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COMPASS-CAT风险评估模型以及新预测模型对结直肠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的风险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在苏北人民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其中被确诊为VTE的71例患者作为VTE组,并选择同期入院的142例非VTE患者作为非VTE组。依据COMPASS-CAT评估模型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和危险度分级,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评分情况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VTE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尝试构建一种更为有效的预测模型用于临床。结果 VTE组在血红蛋白≥100 g/L、肠梗阻病史、D-二聚体≥0.55 mg/L、COMPASS-CAT评分≥7分的比例均高于非V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D-二聚体≥0.55 mg/L和COMPASS-CAT评分≥7分均是影响VTE发生的高风险因素(P<0.05)。在COMPASS-CAT预测模型基础上,纳入D-二聚体≥0.55 mg/L构建新的预测模型。COMPASS-CAT模型和新构建的COMPA...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住院期间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危险因素的分析,探讨VTE发生的高危因素。探索应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估住院患者VTE发生风险的有效性。方法 对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煤炭总院及朝阳医院确诊为VTE的住院患者进行研究。287例符合入选条件的被纳入研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VTE危险因素、相关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分析VTE与各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应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患者进行VTE风险评估。随访患者出院后VTE复发情况及生存状态。结果 1.287例患者中,92例(32.1%)患者仅患有DVT,93例(32.4%)患者仅患有PTE,102例(35.5%)患者同时患有DVT及PTE。155例为内科患者,132例为外科患者。2.VTE患者危险因素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BMI>25 kg/m2(63.2%),蛋白C或蛋白S缺乏(52.4%),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50%),长期卧床136例(47.4%),严重肺部疾病132例(46.0%)。3.与内科患者相比,Caprini模型评估外科患者VTE发生风险更为有效,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风险评估分值在内科患者6.68±3.27,外科患者7.84±3.45,P=0.004)。4. 随访中,48例患者复发性VTE,复发率为18.5%。其中极高危患者的复发率最高(29.0%),其次为高危患者(6.5%),低中危患者无VTE复发。生存曲线显示极高危患者VTE复发风险最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结论 1.住院患者VTE的高危因素包括:BMI>25kg/m2,蛋白C或蛋白S缺乏,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长期卧床,严重肺部疾病。2. Caprini模型评估外科患者VTE发生风险较内科患者更为有效,并且为预测VTE复发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Padua预测评分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住院患者VTE的危险因素,探讨对VTE筛选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呼吸科198例次AECOPD住院患者,均做过VTE的影像学检查。选取其中合并VTE的患者65例作为VTE组,133例不存在VTE的住院患者为无VTE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研究,统计相关危险因素,进行Padua预测评分,分析高危、低危(Padua评分≥4分、4分)与实际发生VTE的相关性。结果 Padua预测评分≥4分的患者有130例(65.6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Padua得分的相关因素有6个,包括活动度降低≥3天、活动性肿瘤、激素治疗、高龄(≥70岁)、心/呼吸衰竭、急性感染,与性别无关;VTE组和无VTE组进行OR值(95%CI)分析提示高危级发生VTE的风险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ECOPD患者存在较高的VTE风险,应用Padua评分可以有效地进行VTE危险评估,评估方法量化、方便,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在呼吸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VTE筛选中的作用,探讨根据风险评分进行临床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呼吸科慢阻肺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无VTE的相似住院患者1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研究,对两组患者进行Caprini风险评估,统计相关因素的存在情况并分析评分分级与实际发生VTE的相关关系,并根据不同风险等级采用针对性临床干预措施。结果对危险因素分别经单因素分析显示6个因素与发生VTE具有明显相关性,进一步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心肺功能衰竭、长期卧床(3 d)、1个月内大手术史及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史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OR值(95%CI)分析提示发生VTE的风险随危险评分的升高而增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可以高效地根据个体危险因素对呼吸科住院患者进行定量VTE风险评估,从而指导VTE的个体化预防策略,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验证改良Padua风险评估模型在内科住院患者中筛选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以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住院患者中确诊为VTE的432例患者作为VTE组,以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同时期同科室的出院诊断非VTE的864例内科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收集2组患者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Padua风险评估模型以及改良Padua风险评估模型评分,比较2种风险评估模型评分情况。结果:VTE组患者Padua风险评估模型评分高于对照组[(2.92±0.18)分比(1.25±0.10)分,t=16.241,P<0.05]。VTE组患者改良Padua风险评估模型评分高于对照组[(3.27±0.19)分比(1.64±0.11)分,t=14.245,P<0.05]。2组患者随着2种风险评估模型评分的升高,发生VTE的风险也相应增高,经Padua风险评估模型以及改良Padua风险评估模型判定为VTE高危患者(评分≥4分)发生VTE的风险分别是低危患者的12.72倍(95%CI:9.00~17.98,P<0.05)与8.17倍(95%CI:6.00~11.12,P<0.05)。VTE组患者经改良Padua风险评估模型判定为VTE高危患者占比高于Padua风险评估模型(48.61%比39.12%,P<0.05)。结论:改良Padua风险评估模型是基于个体危险因素对内科住院患者进行量化更加有效的VTE风险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6.
王少飞 《临床肺科杂志》2023,(12):1831-1835
目的 Padua评分联合D-二聚体在预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2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住院的COVID-19患者441例,其中VTE组195例,无VTE组246例。分析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绘制Padua评分、D-二聚体以及两者联合时预测COVID-19患者发生VT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比较三种方法曲线下面积(AUC)。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adua评分危险分层(Padua评分≥4分)和D-二聚体水平与VTE发生风险关系。结果 VTE组患者Padua评分和D-二聚体均高于无VTE组。Padua评分、D-二聚体预测COVID-19发生VTE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5分和1.485μg/mL,约登指数为0.446和0.484,灵敏度为0.641和0.744,特异度为0.805和0.740,AUC为0.789和0.804,两者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12,P=0.609);COVID-19患者,其VTE发生风险随评分(Padua评分≥4分者)的升高而增加,随...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验证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在评估重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病风险的有效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2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ICU中被确诊患有VTE的72例重症患者作为病例组,按照与病例组2:1的比例随机选择同时期的144例未患VTE的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治疗方式等临床资料,依据Caprini评估模型对患者进行评分及危险度分级,探讨不同危险度分级与患者VTE发病风险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患者发生VTE的主要风险因素。结果病例组Caprini评分(10.50±2.91)高于对照组(6.64±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Caprini危险度分级的构成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极高危患者发生VTE的风险为非极高危患者的17倍。回归分析显示下肢肿胀、恶性肿瘤(既往或现患)、需要卧床(3 d)、卒中(1个月)以及髋、骨盆或下肢骨折等5个因素是重症患者发生VTE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重症患者VTE发病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风险评估模型对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2021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人工肝治疗的肝衰竭患者184例,其中并发VTE组患者41例,未并发VTE患者(对照组)143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及风险分级。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Caprini量表评分、多因素预测模型及二者联合对VTE的预测价值。结果 并发VTE组患者Caprini量表评分为(4.39±1.1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12±1.04)分(t=6.805,P<0.001)。两组患者Caprini量表危险度分级存在明显差异(Z=-4.872,P<0.001),并发VTE的患者中,高危、极高危组占比更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并发VTE组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OPD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高危因素与预防对策.方法 分析我院呼吸内科诊断为COPD并发VTE的6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组(COPD合并VTE组)和对照组(COPD无VTE组)就年龄、长期卧床、其他合并症、长期吸烟、低氧血症、长期口服或静脉糖皮质激素、COPD急性加重频繁、深静脉置管等多种因素进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间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长期卧床(〉7天)、COPD急性加重频繁(〉3次/年)、长期口服或静脉应用激素和深静脉置管,经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期卧床、COPD急性加重次数频繁、长期口服和静脉应用激素和深静脉置管是COPD并发VTE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utar与Padua风险评估模型在静脉血栓栓塞(VTE)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20例神经内科、心内科、呼吸内科、肿瘤科、血液科等内科病区确诊为VTE者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神经内科、心内科、呼吸内科、肿瘤科、血液科等内科病区未发生VTE的3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Padua风险评估模型和Autar风险评估模型对两组患者进行VTE风险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年龄、BM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utar风险模型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和特异性为0.523、0.092和0.976,Pudua风险模型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和特异性为0.568、0.052和0.992。结论Pudua风险模型ROC曲线下面积高于Autar风险模型,更适用于评估和筛查静脉血栓栓塞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病人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老年AECOPD病人20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VTE分为AECOPD+VTE组(49例)和AECOPD组(159例),收集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2组临床特征,并分析发生VTE的危险因素。结果AECOPD+VTE组肌间静脉的栓塞发生率最高,在年龄<80岁和≥80岁的病人中分别为64.0%和91.7%。2组年龄、静脉血栓病史、近3 d制动或卧床史、不对称下肢水肿、合并冠心病、肺功能GOLD严重程度分级、血清白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深静脉血栓病史、合并冠心病、D-二聚体升高是老年AECOPD病人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AECOPD病人发生VTE时,下肢肌间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高;深静脉血栓病史、合并冠心病、D-二聚体升高是老年AECOPD病人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4种常见风险评估模型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测价值。方法通过医院病案信息系统检索2009年3月—2017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术后2个月内发生VTE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31例作为观察组,另按照1:2比例随机选取同期术后未发生VTE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登记表登记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别采用Caprini、Wells、Padua、Autar风险评估模型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情况进行VTE风险评分,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价4种常见风险评估模型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VTE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体质指数(BMI)及肿瘤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前Caprini、Wells、Padua、Autar风险评估模型评分预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VT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6、0.500、0.758、0.721;术后Caprini、Wells、Padua、Autar风险评估模型评分预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VTE的AUC分别为0.788、0.839、0.690、0.721。结论术前采用Padua、Autar风险评估模型及术后采用Caprini、Wells、Autar风险评估模型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VTE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储庆云  高艳  刘艳  李承慧 《肝脏》2023,(11):1323-1327
目的 研究COMPASS-CAT、Khorana评分及D-二聚体(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预测肝癌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125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后3 d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情况分为VTE组27例和非VTE组9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COMPASS-CAT和Khorana评分,检测两组血清D-D、FDP水平。ROC曲线分析血清D-D、FDP单独及联合COMPASS-CAT评分预测肝癌患者发生VTE的风险;多因素分析采取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VTE组有VTE史5例(18.52%)、高血压11例(40.74%)、中心静脉导管应用9例(33.33%)、COMPASS-CAT评分≥7分的患者19例(70.37%)、血清D-D水平为(21.04±7.81)mg/L、血清FDP水平为(62.55±20.48)μg/mL,均高于非VTE组的0例、7例(14.00%)、4例(8.00%)、15例(30.00%)、(6.65±2.19)mg/L、(17.96±5.82)μg/mL(P<0.05)。经RO...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改良Khorana评分对初诊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9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初诊肺癌患者63例,其中有VTE者21例作为试验组、无VTE者4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D-二聚体、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价D-二聚体、Khorana评分及改良Khorana评分对初诊肺癌患者VTE的预测价值。结果 (1)两组患者病理类型、肿瘤分期、Khorana评分及急性感染、肢体肿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男性比例、年龄及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肺疾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试验组患者NLR及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MPV、INR、FIB、PT、T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ROC曲线显示,D-二聚体预测初诊肺癌患者VTE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3[95%CI(0.802,0.964)]、Youden、指数为0.595,最佳截断值为1.12mg/L;将D-二聚体≥1.12 mg/L作为Khorana评分的新指标并计为1分,即为改良Khorana评分。Khorana评分预测初诊肺癌患者VTE的AUC为0.741[95%CI(0.600,0.883)],Youdet指数为0.429,最佳截断值为2分;改良Khorana评分预测初诊肺癌患者VTE的AUC为0.896[95%CI (0.793,0.959)],Youden指数为0.670,最佳截断值为3分。改良Khorana评分预测初诊肺癌患者VTE的AUC大于Khorana评分(P0.05)。结论改良Khorana评分对初诊肺癌患者VTE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Padua评分联合D-dimer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评估价值。方法 纳入179例高度疑似VTE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以CTPA和/或V/Q或双下(上)肢加压静脉彩超的阳性结果作为确诊VTE的金标准,采集所有纳入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现病史、吸烟史、体重指数,均行Padua评分并收集D-dimer检测值,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比较Padua评分、D-dimer及二者联合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VTE的风险评估价值。结果 179例呼吸内科高度疑似VTE住院患者中有83例确诊,确诊率为46.4%。一般资料中VTE组和非VTE组的Padua评分和D-dimer检测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adua评分对其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4[95%CI(0.710~0.858)],最佳临界值为3.5分,≥3.5分时灵敏度为69.9%,特异度为86.5%,Youden指数为0.563;D-dimer检测对其预测的AUC为0.898[95%CI(0.852~0.943)],最佳临界值为553μg/L,≥553...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上海市多中心社区医院门诊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风险因素及认知水平。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按地区分布随机抽取上海市10家社区医院门诊患者710例。采用Autar DVT形成风险评估表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自我管理能力相关知识测试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社区医院门诊患者DVT风险程度和VTE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DVT中高危患者年龄≥6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慢性病、体质量指数(BMI)≥28 kg/m2、郊区比例高于DVT低危患者(88.0%vs 50.9%,65.5%vs 26.5%,94.8%vs 86.2%,12.9%vs 5.2%,58.2%vs 43.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慢性病、多病共存、BMI、地区是影响社区门诊患者DVT风险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高血压、脑梗死、脑出血、恶性肿瘤是影响多病共存患者DVT风险程度的独立危险病种(P<0.01)。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慢性病、BMI、吸烟、地区因素与其VTE自我管理能力评...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高危因素之一。最近一项尸检报告约80%的致命性肺栓塞发生在内科肿瘤患者;外科患者中VTE已成为肿瘤术后患者30d内的首要死亡原因,远远超过术后出血所致的死亡。FRONTLINE研究表明只有50%的肿瘤外科医师和5%的肿瘤内科医师对肿瘤患者实施了VTE预防,而我国肿瘤相关VTE的预防则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推动肿瘤患者院内、院外规范化的血栓预防是目前我国肿瘤内、外科医师所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就肿瘤合并VTE的流行病学、风险评估和院内、院外肿瘤患者VTE预防的具体措施做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明确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是否有助于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风险分层,提高预后预测能力。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急诊入院的TIA患者13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ABCD2评分,0~3分为低危患者(46例);4~5分为中危患者(70例);6~7分为高危患者(16例)。同时检测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主要结局采用复合终点事件来衡量,包括在90天内发生脑卒中或死亡,与症状相关大动脉狭窄≥50%,或有心源性栓子需要抗凝治疗。结果 以发生复合终点事件的患者为阳性组,共34例;未发生复合终点事件的患者为阴性组,共98例。与阴性组比较,阳性组FIB明显升高(P<0.05)。DD与终点事件无关联(P>0.05)。在大动脉狭窄≥50%的患者中,FIB水平升高(P<0.05),DD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ABCD2≥4分(中危:RR=2.18,95%CI 1.26~3.61,P=0.008;高危:RR=3.43,95%CI 1.91~6.39,P=0.001)及FIB≥3.5 g/L(RR=2.81,95%CI 1.05~6.32,P=0.044)是TIA患者复合终点事件的预测因素。结论 FIB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结合ABCD2评分法可以有效的预测90天内TIA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外周血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缺血修饰白蛋白(IMA)、C反应蛋白(CRP)对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1年1月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70例VTE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进行检测的101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严格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的方法检测两组的AngⅡ、IMA和CRP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AngⅡ、IMA及CRP三项指标与VTE的关联性。[结果]研究组AngⅡ、IMA和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脂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甘油三酯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ngⅡ、IMA和CRP是VTE的独立危险因素。在ROC曲线图中,AngⅡ、IMA和CRP三项指标联合检验VTE的灵敏度为97.6%,特异度为88.9%。[结论]外周血AngⅡ、IMA和CRP三项指标在VTE的预测中具有很好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颅内动脉瘤破裂血管内栓塞治疗后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杨凌示范区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出血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268例。根据术中有无血栓栓塞事件发生分为栓塞组(48例)和无栓塞组(220例)。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D-二聚体预测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效力。应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有高血压病史例数、Hunt-Hess分级≥Ⅲ级例数、Fisher分级≥Ⅲ级例数、WFNS分级≥Ⅲ级例数、血红蛋白浓度、血浆D-二聚体水平、动脉瘤最大径、动脉瘤形态方面差异显著(均为P<0.05)。D-二聚体预测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最佳诊断界值为625.25 g/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血红蛋白<105.35 g/L、Hunt-Hess分级≥Ⅲ级、Fisher分级≥Ⅲ级、D-二聚体≥625.25 g/L会增加颅内动脉瘤破裂血管内栓塞治疗后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风险(均为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血管内栓塞治疗患者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血栓栓塞事件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