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癌患者血清中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含量检测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0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胃癌患者98例作为胃癌组,同期进行胃镜检查并切除息肉的胃息肉患者77例作为胃息肉组。对比两组入组即刻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胃泌素-17含量及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病灶组织中胃癌相关增殖、侵袭基因的表达量,进一步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原发性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含量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内在联系。结果:胃癌组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的含量及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低于胃息肉组,胃泌素-17含量高于胃息肉组(P<0.05)。胃癌组病灶组织中增殖基因Gli1、Septin2 mRNA的表达量高于胃息肉组,Klotho mRNA的表达量低于胃息肉组;侵袭基因FHL2、IGF1R、FMNL2、Exosomes mRNA的表达量高于胃息肉组,GKN2 mRNA的表达量低于胃息肉组(P<0.05)。相关性分析,原发性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胃泌素-17含量及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比值与癌细胞的增殖侵袭活力直接相关(P<0.05)。结论:原发性胃癌患者血清中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含量发生明显改变,且含量水平可反映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活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与分析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联合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72-4)在早期联合诊断胃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的88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体检的82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PGⅠ、PGⅡ、CEA、CA72-4的水平。比较不同联合检测的方法对胃癌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较低,血清CEA、CA72-4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PGⅡ水平相比无显著差异(P 0. 05)。采用单一标志物检测胃癌时,敏感度指标由高到低分别为PGⅠ、PGⅠ/PGⅡ、CEA、CA72-4,其中PGⅠ诊断胃癌的敏感度明显高于CEA、CA72-4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采用几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胃癌时可见PGⅠ+PGⅠ/PGⅡ+CEA其准确度相比于PGⅠ+PGⅠ/PGⅡ检测时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PGⅠ+PGⅠ/PGⅡ+CEA与PGⅠ+PGⅠ/PGⅡ+CEA+CA72-4联合检测胃癌时相比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 PGⅠ、PGⅡ、PGⅠ/PGⅡ用于诊断胃癌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且明显高于CEA及CA72-4,PGⅠ、PGⅡ联合CEA、CA72-4检测应用于胃癌的诊断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能够为疾病的诊断及判断预后提供合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PGⅠ、PGⅡ的水平及其比值变化,探索血清PG在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胃癌患者(23例)、胃良性病变患者(69例)和健康对照人群(25名)的血清PGⅠ、PGⅡ的水平。结果胃癌患者组血清PGⅠ水平及PGⅠ/PGⅡ比值低于胃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户〈0.05);胃癌患者组PGII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及胃良性病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GⅠ对胃癌分类能力为80.6%,PGⅠ/PGⅡ比值对胃癌分类能力为73.9%;ROC曲线显示:PGⅠ、PGⅠ/PGⅡ比值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0.77。结论血清PGⅠ的含量及PGⅠ/PGⅡ的比值改变,可以作为胃癌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联合幽门螺杆菌(Hp)抗体检测诊断胃癌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该院消化内科治疗并行胃镜检查的1800例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根据病理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胃黏膜正常)999例、萎缩性胃炎组758例、胃癌组43例。采集所有研究对象血液标本,并检测血清PGⅠ、PGⅡ及Hp抗体水平。对比3组患者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PGR)及Hp抗体。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分析PG单独及联合Hp抗体预测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的准确率。对各项指标预测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最佳临界值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血清PGⅠ、PGR的表达在对照组、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中呈逐渐下降趋势,3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患者血清PGⅠ、PGR表达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PGR表达低于萎缩性胃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IgG阳性率由低到高分别为对照组(32.53%)、胃癌组(65.12%)、萎缩性胃炎组(74.6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G单独及PG联合Hp抗体检测对萎缩性胃炎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7.8%和81.8%,对胃癌的预测准确率分别为72.1%和76.7%。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GⅠ诊断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83.24、63.55μg/L,AUC分别为0.81、0.72(P<0.05)。PGR诊断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13、3.53,AUC分别为0.67、0.63(P<0.05)。结论PGⅠ、PGR可作为胃癌的病情变化指标,PG与Hp抗体联合检测可作为胃癌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测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各种胃部病变的关系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幽门螺杆菌抗体IgG阳性的病例168例.其中浅表性胃炎45例,萎缩性胃炎32例,消化性溃疡53例(胃溃疡28例,十二指肠溃疡25例),胃癌38例;正常对照组54例.应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以及计算PGⅠ/PGⅡ的比值.采用ELISA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抗体IgG.结果 胃癌组血清PGⅠ,PGⅠ/PGⅡ的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萎缩性胃炎组血清PGⅠ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消化性溃疡组血清PGⅠ,PGⅠ/PGⅡ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浅表性胃炎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PGⅠ无明显差异.结论 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的比值可作为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各种胃疾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测定对胃部疾病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测定对胃部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和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PGⅠ,PGⅡ)的含量及PG Ⅰ/PGⅡ比值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比较.结果 糜烂性胃炎组、胆汁反流性胃炎组和萎缩性胃炎组的PG Ⅰ含量与正常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胃癌组血清中PG Ⅰ和PG Ⅰ/PGⅡ比值明显降低(P<0.01).以非胃癌组PGⅠ比值的均值,即PG Ⅰ/PGⅡ<6.49为阳性指标,胃癌组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4%、91.1%.结论 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Ⅰ数值及其比值的下降,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胃癌筛查的一项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测定对胃部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和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PGⅠ,PGⅡ)的含量及PG Ⅰ/PGⅡ比值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比较.结果糜烂性胃炎组、胆汁反流性胃炎组和萎缩性胃炎组的PG Ⅰ含量与正常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胃癌组血清中PG Ⅰ和PG Ⅰ/PGⅡ比值明显降低(P<0.01).以非胃癌组PGⅠ比值的均值,即PG Ⅰ/PGⅡ<6.49为阳性指标,胃癌组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4%、91.1%.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亚群Ⅰ数值及其比值的下降,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可作为胃癌筛查的一项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在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胃泌素17(G-17)和幽门螺旋杆菌(Hp)抗体(抗-Hp)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早期胃癌患者98例作为胃癌组,同期体检合格者98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慢性胃炎患者98例作为慢性胃炎组。检测3组受试者血清中PGⅠ、PGⅡ和G-17水平,计算PGⅠ/PGⅡ;采用13C尿素呼吸试验检测3组受试者抗-Hp阳性率,并对比抗-Hp阳性组和抗-Hp阴性组受试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和PGⅠ/PGⅡ比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胃癌组PGⅠ/PGⅡ比值和PGⅠ水平均降低,PGⅡ和G-17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胃癌组抗-Hp阳性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Hp阴性组患者血清PGⅠ、PGⅠ/PGⅡ明显高于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17、PGⅡ明显高于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G-17、PG和抗-Hp水平对胃癌筛查意义重大,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Hec1(癌高表达蛋白),作为着丝粒蛋白的重要组分及纺锤体检测点调节器,在肿瘤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旨在研究He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胃癌进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br Green荧光染料法的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检测30例胃癌标本及17例癌旁正常组织中Hec1 mRNA表达情况,其中TBP作为内参照.通过2-△CT法计算经过内源性管家基因标准化处理后的目的基因的表达,以此来比较各比较组之间Hec1 mRNA的表达差异.结果:(1)胃癌组织中Hec1 mRNA的表达(0.272±0.036 9)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041±0.023 1).(2)Ⅰ/Ⅱ期(0.286±0.184 3)、Ⅲ/Ⅳ期(0.269±0.0717)胃癌组织Hec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但Ⅰ/Ⅱ期与Ⅲ/Ⅳ期胃癌组织相比较,Hec1 mRNA表达量没有明显差异.(3)Hec1 mRNA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为0.325±0.2077,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为0.238±0.0697;两者间无明显差异.结论:Hec1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但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MMP1、TIMP1基因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半定量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60例人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中MMP1和TIMP1 mRNA的表达.结果 60例胃癌组织中MMP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胃癌组织中TIMP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5).胃癌组织中,低、未分化癌MMP1 mRNA的相对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癌,Ⅲ~Ⅳ期明显高于Ⅰ~Ⅱ期,伴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低、未分化癌TIMP1 mRNA的相对表达强度则明显低于高、中分化癌,Ⅲ~Ⅳ期明显低于Ⅰ~Ⅱ期,伴淋巴结转移者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但MMP1、TIMP1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病理类型及肿瘤大小和部位等临床参数无关(P>0.05).MMP1与TIMP1表达呈负相关(r=-0.513).结论 胃癌中MMP1、TtMP1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MMP1、TIMP1基因可能成为判断胃癌侵袭、转移能力的候选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比值的变化与不同胃黏膜疾病的关系,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提供筛查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测定145例不同胃黏膜疾病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含量,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胃溃疡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PGⅠ/PGⅡ比值有所下降(P<0.05),胃癌患者PGⅠ/PGⅡ比值明显下降(P<0.001);萎缩型胃炎、胃癌及胃溃疡3组之间PGⅠ/PGⅡ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PGⅠ/PGⅡ比值的变化与胃黏膜病变密切相关,对癌前病变及胃癌的早期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胃泌素-17(G17)、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PGⅡ)、幽门螺杆菌(Hp)抗体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胃病患者,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萎缩性胃炎组(50例)和胃癌组(50例),选择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体检者为参照组(5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G17、PGⅠ、PGⅡ以及Hp检测阳性率,并比较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三组研究对象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以及Hp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胃癌组患者血清G17水平明显高于胃炎组以及参照组,血清PGⅠ、PGⅡ水平明显低于其余两组,检测阳性率为86.00%(43/50),明显高于胃炎组的62.00%(31/50)以及参照组的20.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患者血清G17水平明显高于Hp阴性患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明显低于Hp阴性患者(P0.05);以胃癌组和参照组绘制血清G17、PGⅠ、PGⅡROC曲线,其曲线下面积G17以及PGⅠ最高,因此,血清G17、PGⅠ诊断效率最高,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2.26 pmol/L、72.03μg/L。结论血清G17、PGⅠ、PGⅡ以及Hp抗体可作为早期胃癌的诊断标准之一,同时Hp感染可影响患者的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与幽门螺旋杆菌筛查对胃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有消化道症状患者340例,根据病理学检测结果分为进展期胃癌组、早期胃癌组、胃溃疡组、萎缩性胃炎组和浅表性胃炎组,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和Hp-IgG,比较5组患者的PGⅠ、PGⅡ水平及PGⅠ与PGⅡ比值(PGR);比较5组患者的Hp-IgG检测结果;比较Hp-IgG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的PGⅠ、PGⅡ水平;计算PG和Hp-IgG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5组患者的PGⅠ、PGⅡ、PGR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5),进展期胃癌组和早期胃癌组PGⅠ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 0. 05),进展期胃癌组、早期胃癌组、浅表性胃炎组和胃溃疡组PGⅡ显著高于萎缩性胃炎组(P 0. 05),进展期胃癌组和早期胃癌组的PGR值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 0. 05)。Hp-IgG抗体检测呈阳性患者在进展期胃癌组25例(67. 56%),早期癌症组28例(68. 29%),萎缩性胃炎组58例(70. 73%),浅表性胃炎组72例(59. 02%),胃溃疡组39例(67. 24%),患者的总阳性率为62. 59%。与阳性组相比,阴性组患者PGⅠ和PGR显著较高,PGⅡ显著较低(P 0. 05)。将胃镜联合活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340例患者中共检出62例胃癌患者,PG阳性患者中胃癌患者49例(79. 03%),胃癌诊断的敏感性为66. 32%,特异性为97. 92%; Hp阳性患者中胃癌患者47例(75. 80%),胃癌诊断的敏感性为58. 92%,特异性为97. 69%;PG阳性和Hp阳性共发现胃癌患者42例,敏感性67. 74%,特异性为99. 36%。结论相比于检测金标准,血清学PG和Hp联合检测具有迅速、方便、创伤小及患者接受度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G )亚群水平与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断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来该院就诊的萎缩性胃炎76例(萎缩性胃炎组)、胃癌44例(胃癌组)、健康体检50例(健康对照组),三组研究对象均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的水平,探讨血清中PG亚群水平和萎缩性胃炎之间的关系。结果三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Ⅰ/PGⅡ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血清PGⅡ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阳性检出限的判定为当PGⅠ≤80μg/L时,检出萎缩性胃炎的灵敏度最高位;当PGⅠ/PGⅡ≤6时萎缩性胃炎阳性检出情况较好。结论血清中PGⅠ和PGⅠ/PGⅡ水平下降,其与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有着密切联系,这一血清检验学指标为正确诊断萎缩性胃炎提供重要的血清学依据,对临床中及早筛查胃癌患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在胃癌组织、癌旁组织、胃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胃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FQ-Rt-PCR)方法,对66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1例胃良性病变患者的组织标本中Tiam1 mRNA进行定量检测。结果66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中Tiam1 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2.4%、19.7%,11例胃良性病变患者的组织标本中有1例患者有Tiam1 mRNA表达,3类组织标本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6,P〈0.01);胃癌组织中Tiam1 mRNA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且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原发部位无关(P〉0.05),但随着淋巴结转移的发生、浸润深度加深、分化程度降低、TNM分期增高,而呈现增高趋势(P〈0.05)。结论FQ-Rt-PCR检测Tiam1表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Tiam1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胃癌转移的基因治疗新靶点。  相似文献   

16.
血清胃蛋白酶原对胃癌早期诊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胃癌早期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进行检测,探讨血清PGⅠ、PGⅡ及PGⅠ/PGⅡ比值对胃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方法,测定胃癌早期患者(32例),胃溃疡患者(38例)和健康对照人群(30例)的血清PGⅠ、PGⅡ。结果胃癌早期患者组血清PGⅠ水平及PGⅠ/PGⅡ比值低于胃溃疡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早期患者组PGⅡ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胃溃疡患者组PGⅡ水平高于胃癌早期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检测血清PGⅠ、PGⅡ水平及PGⅠ/PGⅡ比值变化,可以作为胃癌早期无创伤性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Notch基因在口腔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回顾性选取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标本36例和癌前病变组织标本30例,均取得相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检测Notch信号通路受体Notch1、Notch3基因mRNA表达水平,比较不同病变组织Notch1、Notch3基因mRNA表达水平及表达阳性率,分析Notch1、Notch3基因表达阳性率与口腔癌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口腔癌癌组织Notch1、Notch3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癌组织(P 0. 05);口腔癌癌旁组织Notch1、Notch3基因mRNA表达水平均略高于癌前病变癌旁组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口腔癌癌组织Notch1、Notch3基因表达阳性率75. 00%、72. 22%均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癌组织50. 00%、46. 67%(P 0. 05);口腔癌癌旁组织Notch1、Notch3基因表达阳性率均略高于癌前病变癌旁组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Notch1基因表达阳性率与口腔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有显著相关性(P 0. 05); Notch3基因表达阳性率与口腔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有显著相关性(P 0. 05),与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P 0. 05)。结论口腔癌、癌前病变患者癌组织中Notch信号通路受体Notch1、Notch3基因mRNA表达水平较高,Notch基因尤其在口腔癌患者癌组织中表达活跃,且与口腔癌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但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不活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GS)水平变化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了100例正常人,66例胃癌、107例胃溃疡,101例慢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PGⅡ、GS含量及PGⅠ/PGⅡ比值的变化。[结果]胃癌组血清PGⅠ、PGI/PGⅡ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0.001),PGⅡ水平较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GS水平较对照、慢性胃炎组和溃疡病组组明显增高(P〈0.001)。[结论]血清PGⅠ和PGⅠ/PGⅡ比值下降,GS增高是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的高危因素,可作为诊断胃癌的一项血清学指标,对胃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G)亚群(PGⅠ、PGⅡ)的含量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的关系,探讨血清PG测定对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方法检测66例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血清PG的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患者,PGⅠ水平显著性下降(P<0.05),但PG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GⅠ/PGⅡ有所下降。(2)与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胃癌患者PGⅠ、PGⅡ及PGⅠ/PGⅡ略低于萎缩性胃炎,P>0.05。结论血清PG的水平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筛查的敏感指标,即血清PG的含量与胃黏膜疾病密切相关。而血清PGⅠ及PGⅠ/PGⅡ比值降低有可能是萎缩性胃炎和胃癌人群的早期筛查和辅助性诊断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肾癌血清microRNA-29a(miR-29a)表达量与肿瘤恶性增殖、侵袭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5年6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接受手术切除的肾癌患者并收集肾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手术前的血清标本,取体检的健康者并收集血清标本。检测血清中miR-29a的表达水平及肾癌组织、癌旁组织中miR-29a、增殖基因及侵袭基因[第10号染色体同源缺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N-钙黏蛋白(Ncadherin)、E-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分析血清及肾癌组织中miR-29a的相关性。结果 肾癌组织中miR-29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 0. 05),肾癌患癌症血清中miR-29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 0. 05),且肾癌患者血清中miR-29a的表达与肾癌组织中miR-29a的表达呈正相关(r=0. 451,P 0. 05);肾癌组织中PTEN、E-cadherin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 0. 05),PI3K、AKT、Cyclin D、TGF-β、β-catenin、Ncadherin 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 0. 05);且血清miR-29a高表达患者肾癌组织中PTEN、E-cadherin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血清miR-29a低表达患者(P 0. 05),PI3K、AKT、Cyclin D1、TGF-β、β-catenin、N-cadherin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血清miR-29a低表达患者(P 0. 05)。结论 miR-29a高表达对肾癌组织中增殖和侵袭基因的表达具有靶向调节作用,血清miR-29a表达的检测能够对肾癌的增殖、侵袭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