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掌握商洛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本市儿童发展规划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按照《陕西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要求,以妇幼三级保健网为依托,对本市2000~2004年出生的79975例活产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3256名进行全面监测。【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40.71‰。婴儿死亡率为33.66‰;新生儿死亡率28.88‰;新生儿及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8.75%的70.94%。新生儿、婴儿死亡顺位前3位为肺炎、窒息、早产;1~4岁儿童死亡顺位前3位为意外伤害、肺炎、腹泻。【结论】必须提高围生期保健率,落实各项保健措施,努力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1994~2000年婴儿主要死因的变化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掌握婴儿死亡的动态变化 ,及时调整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对策。 【方法】 对山东省 1994~ 2 0 0 0年婴儿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7年来山东省婴儿死亡率下降显著 ,1994年为 3 2 .41‰ ,2 0 0 0年 18.2 7‰ (χ2 =2 2 6.5 2 ,P <0 .0 1)。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在 1994年和 1999~ 2 0 0 0年为第 1位死因 ,出生窒息为第 2位死因 ;1995~ 1998年前 2位死因分别为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 【结论】 降低婴儿死亡率 ,关键要降低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死亡率 ,同时要提高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预防、监护和治疗水平 ,提高先天性心脏病早期诊治水平和群众利用卫生保健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文昌市6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影响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妇幼保健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海南省文昌市17个乡镇的2003-2012年出生的活产数及6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全面监测。结果 10年间婴儿死亡率为8.08‰,6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0.81‰,新生儿及婴儿死亡占6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比例分别为49.79%、74.75%、,新生儿及婴儿死因顺位均为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肺炎,1—6岁儿童死因顺位为溺水、先天性心脏病、肺炎。结论海南省文昌市新生儿、婴儿及6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了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产科队伍建设,加强孕期保健管理,加强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培训及高危儿的防治护理,为降低我市6岁以下儿童死亡取得了一定成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监测上海市卢湾区婴儿死亡的变化趋势,观察婴儿死亡率对平均期望寿命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婴儿死亡率。 【方法】 对卢湾区1961—2008年出生的194 195名活产婴儿以及同期死亡的2 379名婴儿的死亡资料以动态数列的方法分析。 【结果】 婴儿死亡率从1961年的25.20‰下降至2008年的1.64‰,下降速度为93.50%;新生儿死亡率从8.98‰下降至1.64‰,下降速度为81.76%,受之影响卢湾区人均期望寿命也逐年上升。婴儿死亡的前四位主要死因分别为先天异常、肺炎、早产儿和未成熟儿、产伤窒息。 【结论】 随着本区医疗事业的发展,婴儿死亡率显著降低。为降低婴儿死亡率,提高平均期望寿命,现阶段应以加强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和提倡围生期保健作为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婴儿死亡发展变化的特征与规律,预测婴儿死亡率发展变化的方向与趋势,探讨进一步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关键措施。【方法】对2001—2008年如皋市婴儿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动态数列分析。【结果】2001—2008年间婴儿死亡率逐年下降,平均发展水平为8.38‰,平均增长量为7.6×104,平均发展速度为0.93,平均增长速度为0.07。先天畸形、出生窒息死亡专率呈正增长,肺炎、意外死亡、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死亡专率呈负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肺炎、出生窒息死亡专率呈上升趋势,先天畸形呈直线趋势,意外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呈线性下降趋势。预测2010、2011、2015年婴儿死亡率分别为4.93‰、4.49‰、3.07‰。【结论】导致婴儿死亡率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肺炎、意外死亡、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死亡专率的下降。积极防治先天畸形、出生窒息是进一步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关键措施,继续防治肺炎、意外窒息是防止婴儿死亡率反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灵武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探讨死亡原因及发展趋势,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2000~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检测报表及死亡报告卡进行整理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7.31‰,婴儿死亡率14.49‰,新生儿死亡率11.8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00年的21.76‰下降到2009年的15.74‰,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死因顺位以出生窒息为首位,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婴儿所占比例最高(平均83.78%),新生儿占婴儿死亡的81.62%。结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意外死亡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柳州市2003-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死亡原因,寻找儿童死亡变化的趋势与规律,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柳州市辖六县、四区2003-2011年5岁以下6 071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9年监测资料显示,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速度均较快。2011年新生儿死亡率为4.58‰,婴儿死亡率7.4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9.91‰,与2003年相比,新生儿死亡率下降了6.91%,婴儿死亡率下降了9.7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了10.57%。5岁以下儿童死亡前5位死因顺位依次为:早产/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先天异常、意外死亡。 【结论】 加强对基层妇幼保健人员 新生儿复苏等适宜技术培训,大力宣传与指导孕期保健知识,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有力措施,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11—2015年绍兴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主要死因的变化,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11—2015年绍兴市医疗卫生机构上报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报表、儿童死亡报告卡、5岁以下儿童死亡登记表和儿童生命质量监测调查表等资料,对绍兴市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死亡原因及死因顺位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1—2015年绍兴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P0.01),新生儿死亡率从3.42‰下降到2.13‰,婴儿死亡率从5.07‰下降到3.54‰,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6.93‰下降到5.14‰。这5年中,5岁以下儿童死亡以婴儿居多,占71.80%;婴儿死亡又以新生儿居多,占63.16%。2011年绍兴市5岁以下儿童前三位死因依次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和溺水,占全部死因的42.38%;2015年依次为早产或低出生体重、溺水和先天性心脏病,占全部死因的35.25%。这5年间,出生窒息由第二位死因下降至第四位,先天性心脏病由第四位上升至第三位。结论降低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的发生率是减少新生儿及婴儿死亡的重要举措,同时应采取出生缺陷干预措施,降低先天性心脏病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船营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为制定儿童生存、保护战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9年全区98例0~4岁儿童死亡情况、死亡年龄构成、死因构成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间共出生活产儿12372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7.92‰,婴儿死亡率为7.03‰,新生儿死亡率5.58‰。船营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降低,城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低于农村,5岁以下儿童的死因顺位前3位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结论:应将农村作为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同时加强对新生儿的监护,加强围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深圳市2013-201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以及死因顺位等监测情况。方法收集2013-2015年深圳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计算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别死亡率及死因顺位。结果 2015年深圳市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05‰和2.84‰,较2013年(3.01‰和3.96‰)分别下降了31.89%和28.28%。2013-2015年5岁以下儿童的早产/低出生体重、肺炎和先天性心脏病死亡率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早产/低出生体重是婴儿死亡的首位死因,而1~4岁儿童的首位死因为交通意外。结论深圳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提高产前诊断技术与新生儿复苏技术,加强围生期保健,提高安全意识,预防意外伤害,是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某地区10年来新生儿死亡率水平、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海南省2001~2010年新生儿死亡监测数据,通过线性趋势分析和卡方检验,对10年间新生儿死亡变化趋势和地区差异进行分析;利用2010年住院分娩等数据,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对住院分娩等因素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 2001~2010年海南省新生儿死亡率由2001年的24.9‰下降到2010年的9.0‰,下降了63.8%.海南城市与农村及农村不同地区的新生儿死亡率存在差异.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疾病因素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和新生儿肺炎.产科服务利用和服务质量是影响新生儿死亡的间接因素.结论 提高市县级医院住院分娩的比例、孕产期保健和产时保健服务质量是进一步降低新生儿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盐田区2000-2010年5岁以下儿L童死亡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掌握深圳市盐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对2000-2010年盐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85‰,早期新生儿死亡率为1.82‰,新生儿死亡率为2.29‰,婴儿死亡率为3.10‰,1~4岁儿童死亡率为0.74‰;2)5岁以下各年龄组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明确四川省婴儿可避免死亡指标,为制定该省婴儿死亡率的卫生政策和医疗保健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 根据Rutstein等提出的可避免死亡指标,采用四川省与美国、本省城乡婴儿死因死亡率对比,计算相对危险度。 【结果】 四川省婴儿可避免死因为:败血症、肺炎、腹泻、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硬肿症、颅内出血、先天愚型、出生窒息、意外窒息、溺水和意外跌落。 【结论】 要降低本省婴儿死亡率,应加强可避免死因疾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太原市迎泽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探讨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根据《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2007-2012年太原市迎泽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死亡率、构成比、死亡顺位等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太原市迎泽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没有大的波动,基本保持在6.42‰~7.12‰之间;死亡年龄越小,所占比例越高;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为先天异常、新生儿肺炎、先天性心脏病。结论做好围产期保健管理,加强产前筛查,降低出生缺陷,加强新生儿肺炎的防治,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刘静  曲红明 《现代预防医学》2015,(22):4081-4083
摘要:目的 了解南京市2009-2014年新生儿死亡状况,为进一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南京市2009-201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网中的新生儿死亡数据以及新生儿死亡评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4年南京市新生儿死亡率为2.92‰,其中早期新生儿死亡率2.12‰,占所有新生儿死亡的72.71%。新生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26.725,P<0.001),男童新生儿死亡率(3.29‰)高于女童(2.49‰)。2009-2014年南京市新生儿死亡疾病前5位主要病种依次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其他先天异常,其他新生儿病,先天性心脏病,其中早产低出生体重(χ2=44.873,P<0.001)、出生窒息(χ2=20.610,P<0.01)的死因别死亡率呈下降趋势。6年间南京市区县级新生儿死亡评审共260例,市级复评审72例,诊断不相符的占31.94%。结论 减少早期新生儿死亡,加强新生儿主要死因的预防与控制,进一步完善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以最大限度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Huo K, Zhao Y, Feng H, Yao M, Sävman K, Wang X, Zhu C. Mortality rates of children aged under five in Henan province, China, 2004–2008. Paediatric and Perinatal Epidemiology 2010. To analyse the mortality rates, causes of death and trends over time in children aged under five years in Henan province and to provide preventive advice to attempt to decrease the mortality rates of these children,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analysing the vital statistics data from 2004 to 2008 from the annual report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in Henan. The early neonatal (<7 days), neonatal (<28 days), infant (<1 year) and children under‐five mortality rates were calculated for each year. The child mortality rates decreased in all age groups (early neonatal, neonatal, infants and children <5 years) from 2004 (7.44‰, 9.81‰, 12.08‰ and 14.04‰, respectively) to 2008 (4.86‰, 5.50‰, 7.08‰ and 8.81‰, respectively). The changes were more pronounced in the rural areas. However, child mortality remained higher in the rural areas (5.00‰, 5.62‰, 7.22‰ and 9.06‰) than urban areas (3.98‰, 4.74‰, 6.21‰ and 7.30‰). Infants and neonates accounted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deaths in the under‐fives (84.5% and 67.9%). The first fiv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in the under‐fives were: disorders relating to short gestation and low birthweight, birth asphyxia, congenital anomalies, accidents and pneumonia.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varied between rural and urban areas. Reducing early newborn death, especially in the rural areas, is a key step to further decreasing mortality in the under‐fives.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perinatal care to prevent preterm birth and congenital anomali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甘肃省2004-2011年新生儿的死亡状况及趋势, 为提高甘肃省围生期保健工作, 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收集甘肃省2004-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点新生儿的监测数据, 获得新生儿死亡率, 分析其死亡率等相关因素的变化趋势。结果 2004-2011年甘肃省新生儿死亡率为9.73‰, 其中城市为6.77‰, 农村为15.62‰, 农村新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城市,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72, P<0.05)。随着年份的增长, 城市、农村及全省新生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其下降速度分别为9.40%, 11.77%, 10.36%。2004-2011年全省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及晚期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8.08‰、1.65‰。农村的早期新生儿死亡率为12.76‰, 远远高于城市早期新生儿死亡率5.72‰。2004-2011年甘肃省新生儿死亡疾病前五位主要病种依次为出生窒息, 早产低出生体重, 出生缺陷, 肺炎及感染。结论 2004-2011年甘肃省新生儿死亡率呈显著下降趋势, 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且新生儿死亡率城乡差距较大;出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及出生缺陷位于新生儿死因前三位, 应提高产科工作质量, 加强围产期保健, 以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江苏省仪征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和死亡原因,探讨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6-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68‰,婴儿死亡率4.06‰和新生儿死亡率2.56‰,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比例为71.43%,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比率为63.08%。5岁以下儿童死因排在前5位是:溺水、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早产低体重、出生窒息、新生儿肺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与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221(P〈0.01)。结论加强对基层妇幼保健人员危急重症患儿救治等适宜技术培训,大力宣传与指导孕期保健知识,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