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对血管紧张素Ⅱ剌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胶原生成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9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①采用组织贴壁法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②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1×10-9,1×10-8,1×10-7,1×10-6mol/L血管紧张素Ⅱ组;1×10-9,1×10-8,1×10-7,1×10-6mol/L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1×10-7mol/L血管紧张素Ⅱ (1×10-9,1×10-8,1×10-7,1×10-6mol/L)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③以3H脯氨酸掺入试验测定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胶原合成功能,以四氮唑盐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分别观察不同浓度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合成胶原的影响。结果:①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及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胶原合成功能的作用: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的3H脯氨酸掺入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随着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增高,血管平滑肌细胞的3H脯氨酸掺入率呈递增趋势。血管紧张素Ⅱ 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的3H脯氨酸掺入率在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浓度的增高,血管平滑肌细胞的3H脯氨酸掺入率呈递减趋势,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②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及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随着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浓度的增高,四氮唑盐比色值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随着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增高,四氮唑盐比色值增也明显增高,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血管紧张素Ⅱ 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中,在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浓度的增高,四氮唑盐比色值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对血管紧张素Ⅱ剌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及胶原的生成起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对血管紧张素Ⅱ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胶原生成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9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①采用组织贴壁法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②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1×10-9,1×10-8,1×10-7,1×10-6mol/L血管紧张素Ⅱ组;1×10-9,1×10-8,1×10-7,1×10-6mol/L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1×10-7mol/L血管紧张素Ⅱ+(1×10-9,1×10-8,1×10-7,1×10-6mol/L)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③以3H脯氨酸掺入试验测定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胶原合成功能,以四氮唑盐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分别观察不同浓度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合成胶原的影响.结果①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及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胶原合成功能的作用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的3H脯氨酸掺入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随着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增高,血管平滑肌细胞的3H脯氨酸掺入率呈递增趋势.血管紧张素Ⅱ+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的3H脯氨酸掺入率在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浓度的增高,血管平滑肌细胞的3H脯氨酸掺入率呈递减趋势,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②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及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随着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浓度的增高,四氮唑盐比色值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随着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增高,四氮唑盐比色值增也明显增高,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血管紧张素Ⅱ+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中,在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浓度的增高,四氮唑盐比色值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对血管紧张素Ⅱ剌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及胶原的生成起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对血管紧张素Ⅱ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胶原生成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9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①采用组织贴壁法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②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1&;#215;10^-9 1&;#215;10^-8 ,1&;#215;10^-7,1&;#215;10^-6mol/L血管紧张素Ⅱ组;1&;#215;10^-9,1&;#215;10^-8,1&;#215;10^-7,1&;#215;10^-6mol/L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1&;#215;10^-7mol/L血管紧张素Ⅱ+(1&;#215;10^-9,1&;#215;10^-8,1&;#215;10^-7,1&;#215;10^-6mol/L)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③以^3H脯氨酸掺入试验测定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胶原合成功能,以四氮唑盐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分别观察不同浓度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合成胶原的影响。 结果:①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及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胶原合成功能的作用: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的。H脯氨酸掺入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均无显著性。随着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增高,血管平滑肌细胞的。H脯氨酸掺入率呈递增趋势。血管紧张素H+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的^3H脯氨酸掺入率在血管紧张素H浓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浓度的增高,血管平滑肌细胞的^3H脯氨酸掺入率呈递减趋势,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②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及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随着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浓度的增高,四氮唑盐比色值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随着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增高,四氮唑盐比色值增也明显增高,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0.01)。血管紧张素Ⅱ+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组中,在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浓度的增高,四氮唑盐比色值均显著降低(P〈0.01)。 结论:肾上腺髓质素N端20肽对血管紧张素Ⅱ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及胶原的生成起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不同强度恒磁场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的第 3代HUVEC ,分为 6组 ,即对照组、AngⅡ组及AngⅡ +不同强度 (1× 10 -4T、5× 10 -4T、10× 10 -4T和 2 0× 10 -4T)恒磁场组。各组细胞于无磁场条件下培养或不同强度磁场作用 48h后收集标本 ,用MTT比色法和3 H 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 ,末端脱氧核糖核酸酶介导的dUTP末端标记法(TUNEL法 )和流式细胞仪碘化丙啶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1μmol/LAngⅡ可抑制HUVEC增殖 ,诱导HUVEC凋亡。AngⅡ +不同强度恒磁场组细胞增殖均显著高于AngⅡ组 (P <0 .0 5 ) ,细胞凋亡显著低于AngⅡ组 (P <0 .0 5 ) ,并呈现强度依赖效应。结论  1μmol/L AngⅡ可抑制HUVEC增殖并诱导HUVEC凋亡 ;(1~ 2 0 )× 10 -4T的恒磁场可强度依赖性拮抗AngⅡ对HUVEC的作用 ,促进HUVEC增殖并抑制HUVEC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7表达变化,以及对其凋亡及增殖的影响。方法: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株NRK-52E分别与终浓度为0(对照组)、10-6mol/L、10-7mol/L、10-8mol/L、10-9mol/LAngⅡ共培养24h。通过AnnexinV-FITC/PIKit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和Smad7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Smad7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随着AngⅡ浓度的增加,10-6mol/LAngⅡ组与对照组相比凋亡指数显著增加,分别为(27.06±1.14)%vs(3.09±0.73)%(P<0.001)。与对照组相比,Smad7的表达在含有AngⅡ组中均呈现出低表达水平,并在一定范围内随AngⅡ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受到抑制,并与细胞凋亡指数成负相关(r=-0.82,P<0.05)。结论:AngⅡ可以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Smad7的表达,同时促进细胞凋亡,二者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源性缓激肽对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诱导乳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方法体外原代培养新生Wistar大鼠的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ngⅠ组(10-9~10-5mol/L)、AngⅠ(10-6mol/L)+氯沙坦(losartan,Los)组、AngⅠ+卡托普利(captopril,Capt)组、AngⅠ+Capt+缓激肽B2受体拮抗剂(Hoe-140)组和AngⅠ+Capt+左旋硝基精氨酸(L-NNA)组,测量心肌细胞3H-亮氨酸掺入量、蛋白含量、细胞体积和搏动频率。结果 (1)AngⅠ可使培养的心肌细胞肥大,其作用有剂量依赖性。AngⅠ(10-6mol/L)引起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与AngⅡ(10-7mol/L)相似;(2)Los可抑制AngⅠ的促肥大作用,与AngⅠ组相比,Los能使诱导3H-亮氨酸掺入量、总蛋白、细胞体积和搏动频率分别减少18.83%、18.66%、27.18%和26.37%(P<0.05);(3)Capt可抑制AngⅠ引起的心肌细胞肥大,其作用可被Hoe-140和L-NNA完全抑制。结论培养的心肌细胞可以将AngⅠ转化成AngⅡ,后者可使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增加、细胞体积增大,Capt通过减少AngⅡ生成和减少缓激肽降解抑制心肌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对培养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增殖的作用及干扰素 -γ对其增殖的影响。方法 幼龄Wistar大鼠 (4周龄 ) 1 2只 ,分成对照组、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组、干扰素 -γ组和干扰素 -γ +AngⅡ组 ,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分别测定3H -胸腺嘧啶 (3H -TdR)、3H -亮氨酸 (3H -Leu)的掺入量和细胞周期中各期细胞构成比。结果 AngⅡ (0 1 μmol/L)作用 2 4h能使VSMCs的3H -TdR与3H -Leu的掺入量比对照组增多 ,且S期和G2 /M期细胞增多 ,细胞增殖指数增大 ;干扰素 -γ组无以上作用。与AngⅡ组相比 ,干扰素 -γ(50 0U/mL) +AngⅡ组3H -TdR、3H -Leu的掺入量明显减少 ,S期细胞构成比和细胞增殖指数亦明显减少。结论 Ang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有促增殖作用 ,这种促增殖作用能被干扰素 -γ所拮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及人α1(Ⅰ)原胶原基因启动调控序列的作用。方法用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作为本研究的模型细胞。①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掺入法测定经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处理24 h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②构建含长短不一的人α1(Ⅰ)原胶原基因5'侧翼区序列与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报告基因的重组体pCOLH11.5、pCOLH12.5,用FUGENE 6将重组体转染至人皮肤成纤维细胞,ELISA法测定不同浓度血管紧张素Ⅱ作用24 h后,转染有重组体的成纤维细胞的CAT表达量。结果①在1×10-9~1×10-5mol/L血管紧张素Ⅱ处理24 h后,各浓度组成纤维细胞增殖值与对照组之间不存在剂量依赖关系(P>0.05)。②2种重组体转染成纤维细胞,并经血管紧张素Ⅱ处理24 h后,转染细胞的CAT相对表达量测定:pCOLH12.5组与对照组之间,较高浓度组(1×10-5mol/L)与较低浓度组(10×10-6mol/L)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pCOLH11.5组与对照组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在1×10-9~1×10-5mol/L浓度范围内,对所研究的模型细胞———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不存在剂量依赖关系。血管紧张素Ⅱ对胶原基因启动序列pCOLH12.5具有正性调控作用,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血管紧张素的改变与心肌胶原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病毒性心肌炎(VM)不同阶段血管紧张素(Ang)的改变与胶原含量的关系,探讨VM的病理机制。【方法】建立VM小鼠模型,放免法检测不同时点血浆及心肌组织的AngⅠ和AngⅡ浓度、含量,氯氨T法测定心肌的胶原含量。【结果】VM小鼠在感染21d、30d血浆及心肌组织的AngⅠ和AngⅡ浓度、含量以及胶原含量均较感染10d及正常组显著增高。VM小鼠AngⅠ、AngⅡ的浓度在血浆与心肌中均呈高度正相关;血浆和心肌中AngⅠ、AngⅡ的浓度均与心肌胶原含量呈正相关。【结论】VM小鼠恢复期血浆和心肌中AngⅠ、AngⅡ的浓度以及心肌胶原含量明显增高,而AngⅠ、AngⅡ的浓度与心肌胶原含量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白血病HL-60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L-60细胞株,予Ang II(终浓度10-9、10-8、10-7、10-6 mol/L)刺激24 h或予AngⅡ(终浓度10-7 mol/L)刺激12h、24 h、48 h;先经PI3K/AKT抑制剂LY294002(40 umol/L)预处理1 h,再予10-7 mol/L Ang II刺激24 h,收集细胞,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OPN表达情况。结果:AngⅡ促进HL-60细胞表达OPN,在一定浓度及时间内,其表达量随着AngⅡ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关系;经LY294002预处理再予AngⅡ刺激的HL-60细胞,与对照组比较,OPN表达明显抑制(P0.05)。结论 :AngⅡ经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OPN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的实验性大鼠(Wistar)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以12周龄Wistar健康大鼠为研究对象。采用胰酶消化法培养CFs,采用改良的MTT比色法观察CFs的增殖状况,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测定CFs的DNA合成功能,3H-脯氨酸(3H-Proline)掺入法测定胶原合成。【结果]CFsMTT吸光值随卡维地洛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减低,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0.01~10.00μmol/L卡维地洛分别干预72h时,Wistar大鼠CFs 3H-TdR及3H-Proline掺入率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减低(分别P〈0.05,P〈0.01)。随着卡维地洛干预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呈浓度依赖性。【结论】卡维地洛可显著抑制CFs的DNA合成及细胞增殖,并进一步抑制胶原沉积及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ADPH氧化酶2(NOX2)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SHR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进行培养,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n=6):空白对照组、Ang Ⅱ(10-8 mol/L)组、Ang Ⅱ(10-7 mol/L)组和Ang Ⅱ(10-6 mol/L)组.RT-PCR检测NOX2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OX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ng Ⅱ(10-8、10-7mol/L)组NOX2 mRNA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NOX2蛋白的表达升高(P<0.01),Ang Ⅱ(10-6mol/L)组NOX2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Ang Ⅱ可以促进高血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X2的激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fibroblasts,CFs)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差速贴壁法体外培养新生Wistar大鼠的心肌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AngⅡ组,Losartan+Ang Ⅱ组,不同浓度Mat(0.25、0.5、1.0 mmol/L)+Ang Ⅱ组.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并检测CyclinD1、p21的表达;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p27蛋白表达.结果:(1)AngⅡ可显著提高心肌成纤维细胞MTT-OD值,使S期细胞比率增加,G1期细胞比率下降,并降低细胞p27蛋白的表达.而对CyclinD1、p21蛋白表达无影响.AT1受体拮抗剂Losartan可完全阻断AngⅡ的作用.(2)在一定范围内(0.25~1.0 mmol/L),Mat能降低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MTT-OD值,使S期细胞比率下降,G1期细胞比率增加,并提高心肌成纤维细胞中p27、p21蛋白水平,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1)AngⅡ通过AT1受体促进CFs增殖,机制可能与降低p27蛋白的表达有关.而与CyclinD1、p21无关.(2)在一定范围内,Mat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其作用与增强p27、p21的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及p21,p27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对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fibroblasts,CFs)增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差速贴壁法体外培养新生Wistar大鼠的CFs,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ngⅡ处理组,洛沙坦(losartan)+AngⅡ处理组。作用24h后,收集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活细胞形态;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与p21和p27的蛋白表达。结果:AngⅡ可显著提高CFsMTT-OD值,使S期细胞比率增加,G1期细胞比率下降,并降低细胞p27蛋白的表达,而对p21的蛋白表达无影响。AT1受体拮抗剂Losartan可完全阻断AngⅡ的作用。结论:AngⅡ通过AT1受体促进CFs增殖的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p27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AngⅡ对人心房肌细胞膜钙通道电流的影响及卡维地洛的拮抗作用,为应用卡维地洛治疗房性心律失常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急性分离单个人心房肌细胞,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记录L-型钙电流(LCaL)。实验分4组:对照组,AngⅡ(0.1μmol/L)组,卡维地洛(1μmol/L)组,AngⅡ+卡维地洛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1μmol/LAngⅡ使人心房肌细胞膜LCaL峰值电流密度明显增加(-12.74±1.65vs-5.78±0.82pA/pF,P<0.05)。1μmol/L卡维地洛对人心房肌细胞膜ICa-L无明显影响(-5.72±0.77pA/pF).但可拮抗AngⅡ的作用;AngⅡ+卡维地洛组的ICa-L峰值电流密度(-8.03±0.84pA/pF)与AngⅡ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AngⅡ对人心房肌细胞具有明显的电生理学作用,0.1μmol/LAngⅡ可促进人心房肌细胞膜ICaL.卡维地洛可拮抗AngⅡ对人心房肌细胞膜ICaL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异丙酚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 AngⅡ)诱导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机制。方法 100只出生1~3 d的Wistar大鼠进行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分离与培养后,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细胞培养基中加入1 mL含体积分数1%小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AngⅡ组(细胞培养基中加入1 mL 1.0×10-7 mol/L AngⅡ),AngⅡ+异丙酚0.5 mmol/L组(细胞培养基中加入1 mL 1.0×10-7 mol/L AngⅡ+0.5 mmol/L异丙酚)、AngⅡ+异丙酚1.0 mmol/L组(细胞培养基中加入1 mL 1.0×10-7 mol/L AngⅡ+1.0 mmol/L异丙酚)、AngⅡ+异丙酚1.5 mmol/L组(细胞培养基中加入1 mL 1.0×10-7 mol/L AngⅡ+1.5 mmol/L异丙酚)。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抑制率,采用PCR法检测各组细胞α-SMA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总蛋白含量。结果培养48 h,AngⅡ组细胞生长抑制率[(14.23±1.17)%]低于对照组[(23.32±2.15)%]、AngⅡ+异丙酚0.5 mmol/L组[(24.19±1.36)%]、AngⅡ+异丙酚1.0 mmol/L组[(29.25±2.30)%]及AngⅡ+异丙酚1.5 mmol/L组[(31.37±2.19)%](P<0.05),AngⅡ+异丙酚1.5 mmol/L组、AngⅡ+异丙酚1.0 mmol/L组、AngⅡ+异丙酚0.5 mmol/L组细胞生长抑制率依次降低(P<0.05);AngⅡ组心肌成纤维细胞α-SMA mRNA相对表达量(2.05±0.23)、总蛋白含量(225.06±18.66)均高于对照组(0.98±0.12、150.65±11.23)、AngⅡ+异丙酚0.5 mmol/L组(1.78±0.25、197.54±11.56)、AngⅡ+异丙酚1.0 mmol/L组(1.50±0.11、182.51±10.14)和AngⅡ+异丙酚1.5 mmol/L组(1.12±0.05、168.26±11.05)(P<0.05),AngⅡ+异丙酚0.5 mmol/L组、AngⅡ+异丙酚1.0 mmol/L组、AngⅡ+异丙酚1.5 mmol/L组及对照组心肌成纤维细胞α-SMA mRNA相对表达量及总蛋白含量依次降低(P<0.05)。结论异丙酚具有抑制AngⅡ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且随剂量增加,抗心肌成纤维的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研究人重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趋化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探讨机械通气肺损伤的致病机制.方法 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以2.0×105/mL接种在12孔细胞培养板内,随机(随机数字法)将细胞分为4组(n=24):(A)对照组不加药物;(B)AngⅡ1 h组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1×10-6mmol/L的AngⅡ刺激1 h;(C)AngⅡ2 h组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1×10-6 mmol/L的AngⅡ刺激2 h;(D)AngⅡ4 h组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1×10-6 mmol/L的AngⅡ刺激4 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用ELISA法测定IL-8含量;提取细胞总RNA,采用逆转录PCR技术检测Ⅱ-8 mRNA的表达水平;提取细胞核蛋白,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法检测NF-κB的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 p65亚基的水平.采用方差分析检验总体差异,组间两两比较使用q检验.结果 ELISA法测得AngⅡ1 h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8含量(135.35±28.93)pg/mL较对照组(29.59±8.36)pg/mL显著增高(P<0.01);AngⅡ2 h组IL-8含量(357.12±57.21)pg/mL较AngⅡ1 h组显著增高(P<0.01);AngⅡ4 h组IL-8含量(1732.13±261.73)pg/mL较AngⅡ2 h组显著增高(P<0.01),4组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8.41,P<0.05).PCR检测AngⅡ1 h组IL-8 mRNA的表达(Au·mm)水平(0.49±0.08)较对照组(0.13±0.03)显著增高(P<0.01);AngⅡ2 h组IL-8 mRNA的表达(Au·mm)水平(0.71±0.10)较AngⅡ1 h组显著增高(P<0.01);AngⅡ4 h组IL-8 mRNA的表达(Au·mm)水平(0.88±0.11)较AngⅡ2 h组显著增高(P<0.05),4组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9.08,P<0.05).凝胶电泳迁移率法测得AngⅡ1 h组NF-κB的活性(Au·mm)(139.76±11.72)较对照组(70.37±6.57)显著增高(P<0.01);AngⅡ2 h组NF-κcB的活性(Au·mm)(198.90±18.95)较AngⅡ1 h组显著增高(P<0.05);AngⅡ4 h组NF-κB的活性(388.73±26.27)(Au·m)较AngⅡ2 h组显著增高(P<0.01),4组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3.15,P<0.05).Western blot法检测AngⅡ1 h组NF-κB p65的水平(Au·mm)(73.97±5.34)较对照组(33.05±6.23)显著增高(P<0.01);Ang Ⅱ2 h组NF-κB p65的水平(Au·m)(168.72±8.40)较AngⅡ1 h组显著增高(P<0.01);AngⅡ4 h组NF-κB p65的水平(254.63±12.26)较AngⅡ2 h组显著增高(P<0.01),4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33,P<0.05).结论 AngⅡ可通过激活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NF-κB系统,显著上调趋化因子IL-8的表达,引起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和活化,造成急性肺损伤,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这可能是机械通气肺损伤的致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血管紧张素Ⅱ对单核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调控机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对人单核细胞组织因子 (TF)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的分离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及Percoll。细胞促凝活性 (PCA)的检测采用一期凝固法。细胞TF抗原测定采用ELISA法 ;TFmRNA检测采用RT PCR的方法 ;IκBα水平分析采用Westernblot方法 ;NF κB的变化分析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结果 AngⅡ (10 - 9~ 10 - 7mol L)可剂量依赖性诱导单核细胞PCA、TF抗原及mRNA的增加 ,并有明显的时效关系。洛沙坦 (losartan)浓度在 10 - 6 ~10 - 5mol L可不同程度地阻断AngⅡ的作用。Staurosporine(2 .5× 10 - 7mol L)以及金雀异黄素 (4× 10 - 5mol L)可显著抑制AngⅡ (10 - 7mol L)诱导的单核细胞PCA、TF抗原增加及TFmRNA的表达 ;AngⅡ(10 - 7mol L)作用 15min可引起单核细胞IκBα水平下降 (P <0 .0 5 ) ,6 0min时IκBα水平降至最低水平 ,180min时恢复至正常水平 ;凝胶电泳迁移率显示AngⅡ (10 - 7mol L)诱导单核细胞NF κB的作用在 15min起效 ,6 0min时核内NF κB的水平最高 ,180min恢复正常 ;洛沙坦 (10 - 5mol L)或PDTC(10 - 4mol L)均可抑制NF κB的活化。结论 AngⅡ可诱导单核细胞TF的表达 ,该作用是通过AngⅡ 1型受体实现的。胞内PKC发挥较强的作用。NF κB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人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细胞调理液 (RPE -CM )对人结膜囊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用MTT比色法、3H -脯氨酸掺入法和原位杂交法观察RPE -CM对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及胶原合成活性的作用。结果 :RPE细胞培养调理液可使成纤维细胞的OD值明显增高 (P<0.01) ,还可使成纤维细胞3H -脯氨酸掺入的CPM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处理组成纤维细胞中Ⅰ型前胶原mRNA原位杂交信号明显增强。结论 :RPE -CM可刺激成纤维细胞生长及胶原合成 ,此作用与RPE细胞的去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对新生SD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DNA合成的影响,为防治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胰酶消化、差速贴壁法培养新生SD大鼠CFs,以3HTdR掺入法测定DNA合成,观察不同浓度Sim分别作用不同时间对CFsDNA合成作用的影响。【结果】①CFs的3HTdR掺入率随着Sim干预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10-6mol/LSim和10-5mol/LSim组的3HTdR掺入率分别为(1175±202.66)cpm/2000cells、(771±164.86)cpm/2000cells,明显低于对照组(1608±204.32)cpm/2000cells(均P<0.01);②10-5mol/LSim作用CFs6h、12h、24h、36h、48h,随着Sim作用时间的延长,CFs的3HTdR掺入率呈递减趋势,与时间呈明显的负相关(r=-919,P<0.01)。【结论】Sim可抑制CFsDNA的合成,即可抑制CFs增殖,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