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一岁以内约占半数,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连续病程在2周以内的腹泻为急性腹泻;病程2周~2个月为迁延性腹泻;慢性腹泻的病程为2个月以上。小儿迁延性腹泻由于病因复杂,针对病因治疗较为困难,效果不佳。中医药治疗有一定优势。《敷脐疗法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37例》一文,作者采用中药敷脐治疗,根据中医病因病机特点,温补脾阳,散寒止泻,取得良好效果。不服药、不打针,患儿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艾灸及穴位贴敷在艾滋病慢性腹泻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32例艾滋病合并慢性腹泻患者,温和灸神阙穴,每次30 min,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自拟中药散敷脐,每次6h,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先艾灸后贴敷,治疗3个疗程,观察大便次数及腹痛变化情况。结果经过1个疗程后13例患者效果显著,有效率达到81.25%,经过3个疗程后10例患者痊愈,20例患者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到87.5%。结论艾灸配合敷脐疗法对艾滋病慢性腹泻患者有良好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观察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中药敷脐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近30年涉及敷脐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文献中收集敷脐治疗小儿泄泻的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筛选出的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共筛选出脐疗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处方102个,涉及中药107味。频次≥10次的中药有13味,高频药物组合中前5位分别是吴茱萸、丁香、肉桂、苍术、五倍子,温里药使用最多,药性主要为温性药,其次为热性药、寒性药,药味主要为辛味,其次为苦味、甘味,主要归脾经。核心药物组合以肉桂、丁香、吴茱萸为主的处方最多。醋为应用最多的赋形剂。结论敷脐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多选用药物温里药,共奏温里散寒、燥湿健脾、止痛止泻之效,为新处方形成提供参考,但仍需结合临床实际及辨证。  相似文献   

4.
温针配合药物敷脐治疗慢性腹泻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腹泻是一种反复发作的难治性常见病,病程在2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为特征。笔者应用温针配合药物敷脐治疗本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4例病例来源于我卫生所2006年8月~2009年8月慢性腹泻患者,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者52岁,最大者75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10余年。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有关腹泻标准确定,排除慢性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寄生虫病、肠结核和占位性病变等疾病。2治疗方法2.1温针治疗取穴:中脘、关元、足三里(双)、天枢、大肠俞。治疗时,病人取仰卧位,将穴位常规消毒,针刺后采用补法使之得气,在针柄上套置一段长约2 cm左右的艾条施灸,时间为20 m in左右(注意防止皮肤烫伤),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4个疗程。2.2敷脐疗法[2]药物组成:丁香、五倍子各12g,肉杜、高良姜、蒲黄、玄胡、白芍各15g,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药末敷于患者神阙穴处,以满脐为度,用胶布或肤疾宁膏敷盖固定,每隔1天换药1次,7次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停服他药,忌食生冷、油腻等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品。3疗效观察3.1疗...  相似文献   

5.
健脾止泻散敷脐法治疗慢性腹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腹泻是指病程在2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的复发性腹泻,临床以患者排便次数增多,排便量增加,粪便稀薄,伴见或不伴见腹痛、腹泻、肠鸣,大便有急迫感等症状。我们经过几年的探讨和临床观察,用纯中药制剂敷脐治疗慢性腹泻,取得显著的疗效,故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治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1].2008年9月-2010年10月,我科在常规输液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王爱菊 《河南中医》2012,32(8):964-965
目的:观察十枣汤加葱白敷脐治疗肝硬变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患者予十枣汤加葱白敷脐治疗,日1次。结果:50例中,治愈24例,好转21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0%。结论:十枣汤加葱白敷脐治疗肝硬变腹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正>腹泻,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软稀薄甚或泻物如水样为其主症。一般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急性腹泻指每日大便超过3次及/或大便超过250 mL。慢性腹泻是指上述症状长于21 d的腹泻,同时还可伴有食欲不振、身体消瘦、四肢乏力等症状。近年来,笔者用艾灸配合吴茱萸穴位贴敷涌泉穴治疗腹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l月~2013年1月我院内科收治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Meta分析探讨脐敷治疗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探讨中药脐敷治疗本病的临床意义,为中药脐敷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检索有关脐敷治疗本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文献。运用RevMan5. 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8项RCT符合纳入研究标准,772例接受脐敷治疗,697例接受其他方法对照治疗。脐敷组的治疗有效率、腹痛改善率、大便次数改善率、大便性状改善率的RR分别明显优于对照组。安全性方面,脐敷组RR=1. 70(95%CI为0. 67,4. 32; P=0. 27),说明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各观察指标的漏斗图均基本呈现左右对称的倒漏斗图形,提示无发表偏倚。结论 :脐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有效性与安全性,值得今后临床上深入研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小儿腹泻简易疗法张庆元永年县医院南沿村分院(057151)小儿腹泻(泄泻)为儿科常见病之一,临床症状为大便次数频多,粪便似蛋花或水样,或伴有乳食且呕吐。现介绍2则简易疗法。1敷脐疗法近些年来,在治疗小儿腹泻中,神闷贴敷方法很多,又称药物脐疗法,小儿易...  相似文献   

11.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乳癖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癖是指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良性肿块,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主症,常见于青壮年妇女,相当于现代医学"乳腺小叶增生".在临床上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疗法治疗本病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笔者自 1 998年以来采用西瓜霜喷剂治疗褥疮( ~ 期 ) 32例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2例中男性 1 9例 ,女性 1 3例 ;年龄 38~ 81岁 ,平均 5 6.9岁 ;原发病为脑血管病者 2 1例 ,脊髓损伤致截瘫者 6例 ,中毒性脑病后遗症者 3例 ,晚期癌症者 2例。32例患者有褥疮 60处 ( 6例有 3处 ,1 5例有2处 ,1 2例 1处 ) ,其中属 期者 45处 , 期者 1 5处 ;发于骶尾部者 32处 ,肩胛部者 7处 ,足跟部者9处 ,髂骨突部者 1 2例 ;面积 1 .7cm× 9.6cm~ 9.5 cm× 9.6cm,平均 5 .7× 5 .8cm。治疗方法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清除创面坏死组织 ,使创面显…  相似文献   

13.
刺络拔罐法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结构的慢性炎症样疾患.其原因是青春发育期,机体内雄性激素水平增高,造成皮脂腺增生肥大、皮脂分泌过多、毛囊壁的角质肥厚,导致皮脂向表面皮肤排泄障碍.现用刺络拔罐治疗痤疮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解热宁治疗感冒发热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期中医急症治疗感冒发热病症的实践中,笔者总结出解热宁经验方,治疗观察感冒发热12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针刺乳周及相关穴位配合中药乳癖消治疗乳腺增生症60例,和单纯口服乳癖消治疗60例进行比较.结果:前者治愈率41.7%,总有效率为95%,后者分别为18.3%和7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效果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6.
孙苏 《江苏中医药》2001,22(12):22-22
笔者通过多年探索 ,自拟复肝汤治疗肝硬化失代偿 ,疗效满意。现将 84例临床资料整理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84例中 ,男 6 8例 ,女 1 6例 ;年龄 1 8~ 6 2岁 ,平均 45 .2岁 ;病程 6个月~ 1 5年 ,平均 4.3年。全部病例均符合 1 995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2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予自拟复肝汤治疗。药用党参、黄芩、炒白术、柴胡、青皮、陈皮、桃仁、红花、地鳖虫各 1 0 g,黄芪 3 0 g,丹参、茯苓各 2 0 g。辨证加味 :湿重者选加制半夏、知母 ;脾脏肿大加鳖甲 ;伴黄疸者加赤芍、生甘草 ;腹胀、腹水明显者加大腹皮、大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CSA)的临床疗效,优化颈性眩晕治疗方案.方法:将188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3组,针刺组60例,推拿组60例,联合组68例,分别施加针刺、推拿、针刺 推拿干预措施,疗程4周.结果:3组近期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疗效优于推拿组和针刺组.结论:针刺联合推拿手法是治疗颈性眩晕的理想方案,疗效优于单一干预因素.  相似文献   

18.
王春钢  梅静  张燕  张红 《河南中医》2014,(12):2357-2359
目的:观察癫醒乐汤联合氨磺必利治疗初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癫醒乐汤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8周、12周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Cc、Rp、Rpe及R1st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治疗后再认功能、联想功能、理解功能、背数能力、MQ、TMT-A以及TMT-B等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癫醒乐汤联合氨磺必利治疗初发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在改善患者的阳性、阴性以及精神病理等症状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患者的耐受性更佳,临床应用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9.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卒口僻"范畴.笔者采用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90例,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巨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巨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患侧取主穴环跳和所选配穴,施以电针30min,每日1次,10次1疗程.健侧取主穴环跳和相应配穴,施以巨刺法,行捻转提插各30s,2日1次,5次1疗程.结果:40例患者一般1~2个疗程治愈.治愈29人,占72.5%;好转10人,占25%;无效1人,占2.5%;总有效率97.5%.结论:巨刺法结合电针治疗原发性坐骨神经痛见效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