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掌握及需求情况,指导护理人员有目的地进行健康教育。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52名健康体检者进行高血压病及危险因素认知情况、知识需求及需求方式等进行调查。结果252名健康体检者中有44.3%掌握高血压患病知识及危险因素知识;有53.0%认知高血压预防方法,但实施预防措施的只有2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预防措施、危险因素、病因占需求的前3位。结论体检人群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缺乏,大部分未主动采取预防措施;护理人员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血压知识宣教,以提高体检人群的预防意识,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延续健康教育对出院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对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需求,指导护理人员有目的地进行延续的健康教育。方法采用出院患者的电话调查对278名健康体检者进行高尿酸血症认知情况、知识获得途径、知识需求及对延续护理需求方式等调查。结果278名中有56.6%掌握高尿酸血症患病知识及危险因素;有61.7%认知高尿酸血症预防方法,但实施预防措施只有25.5%(P〈0.01);其知识来源于多种途径,电视、广播、网络占48.2%,医务人员占25.7%;对出院患者开展延续缝康教育是最受欢迎的形式。结论健康体检对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存在不足,反映护理人员进行延续健康宣教的必要性,提高体检人员住院后的防护意识,从而降低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健康体检人群脂肪肝相关知识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对脂肪肝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需求,指导护理人员有目的地进行健康教育。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16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脂肪肝的认知情况,知识获得途径,知识需求及需求方式等调查。结果416名中51.7%掌握脂肪肝患病知识及危险因素,63.9%认知脂肪肝的预防方法。其知识来源于多种途径,电视广播网络占54.2%,医务人员占28.7%;预防措施、并发症及治疗方法占需求的前三位。结论体检人群对脂肪肝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存在不足,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提高体检人群的防护意识,从而降低脂肪肝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2004年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及建筑工地工人的乙型肝炎感染状况,为制定卫生防病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年北京市海淀区从业人员(包括饮食、饮水行业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以及建筑工地工人)进行健康体检,分别采用ELISA方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谷丙转氨酶。结果全年共检测58815例。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为3.37%;谷丙转氨酶阳性率为2.12%;以建筑工地人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最高,为8.68%。结论应加强监督力度把好服务行业的卫生质量关。应重点关注建筑工地人员的卫生状况,改善他们的整体卫生环境,从而促进整个人群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个人体检人群进行简短的健康知识教育,以提高体检人群对体检的认识及以后自我保健的意识。方法 选择200例需要进行的人群,随机分为二组,一组在体检前先进行个人健康教育,然后才开单体检,另一组则按个人的需要进行开单体检。结果 进行健康知识教育的个人体检人群对体检有初步的认识,对体检中的各项检查适应性强,心理负担较轻。提高了体检人员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讨论 健康教育对体检人员选择合适的体检项目,了解体检流程及体检注意事项,减少体检操作中的不适,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轻松、快捷地完成全部体检项目,提高体检人员的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郑海燕  张少浓 《护理研究》2004,18(5):863-864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及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方法]采用问卷法,对本院69名在岗护士进行调查。[结果]46.4%护士缺乏健康教育知识,95.7%护士认为开展健康教育很重要,94.2%护士认为开展健康教育是医生、护士的共同职责,87.0%护士已在临床工作中开展了健康教育,81.2%护士认为健康教育以书面教育为主:[结论]护理人员缺乏健康教育知识,应进一步加强在职护士的健康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已婚妇女生殖系统健康状况及她们对生殖系统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健康教育需求形式状况,以便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本院进行体检的24677名已婚妇女进行妇科体检,并随机抽取370名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对生殖系统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健康教育知识需求方式。结果已婚妇女生殖道疾病患病率为36.9%,患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宫颈疾病27.5%、阴道炎7,7%、附件炎1.0%、妇科肿瘤0.6%、子宫颈癌0.05%.宫颈疾病占所有妇科疾病首位;其中宫颈糜烂患病率为20.3%,占宫颈疾病的首位。对生殖系统健康教育知识平均知晓率为36、4%,需要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结论已婚妇女妇科疾病患病率较高,特别是宫颈疾病患病率高;已婚妇女对生殖系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低,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较弱,对健康服务需求非常迫切;因此,应对已婚妇女开展多元化健康教育。引导妇女转变观念,加强自我生殖系统保健意识,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可减少妇科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某体检中心医务人员手卫生及体检人群中接触类传染性疾病的现状。方法使用现场观摩模式对体检中心143名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五个手卫生环节执行情况进行观察,对未规范手卫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2012年6-11月体检者中接触类传染性疾病的检出情况及其与住院患者该类疾病检出率的比较。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平均依从率为34.6%,正确率为53.8%;其中护士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最高,分别是70.4%和69.0%,与其他医务人员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体液类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最低,为15.9%,临床医生手卫生正确率最低,为16.1%;五个手卫生环节中,各类人员在“离开病房环境后”环节执行率最高;未规范手卫生原因分析,主要集中在“体检者都很健康”和“太麻烦”两个方面。体检人群中接触类传染性疾病检出率为9.6%,与住院患者检出率接近。结论体检中心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较低,正确率不高,各类人员特别是非护理人员对手卫生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相关部门应针对性的强化手卫生监督及巡查力度。体检人群中接触性传染性疾病检出率并不低于普通病区,从事体检工作的医务人员与其他医务人员一样存在潜在感染风险,应重视相应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健康体检人群乙肝相关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对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指导护理人员有目的地进行健康教育。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29名健康体检者进行乙肝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乙肝疫苗的认知情况、知识获得途径、知识需求及需求方式等调查。结果 629名健康体检者中有半数以上掌握乙肝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有87.0%认知乙肝疫苗能有效预防乙肝,但实施乙肝疫苗注射的人数只有67.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知识来源于多种途径,其中来自电视广播占50.6%,报刊杂志占45.7%,医务人员26.8%等;预防措施、传播途径和乙肝疫苗知识占需求的前三位,一对一咨询是最受欢迎的健康教育形式。结论体检人群对乙肝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乙肝疫苗的注射情况存在不足,有待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提高体检人群的防护意识,从而降低乙肝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缓解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社会心理压力、提高战胜乙肝的信心,减少大学生乙肝病毒感染率。方法对湖南农业大学1999年、2004年和2006年入学新生的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心理状态和健康教育需求进行了调查,并通过发放乙型肝炎健康教育手册、主办心理讲座和个别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结果健康教育实施前,HBsAg阳性学生中有71%的学生认为对以后的生活有负面影响,65%的学生存在焦虑情绪,54%的学生担心影响就业;健康教育实施后,只有25%的HBsAg阳性学生认为对自己以后的生活有负面影响(p〈0.01),比健康教育前降低了46个百分点,但仍有47%的学生担心影响就业,健康教育的实施,使学生对乙肝知识的了解大幅度提高。结论乙肝病毒感染者的心理问题对其自身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对社会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健康教育可以缓解乙肝病毒感染者的社会心理压力、提高战胜乙肝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妊娠期妇女孕期保健、心理卫生、孕期营养等知识的需求和掌握情况,探索最佳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选择首次妊娠孕20周以内的健康孕妇400例,根据其个人的基本条件、孕妇心理状况、社会支持情况、最喜爱和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和对健康知识掌握的情况等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问卷情况。结果400例孕妇在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方面,最喜爱的措施是面对面咨询,占84.5%;认为有必要参加孕妇学校者占87.5%;认为有必要参加孕期心理健康教育者占86.5%;对健康教育相关内容正确率方面排序依次是:孕期保健(92.8%)、孕产妇心理卫生(91.3%)、孕产妇营养(87.3%)和孕期口腔保健(64.8%)。结论对妊娠期妇女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是必要的,应建立一套科学化、系统化、整体化的孕妇学校健康教育体系,使孕妇处于最佳身心和护理状态,以顺利度过妊娠期及产育健康的后代。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人们对护理健康教育讲座的需求及满意情况,为医院内开展护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问卷抽查2005年1月到2005年12月在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参加“家庭护理系列健康教育”讲座的186名人员。结果83.3%的人来院参加讲座的主要目的是增加预防保健知识,78.5%和73.1%的人想了解饮食护理或疾病护理的相关知识;62.4%的人认为医院开展护理讲座很有必要,54.3%的人认为讲座的可行性强;84.9%的人认为护理讲座与医疗讲座同样有效,57.5%的人认为患病后护理与治疗同样重要;88.2%的人认为护理讲座设计合理实用、值得信赖。结论医院应根据人们的需求大力发展护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该院2010~2012年健康体检人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了解健康人群中HBsAg阳性的分布情况。方法对741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标本用ELISA法进行定性检测,通过年龄段进行归类分组。结果2010~2012年的健康人群中的HBsAg阳性率分别是9.2%、7.2%、6.1%。结论该院2010~2012年的健康人群中的HBsAg阳性是逐年下降的,其中大部分HBsAg阳性分布在36~55岁且男性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4.
在健康体检中开展健康教育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健康体检中的作用。方法:从提高医务人员对健康促进的认识、环境布置、全程导诊、个体化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等方面入手,在健康体检过程中全面引入健康教育的理念,并对体检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体检者满意度达96.32%,比上一年增长9.2%。结论:在健康体检程中正确、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对体检工作的开展是非常必要的,医护人员应提高健康教育知识结构与健康宣教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健康体检人群对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需求,加强健康教育的针对性,降低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82名健康体检者进行骨质疏松症的认知情况、知识需求、知识获得途经等方面的调查。结果682名调查对象中正确回答骨质疏松症知识及危险因素者占44.7%~63.3%,掌握骨质疏松症预防方法者占50.0%左右,但落实预防措施者仅22.3%;对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的需求排前3位的是预防措施、不良后果及治疗方法;被调查者通过多种途径获得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其中以电视、广播、网络及报刊杂志为主。结论体检人群对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存在不足,尤其是行为落实不容乐观,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提高体检人群的防护意识,从而达到降低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1110名农村居民卫生知识、卫生行为现状与健康教育需求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地区因受经济、文化、环境和传统卫生观念的影响,尽管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缺乏对卫生保健的投资。平均卫生知识知晓率为58.62%,卫生行为正确率为46.69%;卫生行为正确率相对较低。大部分调查对象对消灭“四害”知识、食品卫生知识、预防传染病等卫生知识需求相对较高,而对职业危害、地方病、性病等特殊人群疾病的卫生保健知识需求率较低。在卫生保健知识传播形式的需求方面以电视最多,需求率95.60%,其次是广播及黑板报、报纸,需求率为93.91%。因此,应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疾病的特点,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在广大农村逐步普及健康教育,使农村居民树立科学的卫生观念,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卫生行为的形成,是增进全县人民健康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郑若凤 《现代康复》1998,2(3):202-203
1110名农村居民卫生知识、卫生行为现状与健康教育需求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地逸因受经济、化、环境和传统卫生观念的影响,尽管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缺乏对卫生保健的投资。平均卫生知识知晓率为58.&%.卫生行为正确率为46.69%;卫生行为正确率相对较低。大部分调查对象对消灭“四害”知识、食品卫生知识、预防传染病等卫生知识需求相对较高,而对职业危害、地方病、性病等特殊人群疾病的卫生保健知识需求率较低。在卫生保健知识传播形式的需求方面以电视最多,需求率95.60%,其次是广播及黑板报、报纸,需求率为9391%。因此,应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疾病的特点,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在广大农村逐步普及健康教育,使农村居民树立科学的卫生观念.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卫生行为的形成,是增进全县人民健康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江育萍 《现代护理》2007,13(7):1811-1813
目的了解护生AIDS知识来源及AIDS知识态度行为,为开展AIDS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随机抽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451名护生进行AIDS知识调查。结果护生获得AIDS的知识来源依次是宣传资料、电视电台、报纸杂志;AIDS的一般知识8道题,正确率为64.0%;AIDS的防治知识15道题,正确率为62.8%;对待AIDS态度10道题,正确率为60.9%。结论护生所拥有的AIDS知识相对不足,建议开展多种形式的AIDS宣教活动,以不断提高和强化学生的AIDS知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中小学教师健康状况分析,找出不利健康因素,提出预防对策。方法:按照《云南省关于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检办法》进行逐项检查。结果:合格率100%,近视57.5%,色弱3%,慢性鼻炎2.5%,急慢性咽炎2.5%,乙型肝炎1.8%,扁桃体肿大1.4%,中耳炎2名,脊柱轻度畸形1名。结论:教师体检合格,但存在近视、色弱等疾病,需及时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护士甲型H1N1流感知识、信念、行为(简称知、信、行)改善的效果。方法以抽样调查方式比较教育前、后的知、信、行各方面问题的总正确率差异,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教育前后知识总正确率分别为81.91%,97.89%;信念(态度)总正确率分别为80.32%:96.53%;行为总正确率分别为87.23%,97.68%。教育后知、信、行总正确率与教育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讲座、承诺、督促的模式开展医院护士甲型H1N1流感专题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护士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知识、信念、行为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