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包经某些经穴—心脏的相关联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正> 经穴—脏腑相关理论是经络学说的核心,每条经脉在体表既有特定的循行路线,又以其所属的脏腑而命名,正如《灵枢·海论篇》记载:“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表明经络与脏腑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于心包络……,是主脉  相似文献   

2.
《灵枢·玉版篇》云:“胃之所出血气者,经隧也。而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张隐庵注曰:“虽胃府所生之气血,其精专者行于经隧,从手太阴肺脉而终于足厥阴肝经,此营血之循行十二经脉之中,一脉流通,环转不息者也,其血气之四布皮肤者,从脏腑之别络而出,虽与经脉相干,与经并行,而各走其  相似文献   

3.
浅析中医经络理论与养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君芳 《陕西中医》2009,30(7):934-935
我国传统经络理论与养生保健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从以下方面来进行探讨。 1 中医对经络的认识 早在二千五百年前的医学著作《皇帝内经》中就已有经络的记载,《黄帝内经·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营卫生会》篇也说:“人受气于谷,谷人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  相似文献   

4.
历代以来 ,对脾胃功能在生理上的重要意义已多有阐发 ,其中尤以李东垣之《脾胃论》为精详。至清代叶天士始有脾胃分治之说 ,可见同为后天之本 ,脾胃在脏腑阴阳属性、体用等方面均有所不同。我们认为 ,阳明经腑 (胃 )在病机传变上的意义较脾更为重要 ,试阐述之。1 胃腑的生理功能是其病机传变的基础《灵枢·五味》指出 :“胃者 ,五脏六腑之海也 ,水谷皆入于胃 ,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指出了胃的受纳和消化吸收功能 ;《灵枢·营卫生会》篇曰 :“人受气于谷 ,谷入于胃 ,……其清者为营 ,浊者为卫”。提示胃参与了营卫气血的化生 ,故有“阳明…  相似文献   

5.
正《经水》是《灵枢》的第十二篇;《邪客》是《灵枢》的第七十一篇。古人在长期的医学活动中,观察到人体内五藏六府十二经脉的相互关系及其各自功用,十二经脉内禀气于五藏六府,五藏六府外濡养于十二经脉;五藏主藏精神而周全性命,六府主化水谷而产生气血,十二经脉主行血气以营运全身,所以《经水》篇说:"五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六府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从络论治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络病学说始于《内经》,发展于《伤寒论》,至清代叶天士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独特的理论体系。《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明确指出经脉是主干,向下分出络脉、孙脉。《灵枢·经脉》说:“经脉十二者,浮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临证指南医案》说:“阴络即脏腑隶下之络。”可见由经脉别处的络脉循行于体表部位的是浮络、阳络,循行于体内的络脉是阴络,分布于各个脏腑,成为脏腑之络。六淫外侵,邪客肌表,入舍阳络,留而不去,传入经脉,正邪相争,病在经气,迁延不愈,病久延虚,虚气留滞,…  相似文献   

7.
经络:“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灵柩·海论篇》)。“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本藏篇》)。“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脉篇》)。“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灵枢·逆顺肥瘦篇》)。病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素问·剌法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者,善行而数变。故风者,百病之长也。”(《素问·风论》)。  相似文献   

8.
择时服用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泄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惠 《中医杂志》2000,41(6):380
择时用药,属当代时间治疗学的范畴,古今皆有应用,择时依据也是多方面的。对脾虚泄泻法采用的巳时给药法,是依据经脉气血流注节律来确定的。气血在十二经脉中的流注次序,《灵枢·营气》篇已有阐述,但十二经脉经气运行和12时辰相配合,则起于金元时期,首见于当时流行的“十二经脉纳地支歌”,歌云“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膀申肾酉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据此知巳时是气血流注于脾经,脾经经气旺盛的时辰。气血流注的昼夜节律,以往主要用于子午流注针法,当代也有一些实验研究证实其有一定客观基础,但用于指导择时用  相似文献   

9.
十二经筋概述及其实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十二经筋概述经筋是十二经脉的连属部分,是经络学说的内容之一。《灵枢·海论》指出:“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十二经脉纵横出入,运载气血,营行表里,沟通内外、上下、左右、脏腑之间  相似文献   

10.
<正> “接经取穴”法是近人临床取穴的一种方法。本法与循经取穴法的联系甚为密切,二者常常相互为用,若配合得当,取效甚捷。但本法在历代医著中未见有详尽的论述。余不揣浅陋,管陈一斑,以就正于同道。“接经”即指经脉上下相互衔接者或手足同名经脉相接之意。其理论源渊于:经脉有沟通内外,贯穿上下,联系肢体,运行气血的功能,全身十二经脉的循行通路也是互相衔接、环周不休的。如《灵枢·海论》云:“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又《灵枢·本脏》云: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杨上善曾言:  相似文献   

11.
经脉、络脉合称为经络。经有路径、途径之义,纵行人体上下,沟通脏腑表里,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联络、网络之义,横行经脉之间,交错分布在全身各处,是经络系统的分支。《灵枢·海论》:“经脉者,內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揭示了经络与人体的有机联系。《灵枢·本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概括了经络的功能作用。经络是沟通內外、联系上下、运行气血、输布营养、协同完成脏腑功能、维持  相似文献   

12.
络脉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经》中最早提出了络脉和络病的概念 ,但关于络脉、络病理论 ,诊络法、异常络脉描述及治络法散见于各篇 ,不利于对《内经》络脉、络病理论的全面、清晰认识 ,本文拟对其进行初步总结和探讨。1 《内经》络脉理论  1 .1 络脉的概念及循行《黄帝内经》中最早提出了络脉的概念。《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 ,伏行于分肉之间 ,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 ,皆络脉也”,表明络脉循行较表浅。《灵枢·脉度》则指出了经脉和络脉的关系 ,“经脉为里 ,支而横者为络 ,络之别者为孙”,即经脉是运行气血的主干 ,…  相似文献   

13.
营卫失调病证病机及治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卫失调病证病机及治法探讨唐少棠(杭州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医务室310023)《灵枢·营卫生会篇》曰;"人受气于谷,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营与卫,一清一浊,各司...  相似文献   

14.
临床解惑     
背痛与消化系疾病有何联系?如何辨治? 答,背是躯体的一大部位,内廓心肺,膈下有胃、胰、肝、胆。后下为肾之外府。《灵枢·背腧》谓“五脏之腧出于背者”有肺、心、膈、肝、脾(胃)、肾等。《灵枢·经脉》篇叙述人体结构认为“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背部骨脉纵横,筋肉丰富,人体气血津液及脏腑在病理状态下,均有可能出现背部的症  相似文献   

15.
《灵枢·经脉》篇,是专门讨论人体十二经脉循行的篇章。它详细论述了十二经脉在人体的分布和循行的具体部位与走向,从而阐明了营气在人体内运行环周的规律,并在所述各条经脉具体循行路径的后面,分别叙述了十二经脉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动所出现的病侯,这里且举所载肺手太阴经脉之文为例,它说:“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  相似文献   

16.
《内经》认为,营卫之气来源于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皆根于下焦,源于中焦,布于上焦。《灵枢·营卫生会》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在《内经》中,从语法上讲,营  相似文献   

17.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肾主骨……在窍为耳”,是指耳的听觉等功能由肾所主持,依赖于肾的精气所养。然而足少阴肾经之经脉并没有上联系于耳,不象心、肝之脉与舌、目相连;在功能上耳对肾无协助作用,不似口、鼻协助脾肺功能;在足少阴肾经所主病证中也无耳疾,何以言“肾开窍于耳”呢?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藏象学说问题,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解释。 一是经络联系方面。《灵枢·口问篇》说:“耳者宗脉之所聚”,足少阴肾脉虽未直接上联于耳,但肾之络脉会于耳中,,故耳为肾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  相似文献   

18.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有这样一段经文:“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藏府各因其经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历代医家对这段经文的解释各不相同,其中分歧最大者为“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一句。下列举有代表性的三家观之:其一,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阳明为阴阳脏腑之海,五脏六腑各因十二经脉受气于阳明,故经脉得为胃行津液之气”。他认为十二经脉为胃行其津液。  相似文献   

19.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 :“十二经脉 ,三百六十五络 ,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然而 ,同篇又指出 :“诸阳之会皆在于面”。后世又有“头为诸阳之会。”之说。这说明十二经脉均与头面五官有联系 ,相对而言 ,阳经与头面又有特异的联系。经研究和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 :1 阳经经脉主要上行头面、联络五官  《灵枢·逆顺肥瘦》指出 :“手之三阴从脏走手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此论可见阳经与头面的密切联系。  笔者将《灵枢》的经脉、经别、经筋循行与头面五官 (头、面、口、齿、咽喉、目、舌、…  相似文献   

20.
咳嗽为肺系病变的主要症状,但其他脏腑功能失调,累及于肺,亦可引起咳嗽。诚如《素问·咳论篇》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盖肝与肺以经脉相联,《灵枢·经脉》篇谓:“肝足厥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如肝经郁火,上熏于肺;肝火旺盛,刑金灼肺;肝血不足,木燥伤金;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