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卵巢癌癌基因200011上海医科大学妇产科医院丰有吉癌基因又称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是存在于细胞内的一类基因。正常情况下,原癌基因是不表达或只是适度地表达,参与调节细胞的生长与分化。若原癌基因有扩增、突变等异常改变,常导致其编码蛋白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Ha-ras、c-erbB2癌基因产物和p53、nm23抑癌基因产物表达异常和葡萄胎恶变的关系及在预测葡萄胎恶变的价值。方法:采用针对4种基因产物的单克隆抗体,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回顾分析了≥2a随访证实发生恶变的葡萄胎50例(恶变组)和未发生恶变的葡萄胎32例(非恶变组)中4种基因产物的表达情况。结果:恶变组中c-Ha-ras和nm23基因产物的表达程度显著低于非恶变组(P<0.01,P<0.001);恶变组中c-erbB2及p53基因产物的表达程度显著高于非恶变组(P<0.01,P<0.05)。进一步以4种基因产物的表达程度为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判别分析,表明4种基因产物联合应用对葡萄胎恶变的预测敏感性率为86%,特异性率为78.1%,而logistic逐步回归判别分析显示,c-erbB2和nm23基因产物联合应用时,对葡萄胎恶变的预测敏感性率为84%,特异性率为75%。结论:c-Ha-ras、c-erbB2癌基因产物及p53、nm23抑癌基因产物表达异常与葡萄胎恶变密切相关,用以预测葡萄胎恶变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Ha-ras,c-erbB2癌基因产物和p53nm23抑癌基因产物表达异常和葡萄胎恶变的关系及在预测葡萄胎恶变的价值。方法:采用针对4种基因产物的单克隆抗体,S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回顾分析了≥2a随访证实发生恶变的葡萄胎50例(恶变组)和未发生恶变的葡萄胎32例(非恶变组)中4种基因产物的表达情况,结果:恶变组中c-Ha-ras和nm23基因产物的表达程度显著低于非恶变组(P〈0.  相似文献   

4.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宫颈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发病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可能有关。其可能的致机理如下:(1)HCMV、HPV(人乳头瘤病毒)协同致宫颈癌;(2)HCMV感染诱导肿瘤免疫逃逸致癌;(2)HCMV79-aaORF癌基因促细胞肿瘤转化,(4)HCMV感染激活原癌基因。HCMV的致癌作用可能是多途径的,有针对性地研究特异性HCMV基因片段的致癌机理和作用环节将  相似文献   

5.
癌基因HER-2/neu在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陶光实张志胜黄锦张琼英目前,有关neu基因与卵巢癌的关系尚未完全清楚。本研究采用癌基因产物c-neu(Ab-3)单抗及免疫组化ABC法,检测正常卵巢、卵巢良性、交界性、恶性上皮性肿瘤n...  相似文献   

6.
c—erbB—2癌基因与卵巢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erbB-2癌基因在人类许多癌组织中存在扩增和高表达,被认为与恶性肿瘤的形成,肿瘤细胞耐药及一些腺癌疾患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c-erbB-2癌基因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预后、耐药及治疗方面关系的研究进展,并指出针对c-erbB-2癌基因异常存在及其表达产物而进行免疫、基因治疗在未来肿瘤治疗中具有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癌抑癌基因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癌 (carcinomaofendometrium )是中老年妇女常见肿瘤之一 ,近年发病有上升趋势。对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深入研究是揭示子宫内膜癌致癌机制 ,寻找新的基因疗法和制备新的抗癌药物的必由之路。现将近年来有关抑癌基因与子宫内膜间关系的报道作一综述。1 抑癌基因及其功能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存在于所有正常细胞中 ,并行使重要功能。目前已认识到细胞癌变一方面是原癌基因的激活 ,另一方面是抑癌基因的失活。人们逐渐认识到抑癌基因异常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可能比癌基因激活更重要 ,因此 ,抑癌基因成为癌变研究…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癌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癌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研究进展张友忠,许燕雪综述殷立基审校(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存在于所有正常细胞中,并行使重要的功能。近10多年来,癌基因一直是分子肿瘤学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已认识到细胞癌变在基因水平的变化,一方面是...  相似文献   

9.
原癌基因c—jun,c—fos在早孕绒毛及蜕膜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癌基因cjun、cfos在早孕绒毛及蜕膜中的表达朱瑾周剑萍刘银坤张俊慧吴欣原癌基因是一类编码关键性调控蛋白的正常细胞基因,在正常情况下cjun、cfos基因不表达或只有有限表达,当受到理化等因素作用而活化时,它们可以异常表达,导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
人半翼(human wings apart-like,hWAPL)基因是最近几年来发现的一个仅在宫颈癌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的基因,具有癌基因的特性。抑制其表达,会导致宫颈癌癌细胞的死亡。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是公认的宫颈癌主要致病因子,其致癌基因E6和E7可使hWAPL基因高表达,阻断E6和E7的作用使hWAPL基因表达降低。综述hWAPL基因异常表达及宫颈HPV感染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中癌基因C-erbB2及抑癌基因p16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ABC法,分析49份卵巢恶性肿瘤、12份交界性肿瘤、15份良性肿瘤石蜡包埋组织中C-erbB2、p16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在卵巢恶性肿瘤、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之间C-erbB2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C-erbB2的表达率及表达强度与组织分化程度患者及生存期有显著相关性(P<0.05),C-erbB2的过度表达见于恶性程度高、组织分化差、患者预后不良的肿瘤中。②在卵巢恶性肿瘤、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之间p16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表达强度与组织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性,在恶性程度较高、组织分化差、较晚期的肿瘤中p16的表达较弱。结论:癌基因C-erbB2及抑癌基因p16在卵巢癌组织中广泛存在,并与其临床病理指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这些基因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并对患者预后的判断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各基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协同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妇科恶性肿瘤相关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癌基因是指在自然或实验条件下 ,具有潜在诱导细胞恶性转化的基因。抑癌基因是指其表达产物能直接或间接地抑制细胞增生、癌变、浸润、转移或能促进细胞分化、衰老及死亡的一组基因。癌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细胞的增殖起正调节作用 ,当它们的结构或功能发生改变时 ,其促细胞生长的作用增强 ,则导致细胞过度增生 ;抑癌基因对细胞的增殖起抑制作用 ,当它们的结构与功能改变时 ,失去了对细胞增长的负调节作用。两种基因中任何一种或两种发生突变、失活等变化时 ,即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本文就与妇科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作一介绍。1 …  相似文献   

13.
凋亡基因Bcl—2和Fas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凋亡调节基因被视为继原癌基因、抑癌基因之后的第三类癌基因。其中抑凋亡基因Bcl_2和促凋亡基因Fas是研究最早且较为肯定的凋亡调节基因,二者有着共同的凋亡调节路径。本研究应用卵白素_生物素酶_复合物(ABC)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癌及正常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卵巢上皮性肿瘤中c erbB2、c myc和k ras12 ,13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的改变 ,探讨促使卵巢癌发生的癌基因谱成员。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c erbB2、c myc的蛋白质表达 ,原位杂交和Southern杂交检测c erbB2、c myc的基因改变 ,PCR检测k ras12 ,13的点突变。结果 :卵巢囊腺癌中c erbB2、c myc的基因扩增率和蛋白质过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卵巢囊腺瘤 ,卵巢粘液性肿瘤的k ras12 ,13突变率高于浆液性肿瘤。结论 :在卵巢癌的发生中c erbB2和c myc起一定作用 ,c erbB2起重要作用。两者均可为卵巢癌的癌基因谱成员 ;k ras12 ,13点突变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作用不明显。在粘液性肿瘤中 ,k ras点突变除在细胞过度增殖中起作用外 ,还能促进细胞的粘液性分化。  相似文献   

15.
癌基因bcl-2及抑癌基因p53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癌基因bcl-2及抑癌基因p53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9例子宫内膜癌中bcl-2、p53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49例子宫内膜癌中26例bcl-2表达阳性,占53%;12例p53表达阳性,占25%。子宫内膜癌组织学分级G1、G2bcl-2表达率(66%)显著高于G3表达率(21%,P<005),而G3p53表达率(46%)显著高于G1、G2表达率(17%,P<005),bcl-2表达阳性与阴性者生存率统计无显著性差异,p53表达阳性者生存率显著低于p53表达阴性者。bcl-2、p53表达与肌层浸润、手术分期无明显相关。结论:癌基因bcl-2与抑癌基因p53可能在子宫内膜癌发生的不同阶段起作用,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的发展与转归。  相似文献   

16.
细胞内蛋白质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是细胞生物效应自控的信息传递方式,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和功能。雌激素受体(ER)是可磷酸化蛋白质,其功能的发挥与激活对氨基酸位点发生磷酸化密切相关。雌激素及某些癌基因蛋白,如HER-2(c-erbB2),src可使ER磷酸化,调节细胞增殖。蛋白磷酸酶则能使ER去磷酸化,使之失活。因此,研究ER磷酸化有助于深入研究雌激素及癌基因在妇科肿瘤中的致癌机制  相似文献   

17.
90年代卵巢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卵巢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李红霞,汪虹综述汤春生审校(洛阳医专附属医院)(山东省立医院)90年代卵巢癌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癌基因、抑癌基因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成为卵巢癌研究的热点。正常细胞中含有一类原癌基因,在细胞增生、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癌基因、妊娠性滋养细胞增生程度与葡萄胎恶变的关系。方法:采用针对C-Ha-ras及C-erbB2基因表达产物P21和P185的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82例葡萄胎中两种基因产物的表达情况,经2年以上随访证实未发生恶变32例为非恶变组,经手术和临床证实发生恶变50例为恶变组,其中35例行手术治疗。结果:恶变组P21的表达程度低于非恶变组(P=0.0082);P185的表达显著高于非恶变组(P=0.0028)。手术治疗的35例中,恶变后两种基因产物的表达改变较恶变前更明显。两组葡萄胎中滋养细胞增生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413)。不同来源的绒毛膜癌(绒癌)之间及绒癌与侵蚀性葡萄胎(侵葡)之间,P21和P185的表达差异亦无显著性(P=0.268,P=0.719)。结论:P21的低表达及P185的高表达与葡萄胎恶变有关,但与其恶性转化方向无关;滋养细胞增生程度与葡萄胎恶变亦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癌基因bcl-2及抑癌基因p53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49例子宫内膜癌中bcl-2p53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49例子宫内膜癌中的26例bcl-2表达阳性,占53%12例p53表达阳性,占25%,子宫内膜组织学分级G1,G2,bcl-2表达率(66%)显著高于G3表达率(21%,P〈0.05),而G3p53表达率(46%)显著高于G1,G2表达率(  相似文献   

20.
肿瘤发生是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功能失衡的过程。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在多种生物中高度保守表达的非蛋白质编码小RNA,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miRNAs水平改变,可影响到癌基因和抑癌基因mRNA的翻译。它的发现为肿瘤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野。现就miRNAs的产生,作用机制及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