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诃子中的鞣质成分对诃子汤制草乌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解析蒙药诃子制草乌的炮制原理。方法:采用HPLC测定诃子汤制草乌、清水制草乌、去鞣诃子汤制草乌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以及苯甲酰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碱、苯甲酰次乌头碱的含量。结果:各炮制品中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诃子汤制草乌(0.692 5%)>清水制草乌(0.565 7%)>去鞣诃子汤制草乌(0.493 8%);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诃子汤制草乌(0.110 1%)>去鞣诃子汤制草乌(0.0833%)>清水制草乌(0.076 8%)。结论:鞣质可抑制生物碱类成分的溶出,使其缓慢水解进而达到降低毒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草乌是有毒药之一,需经过炮制后方能使用。中药中草乌常用的炮制方法为水煮至内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蒙古族药中常用诃子制草乌,2种方法均能减毒。该实验利用UPLC-Orbitrap-MS对生草乌、药典法制草乌、诃子制草乌进行分析,比较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为阐明诃子制草乌炮制减毒原理提供依据。通过比对生草乌与各炮制品的正负离子模式离子流出峰分析草乌炮制前后成分变化情况,并以化合物炮制前后离子峰面积比为炮制前后变化指数,将草乌主要活性成分经2种炮制方法炮制后的含量变化趋势进行对比,发现生草乌经药典法炮制后,新增14-O-anisoylneoline,dehydro-mesaconitine等14种成分,同时N-demethyl-mesaconitine,aconitine消失,且双酯型生物碱含量明显减少,单酯型和醇胺型生物碱含量明显增加,说明药典法制草乌是通过降低主要毒性成分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来减毒的;草乌经诃子汤炮制后,原草乌中含有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变化较小,新增gallic acid,chebulic acid,shikimic acid等9种诃子中含有的化学成分,猜测诃子制草乌的减毒机制可能与诃子中化学成分有关。该研究结论表明药典法制草乌与诃子制草乌中化学成分有质的不同,二者具有不同的减毒原理。  相似文献   

3.
蒙医对草乌炮制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乌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干燥块根,属蒙医常用药材,草乌有大毒,尤以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乌头碱(Aconigne)、中乌头碱(Mesaconlf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的毒性最强.有强心作用,中毒时出现心率不齐,呼吸麻痹而死亡.蒙医炮制草乌的目的是降低毒性和增强药效.相关古代文献材料中可以看出,蒙医方剂中,草乌一般生用,与大量的诃子配伍使用或以童尿调和,且多数内服方剂中都是草乌和诃子同时入伍,且很多情况下先后排列.随着蒙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蒙医对草乌的炮制也在蒙医自身的实践以及受国内和国际上对草乌的炮制的研究而不断的发展.其炮制方法有其蒙医理论与民族和地区特点,汇总各地炮制方法有诃子水制草乌、干草水制草乌、童尿制草乌、酸奶制草乌、盐水制草乌、清水制草乌、高压蒸草乌、去尖刮皮炮制等.不少学者对用诃子汤炮制草乌,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炮制原理,证明蒙医用诃子炮制草乌以降低毒性足科学的.并且据有关资料显示,对草乌的化学成分、毒性及炮制、药理作用以及作用机理、毒理学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颇多.应该充分借鉴和吸收兄弟民族医学及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深入研究草乌,让草乌这一用途厂泛、疗效确切的天然蒙药更充分的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保健,从而促进蒙医药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诃子汤炮制草乌对草乌多成分体内动态变化过程的影响,从而探讨蒙医诃子汤炮制草乌机理。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 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技术和封闭肠环法,收集生草乌、炮制草乌及诃子的肠壁吸收、肠道菌吸收代谢以及肝代谢样品,分别建立大鼠含药血浆指纹图谱,对各个样品所含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在肠壁吸收研究中检测出生草乌、炮制草乌成分共32种,其中生草乌组、制草乌组共有成分16种、只在生草乌组检测出而未在制草乌组检测到成分8种、只在制草乌组检测出而未在生草乌组检测出成分8种,诃子成分17种。在肠道菌吸收代谢研究中检测出草乌31种成分,其中生草乌、制草乌组共有成分10种、只在生草乌组检测出而未在制草乌组检测到成分7种、只在制草乌组检测到而未在生草乌组检测出成分14种,诃子13种成分。在肝代谢研究中草乌检测出21种成分,其中生草乌组、制草乌组共有成分5种、只在生草乌组检测出而未在制草乌组检测到成分7种、只在制草乌组检测出而未在生草乌组检测出成分9种,诃子11种成分。对已鉴定出成分进行含量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生草乌组与制草乌组相比较其成分在肠壁吸收中较多在肠道菌及肝中吸收代谢较少,而制草乌与诃子成分在肠道菌及肝代谢中较多,而在肠壁与肝代谢中较少。结论 经过诃子汤炮制草乌可使草乌成分吸收代谢位点发生了变化,使草乌成分在肠壁吸收中变少而肠道菌及肝代谢中变多。由此可知,经诃子汤炮制使草乌成分的吸收变缓慢且代谢变快,因而可有效起到草乌中毒性成分被人体缓慢吸收且快速代谢。由此推断,诃子汤炮制草乌通过以下途径达到减毒目的:一方面避免草乌毒性成分吸收过快而导致血药浓度快速升高导致中毒;另一方面加速代谢毒性成分,进而降低血药浓度而避免中毒。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生草乌、诃子制草乌水煎液及草乌诃子共煎液中生物碱含量进行比较验证蒙医理论"诃子可解乌头毒"。方法:采用HPLC测定生草乌水煎液、诃子制草乌水煎液及诃子草乌共煎液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以及苯甲酰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碱、苯甲酰次乌头碱的含量。色谱条件以乙腈-四氢呋喃(25∶15)为流动相A,以0.1 mol.L-1醋酸铵溶液(每1 000 mL加冰醋酸0.5 mL)为流动相B。结果:双酯型生物碱的含量为诃子草乌共煎液>诃子汤制草乌煎液>生草乌煎液;单酯型生物碱的含量为生草乌煎液>诃子草乌共煎液>诃子汤制草乌煎液。结论:诃子可以使草乌中双酯型生物碱缓慢水解,诃子制草乌的毒性低于诃子草乌配伍。  相似文献   

6.
目的从诃子汤制草乌及诃子草乌配对共煎两方面,综述诃子对草乌毒性生物碱含量影响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今后诃子解草乌毒的研究方向。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收集20年来诃子炮制草乌与诃子草乌共煎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获得相关文献26篇,经整理分析发现此类研究集中在对诃子炮制草乌减毒的原理、工艺、方法和诃子与草乌配对共煎的减毒原理、配伍比例等方面。结论随着研究的深入,今后诃子鞣质对草乌各类生物碱的影响规律需深入挖掘,诃子炮制草乌的工艺需进行规范统一,诃子草乌共煎减毒存效的比例规律需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7.
蒙药草乌炮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恩济  薛钜枢 《中成药》1991,13(9):18-19
对诃子炮制的草乌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剧毒性生物碱含量相近,用提取液给药进行动物实验,毒性相似,而直接口服给药测定LD_(50)则诃子制草乌毒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宋羽  沈祥春  陶玲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6):1358-1361
目的研究环维黄杨星D(CVB-D)对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乳鼠心肌细胞损伤凋亡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做原代培养,20μmol.L-1NE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模型,Giemsa染色TUNEL、DNA-Ladder凝胶电泳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检测细胞LDH的外漏率,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MSDH)的活力,观察CVB-D的保护作用。结果模型组Giemsa染色形态学上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DNA Ladder凝胶电泳出现典型的梯状条带;TUNEL染色法测定的凋亡率增高;Caspase-3的阳性表达率增高,细胞LDH的外漏率增加,MSDH活力降低。CVB-D明显的降低了细胞LDH的外漏率,提高了MSDH的活力,对心肌细胞的凋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 CVB-D对心肌细胞凋亡和细胞的能量代谢障碍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活络效灵丹含药血清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 hypoxia/reoxygenation,H/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建立H/R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为4组:正常血清对照组、模型组(H/R组)、活络效灵丹(HXP)血清组和单硝酸异山梨酯(ISMN)血清组,采用MTT比色法检测活络效灵丹对H/R损伤心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测定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的漏出量以及胞浆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活络效灵丹对H/R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上清液中LDH漏出量和胞浆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活络效灵丹含药血清可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增加胞浆SOD活性,减少上清液中LDH漏出量和胞浆MDA含量,并降低细胞的凋亡率(P<0.01).结论 活络效灵丹对H/R损伤的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诃子制草乌对蒙药嘎日迪-5镇痛抗炎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不同条件诃子制草乌对蒙药嘎日迪-5镇痛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比较3个不同条件(诃子汤中浸泡12h,煎煮2h[A]、诃子汤中浸泡24h,煎煮2h[B]、诃子汤中浸泡4天[C])诃子制草乌和生草乌配制嘎日迪-5混悬液的热板法镇痛作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抗炎作用。结果:对小鼠热板法致疼痛刺激反应比较结果为:在A条件炮制草乌配成的蒙药嘎日迪-5混悬液两个剂量组给药后30min、60 min时都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分别P<0.05和P<0.01)、B条件炮制草乌配成的蒙药嘎日迪-5混悬液高剂量组给药60 min以后不但没有镇痛作用反而有兴奋作用(P<0.05)、C条件炮制草乌配成的低、高剂量组给药60 min以后不但没有镇痛作用反而有兴奋作用(分别P<0.01、P<0.001)。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炎症的影响比较结果为:在A条件炮制草乌配成的蒙药嘎日迪-5混悬液两个剂量组都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P<0.05);B条件炮制草乌配成的蒙药嘎日迪-5混悬液高剂量组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P<0.01);C条件炮制草乌配成的蒙药嘎日迪-5混悬液没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生药组对小鼠热板法致疼痛刺激反应和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炎症都没有镇痛和抗炎作用。结论:初步研究证明在A条件炮制草乌配成的蒙药嘎日迪-5混悬液镇痛、抗炎作用最佳,此炮制方法和条件为诃子制草乌的进一步规范化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传统蒙药草乌的药效组分。方法:利用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对蒙药草乌的水煎煮液进行了直接分析。结果:草乌水煎煮液中含有单酯型、双酯型和脂类等共3种类型生物碱。结论:利用电喷雾质谱技术,可以对蒙药草乌药效组分作出快速分析,方法简便,直观,用样量少。  相似文献   

12.
附子乌头草乌及其炮制品的毒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毒效角度出发,比较附子、乌头、草乌不同炮制品及提取物的毒性,为研究和应用这些生药提供相关实验依据。方法:以小鼠为主要研究对象,观察急性死亡率,心电影响阈剂量来观察毒性,以镇痛及其抗室颤来观察其药效。结果:从急性毒性看,白附片和黑顺片毒性较小,其最大给药剂量均为20.52 g.kg-1。盐附子毒性较大,LD50为11.301 g.kg-1。结合相关活性综合考察,临床安全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黑顺片>白附片>盐附子。草乌毒性较大(LD50 292.38 mg.kg-1),经炮制后毒性明显减小,约降低70.32倍。结论:附子、乌头炮制后起到了减毒存效的作用,而草乌炮制后则表现为毒效同时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蒙药草乌根、草乌叶、草乌花、草乌芽的原药材及其总生物碱提取物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红外光谱的三级鉴定方法(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以及二维相关谱)进行样品的全成分分析。结果:草乌根的谱图与淀粉的标准谱图相似,出现淀粉特征峰1 155、1070、1019cm-1,故草乌根含有大量淀粉;叶、花、芽含芳香类物质较多(1600cm-1),糖苷类物质(1050-1070cm-1)、酯类物质不明显;草乌花、草乌叶、草乌芽的红外谱图中能够观察到芳香环(1595cm-1附近)和=C-O(1262cm-1附近)有特征吸收,证明三者共有成分为二萜类生物碱。二阶导数谱图显示,根在1712cm-1(C=O)附近的特征峰明显强于花、叶和芽,说明根中二萜类生物碱类成分含量高于花、叶和芽;二维谱图在800-1300cm-1处根有6个自动峰1745、1650、1560 (最强)、1465、1400、1300cm-1;叶、芽、花相似其自动峰有1680、1560(最强)、1465cm-1。结论:红外光谱宏观指纹技术可提供大量整体信息,能够较准确的把握草乌类药材的整体质量。红外光谱法和二维相关光谱提供了大量草乌、草乌花、草乌叶、草乌芽的整体结构信息,验证了4种药材所含物质结构和含量的差异,为今后草乌的系统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新疆乌头属植物薄层色谱指纹图谱,并进行分析,评价其相似程度及亲缘性。方法 采用高效硅胶G薄层板,以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6.4∶3.6∶1)为展开剂,以稀碘化铋钾溶液显色,获得其显色后的薄层指纹图谱,经ChemPattern化学指纹图谱分析系统解决方案软件生成共有模式,进行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筛选和优化薄层色谱条件,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建立了新疆乌头属植物薄层色谱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由6个特征峰组成。相似度分析结果表明,新疆乌头属植物不同种之间化学成分有一定差异,大致可分为3类。其中白喉乌头、空茎乌头与草乌、川乌相似度较高。结论 建立的薄层色谱指纹图谱,为新疆乌头属药用植物指纹图谱的研究奠定了方法学基础,白喉乌头是与已有国家法定药材标准的川乌、草乌相似度较高、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品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草乌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组成性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从草乌中分离草乌多糖,并研究其组成性质。方法 采用DEAE纤维素(DEAE-52)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草乌多糖,气相色谱法和薄层层析法测定其多糖组成,凝胶过滤法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红外光谱测定其苷键类型,比色法测定其糖含量。结果 分离得到的草乌多糖(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AK)含有鼠李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它们的摩尔比为1∶1.7∶203∶1.7∶59.7∶3.5。其糖含量88%。AK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10 4。它的红外光谱中有典型的多糖吸收峰,并具有α-型糖苷键,紫外扫描无核酸和蛋白特征吸收峰。结论 AK首次从草乌块根中提取获得,为草乌多糖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6.
草乌是重要的中药材,与北方草乌不同的是,云南草乌是以黄草乌或滇南草乌为基源植物.经调查,针对目前云南药用草乌种植优质种源缺乏、良种快速繁殖技术不成熟以及种植规范化程度不高、规模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以政府为动力、优质种源为核心、GAP为基点、打造知名品牌等发展云南草乌产业的相应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析草乌的净制机制。 方法: 采用HPLC测定3批带残茎草乌、去残茎草乌及草乌残茎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碱、苯甲酰乌头碱、苯甲酰次乌头碱的含量。 结果: 带残茎草乌、去残茎草乌、草乌残茎中3种双酯型生物碱的总含量分别是0.59%~0.66%,0.61%~0.69%,0.39%~0.42%;3种单酯型生物碱的总含量分别是0.09%~0.10%,0.09%~0.12%,0.06%~0.08%。草乌不同部位的色谱图中除6种酯型生物碱峰外还存在共有峰4,残茎中峰4的峰面积是去残茎草乌的55%~80%。 结论: 草乌残茎和去残茎草乌中6种生物碱成分含量存在差异;残茎属于生物碱成分含量较低的非药用部位,需去除。  相似文献   

18.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乌头属不同药材中乌头生物碱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毒性中药附子、川乌、草乌、雪上一枝蒿的乌头生物碱含量,对这4种药材的临床用量进行控制。方法: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制附子、川乌、草乌中雪上一枝蒿的乌头生物碱含量。结果:附子中生物碱含量为0.2403 mg/g,川乌为1.0412 mg/g,草乌为2.1149 mg/g,雪上一枝蒿为0.6702 mg/g。结论:本实验中建立的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乌头生物碱含量,可作为评价毒性药材质量的根据。  相似文献   

19.
蒙药草乌芽中药效组分的电喷雾串联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图雅  张贵君  刘志强  王淑敏 《中草药》2009,40(5):694-697
目的 分析蒙药草乌芽的药效组分.方法 利用电喷雾串联质谱技术对蒙药草乌芽的乙醇提取液进行了直接分析鉴定.结果 ESI-MS可以给出相对分子质量信息,ESI-MSn方法 则可以从复杂体系中获得结构信息,在草乌芽中发现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及它们的水解产物和脂类生物碱等15种二萜类生物碱.结论 草乌芽中的药效组分二萜类生物碱为首次报道,这些生物碱的结构相似,在电喷雾串联质谱中碎裂方式相同,因此根据电喷雾串联质谱结果 确定了这些生物碱的结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草乌中新乌头碱、乌头碱和次乌头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0.1%氨水(磷酸调pH9.0)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5nm,柱温30℃,流速1.0mL/min。[结果]三种生物碱得到有效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新乌头碱0.1944~1.1664μg(r=0.9997)、乌头碱0.9920~5.9520μg(r=0.9998)、次乌头碱0.0792~0.4752μg(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3%(RSD=0.97%,n=6)、99.2%(RSD=0.84%,n=6)、98.1%(RSD=1.1%,n=6)。[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可操作性强,能够用于对草乌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