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园  王斌 《中国公共卫生》1997,13(11):698-698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快速检测和鉴定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北京市卫生防疫站(100013)刘园王斌任保国近年来,小肠结肠炎耶氏森氏菌(以下简称耶氏菌),在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升高,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检测耶氏菌的方法仍应用细...  相似文献   

2.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爆发感染在美国并不常见,一些流行病学感染调查往往未能阐明本病的传染来源、食物传播以及人——人传播的重要性。在1981年12月至1982年2月,华盛顿州小肠结肠炎耶氏菌感染阳性检出显著增加,遂引起注意,通过调查,提供了一次研究小肠结肠炎感染临床谱带以及食物受耶氏菌污染而导致此病原由自然界传播给人的机会。作者在爆发期间共调查了50例小肠结肠炎耶氏菌感染病例,这些病例大多在发病前两周  相似文献   

3.
长春市人畜流行O_9型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吉林省卫生防疫站(长春130021)邓颖新,边疆,王艳秋吉林省肿瘤医院边长林我们先后从吉林省人民医院手术室取兰尾炎手术患者兰尾62份,分离出2株小肠结肠炎耶氏菌。从长春市肉联厂采取猪鼻咽腔棉拭子涂抹物156份,分...  相似文献   

4.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病的流行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耶尔森氏菌病(Yersinioiosis,下称耶氏菌病)是由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tica,下称耶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早在制年代就被发现,直到助年代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由于临床征候主要表现为胃肠炎、小肠结肠炎,因而常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痢疾等病症。此病人畜共患,且散发和暴发并存。暴发多为集体就餐的学校、幼儿园。本文仅就耶氏菌病的流行与防治的若干问题作一综述,以引起校医工作者对此病的重视。1耶氏菌病的简史耶氏菌病是发现比较晚的病菌之一,本世纪30年代有人从病人身上分离出了本菌,当时将这…  相似文献   

5.
2005年郑州市小肠结肠炎耶氏菌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病(耶氏菌病)是20世纪80年代才受到重视的一种由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耶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我国自1981年首次发现耶氏菌以来,分别从人群、动物和外环境分离出病原菌,并于1986年在甘肃省兰州市,1987年在辽宁省沈阳市的局部地区出现人群的暴发、流行[1].为了解郑州市腹泻病人、宿主动物感染及食品污染耶氏菌状况,我们于2005年3~11月在辖区内采集门诊腹泻病人、家畜、家禽粪便与鲜肉进行耶氏菌检测.……  相似文献   

6.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污染冰箱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耶氏菌病是一种肠道传染病,病原体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enterocolitica),简称耶氏(YE)菌。其广泛地分布在自然界,从各种动物的肠内容物、粪便、污水、食品等中分离到此菌[1],常因污染入口食品而引起食物中毒的发生。食品冷藏温度多在0~10℃,可抑制污染的病菌繁殖,而YE菌在0~4℃仍可发育繁殖。储食冰箱有YE菌污染的机会和生存的条件。因此,冰箱使用不当,可能成为YE菌传播的媒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样品来源某家属区36户居民家用冰箱涂抹样品(N1一N36);某市场36家餐馆用冰箱涂抹样品(N37-N72)…  相似文献   

7.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Y.e)是一种肠道传染病,在我国分布广泛,在人和动物中引起腹泻及在猪中流行暴发已有报道,可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对小肠结肠炎耶氏菌进行分于流行病学的研究,对控制我国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的流行、减少经济损失具有现实意义。O:9型是引起人类Y.e菌病的最主要菌株之一,为人类常见的血清型,为了解0:9型Y.e各菌株之间的差异,本文应用毒力质粒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分析的方法对各菌株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工.菌株:0:9型Y.e**”菌4株*15、w卫7、侣、12分别来…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人类感染小肠结肠炎耶氏菌有所增加,尤其在欧州(血清型3和9)和美国(血清型8)。该菌与急性末端回肠炎、儿童肠系膜淋巴腺炎、肠炎、败血症、结节性红斑和关节炎等有关。此菌又可从患有类风湿热的患者中分离到。全身性的小肠结肠炎耶氏菌感染也有所报道。小肠结肠炎耶氏菌通常在马血琼脂(HBA)、去氧胆酸盐—枸橼酸盐(DC)、乳糖—  相似文献   

9.
耶氏菌是引起原因不明腹泻、腹痛、发热、结节性红斑等多种疾病的病原菌,它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据报道在各种动物中,以猪的检出率较高,猪肠内带菌的占3~5%,喉舌部位的培养阳性率为53%。我们从长春市肉联厂采取猪鼻咽腔棉拭子涂抹物120份,分离出小肠结肠炎耶氏菌13株。确证我省也存在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分离出13株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其生化反应及血清学  相似文献   

10.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耶氏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在多种动物体内发现。1964年Carsson氏等人首次证实耶氏菌对人类有致病性,临床所见较复杂,涉及全身各器官,以胃肠炎型多见,有时也可出现败血症型。本菌往往污染水源和食品,从而导致人群暴发流  相似文献   

11.
利用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IP)检测鼠疫F_1抗体有很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本文将小肠结肠炎耶氏菌抗原用鼠疫抗血清吸收后用RIP和IHA试验测定残留效价,观察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对鼠疫F_1的交叉反应性。材料与方法一、吸收抗原本室保存小肠结肠炎耶氏菌100株、标准株7株,均以半固体培养基传代保存,将菌株移种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转种琼脂平皿,37℃  相似文献   

12.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毒力株血清学鉴定的进一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小肠结肠炎耶氏菌毒力因子血清对我国一些省市不同血清型的耶氏菌430株进行毒力测定,结果与VW抗原和动物致病性试验一致,进一步证实该因子血清凝集试验是测定小肠结肠炎耶氏菌毒力可靠而又方便的一种方法。同时发现,一些血清型的菌株携带有40~48×106道尔顿的质粒,与耶氏菌毒力质粒分子量相当,但不具毒力。  相似文献   

13.
耶氏菌属属于肠道杆菌科,对人畜致病的有鼠疫、假结核耶氏菌、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后二种可引起小儿腹泻和集团暴发流行,被世界临床及公共卫生学领域所注目。我国也于八十年代在19个省区进行了大规模调查,基本查清了耶氏菌在我国的公布、流行程度和主要流行规律。但1...  相似文献   

14.
小肠结肠炎耶森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简称耶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原微生物,1933年首次在美国发现对人类有致病性,迄今已有40多个国家发现本病。耶氏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且随年龄而异,它是儿童急性胃肠炎常见病因之一,在成人可引起小肠结肠炎、假阑尾炎综合征、关节炎、结节红斑和败血症。1980年福建首先发现耶氏菌。本病可能为我国冬季腹泻的重要病因,应引起临床  相似文献   

15.
耶氏菌肠炎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YE)是革兰氏阴性耶氏菌属杆菌。耶氏菌属包括鱼类病原菌Y.ruckeri和三种人类病原菌。鼠疫耶氏菌引起淋巴结炎、脓毒病、肺炎和脑膜炎。假结核耶氏菌引起肠系膜淋巴结炎、结节红斑、多关节炎和脓毒病。多年来已知YE可在几种动物中引起动物传染病,近年来,在  相似文献   

16.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耶氏菌)通常产生肠道感染,但也可以产生其他部位的感染,诸如伤口、眼、尿道、肺、中枢神经系统、骨、关节、胆道或血等。虽然患耶氏菌肠炎的病人可以同时存在喉痛,但从咽喉部位分离得该菌是罕见的。作者报道1982年6~7月间美国田纳西、阿肯色、密西西比地区一起由饮用污染的巴氏消毒牛奶所致耶氏菌爆发感染。共罹患172人,其中肠炎148人,  相似文献   

17.
用适当的培养基从粪便中直接分离耶氏菌,虽然可检出某些血清型和生物型菌株,但另一些血清型和生物型的菌株(可能为数较少)则除了用冷增菌法外,往往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分离得到。然而,冷增菌法的临床价值有限,因为标本接种后三周尚不能分离到该菌。最近从外环境和食品中分离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应用了几种快速方法,其中一种就是冻休克双增菌法(Freeze-shock double enrichment),该法用于分离表面水中的小肠结肠炎耶氏菌;  相似文献   

18.
用小肠结肠炎耶氏菌(下简称耶氏菌)血清群0:3,0:8(对人致病),0:1,2a,3(对动物致病)及来源于环境的0:6,0:5,0:10,0:15、其他肠杆菌科菌株、水及患者粪便样品作了分离耶氏菌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对山东小肠结肠炎耶氏菌腹泻进行了调查,证实猪是主要传染源和储存宿主,并发现牛、羊、鹅、鸟、苍蝇、蚂蚁等11种动物体携带小肠结肠炎耶氏菌。并证实主要的血清型已达24个之多,但主要致病性菌株为O∶3血清型生物3型(Wauters分型),该菌型Sereny试验阳性,与国外报道的仅O∶8型为阳性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正>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下称耶氏菌)是近年来受到重视的一个新菌,该菌引起的耶氏菌病,临床表现多样,尤其在食物中毒、腹泻等疾病中占有相当比例。我国1985年实行的食品卫生检验标准中,已把该菌作为食品卫生检菌之一。国内对该菌的研究较晚,我区尚未见病例报告,为了解我区人群中耶氏菌病感染情况,我们对南阳1036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