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吸毒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干预预防艾滋病试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索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对预防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的可行性,为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工作提供经验和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社区干预研究方法在戒毒所和社区内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用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变化和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率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比干预前高;干预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率比干预前低;干预前后吸毒人群的HIV抗体阳性率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 在吸毒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吸毒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改变HIV感染者的危险行为,控制艾滋病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前艾滋病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存在艾滋病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1].截止2007年底,我国估计约有70%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未被检测出来.美国艾滋病防治经验表明,及早发现HIV感染者,可以将HIV感染者降低70%.  相似文献   

3.
贵州省2003年16县市高危人群HI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省自1993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感染人数逐年增多,截止2002年底,报告感染者515例,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贵州省部分高危人群艾滋病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安排及资助下,于2003年在省内16个县(市)对吸毒人群及暗娼开展了HIV感染调查,其内容包括血清学和行为监测(第二代监测)。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2001~2002年HIV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9  
目的 分析广东省各监测人群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的感染状况及相关行为情况,掌握广东省HIV/AIDS的流行趋势。方法 分析广东省2001~2002年的HIV/AIDS常规、哨点、行为监测资料。结果 2001年和2002年广东省分别报告HIV/A/DS1174和1072例,感染者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2002年感染者中静脉吸毒占92.21%,性途径占6.53%;感染者中男性占86.11%,女性占13.89%,与2001年相比,女性感染者的比例增加。2002年哨点监测显示,吸毒人群中HIV阳性率为3.03%,暗娼阳性率为1.22%,在孕产妇和一般人群中开始检出HIV阳性者;静脉吸毒者中共用针具率为50.83%,安全套使用率为10.54%;暗娼中25.28%的人曾吸毒,安全套使用率仅为30,92%。结论 广东省静脉注射者中共用注射器情况仍然严重.性乱人群中安全套的使用率仍然偏低,HIV/AIDS开始向一般人群扩散,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关键是减少和消除高危人群中HIV流行潜在的危险因素,提高一般人群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5.
丘烨  余志荣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7):1367-1368
目的对怀化市艾滋病感染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了解流行状况,给艾滋病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46 466份HIV/AIDS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HIV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怀化市共发现HIV感染者/病人395例,其中AIDS85例,死亡77例,艾滋病感染者310例,死亡46例。男性AIDS病人是女性的1.23倍;20~49岁人群为主要感染人群;性接触为主要感染途径。结论怀化市HIV/AIDS流行广泛,应采取措施加大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与行为干预的力度,防止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相似文献   

6.
衢州市于2006年首次在男男性接触者(MSM)中发现HIV感染者,2009年开始在MSM中HIV感染者发现数呈快速增长趋势。为了解衢州市MSM的艾滋病危险行为,为艾滋病的宣传干预提供参考,2012年我们对衢州市MSM开展了艾滋病知识、危险行为调查与HIV、梅毒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7.
张卫华  蒋贵英  张涛 《职业与健康》2012,28(6):726+728-726,728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危险行为及感染状况,为进一步做好该人群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打基础。方法 2009—2010年采用国家统一制定的《自愿咨询个案登记表》对自愿咨询检测人群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857名求询者中,男410人,女447人,多数因为高危性接触前来咨询检测,异性性接触为主;共检测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8例,感染率为0.93%;8例均为性接触感染。结论 VCT人群是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高危人群及高发人群,应进一步扩大VCT门诊的覆盖面,更加深入地开展VCT工作。  相似文献   

8.
据资料显示,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疫情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艾滋病防治正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北京市延庆县作为北京市西大门,近年来外来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为了解和掌握北京市延庆县看守所被监管人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为监管场所管理人员制定艾滋病防治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为防止职业暴露提供信息,为了对被监管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促进高危行为人员改变或者降低危险行为,控制艾滋病的流行与传播,于2006年1月。2008年6月对辖区看守所中被监管人员905人进行了HIV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9.
2005年中国疫情评估结果显示,现有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经注射吸毒传播占44.3%,仍是我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方式。同时北京市哨点监测资料表明吸毒人群注射毒品的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并且存在着经血和经性传播艾滋病的危险。而且吸毒人群是乙肝和丙肝发病较多的特殊群体。为了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吸毒人群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危险行为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调查城市示范社区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评估示范社区一般人群对待艾滋病态度和行为,确定目标人群和主流行为危险因素,探索艾滋病综合防治策略,有的放矢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方法以北京市崇文区龙潭社区和永外社区两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社区中的社区居民、流动人口、中学生、机关企事业单位员工为调查对象,每个社区每类人群随机抽取80名。采取不记名方式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行为和态度、以及性观念和性态度等内容进行调查,对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人群对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均在90%左右,其中流动人口对母婴传播的知晓率仅为79.4%。对于定期服用抗生素措施是否能预防艾滋病,只有58.9%的人认为不能。尤其是中学生和流动人群的知晓率更低,仅为45.3%和53.8%。社区人群愿意照顾感染HIV的家人、朋友、同事并为他们保密的约占80%左右,愿意留感染了HIV的同事继续在单位工作、继续与感染HIV的朋友交往的比例在60%左右,愿意让感染了HIV的老师继续在学校教书仅占45.6%,只有27.8%的人愿意从感染HIV的售货员处购买食品。结论目前社区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以及对艾滋病病人或HIV感染者态度的现状不容乐观。应采取多种形式,更加广泛、深入、持久地且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对流动人口和中学生的教育,消除不利影响因素,遏制艾滋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1.
1255例吸毒者HIV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艾滋病(AIDS)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在我国已呈蔓延趋势。贵州省自1993年发现首例HIV感染者以来,感染人数逐年增多,截止2002年底,已报告感染者515例。为进一步了解我省吸毒人群艾滋病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及资助下,本文在贵州省9个县(市)进行了吸毒人群HIV感染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百色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艾滋病健康教育和高危行为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百色市2007至2009年艾滋病VCT室求询者的咨询检测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 468名求询者接受咨询和血清HIV抗体检测,以21~50岁年龄为主,占83.34%;已婚占54.86%;壮族占64.47%;右江区居住人群占77.19%。求询类型异性性行为占80.15%。HIV抗体阳性609例,检出阳性率为24.68%,以性途径感染为主,占61.74%,其中有3例通过同性性行为感染。结论百色市求询者以青壮年、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已婚、壮族、右江区居民为主,HIV感染途径主要通过性传播。因此,继续加强多性伴性和静脉吸毒人群的干预和健康教育宣传力度,以提高危险行为人群VCT的主动性,及早的发现HIV感染者并促进其行为改变。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高危人群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掌握龙岩市高危人群HIV感染现状、传播和途径,为有效遏制艾滋病的蔓延和防治提供科学信息。[方法]对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血清学监测和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在7862名高危人群的HIV血清监测中发现1例HIV感染者。538名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者中,掌握艾滋病知识的程度参差不齐。[结论]检出的1例HIV感染者为输入性病例。监测研究表明龙岩市艾滋病的流行仍处于低感染阶段。对出入境人员应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教育,以提高其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水平。随着出入境人员逐年增加,对短期入境者的HIV监测不容忽视;同时应加强对献血人员、吸毒人员、娱乐场所服务人员的HIV监测工作,防止在高危人群中发现HIV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朝阳区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和高危行为状况,为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管理和行为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朝阳区居住的63名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对"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与艾滋病病人吃饭不会感染艾滋病"、"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的知晓率高于社区居民(P<0.05),总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96.8%)也比一般社区居民(85.0%)高(P<0.05);在8个问题中,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对"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的知晓率最低,仅为87.3%;在得知感染艾滋病后性生活频率有所降低,进行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率有所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朝阳区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社区居民,但对个别问题的知晓率偏低。在得知自己感染HIV后,部分病人的高危行为有所改变,但仍存在认识和行为相背离的情况。因此需要加强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促进其行为的彻底改变,减少二代传播。  相似文献   

15.
近来丽水市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呈加速上升之势,同时艾滋病进入性传播阶段,该市居民感染HIV的危险已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转移.为了解丽水市一般人群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2003年10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市区居民进行了一次艾滋病知识、态度、信念、行为调查.  相似文献   

16.
义乌市2010年吸毒人群艾滋病综合监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吸毒人群是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和传播的高危人群,也是艾滋病干预的重点人群。截止2007年10月底,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患者中,经注射吸毒传播占38.5%[1],目前仍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了解义乌市吸毒人群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程度、危险行为发生情况和艾滋病、梅毒、丙肝感染情况,为制订吸毒人群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我们对羁押场所的吸毒人群开展了行为学调查和血清学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云浮市2004~2006年艾滋病流行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云浮市各监测人群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的感染状况及相关行为情况,掌握云浮市HIV/AIDS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云浮市2004~2006年的HIV/AIDS常规、哨点、行为监测资料。[结果]自1997年以来云浮市累计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49例,其中HIV 289例,AIDS60例。近3年来艾滋病感染数量分别以60%、53%、41%速度递增;2004~2006年云浮市共报告HIV/AIDS 248例,发现的HIV感染者占总数的71.06%,感染人群以20~39岁组为主,214例,占总发现数的86.29%,2004~2006年HIV感染者中职业不详或其他的占总数7.62%;经静脉吸毒途径感染者占总数的84.91%,性途径占7.11%;并发现两例母婴传播病例。感染者中男性占92.74%,女性占7.26%。[结论]云浮市艾滋病流行速度明显加快,近年来主要在吸毒人群中传播,应对高危人群采取减少危害等干预措施,控制HIV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18.
沿海渔民HIV感染现状调查及高危行为干预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99年初,大连市首次在沿海渔民中发现了HIV感染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此人群已暴露在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之中.为进一步了解该人群的HIV感染情况,明确该人群与艾滋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减缓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传播和向其他人群的蔓延,我们于1999年4月~2001年4月对该人群的HIV感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目标人群进行了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现将干预效果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08年本区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检测数据,了解各人群的HIV感染状况,为今后艾滋病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本区来源的HIV抗体检测标本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全年检测标本中共计发现HIV感染者24例,总感染率为0.2%。在自愿咨询检测、看守所、暗娼,及同性恋酒吧均发现感染者,其中男男性行为者发现所占比例最高。结论对有男男性行为者应重点监测防控,对一般人群加大宣传力度,发动全民预防艾滋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邹城市艾滋病病毒(HIV)在人群中的感染情况,评估艾滋病流行传播的高危人群,分析其传播危险性,为防治艾滋病(AIDS)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2009年对普通人群艾滋病感染情况筛查和高危人群多项次艾滋病感染情况的专题调查。结果:普通人群中未检出HIV感染者,外来妇女、羁押人员和供血员HIV感染率分别为0.43%、0.12%、0.44%.外来妇女、羁押人员、供血员、性服务人员、MSM人群、性病病人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2%、0.92%、0.33%、3.88%、4.76%、8.22%。结论:HIV感染者主要集中在外来妇女和羁押人员中,外来妇女成为本地人感染HIV主要因素;HIV感染者流窜盗窃犯罪,吸毒与性乱行为同时存在,将成为传播艾滋病性病最危险的人群;性服务人员、男性同性恋者、性病病人有较高的梅毒感染率,将会成为艾滋病向一般人群传播的中介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