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赤芍煎剂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对NF-κB,TNF-α,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组)、AP模型组24 h点(B组)、AP模型组72 h点(C组)、赤芍煎剂治疗组24 h点(D组)和赤芍煎剂治疗组72 h点(E组),每组8只.采用L-精氨酸腹腔内注射的方法诱发急性胰腺炎模型,造模后立即灌胃生理盐水(B,C组)、赤芍煎剂(D,E组),于造模后24 h,72 h时间点处死各组大鼠.采血检测血清淀粉酶;取胰腺组织分3份:HE染色行光镜检查、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 p65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TNF-α、IL-6的mRNA定量分析.结果 造模24 h后与A组比较,B,D组大鼠血清淀粉酶均升高(P<0.05).D组与B组比较淀粉酶水平明显降低(P<0.05).造模后72 h,E,C组淀粉酶水平均下降接近正常组水平(P>0.05).D,E组较同时间点B,C组的病理改变和病理学评分均明显减轻(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D,E组较同时间点B,C组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D组与B组相比,(0.07±0.006)vs.(0.71±0.029),P<0.05;E组与C组相比,(0.18±0.014)vs.(0.65±0.026),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模型组TNF-α,IL-6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赤芍煎剂治疗组(P<0.05).结论赤芍煎剂对AP大鼠治疗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F-κB活化、在整体水平上抑制细胞因子基因表达、使机体免受过量细胞因子的损伤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联合维生素C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组织核因子-κB(NF-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作用.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急性胰腺炎模型组(AP组)、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组(NAC组)和NAC 维生素C治疗组(NAC VitC组).造模后12 h取材,同时观察大鼠胰腺病理评分,测定血清淀粉酶(AMY)、丙二醛(MDA)浓度;检测胰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免疫组化链霉亲合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连结法(SABC)法检测胰腺组织NF-κB的表达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 测定胰腺组织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 AP组胰腺病理评分、AMY、MDA、MPO、NF-KB阳性表达率及ICAM-1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1);NAC组上述指标均低于AP组(P<0.01),但仍高于SO组(P<0.01);NAC VitC组上述指标低于AP组和NAC组(P<0.01),但仍高于SO组(P<0.01).结论 在AP时应用NAC联合维生素C能明显减轻胰腺病理损伤,显著降低胰腺炎时血清AMY、MDA和胰腺组织MPO活性;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减少胰腺组织ICAM-1 mRNA的表达,减轻胰腺的损伤,对AP具有的治疗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脂联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6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脂联素预处理组、脂联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以雨蛙肽连续腹腔注射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采用病理评分及检测血清淀粉酶、脂肪酶评估胰腺炎症程度,检测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以评估全身炎症状态,确定脂联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重要作用。对胰腺腺泡细胞AR42J使用脂联素预处理后建立胰腺炎模型,检测通路蛋白NF-κB和促炎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研究脂联素的可能作用通路。结果:建模后,脂联素预处理组和脂联素治疗组小鼠的病理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脂联素预处理后AR42J细胞表达NF-κB及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脂联素可抑制重症急性胰腺炎炎症发展,其可通过下调NF-κB通路及抑制促炎因子TNF-α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基于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转录因子-κB(p38 MAPK/NF-κB)信号通路,探究Maresin-1对急性胰腺炎(AP)小鼠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50只小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急性胰腺炎组(AP组)、Maresin-1低剂量组(Mar-1 L组)、Maresin-1高剂量组(Mar-1 H组)和p38 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组(SB203580组),每组各10只。除sham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采用腹腔注射雨蛙素联合脂多糖(LPS)建立AP模型;sham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Mar-1 L组、Mar-1 H组和SB203580组分别在注射Maresin-1和SB203580雨蛙素3 h后,第1次腹腔注射Maresin-1(25、50 ng/kg)和SB203580溶液(5 mg/kg),12 h后进行第2次腹腔注射;sham组和AP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胰腺组织病理损伤;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血清淀粉酶、脂肪酶、炎性因子水平;试剂盒测定胰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组织中CD6...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腹腔内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雨蛙素诱导的急性胰腺炎(AP)小鼠肺损伤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Balb/c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分为Sham组(注射0.9%氯化钠溶液),AP组(腹腔注射雨蛙素诱导AP模型)和AP+BMSC组(经BMSC治疗的AP模型),每组各8只。分别在AP诱导成功后12、24、48 h,收集小鼠血液并处死小鼠,测定不同组小鼠肺组织湿/干重比值,并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评估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并检测3组小鼠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淀粉酶(AMY)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Sham组相比,AP组和AP+BMSC组小鼠在诱导建立AP模型后12、24、48 h肺组织湿/干重比值、血清淀粉酶、肺组织MPO以及血清TNF-α、IL-6、IL-10和丙二醛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P组小鼠相比,AP+BMSC组小鼠在诱导建立AP模型后12、24、48 h肺组织湿/干重比值、血清淀粉酶、肺组织MPO以及血清TNF-α、IL-6、IL-10和丙二醛均显著降低,血清IL-10含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内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显著减弱AP引起的肺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AP小鼠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脂质体介导的p65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ANP)的作用。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胰腺炎组、脂质体组、ASODN组(20OD ml)、ASODN+脂质体组、随机ODN组,观察各组大鼠术后6h及12h胰腺病理、血清淀粉酶、血清IL-1、TNF-α、胰腺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的变化。结果同假手术组相比,各处理组的血清淀粉酶活性、IL-1、TNF-α水平、胰腺组织NFκB活性明显升高(P<0.01),但各处理组间的血清淀粉酶活性差异无显著性。同胰腺炎组相比,脂质体组和随机ODN组的胰腺病理评分、血清IL-1、TNF-α、胰腺组织NFκB活性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ASODN组和ASODN+脂质体组的胰腺病理评分、血清IL-1、TNF-α、胰腺组织NFκB活性下降(P<0.05),其中ASODN+脂质体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脂质体介导的p65反义寡核苷酸可明显抑制ANP大鼠的血清致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胰腺病理,提示NF-κB在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性调控作用,其p65ASODN可应用于AP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二氧化碳气腹时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titis,SAP)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5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二氧化碳气腹组、开腹组和对照组.比较3组胰腺组织病理学和NF-κB结果以及血IL-1、IL-6、TNF-α和淀粉酶数据.结果 二氧化碳气腹组和开腹组胰腺病理、NF-κB、IL-1、IL-6、TNF-α和淀粉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二氧化碳气腹组NF-κB、TNF-α及血清淀粉酶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IL-1、IL-6较开腹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①二氧化碳气腹对SAP大鼠的胰腺病理改变、血NF-κB、TNF-α水平及血清淀粉酶水平无明显影响.②SAP大鼠血IL-1和IL-6水平在二氧化碳气腹影响下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8.
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IL-8 IL-10及NF-κB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及胰腺NF-κB的表达,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重症急性胰腺炎组),每组20只,造模后24h测定血淀粉酶、IL-8及IL-10,切取相同部位的胰腺组织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NF—κB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淀粉酶、IL-8及IL-10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模型组NF-κB免疫组化染色较对照组显著增强。结论IL-8、IL-10及NF—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即有胰腺组织NF—κB的活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F-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各器官中的表达及其介导的细胞因子TNF-α、IL-10表达的变化,并研究茵陈承气汤对NF-κB活性及炎症介质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十二指肠乳头逆行插管注射牛磺胆酸钠法建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6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模型组和中药治疗组,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胰腺、肺和空肠组织NF-κB的活性和放免法检测TNF-α、IL-10的表达,并取胰腺、肺和空肠组织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光镜观测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胰腺、肺和空肠组织NF-κB的活性和TNF-α、IL-10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胰腺、肺和空肠组织损伤病理观察:对照组无明显形态学变化,模型组较重,中药治疗组明显改善。结论:NF-κB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胰腺病变、肺损伤、空肠损害中起重要作用;茵陈承气汤能有效改善病情,可能与抑制NF-κB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sICAM-1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脑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及NF-κB对炎症损伤的调控机制,并观察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的干预性作用.方法 将104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SAP组、MMF组,正常组仅开腹后缝合即可(n=8),假手术组开腹后仅翻动胰腺并以钝器轻划胰腺组织5次(n=32),SAP组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牛磺胆酸钠法建立SAP模型(n=32),MMF组在完成SAP模型后1 h经尾静脉注射MMF 250 mg/kg(n=32).于造模后3、6、12、24 h半麻醉状态下分批处死大鼠,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淀粉酶(AMS)、C反应蛋白(CRP),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和sICAM-1水平,并常规HE染色进行脑组织病理学评分,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脑组织NF-κB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SAP组脑组织病理评分和血清AMS、CRP、TNF-α、IL-1β、sICAM-1水平及脑组织NF-κB mRNA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显著升高(P<0.05);与SAP组比较,MMF组使用MMF干预后脑组织病理学评分和血清AMS、CRP、TNF-α、IL-1β、sICAM-1水平及脑组织NF-κB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SAP早期阶段细胞因子的变化与脑损伤进展密切相关,MMF可通过抑制细胞免疫及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减轻炎症损伤反应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