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 ,男 ,38岁。胸痛气急剧烈 5d,急诊来院。体检 :血压 1 35/90 mm Hg(1 mm Hg=0 .1 33k Pa) ,心率 1 1 6次 /min,主动脉瓣第二区舒张期杂音 ,ECG示窦性心动过速 ,左室肥大 ,左心房负荷过重 ,胸片示全心扩大。超声心动图示 :左室内径 66mm,左房内径 49mm,室间隔厚 1 3mm,左室后壁厚 1 3mm,主动脉宽 61 mm,右室内径 31 mm,右房扩大。主动脉瓣为三叶瓣 ,主动脉瓣上方 ,冠状动脉窦下缘 ,升主动脉内有一纤维膜 ,中间有一 0 .4~0 .5cm小孔 (图 1 ) ,随主动脉瓣开放膜样物膨向升主动脉。关闭时 ,膨向左室方向。连续多普勒测主动脉瓣压差 Pma…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 ,6 7岁。临床诊断 :甲状腺功能低下。入院后超声心动图示 :左房 5 3mm、左室 5 3mm、右房 81× 6 1mm、右室 38mm ,余大血管内径及瓣膜结构室壁厚度、活动度未见异常。心包腔内可于左室后壁、侧壁、右房顶部均可探及线状低回声暗区约 2~ 5mm。收缩期右房内可探及分布  相似文献   

3.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 ,4 6岁。发现心脏杂音 2 4年 ,劳累后心悸、气短 10年 ,于 2 0 0 0 - 0 3收入院。患者于 2 4年前体检时发现胸骨左缘第 2、3肋间Ⅲ级连续性杂音 ,无震颤 ,无不适症状 ,未就医诊治。 10年前于劳累后自感心悸、气短 ,不伴胸痛、胸闷 ,日常工作生活均不受限 ,曾于我院就诊。查超声心动图示 :左右冠状动脉近端内径增宽 ,分别为 8mm、10mm ,提示冠状动脉瘤样扩张 (近段 ) ,诊断为 :“心脏杂音性质待定 ,冠状动脉瘘 ?”此次为行冠状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收入院。查体 :血压 110 / 70mmHg( 1mmHg =0 13 3kPa) ,…  相似文献   

4.
1病例资料患儿,男,4岁。两年前发现心脏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室间隔左心室流出道处局部增厚,室间隔肿物性质待查。两年来无明显临床表现,活动如同龄儿,发育正常。体检:胸骨左缘3~4肋间扪及收缩期震颤,闻及2~3/6收缩期杂音。X线胸片:心影饱满,C/T 0.56(图1)。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102次/min。超声心动图:室间隔近心底部圆形中等回声团块,30 mm×19 mm×25 mm,边  相似文献   

5.
肥厚型心肌病冠状动脉造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有何特征性改变。方法 对我院自 1987年 8月至 1999年 8月 5 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 0例中 6例冠状动脉为左优势型 ,占 12 %。本组冠状动脉近端平均血管内径测量值 :LM :(5 1± 1 0 )mm ,LADp :(4 2±1 0 )mm ,LCXp :(3 8± 0 9)mm ,RAp :(3 8± 0 9)mm ,与正常左冠状动脉近端平均血管内径 (LM :(4 6±0 6 )mm ,LADp :(3 7± 0 6 )mm ,LCXp :(3 4± 0 6 )mm比较 ,明显增粗 ,P≤ 0 0 5 ,而本组病例右冠状动脉与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冠状动脉肌桥 14例 ,发生率为 2 8% (14 5 0 ) ,其中 12例位于前降支 ,且大多位于其中段。 13例冠状动脉有单支或多支≥ 5 0 %的狭窄病变 ,占 2 6 %。结论 本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 :冠状动脉左优势型的比例明显增高 ;冠状动脉血管粗大 ,以左冠状动脉增粗为主 ;冠状动脉肌桥发生率高 ,大多出现于前降支中段 ;约 1 4的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狭窄 (≥ 5 0 % )。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14岁,因体检发现心脏杂音6年入院。体检:BP115/60mmHg(1mmHg=0.133kPa),R21次/min,HR62次/min,律齐,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4/6级连续性机器样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动脉导管未闭(PDA),主动脉侧内径5.1mm,长7.8mm,动脉导管水平左向右分流;左心室增大,主肺动脉及其分支增宽;三尖瓣轻度反流。胸片示肺血增多,肺动脉段略突出,心胸比率0.50。心电图正常。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PDA。入院第3天行PDA封堵术。成功穿刺右股动、静脉,由股动脉送入5F猪尾导管行主动脉弓降部左侧位造影,造影显示PDA呈漏斗型,最窄处内径约2.8mm(图1)。…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 ,2 9岁 ,因劳累后胸闷 ,气短 1年余 ,加重 2月于 1999年 4月 19日入院。无心前区及胸骨后疼痛。查体 :血压 15/ 9kPa,心浊音界向左扩大 ,心率 78次 /min ,律齐 ,胸骨右缘 3~ 4肋间闻及舒张期杂音。心电图未见异常。超声心动图检查 :胸骨旁长轴切面 :左室舒张末内径 6 0mm ,右冠状动脉起始部明显扩张 ,直径11mm(图 1) ;胸骨旁短轴切面 :扩张的右冠状动脉经右房前进入房室沟 ,绕右室后至左室 ,瘘口开口于左室后壁二尖瓣后叶根部 ;彩色多普勒显示增粗的右冠状动脉 ;频谱多普勒示 :左室后壁二尖瓣后叶瘘口处舒张期异常分流…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7岁,因活动后心悸胸闷一年入院。体检:一般状态良好,血压:120/70 mmHg(1 mmHg=0.133 kPa),心律齐, 心脏杂音不明显,心前区未触及震颤,未及枪击音及水冲脉。辅助检查:正常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增大,右冠状动脉增宽达14 mm,远端开口于左心室后下壁上部,瘘口直径约12 mm。多普勒超声:在左心室内探及以舒张期为主的双期血流,流速约4 m/s。心血管造影:右冠状动脉明显增粗、迂曲,其远端漏入左心室流入道。左冠状动脉造影时, 左冠状动脉及分支无异常,但显示前降支及对角支形成的迂曲侧支循环,致使右冠状动脉左心室后支(2支)显影(图1、2)。患者于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瘘修补术。术中见右冠状动脉起源正常,直径12 mm,于左心室背侧注入左心室,与左心室间沟通口直径7 mm。切开冠状动脉,缝合修补瘘口。术后患者恢复顺利。  相似文献   

9.
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封堵器迟发脱落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2岁.因"心脏杂音2年"入院.体检: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3/6级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心脏超声显示:降主动脉与左肺动脉间可见管型动脉导管开放,主动脉侧内径8.2 mm,肺动脉侧内径8.0 mm,导管长13.9 mm;肺动脉收缩压48 mmHg(1 mmHg=0.133 kPa).诊断:动脉导管未闭(PDA);中度肺动脉高压.入院后行PDA封堵术.造影显示PDA呈管型,最窄处内径约为7.0 mm(图1).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右室瘘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性 ,5岁 ,出生后 3个月时因咳嗽在当地县医院就诊。体检 :发育正常 ,皮肤黏膜无紫绀 ,颈静脉无怒张 ,心前区无明显隆起 ,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 ,心前区可闻及响亮、浅表的连续性杂音 ,以舒张期为显著 ,双肺正常 ,无周围血管征。心电图正常。彩色多普勒检查 :左房、左室、右室均扩大 ,右冠状动脉内径增宽约 0 .86cm ,其内有红色为主的花色湍流束 ,流速约 2 .91m/s,左冠状动脉内径正常 ;心尖 5腔切面显示 :右室侧壁可探及一回声缺损 ,内径约 0 .67cm ,并可见一管状结构由缺损口起向房室沟延续 ,彩色血流观察缺损口可探及一鲜明的多…  相似文献   

11.
右室梗塞—非创伤性诊断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复习了右室梗塞的非创伤性诊断。心电图是早期诊断右室梗塞的最佳方法。在急性下壁梗塞时,伴右胸导联 V(?)R-V_7R ST 段抬高≥1mm,提示合并右室梗塞。同位素及二维超声心动图,能帮助诊断右室梗塞。右室壁有~(99m)锝摄取异常或心脏血池扫描示右室收缩力丧失,提示右室梗塞。二维超声心动图示右室扩大,右室舒张期内径/左室舒张期内径比值增大,右室壁收缩丧失及右室壁节段性收缩异常均支持右室梗塞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经导管介入治疗23例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法治疗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经验。方法 男13例,女10例,年龄2.5~14.0岁。右冠状动脉右房瘘11例,右冠状动脉右室瘘6例,左冠状动脉右房瘘4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右室瘘1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肺动脉瘘1例。瘘管最窄处大小1.8~6.5mm。建立达到或通过瘘管的输送轨道,选择瘘口处或接近瘘口处的瘘管狭窄部位为封堵处。16例瘘管最窄处内径〈3mm的病例选用弹簧圈进行封堵,7例内径〉3mm的病例分别应用Amplatzer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及国产对称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进行封堵。结果 21例封堵成功,2例封堵不成功者外科手术成功缝扎冠状动脉瘘口。结论 经导管治疗冠状动脉瘘是一种创伤性小、疗效确切的方法。此技术首先必须系统地评价冠状动脉瘘的解剖类型及冠状动脉走向,保证欲封堵的血管的下游不能有正常血管的分支。同时必须严格掌握介入治疗适应证,对于瘘管扭曲严重,经导管封堵有困难的病例可行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大动脉炎累及冠状动脉左主干致严重狭窄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 ,2 9岁 ,以“反复胸痛 4年 ,加重 6个月”为主诉 ,以“多发性大动脉炎 ,心绞痛”为诊断入院。入院后体检发现左上肢收缩期血压较右上肢低 10~ 2 0mmHg ,胸骨左缘 2~ 3肋间可闻及 2~ 3级收缩期杂音 ;生化检查显示血沉增快( 2 7 92mm/h) ,C反应蛋白 3 2mg/dl,总胆固醇 2 0 8mmol/L( 80mg/dl) ,甘油三酯 0 99mmol/L( 38mg/dl) ;超声心动显示心脏大致正常 ;大动脉磁共振显像提示 :左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变细 ,狭窄 ,降主动脉僵直 ,壁增厚 ,主肺动脉扩张增粗 ,腹主动脉及肾动脉均大致正常。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11岁,因受凉后发热、心悸、胸闷、乏力及游走性关节痛10天入院.体检:T38.3℃,BP90/70,心界扩大,心率95次/分,律明显不齐,有漏搏,心尖第一心音低钝,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白细胞总数13,500/mm~3,ESR64mm/h.胸片示心脏扩大,超声心动图示左、右室增大.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炎.图1为入院时肢导联心电图,示规则的窦性心律(频率95次/分),P-R间期逐次延长至心室漏搏,形成短(0.64-0.68秒)、长(1.22-1.27秒)R-R间期交替的3:2  相似文献   

15.
20 0 0年 10月~ 2 0 0 2年 10月收住 3 6例确诊的肺心病人 ,作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 (UCG)的对照检查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3 6例的年龄 42~ 78岁 ,男 2 1例、女15例。病史 :5~ 2 8年。均作 12导心电图和UCG检查。心电图诊断指标为 :①右胸导联呈qR型、qRs型、Rs型、R S >1,aVR导联呈qR型 ,左胸导联呈rS型 ,R S <1,重度顺钟向转位 ;②电轴右偏≥+90°。超声心动图阳性标准为 :右室流出道内径≥ 3 0mm ,右心室内径≥ 2 0mm。2 结果3 6例中心电图显示右室肥厚 (RVH)者 17例 (占 47% ) ,UCG显示右室…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 ,70岁。间断心前区疼痛 3年 ,加重 6个月。查体示血压 180 / 110 mm Hg(10 0 mm Hg=13.3kpa) ,体表心电图广泛 T波低平 ,动态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早搏 ,超声心动图示左房扩大。血糖 9.6 mmol/ L。应用降压 ,抗凝 ,降糖等药物 ,症状无明显缓解 ,血压降至 130 / 80 m m Hg,血糖正常。入院 1周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冠状动脉整体呈僵硬状态 ,左前降支主干有一段 80 %狭窄 ,长约 2 .0 cm,左回旋支主干有一段 80 %狭窄长约 1.5 cm。右冠状动脉自第二段起始处完全闭塞 ,远端在左冠状动脉造影中显影 ,并与左冠状动脉第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Amplatzer肌部室间隔封堵器封堵室间隔穿孔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及冠脉支架术联合介入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3例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 ,入院后强化纠正心衰治疗 ,先完成室间隔封堵术 ,再择期完成冠脉PTCA及支架术。结果  (1)室间隔破裂封堵结果 :分别选用直径为 12mm、10mm和 16mmAmplatzer肌部室间隔封堵伞成功封堵。 1例有少量残余漏。 (2 )冠脉造影及介入结果 :2例为前降支单支 90 %和 95 %狭窄 ,前降支中段分别植入支架 ;另 1例为 3支血管病变 ,前降支中段 10 0 %关闭 ,前降支和右冠脉植入 2枚支架。PTCA及支架术即刻成功率为 10 0 % ,无并发症发生。 (3)近期和远期预后 :3例病人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 2例于术后 10d出院 ,1例 (3支病变病例 )于术后 4d并发脑血管意外 ,2周后死亡。 1例 1年后复查 ,超声心动图左室内径由 5 7mm降至 5 3mm ,EF由 0 .34增至 0 .5 6 ,室间隔仍有少量残余漏 ;另 1例 6个月复查 ,超声心动图左室内径由 5 6mm降至 5 2mm ,EF由 0 34增至 0 6 2 ,室间隔封堵处无漏血。 2例均无心绞痛 ,心功能 2级。结论 应用Amplatzer肌部室间隔封堵器封堵室间隔穿孔和PTCA及  相似文献   

18.
经颈内静脉封堵动脉导管未闭并下腔静脉肝段缺如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14岁。因“查体发现心脏杂音6年”而入院。体检:血压115/60 mm Hg(1 mm Hg=0·133 kPa),呼吸21次/m in,心率62次/m in,律齐,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4/6级连续性机器样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主动脉侧内径5·1 mm,长7·8 mm,动脉水平左向右分流;左心室增大,主肺动脉及其分支增宽;三尖瓣轻度返流。X线胸片示肺血增多,肺动脉段略突出,心胸比率0·50。心电图正常。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PDA。入院第3天行PDA封堵术。成功穿刺右股动、静脉,由股动脉送入1·67 mm(5 F)猪尾导管行主动脉弓…  相似文献   

19.
患者 ,女 ,2 5岁。自幼出现紫绀 ,活动后心悸、气短、乏力。体检 :体温 36℃ ,脉搏 1 0 4次 /min、呼吸30次 /min,血压 1 0 0 /60 mm Hg( 1 mm Hg=0 .1 33k Pa)。面颊、口唇紫绀 ,杵状指 (趾 )。坐位颈静脉怒张 ,心尖搏动于胸骨右缘第 5肋间锁骨中线内 2 .5cm处 ;叩诊心浊音界大部分位于右胸腔内 ,心前区闻及 3~ 4/6级收缩期杂音 ,向左腋中线及右腋前线、背部及颈部广泛传导。胸骨左缘第 2~ 4肋间可触及收缩期震颤 ;右肝肋下 3cm。胸部 X线平片、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声学造影检查 ,诊断为右旋图 1 患者入院时描记的心电图心并右室双出…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患者男 ,61岁 ,因活动后胸闷、胸骨后疼痛 5个月 ,拟诊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无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史。体检 :BP13 0 /80 mm Hg,听诊双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干、湿罗音 ,HR5 6次 /min,律齐 ,无杂音 ,双下肢无水肿。 ECG示 : 、 、AVL、AVF导联 T波倒置 1~ 2 mm,V2 ~ V6导联 T波分别倒置 8mm、14 mm、10 mm、5 mm、3 mm,均呈冠状 T波。入院后多次心电图检查均无明显变化。超声心动图示 :主动脉根部 3 .19cm ,左心房前后径 3 .92 cm ,室间隔厚度中段及上段 1.0 3 cm,左心室内径 5 .2 1cm,左心室面积 8.8cm2 ,右心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