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究孕育史对妊娠各期抑郁发生的影响。   方法   使用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协和项目中孕育史与妊娠各期抑郁数据完整的3 792名孕妇进行研究。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测量孕妇的抑郁状况。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 采用Log-binomial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计算调整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值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 并用森林图进行展示。   结果   Log-binomial回归结果显示, 分娩史增加孕妇孕中期抑郁(RR:1.04, 95% CI:1.01~1.08, P=0.042)和孕晚期抑郁(RR:1.05, 95% CI:1.01~1.10, P=0.020)的发生风险; 与无剖宫产史的孕妇相比, 有剖宫产史的孕妇孕晚期抑郁风险增加了6%(RR:1.06, 95% CI:1.01~1.11, P=0.041)。   结论   孕育史对妊娠抑郁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妇幼保健人员应重点关注此类孕妇, 并开展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 加强对孕妇情绪变化的观察并及时给予心理调整。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的运动情况对孕妇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为孕期焦虑、抑郁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系统地搜集孕妇怀孕前、孕早期(8~12周)、孕中期(18~22周)及孕晚期(32周后)运动情况及相应时期焦虑、抑郁的相关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孕期运动与孕妇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5488例孕早期孕妇,随访至孕中期2610例,孕晚期1745例。孕早期、孕中期及孕晚期孕妇焦虑或抑郁状态发生率分别为43.33%(2378/5488)、40.54%(1058/2610)和32.89%(574/1745)。调整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学历、婚姻状况、孕前吸烟、孕前饮酒、孕次、近3月妊娠反应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与孕前、孕期均不运动的孕妇相比,如果孕妇在孕前经常参加运动,那么无论孕期是否运动均可以降低孕期焦虑或抑郁状态的发生风险,从孕前至孕期一直保持运动则更加有利于降低孕期焦虑或抑郁状态发生的风险。与孕早期“0-0”运动模式相比,“1-0”运动模式:OR(95%CI)=0.730(0.636~0.838);“1-1”运动模式:OR(95%CI)=0.589(0.489~0.708)。与孕中期“0-0-0”运动模式相比,“1-X-X”运动模式:OR(95%CI)=0.696(0.546~0.885);“1-1-1”运动模式:OR(95%CI)=0.597(0.418~0.847)。与孕晚期“0-0-0-0”运动模式相比,“1-X-X-X”运动模式:OR(95%CI)=0.654(0.477~0.896);“1-1-1-1”运动模式:OR(95%CI)=0.458(0.280~0.749)。结论孕期焦虑、抑郁状态在孕妇中发生率较高,运动是影响其焦虑、抑郁状态的保护因素,从孕前至孕期一直保持运动更加有利于降低孕期焦虑或抑郁状态发生的风险。建议进一步加强健康宣教,从孕前到全孕程提供体育锻炼指导和干预,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以促进孕妇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妊娠意愿与孕中、晚期妊娠相关焦虑关联及其强度。方法 在马鞍山优生优育队列(MABC)中,将孕周≤ 14周、符合纳入标准的3 474名孕妇纳入队列。在首次产检时收集孕妇的一般人口学信息,并在孕中期和孕晚期收集妊娠相关焦虑量表。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意愿对孕中期和孕晚期妊娠相关焦虑的影响。结果 最终3 083人纳入分析,意外妊娠检出率为15.00%(n=461)。孕中期和孕晚期妊娠相关焦虑检出率分别为29.13%(n=898)、30.36%(n=936)。控制潜在的混杂因素后,与有充分思想准备的孕妇相比,意外妊娠的孕妇孕中期出现妊娠相关焦虑的风险增加(OR=1.85,95%CI:1.44~2.38);孕晚期出现妊娠相关焦虑的风险也增加(OR=1.84,95%CI:1.44~2.35);顺其自然怀孕的孕妇在孕中、晚期未增加妊娠相关焦虑发生风险。结论 意外妊娠是孕中、晚期妊娠相关焦虑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北京地区孕晚期妇女总静坐行为和不同类型静坐行为与抑郁和妊娠相关焦虑的关系。方法以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CPWCS)·协和项目中的576例孕晚期妇女为研究对象。CPWCS项目自2018年5月起,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纳入年龄≥16岁,孕5~12周的孕早期妇女,并进行基线调查。于研究对象孕晚期进行随访调查,采用孕期身体活动问卷(PPAQ)调查其静坐行为,分别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和妊娠相关焦虑量表(PAQ)调查抑郁和妊娠相关焦虑状况。结果孕妇孕晚期抑郁检出率为25.0%,妊娠相关焦虑检出率为28.8%。Logistic回归显示,非工作时间高水平使用电脑或写东西、看电视或录像均与抑郁的发生风险相关(OR=1.72,95%CI:1.08~2.75;OR=1.90,95%CI:1.15~3.14);总静坐行为中等水平和高水平的孕妇相对于低水平的孕妇,妊娠相关焦虑的发生风险较高(OR=1.80,95%CI:1.14~2.84;OR=1.72,95%CI:1.07~2.75);非工作时间中等水平和高水平坐着看电视或录像与妊娠相关焦虑的发生风险相关(OR=2.69,95%CI:1.52~4.78;OR=2.82,95%CI:1.68~4.75),高水平坐着打电话、阅读和交谈与妊娠相关焦虑的发生相关(OR=2.37,95%CI:1.23~4.57)。结论孕晚期妇女静坐行为与抑郁及妊娠相关焦虑发生相关,减少非工作时间使用电脑或写东西、看电视或录像、打电话、阅读和交谈等静坐行为可能有助于孕妇预防和减轻抑郁及妊娠相关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母体妊娠相关焦虑对子代学龄前执行功能(EFs)的影响及性别差异,以期针对性优化子代生命早期发育环境。  方法  选取中国安徽出生队列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孕早期建卡的孕妇,收集孕妇一般情况和妊娠相关焦虑情况。对队列内的3 556名3~5岁儿童进行随访,收集儿童相关特征,采用《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评定量表》(父母版)评价其执行功能。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仅孕早期存在妊娠相关焦虑与学龄前男童工作记忆、计划/组织功能和总执行功能(GEC)异常风险有关[OR 值(95%CI)分别为 1.40(1.06~1.85),1.64(1.06~2.54),1.89(1.27~2.82)];孕早、晚期同时存在妊娠相关焦虑与学龄前男童抑制、工作记忆、计划/组织功能和 GEC 异常风险有关[ OR值(95%CI)分别为 2.60(1.45~4.67),2.45(1.69~3.57),2.23(1.28~3.88),3.27(2.03~5.28)]。 仅孕早期存在妊娠相关焦虑与学龄前女童抑制和工作记忆异常有关[OR 值(95%CI)分别为 1.79(1.13~2.83),1.45(1.07~1.98)];仅孕晚期存在妊娠相关焦虑与学龄前女童抑制功能异常有关[OR 值(95%CI)= 2.26(1.17~4.38)];孕早、晚期同时存在妊娠相关焦虑与学龄前女童抑制和工作记忆功能异常风险有关[OR 值(95%CI)分别为 2.45(1.40~4.28),2.02(1.35~3.01)]。  结论  妊娠相关焦虑显著影响子代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妊娠相关焦虑在男童中主要影响工作记忆、计划/组织功能和总执行功能,在女童主要影响其工作记忆和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中、孕晚期轻度贫血对18月龄儿童发育行为的影响,阐明孕妇智商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9月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的2 826对母婴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期贫血与儿童发育迟缓的关联。结果孕中期和孕晚期轻度贫血检出率分别为27.1%、26.0%。控制混杂因素后,与非贫血孕妇分娩的儿童相比,孕中期轻度贫血是儿童沟通能区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RR=2.65,95%CI=1.35~5.19),孕晚期轻度贫血是儿童个人–社会能区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RR=2.15,95%CI=1.24~3.73)。按孕妇智力分层,调整混杂因素后,与非贫血孕妇分娩的儿童相比,孕妇智力正常组孕中期轻度贫血(RR=3.61,95%CI=1.50~8.72)和孕中、晚期都轻度贫血(RR=2.60,95%CI=1.01~6.69)是儿童沟通能区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孕晚期轻度贫血是儿童个人–社会能区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RR=2.04,95%CI=1.05~3.95)。孕妇智力低下组孕期轻度贫血与儿童发育迟缓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中、晚期轻度贫血可损害18月龄幼儿沟通和个人–社会能区的发育,孕妇智商水平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孕中晚期妊娠相关焦虑与其子女18月龄时孤独症样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分别在孕中期、孕晚期采用《妊娠相关焦虑量表》评定孕妇妊娠相关焦虑症状,在儿童18月龄时运用《婴幼儿孤独症筛查表-23》A部分评定幼儿孤独症样行为。使用多项logistic回归法分析孕期妊娠相关焦虑对幼儿孤独症样行为的影响。结果 控制协变量后,与无孤独症样行为组相比,孕中晚期均有妊娠相关焦虑者子女比2个孕期均无妊娠相关焦虑者子女更容易发生较多孤独症样行为(RR=2.43,95%CI:1.21~4.86)。但按主要带养人是否为幼儿母亲进行分层后发现,仅在主要带养人为母亲情况下,孕中晚期均有妊娠相关焦虑组子女18月龄时发生较多孤独症样行为的风险,显著高于孕中晚期均无妊娠相关焦虑组(RR=4.22,95%CI:1.73~10.32),在主要带养人不是母亲情况下并不显著。结论 孕中晚期妊娠相关焦虑与幼儿孤独症样行为的关系并不强劲,受儿童带养人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孕期膳食维生素C摄入与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及其临床亚型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2年3月1日—2016年9月30日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861例PE孕妇作为病例组,7 987例非PE孕妇作为对照组,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疾病史、家族史及孕期膳食摄入情况等。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孕期膳食维生素C摄入对PE及其临床亚型的发生风险的影响。  结果  调整孕妇年龄、文化程度等影响因素后,孕妇孕早期膳食维生素C摄入达到Q3水平(OR=0.80, 95% CI: 0.64~0.99)、孕晚期达到Q3水平(OR=0.78, 95% CI: 0.63~0.97)会降低PE的发生风险。按照孕前BMI进行分层后,孕前BMI < 24.0 kg/m2的孕妇孕早期膳食维生素C摄入达到Q3水平(OR=0.73, 95% CI: 0.55~0.96)、孕中期达到Q3水平(OR=0.71, 95% CI: 0.54~0.93)、孕晚期达到Q3水平(OR=0.67, 95% CI: 0.51~0.88)是PE的保护因素。进一步探讨不同孕前BMI孕妇膳食维生素C摄入与PE临床亚型的关系后发现,孕前BMI < 24.0 kg/m2的孕妇孕晚期膳食维生素C摄入达到Q3水平(OR=0.66, 95% CI: 0.47~0.93)会降低晚发型子痫前期(late-onset preeclampsia, LOPE)的发生风险。  结论  孕前BMI < 24.0 kg/m2的孕妇Q3水平的膳食维生素C摄入可降低PE的发生风险,尤其是对于LOPE。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舟山地区妊娠妇女的孕期各阶段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孕妇358例,检测各孕期血清甲状腺激素,并进行问卷调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甲状腺素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早孕阶段孕妇甲状腺素异常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孕前吸烟[OR 11.212(95%CI:5.965~19.232)]、中度焦虑等[OR 4.566(95%CI:2.128~8.612)](P0.01或P0.05);中孕阶段孕妇甲状腺素异常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孕前吸烟[OR 4.123(95%CI:3.313~5.489)]、轻度焦虑[OR 5.335(95%CI:3.254~9.363)]、中度焦虑等[OR 7.151(95%CI:4.259~12.362)](P0.01或P0.05);晚孕阶段孕妇甲状腺素异常的危险因素主要是轻度焦虑[OR 7.596(95%CI:2.636~13.585)]、中度焦虑等[OR 5.151(95%CI:1.154~9.541)](P0.01或P0.05)。结论孕妇和丈夫戒烟、缓解抑郁和焦虑的情绪,有助于防范和减少本地区孕妇妊娠期甲状腺疾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妊娠期心理压力的分类以及主要的压力源,并探讨妊娠压力对子代早期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 以深圳出生队列为平台,共纳入913对母子作为研究对象,在孕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以及在孕晚期通过妊娠压力量表评估压力情况,并采用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ASQ-3/ASQ-SE)来评估子代在6月龄时的神经行为及社交情况的发育情况。通过潜在类别分析,将妊娠压力进行分类后,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前后妊娠压力与子代神经行为发育之间的关联。结果 妊娠压力可分为“低压力组”、“中度压力组”和“高压力组”。分别占比56.6%、33.6%和9.8%。在校正了年龄、职业等混杂因素以后,妊娠中度压力组的子代在粗大动作能区(β=1.67, 95%CI: -3.29~0.04)的得分较低,妊娠高压力组得子代在解决问题能区(β=-2.51, 95%CI: -4.73~0.29)得分较低,提示神经行为发育较低压力组差。妊娠压力与ASQ-SE的分析显示,妊娠高压力组的子代,ASQ-SE得分较低压力组高(β=4.65, 95%CI: 1.07~8.24),提示社交-情绪发育相对较差。结论 研究发现妊娠中、高压力对子代早期神经行为发育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尽早识别和干预这部分孕妇,对母婴健康意义重大。本研究为儿童智能发育的干预时机、措施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上海孕妇受孕前后3个月、孕中晚期妊娠压力对于孕晚期饮食倾向的作用。方法 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上海市两家接产医院首次建卡的孕妇中,经知情同意纳入上海亲子队列研究,利用孕妇生活事件量表分别评估其在受孕前后3个月、孕32~36周的妊娠压力,采用食物频率问卷和因子分析法评估孕晚期饮食倾向,同时问卷获取重要混杂因素。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妊娠压力与饮食倾向的关系。结果纳入分析的2634名孕妇中,因子分析得到6类孕晚期饮食倾向,分别为"均衡"类、"荤食和豆"类、"高糖或高油"类、"腌制品和内脏"类、"营养补充"类和"咖啡因"类。控制潜在混杂因素(包括孕妇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孕前体质指数、产次、孕中晚期焦虑情况、孕中晚期抑郁情况)后,受孕前后3个月较高的总体和主观妊娠压力可使孕妇在孕晚期更不倾向于"均衡"类饮食(OR=0.76,95%CI 0.61~0.95);孕中晚期较高妊娠压力可使孕妇更倾向于"均衡"类饮食(OR=1.66,95%CI 1.22~2.25),但同时也促进其对"腌制品和内脏"类饮食的倾向(OR=1.32,95%CI 0.98~1.78),并可抑制对"荤食和豆"类饮食的倾向(OR=0.72,95%CI 0.53~0.96)。结论孕期较低的妊娠压力有利于孕晚期膳食的均衡;相较于孕中晚期,受孕前后3个月的妊娠压力更可能对孕晚期饮食倾向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黄冈市黄州区6~24月龄婴幼儿缺铁性贫血(IDA)的现状,探究IDA对其神经运动发育及性格类型的影响。方法以血红蛋白(Hb)110 g/L为IDA诊断标准,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调查黄冈市黄州区1 866例6~24月龄婴幼儿IDA发生情况,统计其年龄、性别特点。比较IDA婴幼儿(IDA组)、正常婴幼儿(对照组)神经运动发育情况[盖塞尔发展量表(GDS)]及性格气质类型(易养型、中间偏易养型、启动缓慢型、中间偏难养型、难养型)的差异。结果 (1)1 866例6~24月龄婴幼儿中,发生IDA者458例(24.54%),以轻度IDA者居多(占87.77%)。(2)IDA患儿以6~12月龄者居多(占48.91%),月龄越高患病率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453,P0.05);男性患儿、女性患儿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6,P0.05)。(3)两组婴幼儿语言行为、社交行为等评估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DA组婴幼儿适应性行为、精细动作行为、大运动行为评估结果及发育商(DQ)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婴幼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IDA组易养型、中间偏易养型婴幼儿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难养型、中间偏难养型婴幼儿所占比例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黄冈市黄州区6~24月龄婴幼儿存在一定IDA情况,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多为轻度,以6~12月龄者居多;IDA对婴幼儿神经运动发育及性格类型影响较大,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6~24月龄婴幼儿不同铁和贫血状况与神经行为发育的关系,为神经行为发育偏移儿童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在广州市白云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家长自愿参与本研究的322例6~24月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经知情同意后,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血清铁蛋白、C-反应蛋白和α-1-酸性糖蛋白检查以判定婴幼儿铁营养和贫血状况,采用《0~6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进行神经行为发育评估。结果 本研究中6~24月龄婴幼儿贫血发生率为8.07%,铁缺乏发生率为11.49%。缺铁性贫血与6~24月龄婴幼儿的大运动、精细动作和适应能力发育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偏回归系数β分别为-6.70(95%CI:-12.84~-0.56)、-6.27(95%CI:-11.87~-0.68)和-6.19(95%CI:-11.91~-0.47);缺铁无贫血与6~24月龄婴幼儿的精细动作和适应能力发育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偏回归系数β分别为-1.65(95%CI:-3.19~-0.10)和-2.24(95%CI:-3.86~-0.63);非缺铁性贫血与6~24月龄婴幼儿的大运动、精细动作和适应能力发育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偏回归系数β分别为-1.52(95%CI:-2.92~-0.16)、-1.46(95%CI:-2.70~-0.23)和-1.39(95%CI:-2.68~-0.11)。结论 铁缺乏、贫血均与6~24月龄婴幼儿的神经行为发育水平负相关,可能存在不良影响,需进一步探明其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流产经历对女性再次妊娠时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基于天津市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建立的母婴健康队列研究,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天津市内六区和滨海新区建档并分娩的36 647对母婴的相关信息。结果共有11 551名(31.52%)孕妇有流产经历,其中1次流产经历8 528名(23.27%),2次及以上流产经历3 023名(8.25%)。相对于没有流产经历的女性,流产次数越多,分娩时剖宫产率越高,婴儿巨大儿、大于胎龄儿、死胎/死产/7 d内死亡的比例越高,小于胎龄儿、过期产的比例越低(Ptrend0.05)。调整孕妇年龄、受教育年限、是否吸烟、是否有过生育史、孕早期首次产检时体重指数(BMI)、孕24~28周时血压、孕24~28周时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值(GCT)、胎龄及新生儿性别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相对于无流产经历的女性,有流产经历的女性剖宫产[OR(95%置信区间)=1.23(1.17~1.29)]、巨大儿[OR(95%置信区间)=1.22(1.13~1.31)]、大于胎龄儿[OR(95%置信区间)=1.21(1.14~1.29)]风险增高,小于胎龄儿[OR(95%置信区间)=0.82(0.6~-0.98)]风险降低。结论有流产经历的女性再次妊娠时选择剖宫产的可能性增加,巨大儿、大于胎龄儿的风险增高,而小于胎龄儿的风险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膳食铁及维生素A日均摄入水平对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风险的影响,并分析其交互效应。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某省级三甲医疗机构建卡就诊并在本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分别在孕早、孕中、孕晚期对孕妇进行膳食调查并随访至胎儿分娩。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孕期膳食维生素A与铁摄入量对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风险的影响,用相乘模型分析其交互作用。结果 8 469例单胎孕妇中,分娩低出生体质量儿531例(6.27%),分娩巨大体质量儿583例(6.88%)。分娩低出生体质量儿孕妇孕期膳食维生素A及铁日均摄入量在孕早期(t=2.76、2.84,P=0.003、0.002)、孕中期(t=3.26、2.08,P=0.01、0.019)、孕晚期(t=3.12、3.13,P0.01)均低于分娩正常体质量儿孕妇摄入量。在控制相关混杂因素后,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晚期膳食维生素A摄入水平低于EAR的孕妇分娩低出生体质量儿的风险增加12%(OR=1.12, 95%CI:1.01~1.28),孕早、孕中、孕晚期膳食铁摄入量低于EAR的孕妇分娩低出生体质量儿的风险分别增加36%(OR=1.36, 95%CI:1.09~1.70)、18%(OR=1.18, 95%CI:1.05~1.33)、22%(OR=1.22, 95%CI:1.07~1.39);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孕期膳食维生素A与铁摄入量不足对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风险存在相乘的交互作用(OR_(孕早)=1.28, 95%CI:1.04~1.57;OR_(孕中)=1.15, 95%CI:1.06~1.25;OR_(孕晚)=1.15, 95%CI:1.05~1.28)。结论孕期膳食维生素A及铁摄入量低于RNI将增加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风险,故孕期适量增加维生素A及铁摄入可降低LBW的出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孕期贫血对妊娠结局和婴幼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 调查收集绍兴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并分娩的1 604例孕产妇孕早、晚期血红蛋白检验数据及新生儿出生结局情况,并追踪其3、6及12月龄身长和体质量,并对6月龄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检测及记录。结果 孕早、晚期贫血率为11.72%、14.71%。孕早期贫血组其早产儿发生率大于非贫血组(χ2=309.919,P<0.001),孕晚期是否贫血对早产发生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晚期贫血产妇所生婴儿6月龄贫血率高于孕晚期非贫血组(P<0.05),孕早期贫血与其6月龄婴儿贫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早、晚期是否贫血对其婴儿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婴儿期的生长发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期妇女贫血与不良妊娠结局和婴儿期贫血相关,与体格发育生长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患者后续多周期助孕结局及影响因素。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胚胎移植助孕,诊断为RIF且行后续助孕治疗的6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结局指标为活产率和诊断RIF至获得妊娠的间隔时间。结果RIF患者后续助孕治疗的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第三周期及以上的活产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44例实现活产的RIF患者获得妊娠的间隔时间为5.00(3.13,8.52)个月。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矫正混杂因素后,囊胚移植的累积活产概率较卵裂期胚胎移植显著增加[P=0.002,RR(95%CI)=1.492(1.158~1.923)];年龄<35岁患者的累积活产概率较高龄(≥35岁)患者明显增加[P=0.013,RR(95%CI)=0.694(0.521~0.925)];胚胎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8 mm患者的累积活产概率较<8 mm患者显著增加[P=0.016,RR(95%CI)=1.943(1.132~3.335)];仅1次RIF周期生化妊娠史患者的累积活产概率较0次患者[P=0.001,RR(95%CI)=0.625(0.474~0.825)]或2次及以上患者[P=0.003,RR(95%CI)=0.414(0.233~0.736)]显著增加。结论移植胚胎类型、年龄、胚胎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及RIF周期生化妊娠史是影响RIF患者后续累积活产概率的独立因素,应尽可能选择囊胚移植、通过合理的周期管理尽快行助孕治疗,仅1次RIF周期生化妊娠史可能预示着更优良的RIF后续周期的活产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的心理健康状态调查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3月,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确诊治疗的高龄孕妇200例的临床资料,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焦虑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抑郁状态,依据是否存在焦虑或抑郁分为不良组和健康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s多因素分析法筛选其危险因素,统计分析所有孕妇焦虑、抑郁、文化程度、年龄、孕周、孕次、产次、流产史、妊娠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本次调查中,有焦虑情绪者114例,焦虑率为57.00%,有抑郁情绪者69例,抑郁率为34.50%,焦虑或抑郁情况者有134例,不良心理状态率67.00%。单因素结果显示,不良组孕妇的孕晚期率、经产妇率、流产史、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多因素分析法结果显示,孕晚期、经产妇、流产史、妊娠并发症是高龄孕妇不良心理状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晚期、经产妇、流产史、妊娠并发症与高龄孕妇的心理健康状态有关,也是后者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医师应积极加强对上述人群的心理干预,以改善高龄孕妇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晚孕期高危妊娠孕妇心力储备(CCR)的高危因素,同时评估心音图试验(PCGT)评估晚孕期孕妇CCR的价值。 方法选择2013年5月1日至7月31日,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建卡进行产前检查时,被诊断为CCR异常的65例晚孕期(孕龄为28~41+6孕周)高危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选择同期,在同一家医院建卡进行产前检查的CCR正常的晚孕期(孕龄为28~41+6孕周)孕妇489例作为对照,纳入对照组。采用PCGT检测CCR相关指标,包括心率、第一心音幅值/第二心音幅值的比值(S1/S2)、心脏舒张期时限/心脏收缩期时限的比值(D/S)和三尖瓣听诊区第一心音幅值与心尖区第一心音幅值的比值(T1/M1)。通过问卷调查、病史采集,收集这2组孕妇的14项可能影响CCR相关指标的因素,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CCR指标S1/S2、D/S,与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心脏射血分数(EF)和心电图检查结果,对诊断晚孕期孕妇心脏功能的一致性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与受试者本人及其家属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合并高危妊娠,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年龄≥29~35岁,年龄≥35岁,收缩压≥140~160 mmHg(1 mmHg=0.133 kPa)与收缩压≥160 mmHg,均为导致晚孕期孕妇心率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58、1.816、1.760、1.901、6.066、17.055,95%CI:1.555~6.415、1.156~2.853、1.046~2.960、1.132~3.194、1.131~32.548、2.353~123.599;P=0.001、0.010、0.033、0.015、0.035、0.005)。孕妇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则是CCR指标心率的独立保护因素(OR=0.529,95%CI:0.321~0.870; P=0.012)。②晚孕期孕妇孕龄为32~34+6孕周,合并高危妊娠,收缩压≥140~160 mmHg与收缩压≥160 mmHg,均为导致晚孕期孕妇CCR指标S1/S2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00、5.842、4.293、12.875,95%CI:1.265~4.553、2.966~11.506、1.460~26.467、2.496~113.852;P=0.007、0.028、0.035、0.005)。③合并高危妊娠、舒张压≥90~110 mmHg与舒张压≥110 mmHg,均为导致晚孕期孕妇CCR指标D/S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R=4.706、1.993、6.458,95%CI:2.556~8.665、1.532~17.708、2.391~28.166;P=0.020、0.010、0.047)。④孕次≥4次,是导致晚孕期孕妇CCR指标T1/M1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55,95%CI:1.147~77.955;P=0.037)。⑤研究组65例晚孕期CCR异常高危妊娠孕妇中,S1/S2与心脏EF、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对于诊断孕妇心脏功能的一致性分别为93.8%(61/65)与89.2%(58/65);D/S与心脏EF、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对于诊断孕妇心脏功能的一致性,则分别为93.8%(61/65)和89.2%(58/65)。 结论多次妊娠,孕龄为32~34+6孕周,合并高危妊娠及合并心、脑血管病家族史,以及年龄≥29岁、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均为导致晚孕期高危妊娠孕妇CCR异常的高危因素,需加强对此类孕妇在心脏功能方面的产前保健。CCR指标与超声心动图(EF)及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诊断晚孕期孕妇心脏功能的一致性较高,而且PCGT评估晚孕期孕妇CCR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孕中、晚期妇女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为不同孕期妇女补充维生素D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嘉兴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4—6月建卡并定期产检的孕妇520人,按初次检测血清25-(OH)D水平时的孕周分成两组,即孕中期278人和孕晚期242人,评估两组孕妇血清25-(OH)D水平及维生素D营养状况。结果孕中、晚期孕妇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28.0±10.4)和(37.7±9.8)nmol/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中、晚期妇女存在维生素D营养状况不良分别占99.28%和98.76%,孕中期组妇女营养不良比孕晚期组严重(P0.01)。结论妊娠中、晚期妇女普遍存在维生素D营养不良,孕中期妇女更为严重,应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