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危重小儿呼吸道异物的急救与影响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危重小儿呼吸道异物的急救方法并用于指导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唐山市妇幼保健院2002年3月~2010年2月收治的危重小儿呼吸道异物24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救治方法及疗效。结果:5例患儿死亡,19例患儿痊愈。结论:正确的急救方法可提高危重小儿呼吸道异物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小儿呼吸系统的特点是鼻腔较短,没有鼻毛,后鼻道也很狭窄,供血丰富,粘膜娇嫩,易于感染,因而发炎后鼻腔易于堵塞而导致呼吸困难.方法 气管、支气管相对狭小,软骨比较柔软,缺乏弹力组织,纤毛运动较差,因此不能有效的清除吸入的尘埃和异物,从而容易导致呼吸道的堵塞.并且小儿呼吸道免疫功能也比较差.结果 鉴于上述生理因素和免疫功能,小儿出现呼吸道系统的疾病较多.结论 因此儿科工作者对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的研究较多,一直是临床各专业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3.
于申有  齐金焕 《现代保健》2009,(30):107-107
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急症之一,以3岁以内婴幼儿居多,由于婴幼儿咳嗽反射及喉的保护作用不健全,进食时哭笑、逗玩、惊吓等诱因,可促使异物吸入气管内引起气管异物。较大异物堵塞可引起室息,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笔者曾在2007年1月抢救一名因食用果冻吸入气管造成呼吸道完全堵塞致呼吸停止,现将其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呼吸道异物包括喉异物,气管、支气管异物。由口吸入外界物质而致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儿童好发原因有以下几点:1、小儿牙齿发育不完善,不能将花生、瓜子、豆类等物嚼碎,加之小儿喉部的防御反射机能不健全,异物容易被误吸入气道。2、进食时哭闹或嬉笑导致口内食物吸入气管。3、玩耍时若口内含有物品,可于谈笑、啼哭、跌倒或不慎而吸入气管,如塑料笔帽、铁钉等。  相似文献   

5.
儿童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患儿常因异物堵塞喉或气管而导致窒息或死亡。一般多发生在3~5岁之间,也是儿童家庭意外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因此,对儿童加强看护,预防异物误入喉或气管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发生了异物吸入,及时救护则是挽救患儿生命的关健。 一、发生异物吸入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刘海霞 《健康向导》2010,16(2):17-17
<正>问:为什么气管异物多见于1~3岁的小儿呢?答:小儿牙齿发育不完整,不能将花生、瓜子、豆类等物嚼碎,喉的防御反射功能又不健全,容易将异物吸入气道。此外,进食时哭闹或嬉笑,也是发生呼吸道异物的原因之一,口内食物可于啼哭或嬉笑后深吸气时吸入气道。  相似文献   

7.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一般是指来自体外的异物被吸入小儿的呼吸道而言,是耳鼻喉科临床上常见的一个急症,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小儿为什么易发生呼吸道异物呢?原因是小儿对异物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有把东西放在口中的习惯,咀嚼功能不够完善(磨牙尚未成长)且喉的保护作用尚不健全,在进食时哭笑,促使异物吸入气管支气管中。这些异物中最常见的就是花生、瓜子及蚕豆,有时还有各种小铁钉、滚珠和针头,个别孩子还把眼药瓶的橡皮帽或  相似文献   

8.
小儿异物在生活中比成人异物常见,危害性大,为小儿急症,是引起小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小儿异物的表现、急救及预防又与成人异物有所不同。结合2013~2019年我们在值班工作中遇到的小儿异物病例,本文着重就小儿异物的表现、急救及预防给大家进行简单科普。  相似文献   

9.
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以小儿多见。我院1986年~1993年共收治740例,现将其急救与护理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气管异物需要及时救治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将异物吸入呼吸道,造成支气管阻塞,如果不能及时检查和救治,将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甚至采取措施不当的情形下,会产生一定的生命危险。第一时间采取科学的急救措施,或者送医院就医,是发生气管吸入异物要坚持的第一原则。气管异物只会发生在孩子身上吗?提起气管吸食异物,多数人的印象都是会发生的孩子身上,在日常生活中确实  相似文献   

11.
张怀礼 《医药与保健》2002,10(11):47-47
喉、气管、支气管异物,统称呼吸道异物或气道异物,是一种常发生于儿童的危急症,尤其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因为小儿还没有形成危险概念,加之喜欢把小东西放进嘴里,而小儿磨牙尚未出齐,口腔控制能力、咽反射、咳嗽反射尚未健全,在互相打闹、惊吓、哭喊、嬉笑或咳嗽时,出现突然的深吸气,很容易将含在口中的东西吸入喉、气管、支气管中。呼吸道异物引起的症状和后果,与异物的大小、所在位置、气道的阻塞程度、是否活动、有无继发病变等因素有关。可表现为剧烈咳嗽、憋气、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尖锐异物如大头针、牙签、鱼刺等还可划伤…  相似文献   

12.
气管异物是小儿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90%发生于1~4岁以下儿童,病死率极高,因此,小儿气管异物的急救与预防等尤为重要[1].婴幼儿由于牙齿发育不全,不能将较硬食物如花生、豆类、瓜子等食物嚼碎,而气管保护性反射又不健全,孩子嘴里的东西哭闹时很容易吸入气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异物阻塞声门或气管,使其受到强烈刺激而发生气管痉孪或声门紧闭,因气体交换不足立即出现青紫,窒息而死亡.  相似文献   

13.
廖培良 《现代医院》2006,6(8):43-44
目的提高小儿呼吸道异物诊疗水平。方法对1984~2004年32例小儿呼吸道异物的误诊误治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误诊误治的病种有:急性喉炎、急性喉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肺脓肿、喉及气管肿瘤等。结论体征不典型,询问病史不仔细及有些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是小儿呼吸道异物误诊误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雾化吸入后进行拍背吸痰是治疗急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重要辅助疗法,操作简单,方便可靠。通过雾化吸入可将药物直接吸入呼吸道粘膜和肺底,起到稀释痰液、抗炎作用,而且用药量少,减少全身用药的机会,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小儿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是粘液腺分泌不足,痰液较干燥粘稠,其次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生理特点是呼吸道粘膜及肺泡炎症、充血、水肿、渗出引起呼吸道管腔狭窄分泌物增多,因此,雾化吸入后及时拍背吸痰使痰液易于排出,保证了呼吸道通畅,促进炎症消散。本文450例患儿通过正确有效的雾化吸入和拍背吸痰未发生痰堵、呼吸困难肺不张及院内感染等症,使病程缩短5~7天。  相似文献   

15.
呼吸道异物包括喉异物,气管、支气管异物.由口吸入外界物质而致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  相似文献   

16.
呼吸气道的机械性阻塞可以说是日常生活中最为直接而多见的。以前认为 ,只有幼小的儿童可以因为吃东西不当而造成气管异物。而在近年 ,却是老年人吃东西不当而造成气管异物所占的比例最高 !气道是外界气体进出体内的必经之路。异物堵塞呼吸道后 ,氧气不能吸入、二氧化碳不能排出 ,出现呼吸受阻 ,面色紫绀 ,失去知觉 ,如超过4min就会危及生命 ,而且即使抢救成功 ,也常因脑部缺氧过久而致失语、智力障碍、瘫痪等后遗症。而超过10min,其损伤几乎不可恢复。因此 ,近些年来对呼吸的复苏 ,或者说是呼吸道的气管异物 ,已引起高度重视。异物进入呼吸…  相似文献   

17.
小王阳被他父亲带到我们医院的情景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几乎压垮了他的父亲,他显得忧心忡忡、焦虑不安。当我们成功地将异物取出时,小王阳的父亲落泪了。他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呼吸道异物的确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急症。呼吸道异物是危及生命的急症,是儿童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偶见于成年人。由于小儿牙齿发育不完善,不能将花生、瓜子、豆类等物嚼碎,喉的防御反射功能又不健全,异物易被误吸入气道。进食时哭闹或嬉笑亦是发生呼吸道异物的常见原因。另外口内含物,可于谈笑、啼哭、跌倒或…  相似文献   

18.
我院急救中心2006年5月至2007年4月共接诊4例男性上呼吸道异物患儿,现介绍引起该4例患儿呼吸道阻塞的异物情况及窒息后的复苏结果,分析引起幼儿呼吸道阻塞的常见异物,并结合我院临床救治经验推荐呼吸道阻塞后的现场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一禁在睡眠状态下喂药有的父母利用小儿睡熟的机会喂药,这是极为冒险的行为。因为小儿不仅咽喉狭窄,而且神经系统发育也不完善,若在静睡中喂药,药液突然刺激咽喉部位的神经,有可能引起喉痉挛而使小儿窒息。二禁擤住鼻子灌药有的父母给小儿喂药时硬擤住小儿鼻子,利用小儿用口呼吸时药物强行灌入。这种方法极易将药物呛入气管或支气管内,轻者可引起呼吸道或肺部发炎,甚或吸入性肺炎等疾病,重则药物可能堵塞呼吸道,造成小儿窒息死亡。  相似文献   

20.
我院急救中心2006年5月至2007年4月共接诊4例男性上呼吸道异物患儿,现介绍引起该4例患儿呼吸道阻塞的异物情况及窒息后的复苏结果,分析引起幼儿呼吸道阻塞的常见异物,并结合我院临床救治经验推荐呼吸道阻塞后的现场急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