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比较改良式剖宫产术式与传统的腹部横切口术式的效果,以探讨改良式剖宫产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2 方法 改良式剖宫产术是在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基础上改良的一种新术式,此术式的特点是横行切口,从皮下脂肪直至子  相似文献   

2.
陈梅绮 《吉林医学》2007,28(3):364-36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的58例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产妇为观察组,同期单纯剖宫产术的58例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术中出血量,观察组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手术时间,术后2~24h出血量,产褥病率,手术前后Hb变化值,切口愈合,住院天数,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是安全可行的,关键是止血有效。  相似文献   

3.
在阴道助产中 ,胎吸术与低位产钳术经常运用 ,经临床比较 ,低位产钳术比胎吸术更安全、更有效 ,对新生儿损伤更小。胎吸术的主要并发症是儿头血肿 ,产钳术的主要并发症是软产道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1年1~10月期间在行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产妇78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在我科行单纯性剖宫产术的无子宫肌瘤产妇91例作为对照组,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以及术后恢复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恶露干净时间、术后病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产妇均顺利分娩出胎儿并康复出院.结论 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产妇同时行剖宫产术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采用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术式的患者110例(观察组),并选择同期采用新式剖宫产术式患者110例(对照组)作为对照,对比2组术中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术式组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点,是剖宫产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剔除术7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组42例,开腹手术组3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的使用、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开腹组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止痛药的使用、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生活恢复自理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术后恢复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对手术器械和术者的技术水平要求高,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及器械的改进,同时严格把握适应证,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保留子宫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7.
陈玉妹  唐汉媛 《海南医学》2009,20(12):170-171
目的探讨宫颈钳夹术防治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对150例采用宫颈钳钳夹宫颈术预防和治疗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的临床治疗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宫颈钳钳夹宫颈术后产妇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正常,子宫收缩好,阴道流血量明显减少,松取宫颈钳后没有发生再次出血,也没有发生晚期产后出血;预防组83例产妇采用宫颈钳钳夹宫颈后术后24 h出血量小于500 ml,治疗组67例产妇采用宫颈钳钳夹宫颈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均能成功防治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出血。结论宫颈钳夹术可以有效防治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性出血,术后严密的观察与护理是防治术后出血成功的关键,减少因产后出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求输卵管绝育复通术后妊娠年龄、手术时间、手术部位及支架与术后通畅率关系,探讨输卵管绝育复通术最佳施行方法.方法:回顾158例输卵管绝育后行复通术的妊娠情况,从手术时年龄、吻合部位、手术时间及支架进行分析,特别是对输卵管绝育复通术的施行方法对妊娠效果的影响进行重点分析.结果:23~35岁年龄组术后妊娠率较高,36岁以上年龄组与>35岁的术后妊娠率有显著差异.术后结扎部位在峡部、壶腹部、峡壶部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伞部及伞部对壶腹部.手术时间>10分钟组的术后妊娠率及输卵管长度<5cm组的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结扎部位、术后输卵管长度、吻合时间、缝合方法均影响输卵管复通术后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9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剖宫产术及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仅行剖宫产术.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产褥病率及住院天数等参数.结果 两组仅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显著(P<0.05);术中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产褥病率及住院天数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张艳茹 《中外医疗》2013,32(26):178-179
目的总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病人的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其术后护理措施。结果 5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经配合全面术后护理,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前列腺电切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措施,而系统、规范化的术后护理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促进病人康复出院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1 背景 剖宫产术是产褥感染的最主要的单一危险因素。剖宫产术产妇发生感染的概率是阴道分娩妇女的5~20倍。剖宫产术后感染是产妇发病的主要原因,与平均住院日的显著增加有关。剖宫产术后继发的感染包括发热、伤口感染、子宫内膜炎、菌血症尿路感染,其他严重感染(包括盆腔脓肿、感染性休克、盆腔血栓性静脉炎)。虽然抗生素在剖宫产术的  相似文献   

12.
朱新辉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7):497-499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手术中的优势。方法 50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无张力手术组),同期50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传统疝修补术(传统手术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患处牵拉感、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无张力疝修补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方法修补组(P〈0.05),术后下地时间小于传统手术组,术后疼痛轻,牵拉感小,并发症和复发率均少于传统修补术组。随访8个月 ̄36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最符合生理的手术方法,具有无张力、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特点,是治疗腹股沟疝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分别进行腹腔镜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26例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21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结果:辅助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肌瘤剔除的平均时间优于镜下组(P<0.05),2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子宫肌瘤剔除术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治疗子宫肌瘤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14.
谢亮  陈刚 《循证医学》2014,14(5):261-263
漏斗胸(pectus excavatum,PE)是最常见的胸壁畸形,发病率0.1%-0.3%。严重的畸形可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手术矫治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Ravitch术、胸骨翻转术以及1998年报道以后便广泛开展的Nuss术。近阶段,以Nuss术及Ravitch术为代表开展最多。1 Ravitch术和Nuss术的优缺点Ravitch术于1949年报道,该术式需切断多根肋骨、胸骨楔形截骨,是漏斗胸经典的矫治手术方法,经过不断的改良一直沿用至今,目前少数医院仍在使用,曾经为广大漏斗胸患者提供了较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乙状结肠直肠膀胱术作为可控性尿流改道术的临床效果。结论:该术式简单易行,易于掌握,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较肯定,术后生活质量高,是一种较好的可控性肠代膀胱术。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下复杂性子宫肌瘤剔除术2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复杂性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腹腔镜下行复杂性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22例,与同期行传统开腹术36例(开腹组)进行对照研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镇痛剂使用、术后病率、切口愈合、住院时间、术后随访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经过顺利,与开腹组比较术中出血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病率低及术后镇痛少、住院时间短,但手术时间延长(P0.05~P0.01)。结论:在熟练掌握腹腔镜手术操作技巧和缝合技术的前提下,行腹腔镜下复杂性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张秋月  周芸芸 《吉林医学》2011,32(23):4766-476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方法。方法:选择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的产妇47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妊娠无子宫肌瘤行单纯行剖宫产术的产妇59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产褥病率及恶露干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产褥病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并不增加出血量,无手术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降低了患者的二次手术及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带瘤生活的心理负担和二次手术的经济负担,有利于产后恢复,临床治疗效果满意。但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以保证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安全性、优越性。方法: 同期条件相当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分别行腹腔镜下剥除术(腹腔镜组,79例)和行剖腹手术(剖腹组,82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日与剖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腔镜组术后无一例使用镇痛药,术后6h全部拔除尿管并下床活动,无腹腔内出血发生;而剖腹组术后均使用镇痛药,术后24h拔除尿管并下床活动。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既微创又安全、可靠的手术术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与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15例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214例和气压弹道碎石术201例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资料。结果:钬激光单次碎石率为95%(203/214), 高于气压弹道的69%(139/201) (P<0.01);钬激光碎石术平均结石排净时间为18d, 短于气压弹道碎石术的31d (P<0.01); 钬激光碎石术组术中无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 气压弹道碎石术组有3例发生穿孔。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的疗效和安全性优于气压弹道碎石术, 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一种安全,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陈德  张茂  赖玉书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39(10):1197-1199
目的:分析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与Whipple手术在围手术期恢复情况。方法:将26例PPPD患者与同期22例Whipple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作对照比较。结果:PPPD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减少,手术并发症略低,PPPD组病人放置胄管时间、胃排空延迟发生率大于Whipple组,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PPD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术式本身并不影响胃排空延迟的发生及病人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