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李云会  王芳  方宏  孙丽 《现代医药卫生》2014,(14):2198-220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影响。方法将144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护理干预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改进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及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22.1 d,对照组为36.2 d;干预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8例,发生率为11.1%,对照组发生呼吸机肺炎18例,发生率为25.0%。以上2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并撤除机械通气1 h后,在动脉血气分析、呼吸、心率方面,干预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实施改进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感染特征,探讨机械通气患儿给予集束化干预对VAP的发生、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在2017年7月~2018年7月接收的76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参照组、干预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集束化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参照组且VAP发生率、病死率低于参照组(P 0.05);干预组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 0.05)。结论集束化干预能有效预防VAP的发生,缩短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降低ICU气管内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率的效果。选取我院ICU收治的25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5例。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观察2组ICU住院期间不良事件情况,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及非计划拔管原因。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ICU不良事件各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镇静不充分、约束不到位以及操作不当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原因。集束化护理措施应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计划性拔管及ICU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观察集束化护理对于预防呼吸机肺炎(VAP)的临床效果,为VAP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本院ICU行呼吸机通气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50例)与采用常规对症护理的对照组(50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其VAP发生率为14.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0%,此外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显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及机械通气时间,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淑娟  刘树艳  赵俊荣  闫岩  刘丽丽 《安徽医药》2018,22(12):2404-2406
目的 探讨呼吸机集束化(VB)综合管理措施对预防控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机械通气患儿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唐山市妇幼保健院NICU 2014年1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患儿118例,根据护理管理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未给予VB综合管理措施,观察组根据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实施呼吸机集束化综合管理措施,来预防新生儿VAP。对比两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相关观察指标。 结果 观察组早发性VAP发生率(3.33%)、迟发性VAP发生率(11.67%)、住院时间(14.20±2.30)d、病死率(8.33%)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脱呼吸机成功率(73.33%)和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NICU中机械通气患儿来说,应用呼吸机集束化综合管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提高脱呼吸机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护理干预。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90例机械通气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预见性护理组给予积极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护理。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治疗护理满意度;机械通气总时间、住院总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生理应激指标、心理应激指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预见性护理组机械通气治疗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 <0.05;预见性护理组机械通气总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常规护理组,P <0.05;干预前两组生理应激指标、心理应激指标相近,P> 0.05;干预后预见性护理组生理应激指标、心理应激指标优于常规护理组,P <0.05。预见性护理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应激,显著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重症监护病房(ICU)病房中开始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给予ICU机械通气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后,可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并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因此,本院ICU在护理机械通气患者时,即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8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予以组体位护理干预、口腔护理干预、气道护理干预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缩短,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VAP患者成功脱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降低死亡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6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ICU机械通气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临床肺部感染积分(CPIS)、血氧饱和度(SpO2)、空腹血糖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后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CPIS评分、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糖尿病ICU机械通气患者VAP,还可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改善血氧饱和度及空腹血糖,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管理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00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给予人工气道管理和集束化人工气道管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VAP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患者接受人工气道管理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方法将COPD患者机械通气在24 h以上患者90例,分为干预组43例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实施常规护理外,实行护理干预,分析两组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与住ICU时间比较。结果干预组VAP发生率及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COPD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实施改进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VAP发生率和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分析护理干预在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某院ICU收治的70例应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105.2±5.2)h及VAP发生率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及VAP发生率42.8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明显缩短ICU重症患者机械辅助通气时间,还能有效预防相关性肺炎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方法及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使用呼吸机时间、低氧血症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口腔溃疡、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使用呼吸机时间、低氧血症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口腔溃疡、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能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生彪 《临床医药实践》2012,21(11):803-805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疗法联合雾化吸入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VAP例数分别为3例(9.6%)和15例(51.7%),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2.9±2.8)d和(18.6±3.5)d,住院时间分别为(16.3±3.7)d和(25.3±3.8)d,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部感染控制(PIC)窗指导下的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能够显著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持续声门下吸引在ICU预防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是否行持续声门下吸引将入住ICU行MV超过48 h患者分为观察组(持续声门下吸引组)和对照组(常规人工气道组),分析2组患者VAP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VAP发生率分别为28.12%和48.39%,呼吸机使用时间分别为6.9 d和9.7 d,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5.9 d和22.6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有效的持续声门下吸引可降低VAP发生率,缩短MV治疗时间,减少ICU平均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50例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使用抗感染、拍背、吸痰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控制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以及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控制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以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着重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改良式体位引流配合口腔清洁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8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其中140例采用改良式体位引流与口腔清洁护理为研究组,140例采用常规体位引流与口腔清洁护理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口腔炎症发生率、ICU时间、脱机成功率、肺部感染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以及病死率等临床指标.结果 研究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ICU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脱机成功率为93.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口腔炎症率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VAP发生率为6.4%,病死率为3.6%;对照组VAP发生率为24.3%,病死率为12.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式体位引流配合口腔清洁护理,能够有效改善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因此应用改良式体位引流结合口腔清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切实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加强护理对机械通气肠内营养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作用,进一步探讨针对该类患者的合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患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因不同原因致昏迷且需行机械通气支持的危重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纽及对照组,患者各40例,其中,实验组在机械通气期间实施鼻胃管肠内营养,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有差别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40例患者中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8例(8/40),对照组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6例(6/40),两组患者在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期间实施肠内营养是安全的,其中,增加胃管长度留置、抬高床头、间断匀速泵入营养液、监测残胃量、适时增加胃动力药物等加强护理措施对于预防该类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具有肯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护理干预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影响。方法将75例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实施常规护理外,改进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治疗效果、VAP发生率。结果通气前、后,组内、组间比较,各项血气监测指标均有改善(P〈0.05)。干预组发生VAP9例(21%),对照组发生VAP20例(50%),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危重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实施改进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