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乳腺增生病8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艳  崔致然 《陕西中医》1994,15(2):52-52
采用活血化瘀、疏肝通络、补肾调理冲任之法,运用复元活血汤加味治疗乳腺增生病80例,总有效率96.25%。体现了中医同病异治的特点。提示用复元活血汤加味,适用于气滞血瘀、郁阻乳络、兼肾虚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的病机。  相似文献   

2.
张利 《陕西中医》2020,(9):1298-1300
黄素英认为脾肾亏虚为月经过少病机之本,血瘀痰湿多为病机之标。临证辨治经验一是补益脾肾,分期调治。辨证为肾虚者,顺应月经周期,治以补肾调经为主。经后期(卵泡期)以补肾养阴为主,经前期(黄体期)以补肾助阳为主,经期(月经期)以调理冲任为主。辨证为脾虚者,以健脾调经为主。非经期(平时)以健脾养血为主,经期以养血活血为主。二是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三是病证合参,辨证加减。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之月经过少、多囊卵巢综合征之月经过少、内膜偏薄之月经过少等病证合参,进行辨证加减治疗。四是养正缓治,膏方徐图。对于临床上病程较久、无生育要求、以调整月经为主要就诊目的的患者,在用中药治疗一个阶段后,若临近冬季,常予膏方治疗,以养正缓治。上述学术经验切于实用、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乳腺增生症在病机上与肾肝脾三脏及冲任二脉等关系较大,脾肾不足,肝失疏泄是乳腺增生症的发病之本,气滞:痰凝、血瘀是乳腺增生症的发病之标。在治疗上,需辨证施治,标本兼顾,虚实并调,尤其重视补肾、调理冲任在各型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补肾调周法治疗乳腺增生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魏 《河南中医》2007,27(12):84-85
乳腺增生病是以乳腺腺泡、导管的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增生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属祖国医学“乳癖”范畴。中医学中的肾气—天癸—冲任相互影响,构成了独特的女子“生理生殖性轴”,成为妇女月经乳房周期性变化的调节中心,肾气是这个性轴的核心,冲任是这个性轴的枢纽,而乳房是这个性轴的靶器官。所以,乳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肾,治疗时必须结合月经长期治“肾”,以期调周补肾而顾全身,疏肝运脾以治局部。1传统医学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乳腺增生属中医学“乳癖”、“乳中结核”等范畴。冲任之气,上行为乳,下行为经,乳、经乃一脉之源…  相似文献   

5.
继发性不孕症临床比较常见,周玉玫认为,从中医学角度讲肾虚宫寒是该病的主要原因。临床治疗中,周玉玫主要从调理月经入手,根据月经的不同周期分期调理。如月经期以活血通经为主,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卵泡期以滋补肾阴为主,方用五子衍宗汤加减,排卵期以活血补肾为主,方用促排卵汤;黄体期以补肾壮阳为主,方用黄体汤。立足肾虚宫寒的病因病机,治疗中大量应用补肾药物,同时兼顾患者体质用药,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乳癖从经论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田莹  林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1):1417-1417,1419
乳癖,西医称之为乳腺增生病,其病因病机为肝郁气滞,痰凝血瘀,冲任失调。中医肾—天癸—冲任与西医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相吻合,月经周期变化与乳腺有着密切的关系,冲任血海具有先充盈而后疏泄的特点,冲任的生理变化直接影响乳房与子宫的变化。女性月经周期为阴阳消长的转化过程,乳房在月经周期中的生理变化为经前充盈,经后疏泄。遵循此原则,在治疗本病中,应从调经论治,按月经周期辩证治疗乳腺增生病。月经前半期以滋补肝肾、温阳补肾、调理冲任为主,月经后半期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运用中医药同期治疗乳癖,辨病与辨证结合,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应用疏肝活血、调理冲任法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2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4.74%。  相似文献   

8.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集月经异常、不孕及内分泌紊乱为一体的疾病。病机之本责于肾肝脾不足,病机之标责于因虚因郁产生的瘀血及痰湿,标本相因,虚实夹杂,共同促进卵巢虚滞以及全身代谢功能异常。辨治本病以肾虚肝郁、冲任不调为基本病机,以脾虚不运、痰湿阻滞为加重因素。治疗肾虚肝郁、冲任不调之本,应以补肾疏肝,调理冲任为基本治则,以《傅青主女科》定经汤为基础方加减;治疗痰湿阻滞之标,取二陈汤、苍附导痰汤之药对加减。因本病具有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以及痰湿难化的特点,因而调理节律、饮食控制、加强运动等生活疗法也成为促进疗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女性乳腺增生病的中医临床诊治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女性的生理特点,论述了女性乳腺增生病的病因病机是以"肝、脾、肾不足为本,气滞、血瘀、痰凝为标"的本虚标实之证,提出中医辨治应补肾、调肝、健脾治其本,活血、通络、散结疗其标,同时还要遵从藏泻规律,按周期论治。  相似文献   

10.
介绍林毅教授运用二仙汤结合基础体温检测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经验,认为乳腺增生病患者多见肾阳不足,月经前多为标实,月经后多为本虚。提出月经后温肾助阳、调摄冲任之法平衡内分泌激素水平以治本,月经前疏肝活血、化痰散结之法止痛消块以治标,以加减二仙汤治疗。因临证需要,重视结合基础体温监测,以助按中医药周期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11.
总结蔡连香运用精血理论治疗不孕症的经验。临证多以补肾为先,兼调补肝脾,补肾常结合月经不同时期肾中阴阳的消长转化规律及胞宫藏泻特点,用药侧重点有所不同;以养精血为先,兼重气血调畅,临证有益气养血、益气活血、行气活血、养血活血等治法,同时注意心理疏导,在用药时常配合疏肝理气之品;注重冲任的调理,根据病因的不同,有滋冲任、强冲任、调冲任之别。  相似文献   

12.
总结门成福教授辨治乳腺增生的临床经验。乳腺增生是乳腺组织的一种良性增生性疾病,门成福教授擅从肝肾论治乳腺增生,认为其病机总归"郁"字,将本病分为肝郁气滞证,肝肾不足、冲任失调证二型。治疗当以疏肝解郁,通络散结,调理冲任为法,临证时随证遣方,随症用药,温阳、化痰、活血、清热等药物当辨证配用,同时强调以情治病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张萍青主任医师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病,依其肾虚血瘀病机,治宜补肾活血,化瘀调经。常用左归丸、右归丸化裁以补肾,桃红四物汤加减活血化瘀调经。按不同月经周期分期用药,自拟冲任Ⅰ、Ⅱ,Ⅲ、Ⅳ号方,以求通补兼施,补而通之,阴阳调和。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全国名中医林毅运用辨周期与辨证相结合方法论治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经验。林毅认为,乳腺增生病病机以冲任失调为本,肝郁气滞、痰凝血瘀为标。病机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治疗根据乳房经前充盈经后疏泄的特点,以中医周期疗法的思路,分期论治。月经前期疏肝活血、消滞散结以治标;月经后期温肾助阳、调摄冲任以治本。同时兼顾发病过程中出现的痰凝、血瘀、阴虚内热、湿热内蕴等证,辨证施治,达到识病为本、辨证为用、病证结合、标本兼治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糖肾宁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为早期糖尿病肾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病机特点是脾肾两虚为本,痰浊瘀血内阻为标。治疗本病应以健脾补肾治其本,化痰活血、通腑泄浊治其标,以此组成糖肾宁方。经临床研究证实,健脾补肾、化痰活血、通腑泄浊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月经后期的病因病机不外虚实两端,其最终皆导致冲任二脉的异常,表现为冲任不充或冲任阻滞,而冲任之本在于肾,因此刘老师认为肾虚为月经后期的发病之源。治疗上以补肾兼理气活血化瘀为大法,以调经1号方加减运用于临床,并强调分期论治,遵循月经周期中肾阴阳之变化用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复发性流产,肾虚根弱,冲任虚衰,系胎无力为发病之本;久病瘀血阻滞胞脉,损伤冲任,气血失和,胎元失养不固,为发病之标,因此,肾虚血瘀为本病基本病机,补肾活血法是治疗的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18.
用本院自制的乳癖Ⅰ号、Ⅱ号口服液治疗乳腺增生病96例,经前服Ⅰ号,疏肝理气、化痰消淤治其标;经后服Ⅱ号调摄冲任、壮阳补肾治其本,有效率达96.9%,痊愈率达63.5%。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毒副作用,具有疗效好、治疗时间短等特点,是治疗该病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正>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延后7d以上,月经量基本正常,连续出现2个月经周期以上,亦称"经行后期""月经延后"等,是月经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导师康志媛教授通过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了卵泡期补肾滋阴养血,排卵期补肾理气活血,黄体期温肾暖宫、调理冲任,月经期活血调经的周期治疗方法,周期性应用归肾丸加减治疗肾虚型月经后期患者56例,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20.
痛经是一种青年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陈莹教授认为痛经多以脾肾阳虚为本,瘀阻冲任为标。而月经的发生又是血海满溢之过程,故其在治疗上多采用分期论治之法,经前期及经期活血化瘀以治其标,经后温肾助阳以治其本。标本兼治,临床上常可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