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中频电流疗法的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频电流疗法和低频电流疗法一样 ,都是通过电极与人体接触传导刺激电流 ,引起神经反应的电刺激疗法。物理治疗学中的中频电流频率规定为1~ 10 0kHz ,目前中频电流疗法实际应用的频率为1~ 10kHz。中频电流可以是调制的或未调制的电流 ,输出方式有双向全波输出或单向半波输出。  低频和中频电流疗法的原理、临床适应证和电极技术基本相同。由于电流通过人体组织发生的阻抗 ,与电流的频率呈反比 ,因此 ,人体组织对低频电流的阻抗大于中频电流 ,低频电疗设备输出的功率比中频电疗低 ,如中频电疗设备的输出功率通常可达到 5W ,而一般…  相似文献   

2.
孙娜娜 《当代护士》2016,(7):131-132
正雷电是自然界的一种强烈的放电现象,具有大电流、高电压、强电磁辐射的特点。雷电的电极压力极高,对人体可造成巨大的伤害。雷电击伤造成的伤害和引起的病理现象极为复杂,其致伤因子包括电流本身,转换为电能后的热效应以及冲击波等。这种灾难性的多因素联合作用的急性多发性损伤,多易引起较重的全身并发症。现就本科收治的1例雷电击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魏国彩  张玉华  杜巧红 《护理研究》2009,23(7):1836-1836
电击伤是一定量电流通过人体引起损伤或功能障碍,甚至死亡。人体直接接触高压电或电源均可致电击伤,而电击伤严重程度与电压高低、电流强度、电流种类、电流途径、接触点及时间有关。电击伤往往有1个或数个入口及出口,它的病理变化是电流经过组织产生的热引起组织凝固坏死,组织坏死的程度与温度呈正比。电击伤有特殊的并发症,不同于热力烧伤,自然界的雷击也是一种触电形式,其电压可达几千万伏特,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4.
雷电是自然界的一种强烈的放电现象,对人致伤者多为低空雷电。雷电击伤时人体虽无直接接触电源,但当人处于高压电场中时,电流可击穿空气或通过其它的导电介质而使人致伤。雷电击造成的伤害和引起的病理现象极为复杂,其致伤因子包括电流本身,转换为电能后的热效应以及冲击波等。这种由多因素联合作用的急性多发性损伤,在临床上要比一般预想的严重得多。  相似文献   

5.
电击伤是一定量电流通过人体引起损伤或功能障碍,甚至死亡.人体直接接触高压电或电源均可致电击伤,而电击伤严重程度与电压高低、电流强度、电流种类、电流途径、接触点及时间有关[1,2].电击伤往往有1个或数个入口及出口,它的病理变化是电流经过组织产生的热引起组织凝同坏死,组织坏死的程度与温度呈正比.电击伤有特殊的并发症,不同于热力烧伤,自然界的雷击也是一种触电形式,其电压可达几千万伏特,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6.
电击伤是由于一定的电流或电能量通过人体引起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甚至死亡。 1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7.
电击伤是由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伤害,除工农业生产及应用家用电器用具可以导致电击伤外,最近因加强治疗病室及手术室内电器设备日益增多,屡有报道医源性电击伤造成病员及医务人员伤害,应引起重视。电击伤造成的伤害主要表现为全身电休克和局部电灼伤,电流通过心脏,可引  相似文献   

8.
一、触电死亡的因素有哪些? 引起人体触电死亡的因素有三: (一) 电流通过身体的途径;电流直接通过心脏或脑(电量须大),可致心室纤颤及呼吸中枢麻痹;有时即使是较小的电流通过肋间肌或膈肌,亦可使呼吸肌痉挛而造成死亡。对于后者,更需强调积极抢救。有人将人体常见的通电部位与电流通过心脏的多少之间的关系,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9.
电击伤是由于一定量的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的组织损伤或者功能障碍,轻者仅表现有恶心、头晕或短暂的意识丧失,严重者可引起电休克、心室纤颤或呼吸、心搏骤停.大量的病例证明,因为电流作用于人体的能量较小,一般不容易对各器官造成严重的器质性损坏,及时进行正确的急救,绝大多数触电者能够"死"而复生.因此,对遭受触电意外伤害的患者决不能轻易放弃救治机会.现将本院成功救治电击伤致多器官复合伤脑复苏成功的1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调制中频电流与低频电流的镇痛作用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调制中叔电流与低频电流的镇痛作用和探讨电脑程序编制规律,对比观察了两组不同的中频电流和TENS对人体痛阈的作用,并比较了受试者对这些电流的舒适度的评价。方法 两组中频电流中,一组为常规的参数多变的电流,电流处方号为11;另一组为自编的参数变化减少的电流,处方号为25。健康成人10名,每天随机接受1种电流刺激和作对照处理。结果 作用后即刻,25与处方的电流与TENS及11号处方电流的镇痛效果对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均P〈0.01),11号处方的电流与TENS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作用后15min,三种电流之间仅25号处方的电流与TENS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电流舒适度,11号处方的电流与25号处方的电流与TENS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25号处方的电流  相似文献   

11.
高频电刀是利用射频原理,将高压或电流通过刀笔作用到病患部位。利用刀尖端对所接触的组织产生瞬间烧灼现象,以达到切割或凝血效果。而作用于人体的电流则经过回路负极板流回高频电刀内部以形成完整的回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比动脉干扰电流和电脑中频电流对人体痛阈的影响。30名受试者分为对照组,动脉干扰电组和电脑中频电阻(每组10例),作用部位为腰部,观察作用前及作用后即刻,作用后15分钟时局部痛阈的变化。结果,作用后即刻和作用后15分钟两组电流的痛阈均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作者后15分钟,电脑中频电组的痛阈升高值显著高于动态干扰电组(P〈0.05),提示电脑中频电流的镇痛后效应优于  相似文献   

13.
烧伤是由热力,化学物品电流,放射线或有害气体及烟雾作用于人体,引起的损伤,它不仅限于皮肤,可深达肌肉及骨骼,重症烧伤可引起一系列全身变化,我院在1996以来收治抢救了这类患者18例结合本组病例的诊治护理经过,浅谈笔者对烧伤急救的护理体会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电击伤是一定量电流通过人体导致机体损伤或功能障碍,甚至死亡。电击伤严重程度与电压高低、电流强度、电流种类、电流途径、接触点及时间有关。电击伤往往有1个或数个入口及出口,其病理变化是电流经过组织时产生的热力引起组织凝固坏死,组织坏死的程度与温度呈正比。但电击伤伤情及并发症不同于普通的热力烧伤,其护理难度较大,现将我院烧伤科收治的25例电击伤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 ,手术室内用电设备越来越多 ,最常用的就是电刀手术 ,手术中使用电刀的可达 90 %以上 ,电刀手术已经更换了几代 ,但意外情况时有发生 ,讨论如下。1 触电1.1 触电的分类  1体外电击 :大多数由增高的漏电流所致主要原因是 :电刀电源线有破损 ,电刀机身有损害 ,电刀输出线有破损。 2体内电击 :也称微电击 ,是电流通过置入人体的电极发生作用 ,引起电击。由于无皮肤电阻 ,电流很小即可引起室颤 ,因此应特别注意。已有用高频电刀开胸 ,电刀漏电 ,造成心跳骤停的报道。1.2 触电的预防  1电刀的良好绝缘 :电刀应由专业…  相似文献   

16.
第八讲花粉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致敏源机体对环境污染物的反应强弱取决于污染本身的理化性状,污染物进入人体的剂量、持续作用时间以及个体的敏感性,这种反应能引起机体发生病变而影响人体健康,引起这类反应的现象,称为环境致病因素。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主要表现在:急性危  相似文献   

17.
0 引言 生物材料因其具有在人体组织、体液或血液相接触或作用时,对人体不产生毒副作用,不凝血,不溶血,不引起人体细胞突变、畸变和癌变,不引起免疫排异和过敏反应的特殊功能,在组织器官构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冷沉淀在重度和特重度烧伤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烧伤是由热力(火焰、热水、蒸汽等)、电流、激光、放射线或化学物质(强酸、强碱等)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损伤。烧伤的全身反应取决烧伤的范围和深度,范围越大,深度越深,全身反应越严重。重度和特重度烧伤患者机体局部和其他部位因受体液炎症介质的作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样液体外渗,一部分从创面渗出,一部分渗到组织间隙,引起组织水肿,从而造成血容量减少,如果超过机体的代偿能力,则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  相似文献   

19.
背景:基于人体组织的导电特性,研究微弱电流耦合信号在人体内的传输特性,对实现植入式医疗仪器的人体充电和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微弱电流耦合信号在人体上臂的分布及衰减情况。方法:将人体上臂抽象成由皮肤、脂肪、肌肉、骨骼4层组织构成的同心圆柱体,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微弱电流耦合信号在上臂传输的准静态场模型,分析了多种情况下模型中电流密度的分布,并将体表电位的衰减率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仿真结果表明肌肉层是人体内耦合电流传导的主要路径,皮肤层中的电流随频率提高而增大;人体内的传导电流远大于位移电流,但随频率的提高,位移电流逐步增大,传导电流减小;皮肤干湿程度对肌肉层中总电流密度大小有一定影响,湿皮肤时肌肉层中总的电流密度大于干皮肤时的情况;耦合电流的体表电位具有较大衰减,随频率提高成一定的高通特性,且是否考虑人体组织电容效应对建模的准确性具有显著影响;人体实验与仿真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0.
宋盛平  赖琼芬 《中国康复》1990,5(3):107-109
本文报告了超音频及其调制电流对人体感觉、耐电量、皮肤电阻、皮肤温度、痛阈、肢体血液循环等实验观察结果,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该电流的基本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