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 要〕 目的:探究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河源市 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30 例,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与对照组(30 例, 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Berg 平衡量表(BBS)评分、生活质量 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GCS 评分、 BBS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可有效提高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临床疗效,降低神经功能损伤, 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2018 年 5 月 1 日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期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60 例,按照随机分组 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微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微创下置管抽吸 液化引流术基础上加丁苯酞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临床疗效、术前术后脑水肿体积,以及血清同型半 胱氨酸(Hcy)和 P 物质(SP)水平。结果:术后 14 d 观察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6.66 %,高于对照组的 66.66 %,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14 d 观察组患者的脑水肿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术后 14 d 观察组患者的 Hcy 低于对照组,SP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丁苯酞联合微 创下置管抽吸液化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降低患者脑水肿体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症状。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合五苓散对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88 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是否应用血府逐瘀汤合五苓散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4 例:应用常规西药治疗) 与观察组(44 例: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血府逐瘀汤合五苓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 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2 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 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 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2 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 NIHSS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观察组低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应用血府逐瘀汤合五苓散治疗有利于血清炎症因子的吸收, 同时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与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行有创颅内压(ICP)监测的意义。方法:选取 2015 年 7 月至 2018 年 2 月期间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不同分组,以 2015 年 7 月至 2016 年 10 月期间患 者为对照组(30 例),术后常规监测,以 2016 年 11 月至 2018 年 2 月期间患者为观察组(30 例),术后在常规监测基础 上行有创 ICP 监测,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差异,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 预后良好率(76.7 %)高于对照组(5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发生率(16.7 %) 低于对照组(33.3 %)。观察组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长及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对颅脑外伤者术后给予有创 ICP 监测,能有效提高患者预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少率和住院时长,促进病情快速稳定。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分析重症超声动态实时监测视神经鞘直径(ONSD)与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颅内压(ICP)的相关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2 月期间接诊的 40 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 组与对照组,每组 20 例,观察组采取重症超声动态监测 ONSD 变化;对照组采取重症超声动态监测 ONSD 变化结合脑室 内置管测压法,记录两组患者 ONSD 变化以及患者 ICP 结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中,相同时间点下 ICP 增高者较 ICP 正常 者的 ONSD 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的 ICP 与 ONSD 呈正相关(r = 0.748,P < 0.05);两 组患者相同时间点的 ONSD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重症超声检查 ONSD 可作为判断重症颅脑外伤患者 ICP 的重要依据,ONSD 明显增加提示患者 ICP 在增加,需要及 时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 50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25 例。对照组行小骨 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指标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 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重症监护室(ICU)入住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率为 92.00 %,高于对照组的 64.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中国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 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神经内镜微创手 术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较少。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探究对重度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应用美罗培南的效果。 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 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收治的 80 例重度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行单 纯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罗培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脑脊液指标、颅内压、炎症指标、 睡眠质量。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脊 液葡萄糖高于对照组,蛋白质、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颅内压低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白 细胞介素(IL)–6、IL–18 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针对重度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通过采用万 古霉素联合美罗培南治疗,能够改善脑脊液指标,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升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摘 要目的:分析颅内压(ICP)监测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老年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福建医 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收治的老年颅脑损伤患者 80 例,根据是否进行 ICP 监测分为观察组 (42 例)、对照组(38 例)。对照组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基础上实施 ICP 监测,比较两组患 者手术前后颅内压、昏迷程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预后情况〔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术后 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 3 d、术后 7 d,观察组患者 ICP 值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 后 2 周、术后 4 周,观察组患者 GCS 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3 个月观察组预后情 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 = 2.336,P < 0.05);两组患者迟发性血肿、癫痫、脑积水、硬膜下积液、肺部 感染等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 > 0.05),观察组患者电解质紊乱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ICP 监测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老年颅脑损伤患者可有效降低 ICP 值,改善患者预后,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指 导临床进行综合性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分析尼莫地平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组织氧分压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2017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惠州华康骨伤医院的 30 例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并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对其平均分组,分别应用尼莫 地平(观察组)进行治疗干预及常规护理治疗方式(对照组)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经研究,观察 组经治疗后的脑组织氧分压、颅内压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血流量、动态血管阻力、脑血管阻力及 伤侧颈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采用尼莫地平对重症颅脑损伤患 者病症进行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组织氧分压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究微创神经内镜技术与钻孔引流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HCH)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联勤 保障部队第 990 医院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9 月期间收治的 125 例 HCH 患者,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63 例,采 用微创神经内镜技术治疗)与对照组(62 例,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和患者 术后 6 个月恢复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血肿量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血肿清除为 55 例(87.31 %),高于对照 组的 43 例(69.3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 9.52 %,低于对照组的 24.21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 6 个月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ADL)等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微创神经内镜技术治疗 HCH 比钻孔引流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2019 年 6 月至 2021 年 2 月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84 例作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为 42 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思维导图方式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 血清生化指标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上臂中点处肌围(AMC)、三头肌皮皱褶厚度(TSF)、格拉 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血清白 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思维导图在重型颅脑损伤 患者肠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其恢复水平。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探究脑室镜下脑室内血肿清除术与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并脑室铸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09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 月期间于龙岩人民医院就诊的 120 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并脑室铸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 为对照组(n = 60,采用脑室镜下脑室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和观察组(n = 60,采用脑室外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 (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血量、术后置管时间、再出血发生率),比较术前、术后 7 d 两组患者意识状态及康复 情况〔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昏迷康复量表(CRS–R)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术后置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残余血 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7 d,两组患者 GCS、CRS–R 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且观察组高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相较于脑室内血肿清除术,脑室外引流术在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 并脑室铸型疗效更为理想,且对患者造成创伤更小,利于加快其术后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在严重颅脑创伤患者输血过程中,早期血栓弹力图(TEG)的指导作用与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间佛山市三水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严重颅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 43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凝血指导输血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早期 TEG 指导进行输血治疗;回顾 性分析在不同输血指导中,两组患者的血制品输注情况、输血后不同时间点的凝血功能改善率以及入住重症监护室(ICU) 时间、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差异。结果:经输血治疗,观察组患者 24 h 内输注冷沉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其 血浆及血小板输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输血后 8 h、16 h 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改善 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该组患者入住 ICU 时间较对照组有显著缩短,GOS 评分有显著 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输血指导中,应用早期 TEG 指导能够更显著地促 进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改善,减少患者血液制品输注量,缩短其入住 ICU 时间,并促进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14.
摘 要目的:探讨前庭刺激联合标准化体位变换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严重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 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62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 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1 例。对照组患者在院期间给予常规对症康复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庭刺激联合 标准化体位变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昏迷程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意识状态〔昏迷恢复 量表(CRS–R)评分〕、清醒时间、功能独立性〔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分〕及脑功能变化〔脑电图(EEG) 改良分级标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6.77 %)高于对照组(74.1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GCS、CRS–R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 GCS、CRS–R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FIM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EEG 分级中 Ⅰ ~ Ⅱ 级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Ⅲ ~ Ⅳ 级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前庭刺激联合标准化体位变换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昏 迷程度、意识状态及生活独立性,延长患者苏醒时间,促进患者脑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 观察微创手术与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收治的 84 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 例,保守治疗)与观察组 (42 例,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62 %)高于对照组(80.9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14 %)明显低于对照组(30.9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 3 个月复诊时斯堪地那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均优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观察颅内压(ICP)监测下微创血肿外引流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周口市中医院 2015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收治的 308 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 分为观察组(154 例)和对照组(154 例),对照组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 ICP 监测下微创血肿外引流术。 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和近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1 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术后 6 个月,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ICP 监测下微创血肿外引流 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显著缩短手术耗时及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率,且提高近远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研究颅脑术后颅内感染治疗中联合应用腰大池引流与鞘内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福建医科 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 2015 年 1 月至 2022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颅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以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 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者行鞘内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腰大池引流与鞘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 脑脊液生化指标、颅内压、体温、血清学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脊液蛋白质、白细胞计数均低 于对照组,葡萄糖、氧化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颅内压、体温均低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红 细胞沉降率(ES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2.50 %,高于 对照组的 7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颅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联合应用腰大池引流与鞘内注 射疗效更佳,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减轻其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摘 要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应用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浦 城县医院神经外科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 37 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 对照组 18 例患者应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 19 例患者应用微创穿刺引流术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 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瞳孔回复时间以及脑疝持续时间均短于 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 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术后 3 个月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 < 0.05)。 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在微创穿刺引流术后实施开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较好,能快速解除 脑疝压迫,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探究开颅血肿清除联合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2016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96 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8 例。观察组实 施开颅血肿清除联合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单纯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两组的手术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 14 d 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分布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两组美国国立 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无统计血意义(P > 0.05),术后 14 d 观察组 NIHS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14 d 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开颅血肿清除联合骨瓣减压术治疗高 血压脑出血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 ADL,加快患者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在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2 月至 2020 年 2 月期间龙门县人民医院 ICU 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 7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5 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痰热清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变 化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13(IL–13)及白细胞三烯 B4(LTB4)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CRP、IL–13 及 LTB4 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后体温、咳嗽咯痰及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照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88.57 %,高于对照组的 68.5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重症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可改善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 者临床症状恢复,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