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肿瘤内科患者的安全管理策略。论文对患者采取的护理管理措施包括:意外事故的防范、躯体合并症处理、院内感染的防控、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通过对重点人员、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特殊药物的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订护理安全紧急风险预案,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思想教育和专科技能培训,增强护理安全意识,掌握肿瘤内科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活习惯。结果有效规避了肿瘤内科护理安全的风险,降低了护理差错,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方法:从参与医疗活动的人、物、技术以及服务等诸多因素入手,分析骨科护理潜在风险并提出防范与对策。结果:在骨科护理管理中运用的科学方法,帮助临床护理工作降低风险系数,制定应急预案,规避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结论:医疗风险管理对于骨科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文对患者采取的护理管理措施包括:意外事故的防范、躯体合并症处理、院内感染的防控、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通过对重点人员、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特殊药物的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订护理安全紧急风险预案,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思想教育和专科技能培训,增强护理安全意识,掌握心内科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肠癌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以确保医疗护理安全。方法:健全肠癌围手术期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加强护理风险的识别和监控,建立急救预案,加强风险处置,培训护士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加强护理文件的管理。结果:实施风险管理以来,大肠癌中心大大降低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护士的风险意识有了提高。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护士的专科技术水平和护理质量得到了提升,患者的满意率也较高。结论:加强风险教育和检查,可有效避免护理风险,减少护理纠纷和护理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现存的或潜在的护理风险以及有效运用护理风险管理,提高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方法:总结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完善并制订风险管理办法,提高护理人员防范风险的意识。结果: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神经外科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业务水平,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确保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6.
探讨急诊科护理风险及安全管理。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风险及安全管理措施,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方法预见性提出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加强安全管理,加强护士风险意识和急救业务知识学习,训练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急救仪器的使用和管理,规范工作程序及规章制度,制定突发事件及抢救预案。结果预见性地识别护理风险管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取得了护士与病人互利的效果,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能力在不断增强,对有风险的事件做到“先知道、先告知、先预防,及时杜绝和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障了急诊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强化护坪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护理风险识别,对因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差错防范措施,是减少急诊科护理风险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探讨老年精神病房常见的安全隐患和护理风险,进行风险分析及识别,提出防范措施:加强护理风险教育,提高风险意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加强细节管理,建立防范、处理预案:认真履行告知制度,做好安全宣教,以指导临床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为精神病老年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内障病人手术的护理安全管理方式。方法:在护理护理管理中,采用合理安排人力,进行系统培训,同时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制定安全预案,严格执行护理核心制度。结果:2756例白内障病人无安全隐患发生,病人满意度100%。结论:护理安全隐患是可预见的,有效的护理管理,可防范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分析预防跌倒坠床护理干预后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原因:环境因素、年龄因素、意识情况、服用某些药物、体能、视力、肢体状况等。针对原因,认真实施预防跌倒护理措施,制定安全风险预案,分析薄弱环节,落实改进措施重视跌倒坠床的防范,以减少跌倒坠床情况,确保患者住院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最大限度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方法:通过对护理风险发生因素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应急预案,降低投诉和纠纷的发生。结果:护理人员提高了风险意识,增强了主观能动性,护患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护理纠纷明显下降。结论:风险意识的提高,风险管理的加强,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使患者得到了安全、规范、满意的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强眼科护理的措施。方法:对本院眼科2008年1月—2009年6月收治住院的328例患者拟定眼科护理细节,旨在加强患者眼部安全风险防范。结果:采取有效措施后,有效避免了眼科患者发生跌倒、心理负担及眼部感染等安全风险。结论:将风险防范护理措施落实于眼科住院患者,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科护理风险事件的高危因素,制定防范对策,减少或避免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月发生的护理风险,进行总结,分析相关因素,采取相应防范对策.结果: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优化的工作流程,各种风险事件明显减少,甚至为零.结论:完善的制度,认真执行,风险预案的制定与实施,可以杜绝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评估在介入导管术中的应用。方法:利用护理职业风险评估工具的5个维度提出在介入导管术各环节潜在的、存在的各种风险,分析引起原因并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介入导管术的安全。结论:护理风险评估提高了介入护士的护理风险防范意识,杜绝了护患纠纷及差错事故,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在介入护理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最大限度的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法:通过对护理风险发生因素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应急预案,降低投诉和纠纷的发生率.结果:护理人员提高了风险意识,增强了主观能动性,护患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护理纠纷明显下降.结论:风险意识的提高,风险管理的加强,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使患者得到了安全、规范、满意的优质服务.  相似文献   

15.
张蓉 《内蒙古中医药》2011,29(9):172-173
目的:通过分析基层医院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潜在的风险,采取防范措施,保证了护理安全。方法:通过总结“120”开通以来的院前急救工作。结果:院前急救护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是可以防范的。结论:通过防范院前急救护理风险,提高了院前急救护理质量,避免了护理纠纷的发生,保证了护理安全,构建了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6.
患者的住院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风险管理是减少护理风险、提高住院安全的重要手段。文章通过对普外科护理风险因素的分析和评估,对普外科护理风险因素进行了归纳,主要因素包括留置导管多、静脉补液量大、静脉留置针应用广泛、病情观察存在难度等,并建议从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培训、制定外科风险项目防范预案、重视风险细节管理、重视重点环节管理几方面入手,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基层医院护理部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的诸多因素,明晰管理对策,保障护理安全。方法通过强化风险意识,及时识别护理风险,改进工作流程,制定应急预案,建立风险报告制度,通过持续质量改进,加大风险监控等方法强化管理。结果提高了护士的护理风险意识,降低了护理缺陷的发生。结论护理部加强护理风险管理与监控,强化护士的风险意识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从而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文章提出保证护理安全,发现护理风险和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是护理管理者的首要任务。通过探讨护理风险相关因素,指出改进管理方法,制订相应对策,能有效地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ICU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探讨有效的防范对策,以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方法:对浙江省湖州市第一医院ICU近年来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的种类及原因进行细致分析,制定并实施有效的防范对策。分别在实施风险防范对策前后各选取2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实施防范对策前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防范措施后ICU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加强护理风险的防范,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ICU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月消化内科的护理工作开展情况并总结护理风险因素及相应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完善护理工作的制度和流程,各种意外风险事件均有所减少,甚至杜绝.结论:完善的工作制度,认真的执行和风险预案制订可以杜绝消化科护理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