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艾灸配合中药敷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6例失眠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艾灸配合中药敷贴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中药敷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7.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敷贴配合艾灸治疗失眠效果显著,且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灸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7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35例患者给予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灸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43%,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灸治疗失眠,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捏脊疗法配合针四缝在小儿疳积症中的应用。方法:200例疳积症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捏脊疗法配合针四缝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捏脊疗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捏脊疗法配合针四缝治疗小儿疳积症,治疗效果显著,简单易行,是治疗小儿疳积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配合艾灸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顽固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头面部穴位按摩及艾灸涌泉穴治疗,对照组予与治疗组相同的头面部穴位按摩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治疗4星期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艾灸治疗顽固性失眠优于单纯穴位按摩治疗。  相似文献   

5.
针刺四缝穴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疳积8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针刺四缝穴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疳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疳积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四缝穴配合捏脊法,对照组口服肥儿丸。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2.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四缝穴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疳积疗效确切,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捏脊联合艾灸疗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2例,均予以西医常规控制血糖、糖尿病饮食及运动指导,并控制血压、血脂,治疗组加捏脊并予艾灸中脘及双侧足三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44.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捏脊联合艾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肯定并能减少患者服药负担。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7,(5):1053-1056
目的:通过观察传统音乐联合艾灸涌泉穴对于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传统音乐结合艾灸在失眠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前景。方法:选取符合临床失眠症诊断的患者64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音乐治疗配合艾灸涌泉穴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2例,每周治疗3次,治疗4周。评价治疗前后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其失眠临床总疗效评分。结果:传统音乐配合艾灸涌泉穴组能降低PSQI各项评分,且在入睡时间和睡眠效率两项上差异显著。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显示,艾灸涌泉配合古琴音乐组总有效率为93.75%,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7.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艾灸涌泉配合古琴音乐组的临床痊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常规针刺组,即艾灸涌泉配合古琴音乐组优于常规针刺组。结论:传统音乐联合艾灸涌泉穴治疗失眠,疗效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针灸结合捏脊治疗小儿腹泻84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钟叙春  许志雄  杨涓 《陕西中医》2007,28(3):335-336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捏脊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168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针刺取双侧四缝、足三里穴,捏脊自尾骶至枕部;对照组84例,肌肉注射复方新诺明等。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9.6%。两组对比P<0.01。提示:针灸对高张力、运动亢进的肠管具有抑制作用,可使肠管病理性痉挛得以缓解。捏脊能提高患儿的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血清淀粉酶指数,加强小肠的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9.
黄日香  钟斌  严东英 《陕西中医》2011,32(11):1463-1464
目的:探讨生姜附子饼贴脐配合艾灸治疗小儿脾肾阳虚型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8例脾肾阳虚型泄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9例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加生姜附子饼贴脐配合艾灸治疗。结果:治疗1d后的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46.42%,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治疗3d后的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84.69%,治疗组总有效率97.61%。结论:本法通过脐部受药的刺激和吸收,激发经络之气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捏脊配合西药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80例及对照组80例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另配合捏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8.75%、对照组6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捏脊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艾灸配合四神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3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朱红霞  肖晓华  易本谊 《陕西中医》2007,28(11):1541-1542
目的:观察艾灸法配合四神丸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艾灸关元、气海、脾俞等穴,并配合四神丸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柳氮磺吡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96.7%。提示:艾灸的温热刺激及药物作用可改善胃肠运动功能,缓解胃肠道痉挛从而减轻泄泻、腹胀、腹痛等症状。配合四神丸温补脾肾,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捏脊疗法配合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2例病毒性肺炎婴幼儿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采用捏脊疗法配合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和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硫酸特布他林和氨溴索联合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疾病总疗效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捏脊疗法配合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病毒性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儿健胃乐配合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吗丁啉混悬液和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组口服小儿健胃乐,配合捏脊疗法,2周后统计疗效。结果: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2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4%;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健胃乐配合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艾灸治疗大学生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亚健康失眠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艾灸疗法,对照组给予服用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对照组为51.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推拿结合艾灸治疗大学生亚健康失眠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无毒副作用,为适合在大学校园推广的中医技术。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7,(8):1733-1735
目的:观察自拟方配合艾灸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90例患者随机分作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按对照组常规治疗同时配合艾灸神阙穴,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自拟方敷在脐上,同时艾灸神阙穴,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主要症状、体重、腹围、24 h尿量等,测量结果变化。结果:对照组腹水消退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治疗组在体重、腹围、尿量改善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P<0.01)。结论:自拟中药敷脐配合艾灸治疗硬化腹水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艾灸治疗组。  相似文献   

16.
附子理中汤配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6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焱 《陕西中医》2010,31(3):280-281
目的:观察传统方配合艾灸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附子理中汤(红人参,炒白术,干姜,炮附子,炙甘草)配合艾灸(关元、中脘、天枢、三阴交)治疗本病65例。结果:总有效率:98.46%。结论:本方具有温经散寒,健脾化湿,补益元气的作用,而元气则具有祛除病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孙海东 《辽宁中医杂志》2014,(10):2204-2205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中风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配合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为76.6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针刺配合艾灸治疗中风后排尿障碍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凤鸣 《陕西中医》2013,34(4):449-450
目的:探索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集到的84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艾灸,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10%,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毒副作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脾胃虚寒型胃痛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灸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6,(12):1670-1671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针刺对颈背肌筋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颈背肌筋膜炎治疗的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针刺配合微波理疗,治疗组使用针刺配合艾灸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1次/d,15d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VAS评分、PPI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PP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明显降低,但治疗组评分改善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17例痊愈,痊愈率为34.00%,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5例痊愈,痊愈率为10.00%,总有效率为88.00%。治疗组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艾灸配合针刺对颈背肌筋膜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推拿配合中药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6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莉 《陕西中医》2003,24(6):543-544
目的 :观察推拿配合中药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推拿疗法选穴为脾穴、大肠穴为主 ,辅以推三关、摩腹 ,揉脐 ,捏脊 ,中药用参苓白术散。结果 :6 4例的总有效率为 93 .3 1 %。提示 :本推拿方法具有温阳补中 ,消积止泻功效 ,配合传统有效方药 ,二者结合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 ,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