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肾嫌色细胞癌( 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CRCC)是Thoenes等[1]在1985年首先提出的一类独立的肾细胞癌亚型,在肾细胞癌中的比例较小,约占肾细胞癌的3.2%[2]。 CRCC起源于肾集合小管暗细胞[3],相比于其他类型肾细胞癌转移较少,5 a生存率高[4-5],预后好。 CRCC 主要表现为腰痛、血尿、体重减轻,临床上多以肿块增大产生局部压迫症状而就诊,部分因集合系统受累而出现血尿[6]。但约半数以上患者在初次发现肿瘤时无肿瘤相关症状[7]。近期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手术治疗了一例 CRCC,现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医学》2017,(6):548-552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亚型肾癌的CT、MRI特征,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经病理证实的肾癌,均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其中20例同时行MRI检查,比较各肾癌亚型的CT、MRI平扫表现及强化程度、方式。结果透明细胞癌67例,乳头状肾细胞癌6例,嫌色细胞癌4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3例,Xp11.2易位性/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1例;CT平扫显示直径<3 cm肿瘤呈均匀的等、稍低密度影,直径>3 cm的肿瘤以等/稍低密度为主的混杂密度影;MRI显示为T1WI低、等信号影,T2FS高或混杂高信号影,DWI呈混杂高信号影。CT、MRI增强扫描显示透明细胞癌、多房囊性肾癌的实性部分和Xp11.2易位性/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呈"速生速降型"明显强化;乳头状肾细胞癌、肾嫌色细胞癌、多房囊性肾癌间隔呈"延迟持续性"轻中度强化。结论不同病理亚型肾癌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行螺旋CT、MRI平扫、增强扫描对诊断、鉴别诊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肾癌不同亚型的CT征象及CT定量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经过手术和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肾癌的87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不同亚型分类,其中透明细胞癌43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6例,嫌色细胞癌18例。比较三种亚型肾癌患者平扫及增强后CT值,比较三种亚型肾癌病灶大小和强化方式,并分析肾癌亚型与CT征象的关系。结果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CT值较嫌色细胞癌患者显著较高(P0.05);透明细胞癌患者中强化均匀者为23.26%较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57.69%与嫌色细胞癌患者66.67%显著较低(P0.05);透明细胞癌患者发生坏死或囊变的概率为81.40%较乳头状肾细胞癌57.69%、嫌色细胞癌22.22%显著较高,嫌色细胞癌者发生坏死或囊变的概率较乳头状肾细胞癌显著较低,透明细胞癌患者肿瘤边缘清晰的概率为30.23%较乳头状肾细胞癌76.92%和嫌色细胞癌88.89%显著较低(P0.05)。结论肾癌不同亚型之间的CT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上能通过CT征象及CT定量分析对肾癌亚型进行初步判断,对肾癌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囊性肾细胞癌(CRCC)的临床特征,提高对CRCC的诊疗水平。方法分析15例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CRCC患者的腹部平片、IVP表现与肾癌或其他肾囊性改变相似。15例患者测得平扫CT值为12~46Hu,增强CT值为20~110Hu。表现为囊壁不均匀增厚。5例CT平扫见点状、斑点状钙化,钙化灶外可见多少不等的软组织成分。7例CRCC患者行磁共振检查,T1加权像呈低信号或混杂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增强后不规则强化。1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肾癌根治术12例,肾部分切除术3例。术中见多房囊性肾癌11例,单房囊性肾癌4例。病理检查示透明细胞癌13例,嫌色细胞癌2例。15例平均随访27.9个月,无瘤存活13例。结论 CRCC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B超、CT检查结合MRI可以提供诊断依据。CRCC采用肾癌根治术或肾部分切除术治疗,效果满意,预后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肾脏偶发小肿瘤的诊治效果。方法对192例肾脏偶发小肿瘤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其影像学检查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诊断为肾脏透明细胞癌160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8例,后肾腺瘤14例。术中冰冻病理报告为后肾腺瘤、术后病理报告为透明细胞癌3例,术前诊断肾癌行根治性肾脏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肾癌、后肾腺瘤超声表现为低回声为主58.1%(93/160),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超声表现为高回声为主44.4%(8/18)。CT扫描肾癌增强扫描CT值略高于后肾腺瘤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位于肾脏边缘突向肾外部分大于肿瘤1/2者占83.3%。肾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生存率与保留肾单位术后生存率无显著差异,而且保留肾单位手术后仅1例再发肾癌。结论影像学检查难以准确判断肾脏偶发小肿瘤的性质,肿瘤位于肾脏边缘突向肾外部分大于肿瘤1/2者可能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脏偶发小肿瘤应该采取保留肾单位手术。  相似文献   

6.
肾癌是最常见的后腹膜恶性肿瘤,其中以肾透明细胞癌最多,约占所有肾癌亚型的70%。肾透明细胞癌血供丰富,血运转移快,术后5年生存率较低。因此,术前准确诊断和判断肿瘤分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十分重要。我们对42例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的螺旋CT表现和病理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CT表现和肿瘤细胞类型、细胞排列方式、肿瘤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以期提高肾透明细胞癌术前亚型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囊性肾癌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囊性肾癌(CRCC)的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8例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术后病理确诊为囊性肾透明细胞癌7例,囊腺癌1例.随访2~10年,1例术后2年死于肿瘤转移,1例死于非肿瘤因素(心肌梗死),6例存活至今,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无其他后遗症.结论 CRCC的诊断以B超、CT为主,确诊后应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或肾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SPOP蛋白在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及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肾癌细胞株A498中SPOP的表达情况。取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肾癌患者手术标本,采用HE染色明确肿瘤病理分级,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蛋白质印迹法定性及定量检测肾透明细胞癌及正常肾组织中SPOP的表达水平。结果 SPOP在人肾癌细胞株A498、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均为阳性表达,正常肾组织中SPOP表达为阴性。结论 SPOP可能是一种肾透明细胞癌的分子标记物,对其监测将有可能协助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鼻及鼻窦内转移性肿瘤较少见,多起源于肾癌,亦可见在肾切除术很长时间甚至几十年后转移[1],双侧鼻息肉伴上颌窦内肾透明细胞癌转移尤其罕见,我院近期收治1例双侧鼻息肉伴上颌窦内肾透明细胞癌转移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能谱CT在肾癌病理分型方面的作用。方法:将45例肾癌患者进行能谱CT扫描,然后利用GSI后处理软件,测量病灶内感兴趣区的碘-水浓度、水-碘浓度、能谱曲线及40140 keV下的CT值,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肾癌能谱CT的表现。结果:肾透明细胞癌与肾乳头状细胞的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40140 keV下的CT值,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肾癌能谱CT的表现。结果:肾透明细胞癌与肾乳头状细胞的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40140 keV下的CT值的平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之间水浓度的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透明细胞癌与肾乳头状癌具有不同的能谱曲线和碘含量,能谱CT鉴别肾透明细胞癌和肾乳头状细胞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能谱CT在肾癌病理分型方面的作用。方法:将45例肾癌患者进行能谱CT扫描,然后利用GSI后处理软件,测量病灶内感兴趣区的碘-水浓度、水一碘浓度、能谱曲线及40~140keV下的CT值,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肾癌能谱CT的表现。结果:肾透明细胞癌与肾乳头状细胞的碘浓度、能谱曲线斜率40~140keV下的CT值的平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之间水浓度的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透明细胞癌与。肾乳头状癌具有不同的能谱曲线和碘含量,能谱CT鉴别肾透明细胞癌和肾乳头状细胞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肾癌组织中Vimentin蛋白表达与临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组织中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研究其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行肾根治性切除术并经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的103例病例(92例为透明细胞癌,11例为乳头状细胞癌),平均随访时间为51.2个月,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肿瘤标本中vimentin蛋白的表达情况,对肿瘤大小、分期、分级、转移及生存率等临床病理资料与vimentin表达水平的相关性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肾癌中vimentin蛋白的表达水平与非肿瘤组织相比显著增加,并且与肿瘤大小(P=0.002)、转移(P<0.001)、pT分期(P<0.001)、分级(P<0.001)、存活率(95.8%vs72.7%,P=0.002)有相关性.单变量分析显示vimentin的表达水平对肾细胞癌发展及预后具有预测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的结果显示vimentin的高表达与肾细胞癌的进展呈正相关,检测vimentin表达水平可用于肾癌分期、分级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3.
EZH2和PTEN蛋白联合检测与肾透明细胞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EZH2和PTEN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并探讨与肾透明细胞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58例肾透明细胞癌标本和8例正常肾脏组织标本中EZH2和PTEN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正常肾脏组织与肾透明细胞癌标本EZH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2.5%(1/8)和74.1%(43/58)(P<0.05).且EZH2的表达随肾癌的临床分期升高而增加,但EZH2的表达与肾癌的病理分级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正常肾脏组织与肾透明细胞癌标本PTEN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00%(8/8)和43.1%(25/58)(P<0.05),且PTEN的表达随肾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升高而降低;EZH2和PTEN在肾癌中的表达存在负相关(rs=-0.775,P<0.05).结论 PTEN和EZH2有负相关性,可能在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并可作为判定肾透明细胞癌恶性程度及进程参考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头状肾细胞癌的螺旋CT征象与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头状肾细胞癌术前的螺旋CT征象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CT主要特点为:增强扫描肿瘤呈较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强化;肾周间隙受侵征象有结节、条索状影、棘状突起和肾周筋膜增厚。MVD及VEGF表达与肾癌分期、肿瘤强化程度有相关性(P<0.05),与肿瘤密度、最大径及肾周间隙受侵征象无相关性(P>0.05)。结论:螺旋CT较好显示乳头状肾癌的影像特征,与肾透明细胞癌有明显不同,有助于鉴别诊断;并可推断PRCC中MVD、VEGF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可无创地从分子水平判断PRCC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情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UTX(ubiquitously transcribed TPR gene on the X chromosome)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诊断明确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组织标本45例,提取组织mRNA,制作组织切片,采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UTX在肾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表达的差异,并分析其表达改变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关系.结果: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UTX mRNA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883 2±0.703 8vs.0.199 7 ±0.140 0,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同样表明肾癌组织UTX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UTX在肾癌组织中的蛋白评分高出癌旁组织4倍[12±4vs.3±3,P<0.05].UTX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无明显关系,但与病理分级关系密切(P=0.004).结论:UTX在肾透明细胞癌中表达增高,并且与肾癌分级相关.  相似文献   

16.
李庆民 《基层医学论坛》2013,(7):897-898,F0003
目的探讨CT双期增强扫描对肾细胞癌病理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4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患者,包括36例透明细胞癌、7例乳头状癌、2例嫌色细胞癌,术前行CT平扫和双期动态增强扫描(肾皮质期和实质期),测量肿瘤实质的CT值,同时评价肿瘤的强化方式,对不同病理亚型肿瘤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皮质期,透明细胞癌的CT值显著高于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P<0.05)。实质期,透明细胞癌的CT值显著高于乳头状癌和嫌色细胞癌(P<0.05)。不均匀强化常见于透明细胞癌(83.3%)和乳头状癌(71.4%)。结论 CT增强扫描时分析肿瘤实质的强化值及强化的均匀度对肾癌病理亚型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碳酸酐酶IX与Pten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8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15例正常肾组织中碳酸酐酶IX与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该两种蛋白的表达与肾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碳酸酐酶 IX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45%,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中的0( P<0.01),Pten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中阳性表达率为42.86%,明显低于正常肾组织中的100%(P<0.01)。碳酸酐酶IX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分布、肿瘤直径大小、TNM分期、Fuhrman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无关。在98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不同大小肿瘤、不同年龄方面的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Fuhrman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方面的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碳酸酐酶IX与Pten蛋白有助于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Pten蛋白的表达与肾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相关性,联合检测有助于肾透明细胞癌的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肾癌不同病理亚型的CT表现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30例经病理证实为肾癌患者的CT平扫及动态扫描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而对不同病理亚型的CT表现进行分析探讨。结果:30例肾癌患者中透明细胞癌20例,乳头状癌53例,嫌色细胞癌5例,透明细胞癌的囊变坏死率90%,且强化幅度明显高于其他两个亚型,属富血供肿瘤,而乳头状癌及嫌色细胞癌为相对乏血供肿瘤,呈轻中度均匀不均匀强化。结论:肾癌的螺旋CT表现和病理分型呈相关性分布状态,且通过CT扫描可以为不同亚型肾癌的治疗提高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我院术前CT拟诊肾肿瘤,并有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进行对照的53例CT资料,探讨CT对肾肿瘤的诊断反对肾细胞癌术前分期的价值,53例中CT诊断正确50例(94.3%),肾细胞癌术前分期整体正确率85.3%。对肾肿瘤的诊断,CT优于B超和静脉肾孟造影,平扫时肾癌密度与病理类型有关,透明细胞癌多为低密度或近似等密度,颗粒细胞癌多为高密度。肾肿块内部斑点状钙化是恶性肿瘤的CT特征。  相似文献   

20.
李猛  陈亚明 《安徽医学》2018,39(8):990-992
目的 探究肾透明细胞癌CT强化特征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病理核分级将其分为高分化组(Ⅰ级+Ⅱ级)23例,低分化组(Ⅲ级+Ⅳ级)12例,分析和比较瘤体CT值或对应的差值与病理核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CT平扫及瘤体CT扫描增强后,高分化组瘤体皮质期高强化区、皮质期低强化区、髓质期高强化区及髓质期低强化区CT值均大于低分化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肾皮质的皮质期、髓质期强化CT值与其病灶高低强化区之间的差值比较,高分化组CT值低于低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平扫CT值、高强化区髓质期CT值及低强化区皮质期CT值,与Fu-hrman核分级呈负相关(r=-0.422,-0.381,-0.326,P=0.033,0.044,0.048),皮质期肾皮质强化CT值与皮质期病灶高强化区的差值、髓质期肾皮质强化CT值与髓质期病灶高强化区的差值、髓质期肾皮质强化CT值与髓质期病灶低强化区的差值与Fuhrman核分级呈正相关(r=0.434,0.325,0.379,P=0.013,0.045,0.038).结论 肾透明细胞癌低强化区各CT强化特征值与肾透明细胞癌Fuhrman核分级有密切关联,可供术前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