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文  王敏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7,25(12):1298-1300
目的 分析0~6岁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及家庭预防哮喘的急性发作提出对策。方法 选取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0~6岁儿童哮喘病人110 例(观察组) 和同期来院的无喘息发作史的0~6岁儿童110 例(对照组) 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0~6岁儿童哮喘的变量包括性别、食物过敏史、吸入性过敏史、呼吸道感染、家族过敏史、湿疹史、过敏性鼻炎史和被动吸烟(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食物过敏史、呼吸道感染、家族过敏史、湿疹史、过敏性鼻炎史、被动吸烟是0~6岁儿童哮喘发作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食物过敏史、呼吸道感染、家族过敏史、湿疹史、过敏性鼻炎史、被动吸烟均是0~6岁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危险因素,患儿家属及临床工作者重视这些危险因素,同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干预,对于哮喘急性发作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和分析海南省海口市儿童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以期为儿童哮喘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调查法对2016年1月-12月海口市城区13所幼儿园、社区保健机构单位7 256例3~6岁的儿童进行儿童哮喘流行病学问卷调查,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法了解哮喘儿童发病的高危因素。结果 对海口市的学龄前儿童调查发现,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率为6.74%;影响哮喘发病的因素十分复杂,其中最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个人药物过敏史(OR=8.437,95%CI:1.538~22.643)、食物过敏史(OR=5.463,95%CI:1.578~21.727)、过敏性鼻炎(OR=7.847,95%CI:1.584~25.684)以及家族过敏史(OR=7.443,95%CI:1.843~13.614)。结论 海南省海口市儿童哮喘发病率较高,和多种因素有关,其中个人药物过敏史、食物过敏史、过敏性鼻炎以及家族过敏史是造成儿童哮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必须引起重视,进一步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2012-2013年厦门市同安区0~14 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及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 为今后儿童哮喘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采用2010年第三次全国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问卷, 调查厦门市同安区10 168名0~14岁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其次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和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对哮喘患儿的发病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在调查的10 168人中, 哮喘患儿428人, 总患病率为4.21%。男性患病率(5.88%)高于女性(2.28%)(P<0.001)。哮喘患儿中, 首次发病以3岁内居多占74.76%;发作诱因最常见的为呼吸道感染占85.61%;发作先兆最常见的为打喷嚏占95.20%;经常发作强度以轻度最常见占68.25%;发作类型以突然发作最多占78.50%;好发季节为换季占50.60%;好发时间为夜间和清晨占71.45%。通过对428例哮喘患儿及428例非哮喘儿童的病例对照研究并且经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哮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个人过敏史、过敏性鼻炎、家族过敏史、家族哮喘史(P<0.001)。结论 厦门市同安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高于10年前厦门市区哮喘发病率。男性哮喘患病率高于女性。个人过敏史、过敏性鼻炎、家族哮喘史及家族过敏史是该地区儿童哮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临朐县0~14岁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以及患病率,为本病的治疗及预防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利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临朐县幼儿园、学校、防疫站抽取10 000名0~14岁儿童进行哮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总共调查0~14岁儿童10 000人,收到9 765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7.65%。哮喘儿童152例,患病率为1.56%;患病率最高的是学龄前期的儿童,男童患病率高于女童,男女比例为1.5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8,P<0.05)。家族过敏或哮喘史、过敏性鼻炎史、皮肤过敏史、食物过敏史、个人药物过敏史、早产、超体重、使用抗生素可能为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 2012年临朐县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较10年前全国哮喘患病率有所升高,儿童哮喘患病率最高的年龄段是学龄前期。儿童哮喘的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5.
卢可斌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4):3537-3538
目的探讨影响学龄前儿童哮喘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对某院住院的学龄前儿童哮喘病人300例(观察组)和选取同期来院体检健康儿童300例(对照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影响学龄前儿童哮喘的单因素危险因素变量中包括年龄、特应性体质、家族过敏史、个人哮喘史和肥胖(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特应性体质、家族过敏史、个人哮喘史是学龄前儿童哮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哮喘的发病危险因素主要为特应性体质、家族过敏史和个人哮喘史,应针对以上因素加强预防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十堰市儿童哮喘患病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十堰市儿童哮喘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将十堰市1 420例0~14岁儿童根据哮喘是否发病将其分为哮喘组与非哮喘组两组,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儿童哮喘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 420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89%,男女比例为1.33∶1,男女患病率比例1.72∶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家族哮喘史、早产、过敏史、湿疹史、过敏性鼻炎史、居住环境、益生菌添加、添加钙剂及维生素D、近期呼吸道感染、咳嗽等儿童哮喘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族过敏史、居住环境灰尘大、过敏性鼻炎史是影响儿童哮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益生菌添加持续6个月以上、添加钙剂及维生素D持续1年以上是儿童哮喘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十堰市14岁以下儿童哮喘发病率较高,应针对其发病影响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0年成都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寻找哮喘儿童的某些发病规律和影响因素。方法 对551例筛查出的哮喘儿童, 由统一的呼吸专科医师采用回顾性调查填表法, 进行出生时间、首次哮喘发作年龄、哮喘发作频率及诱发因素、被动吸烟、家族哮喘及其它过敏病史、出生及喂养情况等的调查和分析;对照组270例为同时调查儿童中无过敏性疾病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的健康儿童。结果 1)儿童哮喘患病率及哮喘的发作频率男童明显高于女童;2)不同的出生季节可影响哮喘的首次发病年龄, 秋季出生儿童的起病年龄最小;哮喘的首次发病年龄越小, 哮喘的发作频率越高;3)哮喘儿童中有哮喘家族史及其它过敏史者明显高于健康儿童;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哮喘发病的最主要诱因, 而被动吸烟、家庭装修、剖宫产及早期使用抗生素是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4)出生后母乳喂养对哮喘的发病具有保护作用。结论 儿童哮喘的发病与遗传特异质有密切关系, 众多的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严重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宜昌市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AR)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为AR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哮喘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宜昌市哮喘合并AR患儿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宜昌市哮喘合并AR患儿的患病率为1.59%(166/10456)。34.3%的患儿有个人药物过敏史,52.4%的患儿有家族过敏史。房屋装修史、被动吸烟、种植花草、喂养宠物、个人药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是宜昌市哮喘合并AR患儿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减少房屋装修次数、家属尽早戒烟及家中避免种植花草、喂养宠物对哮喘合并AR患儿有保护作用,早期诊断和治疗过敏性鼻炎可预防哮喘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宜昌市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AR)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为AR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哮喘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宜昌市哮喘合并AR患儿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宜昌市哮喘合并AR患儿的患病率为1.59%(166/10456)。34.3%的患儿有个人药物过敏史,52.4%的患儿有家族过敏史。房屋装修史、被动吸烟、种植花草、喂养宠物、个人药物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是宜昌市哮喘合并AR患儿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减少房屋装修次数、家属尽早戒烟及家中避免种植花草、喂养宠物对哮喘合并AR患儿有保护作用,早期诊断和治疗过敏性鼻炎可预防哮喘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014岁儿童哮喘的影响因素及防制对策。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以年龄和性别为匹配因素,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选择在上海市某儿童专科医院就诊的107名014岁哮喘患儿为病例组,以及无哮喘的儿童为对照组,调查个人病史、一级亲属病史、过敏史、妊娠喂养、家庭环境等暴露信息,分析和探讨影响儿童哮喘发作的主要因素。结果多因素条件分析发现儿童哮喘发作的危险因素包括尘螨过敏、频繁呼吸道感染史、居住较低楼层、过敏性鼻炎、大量使用抗生素,预防儿童哮喘发作的保护因素包括使用湿拖把清洁地面和较长时间纯母乳喂养,单因素分析显示家庭特应性疾病史、食物过敏、花粉过敏、早产、家中有霉斑等也可能是潜在的危险因素,补充鱼肝油可能有一定的预防价值。结论儿童哮喘的影响因素涉及遗传、环境、行为、免疫等多方面,提出的防制对策包括保持室内通风和干燥、防尘防螨、加强筛查和健康宣教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宝鸡市区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两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抽取宝鸡市金台区、渭滨区、陈仓区1 029名0~14岁儿童进行哮喘危险因素调查,利用χ2检验,多因素非条件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哮喘影响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个人药物过敏史、家族过敏史、剖宫产、房间装修等27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未感冒或流感的情况下,有打喷嚏、流涕、鼻塞、鼻痒或眼痒现象,反复的皮肤瘙痒或关节屈侧皮疹、过敏性鼻炎、进食某些食物后出现过敏症状或类似过敏情况、剖腹产、6个月内添加蛋白质辅食、使用抗生素、房间墙面使用油漆、塑钢门窗、夏天采用自然通风制冷、蚕砂枕头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冬天采暖使用暖气、夏天通风或制冷使用电风扇、羽绒被褥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 儿童哮喘危险因素较多,尽量避免暴露危险因素,建议婴儿6月内实行母乳喂养,对预防和控制儿童哮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宜昌市夷陵地区儿童肥胖合并哮喘患儿调查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8—2019年夷陵地区肥胖合并哮喘患儿379例,同期210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取患儿一般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肥胖伴哮喘患儿男性、居住在城市、存在哮喘家族史、二手烟暴露≥5d/周、蔬菜摄入量、甜食摄入量占比大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得到,男患儿、居住城市、有哮喘家族史、二手烟暴露、蔬菜摄入量较少、甜食摄入量较多是夷陵地区儿童肥胖合并哮喘患儿危险因素(P<0.05),OR(95%CI)分别为1.425(1.057~1.878)、1.347(1.124~1.742)、2.014(1.326~4.222)、1.879(1.415~3.775)、2.503(1.550~5.730)、2.184(1.484~5.371)。结论夷陵地区儿童肥胖合并哮喘发病率男患儿高于女患儿,同时居住城市、有哮喘家族史、二手烟暴露、蔬菜摄入量较少、甜食摄入量较多是影响肥胖合并哮喘的危险因素。合理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是降低夷陵地区儿童肥胖合并哮喘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儿童哮喘发病家庭环境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医院门诊及住院诊断为哮喘患儿400例,以同时期来医院治疗的非呼吸道疾病患儿403例为对照,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与儿童哮喘有关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家族哮喘史、家族过敏史、过敏性体质、饲养动物、被动吸烟、使用空调、接触花粉、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经常情绪低落的比例哮喘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itc回归分析显示家族哮喘史、过敏史、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被动吸烟、饲养动物5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族哮喘史、过敏史、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被动吸烟、饲养动物是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提示平时及时控制纠正与哮喘发生或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对儿童哮喘的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晶  侯丽影  周雅燕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3):5328-5330
目的:探讨哮喘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儿童哮喘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258例儿童哮喘患者为观察组,同时从门诊随机抽取240例无哮喘病史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两组间上呼吸道感染、运动、天气变化、情绪变化、饮食、鼻炎、个人过敏史、家族过敏史、家族哮喘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上呼吸道感染、运动、饮食、鼻炎、个人过敏史、家族过敏史、家族哮喘史是儿童发生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上呼吸道感染、运动、饮食、鼻炎、个人过敏史、家族过敏史、家族哮喘史是儿童发生哮喘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必要的干预可能降低哮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何少为  薛幸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5):5726-5728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儿童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2月~2011年12月120例哮喘患儿为病例组,同时选择无呼吸道疾病的儿童240例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儿童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过敏史、特应性、家族有哮喘史、家族有过敏史、近期有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和父母一方吸烟是儿童哮喘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对于有哮喘危险因素的患儿,应预防呼吸道感染,减少过敏原的接触,防止被动吸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云南省城区儿童哮喘的流行现状、危险因素及其治疗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儿童哮喘的诊治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通过自填式问卷调查与集中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对于初筛问卷中的可疑哮喘患儿按哮喘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对确诊的哮喘患儿填写哮喘儿童调查表。建立问卷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云南省两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为1.24%。哮喘患儿中既往诊断为哮喘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为66.37%。哮喘患儿中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有69.64%,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治疗的有54.76%,吸入激素治疗有60.71%。家族过敏史、早产、房屋装修、烟草烟雾暴露等因素为哮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云南省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较10年前有明显增加。仍需进一步规范哮喘患儿诊治方法。预防早产、减少室内外污染、及时治疗变应性疾病及预防呼吸道感染是减少哮喘患病和预防哮喘发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过敏性鼻炎患儿发生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为鼻炎患儿发生哮喘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  纳入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变态反应科门诊就诊的单纯过敏性鼻炎患儿(117例)和过敏性鼻炎继发哮喘患儿(111例),采集病史,检测过敏原,对其临床特征、过敏原种类及危险因素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鼻炎病程、鼻炎严重度、鼻炎类型、季节特征、宠物接触史、过敏性疾病家族史、霉菌、豚草、粉尘螨和户尘螨致敏与过敏性鼻炎患儿哮喘的发生相关(χ2值分别为6.15,8.79,3.99,9.44,5.17,4.43,8.48,10.38,6.18,5.31,P值均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鼻炎严重度(OR=7.03)、过敏性疾病家族史(OR=8.24)、霉菌(OR=5.19)、粉尘螨(OR=25.25)与过敏性鼻炎患儿哮喘的发生呈正相关(P值均 < 0.05),粉尘螨致敏患儿的风险最高。  结论  儿童过敏性鼻炎继发哮喘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鼻炎严重度、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尘螨致敏是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青岛地区儿童哮喘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1:1配对的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300对病例和对照儿童,并分析有关的暴露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17个因素与儿童哮喘有关联,包括父亲呼吸系统疾病史、母亲呼吸系统疾病史、家庭收入情况、特应性体质、急性呼吸道感染史、食肉习惯、海产品摄入量、是否有泡沫制品、是否装修过、厨房排烟方式、排烟效果、是否饲养宠物、家族哮喘病史、家族过敏性鼻炎史、父母食物过敏史、父母粉尘过敏史、首次发病后是否经过系统治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7个因素进入主效应模型,其中父亲有呼吸系统疾病史(OR=3.771,95%CI:1.533~9.278)、家庭低收入(OR=I.503,95%CI:1.258~1.795)、特应性体质(OR=3.788,95%CI:2.368~6.058)、喜食肥肉(OR=2.042,95%CI:1.481~2.815)、家族哮喘病史(OR=I.710,95%CI:0.988~2.958)、家族过敏性鼻炎史(OR=I.991,95%CI:1.234~3.211)是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饲养宠物(OR=0.443,95%CI:0.265~0.739)是保护因素;回归系数分别为1.327,0.407,1.332,0.714,0.536,0.689,-0.814。结论儿童哮喘是遗传和环境双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一种复杂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毛细支气管炎严重程度与发生哮喘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和临床随访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2月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治疗患儿16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18例,重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4例,统计哮喘发生率,观察其严重程度与哮喘发生的相关因素(患病情况、父母吸烟情况、家族病史、生活环境等),采用Logistic统计学方法对各可能因素与哮喘发生之间的关系及相关程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62例转为哮喘47例(29.01%),重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4例转为哮喘18例(40.91%),轻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18例转为哮喘29例(24.58%),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毛细支气管哮喘、被动吸烟、过敏性体质患儿、家族病史等与继发哮喘显著相关(Pa<0.01)。结论:重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易发展为哮喘,被动吸烟、过敏性体质和哮喘家族史是哮喘发生、发展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