗽、胸闷、喘息,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可缓解,但有部分患者病程延长可引起气道重塑、气道不可逆缩窄~([1])。目前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尚无特效治疗方案,治疗以控制临床症状、预防病情加重为目的。抗炎、β受体阻滞剂和糖  相似文献   

8.
健康教育在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卫玲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23):119-119,122
哮喘是以持续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严重威胁患儿身心健康,本研究通过对40例哮喘患儿在正规治疗的同时,实施健康教育,使患儿及家长认识哮喘的基本知识,学会自我监测病情,避免诱发因素,掌握相关药物的基本用途和正确使用,从而使疾病得到长期有效的控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肺功能测定对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上以咳嗽为其主要表现,常因缺乏典型喘息症状而被误诊,气道反应性增高为其主要特征,因此,气道反应性测定对其早期诊断极为重要。支气管激发试验目前仍是测定气道反应性的主要方法,为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对  相似文献   

10.
哮喘患者MVV/FEV1比值与气道反应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翱  沈毅 《云南医药》1996,17(1):9-10
本文分别测定了缓解期哮喘、慢支炎病人及正常FEV1/FVC、MVV%预计值及MVV/FEV1值,同时测定气道反应性。结果表明,哮喘组MVV/FEV1比值明显低于慢支炎及正常人组,并与气道反应性测定值有较好的相关性。作者认为,MVV/FEV1比值下降可作为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增高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缓解期支气管哮喘行气道反应性和肺功能进行测定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呼吸科门诊2015年10月~2016年6月符合本次实验的患者40例,将全部患儿自身的肺部功能施以评测,选出成果最优值即评测成果。选出第一秒呼吸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最大呼气流量(PEF),V25%~75%的流速值,再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通过对40例缓解期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测定,肺功能患者异常31例,正常9例;而对患儿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中,其中阳性患者5例,阴性35例。肺功能异常组与肺功能正常组激发试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气道高反应持续的时间较长,所以我们应该提早给予患者规范化治疗,需长期维持治疗;定期复查肺功能有助于指导缓解期治疗,从而降低患者气道反应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哮喘持续状态患者的护理方法,以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优异的护理服务,改善其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对这些患者进行护理时,除常规护理外还针对性进行气道清理护理,尤其是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的气道护理,同时还给予了所有患者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所有患者在我院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下预后情况良好。结论急诊哮喘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护理人员应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并细致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同时细致的填写临床护理记录,便于临床医师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晚发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3年4月收治的54例晚发支气管哮喘患者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每组各27例,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进行检测,主要包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0)、气道阻力(Raw)、最大呼气中断流量(MMEF)、最大呼气流量(PEF)以及残气容积/肺容量(RV/TLC)等。运用潮气量法对气道反应性进行测定,将醋甲胆碱作为激发试剂。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MMEF、FEV1.0低于晚发支气管哮喘患者(P〈0.05);晚发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气道可逆性高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P〈0.05)。结论对晚发支气管哮喘患者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进行检查,对气道反应性进行测定,能够提高诊断准确性和鉴别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重症哮喘是内科常见重症之一,对其诊断、治疗是否及时,直接影响预后。近年来对哮喘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人们已达成共识,即支气管哮喘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痉挛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因此,治疗上应将抗炎治疗作为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晚发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比。方法晚发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各45例,检测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及气道反应性比。结果两组患者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气道阻力(Raw1)、Raw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肺气肿发生率高于晚发哮喘组(P〈0.05)。结论肺功能检查与气道反应性检测,对于晚发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准确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正>气道高反应是支气管哮喘的高危因素或是支气管哮喘的前期表现,如果支气管哮喘得不到控制,则会出现气道重塑、肺功能下降,进一步发展出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改变及临床特点,后期即成为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哮喘和气道高反应性被认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危险因素,在我国2013年COPD诊治指南中已明确提出。哮喘与COPD是两种临床常见病,但其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7.
咳嗽变异型哮喘多指标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咳嗽变异型哮喘的本质,本文从临床特点、肺功能、气道反应性及细胞免疫功能等方面探讨了哮喘特殊类型:咳嗽型的特点,并通过比较表面皮质激素治疗前后气道反应性的变化,说明哮喘(咳嗽型)的本质是气道变应性炎症,糖皮质激素吸入疗法是控制咳嗽变异型哮喘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正>哮喘是一种复杂性的炎症性疾病,多种细胞和因子参与了哮喘炎症发病过程,其主要特征为慢性的气道炎症和气道的高反应性。而白三烯在哮喘患者的病情发展中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从而出现气促、胸闷、咳嗽、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嗜酸性粒细胞参与了哮喘的发病机制,血清IgE是哮喘的主要特征之一,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可以客观、定量地反映气道的炎症水平,操作安全、简便,临床上广泛应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医学证实气道炎症是哮喘病人气道高反应性的主要病理学基础,气道平滑肌痉挛是引起哮喘 病人气道通气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从目前防治哮喘的药物中选择一种既具有抗炎性质,又可缓解气道平滑肌痉挛的约物对于支气管哮喘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了息克平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高反应性的影响,同时观察了息克平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的疗效,以确定息克平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的气道抗炎效应和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晚发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方法选取晚发支气管哮喘(晚发哮喘组)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患者各55例,并检测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以及气道反应性。结果两组患者的最大呼气流量(PEF)、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气道阻力(Raw)1、Raw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功能检查以及气道反应性检测均可用于鉴别诊断晚发支气管哮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准确性较高,可指导后期临床治疗,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