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乳腺癌中雌激素受体(ER)含量与病人预后及激素治疗有密切关系。因而ER的测定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在临床工作中开展这一研究,尚需解决以下一些问题。首先是选择一种简便的常规测定方法,并确定这种方法的可靠性。其次是肿瘤组织取样问题,即表浅部位的乳癌病灶的ER含量是否可以反映全身所有乳癌组织的ER状态;取自根治术的肿瘤组织的ER结果是否可以代表日后复发转移病灶中的ER状态。另外样品在液氮中的保存时间对ER阳性率有无影响,这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绝经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的关系,评价超声表现术前预测ER、PR表达的可行性。方法对空军总医院2002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经手术病理最终证实的96例绝经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超声声像图特征与术后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ER、PR表达水平。结果ER、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17%(52/96)、50%(48/96)。ER、PR双阳性、双阴性表达率分别为41.67%(40/96)、37.5%(36/96),超声表现为蟹足状或毛刺状乳癌中,ER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P<0.05),内部回声不均质及后方有声衰减组乳癌中,ER、PR单阳性及共同阳性均有较高的表达(P<0.05)。当ER、PR共同阴性表达时,肿块内血流信号增多(P<0.05)。结论绝经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可大致反映ER、PR的表达水平,联合ER、PR的表达检测对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原癌基因(Cerb B-2)表达水平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breast cancers,IDC)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级(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9月~2014年9月医院收治的120例IDC患者行超声检查并进行BI-RADS分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ER、PR、Cerb B-2阳性表达情况,分析BI-RADS分级与ER、PR、Cerb B-2阳性表达的关系。结果肿块边缘有毛刺征者ER、PR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边缘无毛刺征者(P0.05);肿块内部钙化者Cerb B-2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无钙化者(P0.05);肿块内血流0~Ⅰ级者ER、PR、Cerb B-2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Ⅱ~Ⅲ级者(P0.05);肿块大小、后方回声有无衰减、UE评分与ER、PR、Cerb B-2表达阳性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ER、PR、Cerb B-2表达阳性的IDC患者BI-RADS分级均显著高于表达阴性者(P0.05)。结论 IDC患者超声征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ER、PR、Cerb B-2表达的水平,从而为IDC的治疗、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过去10年,在西方国家中,乳癌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其中以荷兰高居首位。乳癌之特点为其死亡率多年不变。说明外科手术,或手术加用放疗、激素和化疗对预后皆无影响。乳癌10年存活率的增加可能正如子宫癌那样,只能靠早期诊断。Fischer(1975)和Haagensen(1974)的文章说明10年存活率多见于腋部无转移的患者。Cuttler 于1968年证实只有直径小于1厘米的乳癌才不易发生  相似文献   

5.
乳腺影象检查和诊断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乳癌的发生率不断增高,特别在西力国家中,荷兰、法国、美国等有居首位者。各种治疗方法(外科手术,或手术加放疗、激素和化疗)对病变的预后取决于乳癌的早期诊断。要尽早发现直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肿瘤激素受体表达状态作为乳腺癌转移的一项预后指标进行评价。资料与方法根据转移方式对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分组,将57例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情况(ER+或ER-/PR+或PR-)已知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纳入研究,并行脑MRI和全身骨核素扫描(ECT)等影像学检查。结果28例患者发生骨转移无脑转移,57%的患者ER+/PR+。7例患者有脑转移无骨转移,71%(5/7)的患者ER-/PR-。10例患者发生骨转移无脑转移且有其他部位的转移。12例患者向脑、内脏、骨广泛转移,无ER+/PR-。以上四组ER和PR表达状态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除了广泛转移组,转移性乳腺癌主要有两种转移方式。ER+/PR+的乳腺癌更容易发生骨转移。ER-/PR-的乳腺癌容易发生脑转移而不易发生骨转移。对其的认知有利于指导放射科医师对转移病灶的检出并帮助临床医师估计乳腺癌转移至各个脏器系统的可能性,同时指导对其进行靶向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7.
雌激素受体亚型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瑜  刘利  谢庭菊 《西南国防医药》2009,19(12):1303-1304
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属性激素受体超家族之一,通过与其相应配体雌激素共同作用,在人体中发挥细胞信号传导作用.随着对ER的结构特性、生理及病理作用深入的研究,证实了ER在人体组织器官中广泛不均匀分布,并在许多肿瘤中发现其表达异常.本文就ER的结构特性、转录调控的分子机制、ER亚型的组织分布、ER基因甲基化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04年12月就诊的Ⅰ~Ⅲ期乳腺癌568例,其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单阳型乳腺癌80例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单阳型乳腺癌58例(共138例),分析两组单激素受体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结果 PR单阳型组年龄≤50岁以及绝经前患者比例显著高于ER单阳型组(P〈0.05);ER及PR单阳型乳腺癌的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总生存期(oerall survival,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单阳型组的DFS、OS明显优于双阴型乳腺癌(P〈0.05),但PR单阳型组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单阳型组的DFS及OS较双阳型乳腺癌显著缩短(P〈0.05),而ER单阳型组与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单阳型乳腺癌更多见于年轻、绝经前女性,与ER单阳型乳腺癌的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单阳型乳腺癌的预后接近于双阴型乳腺癌,而ER单阳型乳腺癌则更接近于双阳型乳腺癌。  相似文献   

9.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89例胃癌、10例癌旁和11例胃溃疡旁粘膜组织进行了雌激素受体(ER)检测。结果发现:①癌旁和溃疡旁粘膜上皮均为ER阴性,胃癌组织ER阳性率达33.7%,其ER颗粒在细胞内分布呈核型、浆型和核浆型;②胃癌Borrmann Ⅳ型、低分化癌和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其ER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类型(P<0.05或P<0.01)。研究表明,ER阳性表达的胃癌与其恶性生物学行为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168例乳腺癌,应用右旋糖酐-活性炭吸附法(DCC)测定癌组织的超速离心上清胞液雌激素受体(ER)含量。结果表明:组织学分级低,细胞分化好,ER阳性率高;组织学分级高,细胞分化差,ER阳性率低。原发癌灶及转移、复发癌灶内的ER含量以及不同组织学类型中的单纯癌、浸润性导管癌,其组织学分级与ER也显示同样的结果。但不同的组织学类型与ER之间未见明确关系。有45例分别测定了同一病人原发癌与淋巴结转移癌内的ER含量,约85%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检测乳腺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CerbB-2表达的价值.方法:对58例乳腺肿块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乳腺癌同时检测ER、PR、CerbB-2的表达,并与手术切除标本检测结果相对照.结果:58例患者中,穿刺活检检测ER、PR、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55.17%(32/58)、43.10%(25/58)、46.55%(27/58).术后标本ER、PR、CerbB-2的阳性率分别为56.90% (33/58)、44.82% (26/58)、48.27% (28/58).二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可准确检测乳腺癌ER、PR、CerbB-2的表达,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高回声晕超声特征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乳腺癌高回声晕的超声特征,包括晕环的最大厚度、完整性、清晰度、规则与否及血流分级,并与病理结果和ER、PR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完整、清晰的高回声晕ER阳性率和PR阳性率均高于不完整、不清晰的高回声晕,完整、清晰的高回声晕与ER、PR阳性表达有相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流分级的高回声晕与ER、PR阳性结果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分级与ER阳性结果表达水平呈弱相关。高回声晕的最大厚度及规则性与ER、PR阳性结果表达均无相关性,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高回声晕的完整性和清晰度与ER、PR阳性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钙化灶与ER、PR及c-erbB-2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钙化灶的特征与乳腺癌组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癌基因(c-erbB-2)表达的关系。资料与方法观察分析56例乳腺癌钼靶片中微小钙化灶的特征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及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钙化灶呈线样或段样分布的乳腺癌PR阳性率明显低于非线样或段样分布者,两者PR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76,P<0.05),而钙化灶的形态、钙化区范围、钙化灶数目、钙化灶的密集度、钙化灶是否合并肿块与ER、PR及c-erbB-2的表达,钙化灶是否呈线样或段样分布与ER及c-erbB-2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钙化灶的分布特征与PR表达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从乳腺癌钼靶片上可粗略预测乳腺癌组织PR的表达情况,从而为临床内分泌治疗、判断疾病的预后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肺癌肿瘤抑制因子1(tumor suppressor in lung cancer 1,TSLC1)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和预后关系。方法收集女性乳腺癌组织12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SLC1表达。结果TSLC1主要表达在乳腺癌细胞质,其阳性率为38.4%(48/12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表达无关,而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相关(P<0.001)。ER+(阳性)患者TSLC1阳性率低于ER-(阴性)患者[28.4%(25/88)与62.2%(23/37)];同样,PR+患者TSLC1阳性率低于PR-患者[24.3%(17/70)与56.4%(31/55)]。Z检验显示在ER+PR-的乳腺癌患者中TSLC1-和TSLC1+患者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3%与14.3%,P=0.007),总体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Cox多因素回归分析,TSLC1不是ER+PR-乳腺癌患者独立的危险预后因素(比值比10.696,95%可信区间0.988~115.843,P=0.051)。结论TSLC1在乳腺癌致病机制中与ER、PR相关,可作为临床ER+PR-乳腺癌患者新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不同年龄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与雌激素受体(ER)、黄体酮受体(PR)和Her-2 表达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59 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按年龄分成老年组(>60岁)、中年组(36~60岁)和青年组(≤35岁), 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年龄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ER、PR和Her-2 表达率的差异.结果 青年组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虽高于中、老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 ER表达率低于中、老年组(P<0.05).青年组PR 阳性率低于中、老年组,但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Her-2阳性率高于中年组(P<0.05).结论 青年乳腺癌的高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与ER低表达和Her-2高表达同时出现,提示前者可能与后二者相关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4种分子亚型(Luminal A、Luminal B、HER2过表达、三阴性乳腺癌)及其生物学预后因子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相关性,为鉴别不同分子亚型及评估乳腺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病理及术前MRI资料的8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前采用平面回波成像序列获得扩散加权成像(b=0、1000 s/mm2),测定最小ADC值;术后采用免疫组化检查获得检测ER、PR、HER2及4种分子亚型,其中HER2(++)或(++~+++)采用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确定有无扩增。比较不同分子亚型间及乳腺癌生物学预后因子ER、PR、HER2的表达。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4种分子亚型间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PR阴性者ADC值高于ER、PR阳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阳性、阴性者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C值不能鉴别乳腺浸润性导管癌4种分子亚型,无法评估其生物学预后。  相似文献   

17.
三阴性乳腺癌(triple-receptor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 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均表达缺失的乳腺癌,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和临床痫理学特性,预后差.本文主要对三阴性乳腺癌的影像诊断进展(包括乳腺X线摄影、超声及磁共振影像)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雌激素调节蛋白PS2 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 ,对 4 8例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S2 进行检测 ,分析其与ER ,PR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PS2 与ER呈显著正相关。在ER(+)PR(+)的病人中 ,PS2 阳性率达 6 7 9% ,而在ER(- )PR(- )的病人中PS2 阳性率仅为 12 5 % ,二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S2 阳性表达与病人长生存期呈正相关 ,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结论 在预测乳腺癌抗雌激素治疗的效果时 ,PS2 要优于ER ,PR。同时PS2 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好 ,PS2 可作为预测乳腺癌患者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钼靶X线特征与ER、PR和HER-2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初步探讨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receptor 2,HER-2)表达之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将49例乳腺癌患者钼靶X线表现特征与免疫组织化学测定的ER、PR和HER-2的表达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49例乳腺癌中,肿块边缘"毛刺征"者ER、PR阳性表达率高,病变区有钙化者HER-2阳性表达率高.肿块大小与ER、PR表达均无关.结论 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和ER、PR及HER-2的表达有密切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ER、PR及HER-2的表达状态,能为乳腺癌的术前辅助内分泌治疗和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联合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对乳腺癌Nottingham指数的预测价值。方法:搜集2019年10月-2022年6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6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有完整的免疫组化检查资料,包括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同时获取Nottingham指数(NPI)值,根据NPI值,将患者分为2组:预后良好组(NPI<3.4为)和预后不良组(NPI≥3.4)。所有病例术前行IVIM-DWI及DCE-MRI检查,分别获得病灶的真实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以及容量转移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和速率常数(Kep)共6项定量参数值。比较ER阴性组与阳性组、PR阴性组与阳性组、HER-2阴性组与阳性组、Ki-67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之间6项定量参数值的差异。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