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市场条件下的竞争日趋激烈,其实质是科技与人才的较量。为了使中医科研的决策更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笔者通过参与制定我院中医科研的全面规划,在调查研究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就有关中医科研管理方面的想法试述如下。1着眼长远,制定中医科研的总体目标制定中医科研的总体规划,从发展规划、科研机构现状与预测的研究、中医事业战略研究等软科学研究等方面,为中医科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蓝图,使科研管理有遵循的目标与主攻方向。在指导思想上,以临床应用研究为主,遵循中医理论体系,坚持中医特色,探索…  相似文献   

2.
中医科研工作的一些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研究中医,在证候规范化、客观化等方面已取得了诸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如一些科研方向及目标定在印证、验证中医种种“假说”之上,而少有突破。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继承中医学精华基础上,使中医有所突破和创新。最终用以解决临床疑难疾病,已是目前中医科研急待解决的问题。因而我们希望广大中医科研工作者见仁见智,各述己见,对目前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争鸣,以推动中医科研和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医研究生的科研素质是中医科研进步的关键,现从科研态度、科研思维、科研能力、科研创新、中医科研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及提高中医研究生的科研素质,从而为中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及中医的经典精髓的继承与发扬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医科研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医科研的目的是继承和发展中医学,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采用中医自身的研究方法。中医的研究方法是带有明显系统论特征的整体研究方法,而现行的中医科研却主要采用了西方近代科学分析还原的研究方法,这严重破坏了中医学术的体系,阻碍了中医学术的发展。中医学的独特体系能否得以继承和发展,优势能否得以发挥,关键在于中医学能否坚持自我、能否冲破还原论认识方法的束缚和中医科研能否及时走出误区。  相似文献   

5.
一、中医科研的方法和途径当代一切有前途的学科都在不断吸收其它学科的先进成就作为自身发展的养料,现代的中医科学研究要排斥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也是不可能的。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中药,当前中医界的认识已逐步趋向一致,但对用现代医学手段研究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在概念上混淆不清,以致使一部分中医同志产生了疑虑。应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和方法研究中医、中药,毫无疑问,包括了现代西医学的方法和手段。中医学和西医学的研究对象同为人体和疾病,因此中医科研中运用的方法与西医学有  相似文献   

6.
认为《伤寒论》中不仅有对病症、治法等定性描述,还有定量描述的一面。并认为这一思想贯穿于伤寒辨治体系的各个方面,具体包括治则治法、组方用药及护理等方面。这一量辨思维对当今中医科研与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有助于构建中医特色量辨思维体系,促进中医量化现代研究,提高临证辨治水平,实现中医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7.
科研档案作为前人研究科研成果和科学活动的最原始记录,无论是对今天还是今后的中医科学研究工作,都是必须充分占有的宝贵档案材料,是中医事业迅速发展的基本条件。我们认为,只有对中医科研档案实行超前管理,才是做好中医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保证。超前管理就是在档案进馆(室)之前,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收集、选择、整理,以保证档案的完整与准确。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自成体系,疗效卓著。它作为一门科学,需要不断发展,科学研究必不可少。中医科研不仅要遵循一般科研活动的规律、方法、途径,而且必须明确它的特色及其哲理思想。医圣张仲景把《内经》的理论和诊疗结合起来,创立了中医的整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社承办的第二届全国中医科研方法学学术研讨会,将于2000年10月中旬在广东省深圳市举行,其征文内容及要求如下。1 征文内容:(1)中医古代哲学思想与中医学研究方法;(2)中医科研方法学的理论研究;(3)中医科研方法学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4)中医科研方法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5)DME方法的应用;(6)数学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7)中西医研究方法的比较研究;(8)名老中医的临床治疗思维探讨;(9)历代医家的创新方法研究;(10)其他中医科研方法的应用研究等2 征文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中医体质学说王琦中医科研思路方法与选题王琦中医腹诊王琦怎样检索中医文献资料黄宝福中医科研成果概述黄宝福「!“国医学在世界的地位与发展趋势侯召棠7.中医在日本侯召棠8.中医学必然走上世界侯召棠9.我国食管癌流行病学、病因及预 防研究进展李敏民10.中医药防治肿瘤研究进展李敏民 注:报廿人均系中国中医研究院情报所研究人员。大会报告题录~~  相似文献   

11.
中医科研分为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开发研究,而中医临床研究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提高中医临床研究的水平,已日益显得重要。提高中医临床研究的科学性,主要在于科学地选题。笔者仅就此谈谈个人一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正>传统的中医理论体系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内涵,但这种内涵的实质以及人体各部分各因素间相互关系的耦合机制和物质基础,几千年来不得而知。中医学必须运用现代的自然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的方法来探讨其奥秘,进而揭示其客观实质。中医工程学是利用现代自然科学方法与技术进行中医内在规律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它立足中医理论与应用、融合多学科优势解决中医科研与临床中的关键问题,培养既熟悉中医理论与应用,又掌握现代自然科学方法与技术的高级复合型人才[1-2]。  相似文献   

13.
论中医文献及文献学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中医文献是完善中医教材的源泉、临床证治的基础、中医科研的前提,是医史、各家学说和医古文研究的主要素材。中医文献学是中医各科的基础,是继承发扬中医学术的关键和创立现代中医学的桥梁。鉴于中医文献和文献学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在中医院校开设中医文献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医研究与基因组学及基因芯片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医学在人类基因组学发展的当今 ,在基因芯片的新技术面前 ,弘扬中医整体观 ,充分利用基因组学的庞大信息库 ,整体地应用分子生物学 ,具有当今的时代意义 ,可以体现出我国基因组学的研究特色 ,寻找中医证的基因组 ,探索中药疗效的基因表达谱。基因芯片是目前微观整体研究的最新技术 ,中医科研前沿的迫切需要 ,应抢先切入 ,尽快应用 ,以推进中医科学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5.
探索正确的中医科研路线是中医学界无法回避的课题.从面对的困惑、中医学的原创理论及其背景、团队的科研实践、系统科学诸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出中医科研的基本思路是:中医学的核心内涵是病机的主体地位和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的构建过程,表现为关系中心论.以此作为指导思想,系统地运用现存所有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学术与技术之集成作为表征,是解决当代中医科研困惑,符合中医学术内涵的科研路线.  相似文献   

16.
中医诊断学研究的探索福建中医学院中医系(福州350003)林乾树中医诊断学研究的进展直接关系到中医学术水平的发展及临床疗效的提高。21世纪随着科学的高度发展和人们对医学的新要求,怎样使传统的诊法客观化、辨证的规范化标准化,符合和适应现代中医科研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针对肖相如关于现行的中医科研“阻碍了中医学术的发展”,故“搞的越多,中医就灭亡的越快”以及西医方法不“适应”中医科研等论点提出商榷。认为任何科研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而不是为了使某种现成理论学说能“继续沿着既定的轨道”,“以保持自身体系的连续性、完整性”。科研的方法是“自然界和人的规律性的表现”,而不是为了“适应”某些既定的学术体系所选择的“用具”。中医研究完全可以采用多学科、多层次的方法,其中现代医学方法是最直接、最重要的,是使中医不灭亡而且发展的积极因素,还是中医走向现代化的必要桥梁。  相似文献   

18.
从中医科研与临床谈中医药学规范化夏善玲孙益鑫(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合肥230031)关键词:中医科研;中医临床;中医药学规范化中图法分类号:R203近年来,关于中医药学规范化问题的讨论方兴未艾,笔者不揣浅陋,结合科研与临床也试作探析。1不规范的诸...  相似文献   

19.
近来中医药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为了业内讨论的焦点,其改革的成败关乎中医学科的未来发展。中医学科作为一门我国古代沿袭至今的医学,与现代医学比较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是一门饱含经验的古朴学科,还是一门包涵超前医学思维的学科?其有着太多的疑问需要中医业者的探索。培养中医高等院校本科生一定的科研素质,无疑能为中医学科的发展奠定基础。然而科研素质包含许多的层面,也不可能几年时间可以短时促成,唯有培养科研创新思维能力较为现实,也可以为本科生的后续学习与工作从事中医科研提供可能性。为实现培养本科生中医科研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笔者认为以中医科研课题案例分析的模式是一个较好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20.
中医科研论文是中医药学实验研究与临床研究所得经验和成果的书面总结,是进行学术交流和成果推广的有力手段。同时,它也是我国传统医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信息,通过它可以看到中医学的现状及水平。撰写一篇能反映出中医科研成果的论文,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不仅要有正确的选题,完整而科学的资料整理、分析,推导以得出令人信服的正确结论,而且还要熟练地掌握中医科研论文的书写格式与方法,本文仅谈谈中医论文的题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