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牙髓炎误诊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口腔科收治的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误诊疾病有三叉神经痛2例,急性上颌窦炎1例,深龋7例,隐裂牙4例,重度磨损2例,楔状缺损3例,牙间乳头炎2例,颞颌关节疾病1例,牙体牙周综合征1例.结论 牙髓因仅有疼痛感受器而无本体感受器以及三叉神经广泛分布于上下颌面部,牙髓炎引起的疼痛有时使患者不能准确指出患牙部位,医生在诊治过程中,询问病史不仔细、检查方法不正确,易造成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烤瓷牙致急性牙髓炎的原因分析。方法对本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7例烤瓷牙致急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之后对其临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所有烤瓷牙急性牙髓炎患者中,经过两次就诊才确诊的病例为7例,误诊3例。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误诊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时不够仔细;(2)医生的经验不足;(3)医生由于对患者的主观描述考虑的太多,而忽视了牙髓炎疼痛定位不准的特点,加上综合检查不够全面而导致的漏诊或误诊。结论对烤瓷牙急性牙髓炎患者需在早期进行综合方面的检查,才能有效降低误诊和漏诊率。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AIDS)是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的重要传染病[1],但由于患者多以各种并发症就诊,而临床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对该病的警惕性不高,极易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特对我院2001.2~2005.5确诊的14例住院患者的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3例,11~17岁,4例,21~66岁,10例,住院时间10~36天,14例均有输血及血制品(全血5例,冰冻血浆9例),潜伏期7~12年,病程2~8个月。14例在市、县级以下医院就诊58例次,省级医院就诊4例次,住院21例次。曾误诊的疾病有上感、间质性肺炎、支气管肺炎、霉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肺结核、胸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隐裂性牙髓炎一次法和多次法根管治疗(RC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2月-2014年5月门诊接诊的130例隐裂性牙髓炎患者(每例1颗患牙),随机分为多次法RCT组和一次法RCT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和临床有效率,采用视觉疼痛模拟(VAS)对患者术后疼痛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多次法RCT组和一次法RCT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一次法RCT组患者成功率显著高于多次法RC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法RCT组患者术后轻度疼痛51例,中度疼痛10例,重度疼痛4例;多次法RCT组轻度疼痛47例,中度疼痛12例,重度疼痛6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次法RCT组治疗成功61,失败4例;多次法RCT组治疗成功55例,失败10例(P0.05)。结论:对隐裂性牙髓炎患者进行根管治疗术,应用一次法RCT组患者成功率显著高于多次法RCT组,而且从减少患者就诊次数、缩短疗程和简化治疗过程的角度来看,在临床应用中推广一次法RCT,还可以防止在治疗过程中隐裂性牙髓炎发生冠折、冠根折和牙纵折等导致的拔牙。  相似文献   

5.
消化不良 ,临床常见 ,除去器质原因如溃疡等所致外 ,尚有一大部份不能发现器质性原因 ,这一部份消化不良内科称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此病病因纷纭 ,内科治疗欠佳 ,本文拟从精神科角度对此病做初步探讨。1 资料与方法1 1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病人 48例 ,男 2 0例 ,女 2 8例。发病年龄 2 0~ 30岁 15例 ,31~ 40岁 17例 ,41~ 5 0岁 9例 ,5 1岁以上 7例。病程 :6个月~ 2年 2 4例 ,2~ 4年 13例 ,4年以上 11例。就诊特点 :本组患者均为内科就诊 ,以上腹部慢性不适 ,饮食减少为主要症状 ,其中 ,34例病人就诊次数 3次以上 ,就诊医院 3家以上…  相似文献   

6.
王立刚 《中外医疗》2009,32(10):72-72
根管治疗术是口腔科用于治疗各类牙髓炎、牙髓坏死、急慢性根尖周炎,牙隐裂等牙体牙髓病变一套较完善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根管治疗疗程长,就诊次数多,患者一般需就诊2~3次甚至更多次才能全部完成治疗,给工作,学习带来诸多不便。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可以减少患者就诊次数,避免药物对尖周组织的刺激,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适应证选择正确,遵守无菌操作,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无根尖症状及叩痛的慢性根尖周炎、牙髓坏死,牙髓炎,活髓牙、隐裂牙的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直接全冠修复老年隐裂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兵器工业部卫生研究所521医院和解放军第三医院口腔科首诊且未进行牙髓治疗的隐裂磨牙患者120例(120颗牙),均符合条件可进行直接全冠修复处理。随访1~6个月进行疗效判断。结果随访1~6个月,120例老年患者全冠修复成功61例(50. 8%),改善11例(9. 2%),失败48例(40. 0%),总有效率为60. 0%。治疗失败的48例患者均在全冠修复1~2个月后发生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其中12例在X线下出现根尖周暗影,经过牙髓治疗2周后症状消失,然后进行后续治疗。结论老年发生隐裂牙经评估可以进行全冠修复时应尽早处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阴虱是近几年来发病率逐年增多的性传播性疾病 (STD)之一 ,多以中青年为主要传播人群 ,老年阴虱的发病率低 ,症状不典型 ,易发生误诊 ,现就笔者见到的 12例老年性阴虱 ,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2例患者中 ,年龄最大者 75岁 ,最小者 6 5岁 ;夫妻共患者 8人 ,独居者 4人。男性 8人 ,女性 4人。干部 2人 ,工人 4人 ,农民 2人 ,无业人员 4人。病程最长者 2年 ,最短者 1月 ,平均 4月。曾到医院就诊的科室多为外科、痔瘘科、皮肤科。误诊的次数最少者 1次 ,最多者 5次 ,平均 3次。多误诊为外阴瘙痒症 ,外阴湿疹 ,痔疮 ,疥疮等。用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9.
吕慧  文梅生 《广州医药》2002,33(1):17-18
典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 (下称甲亢 )以高代谢综合征、甲状腺肿及突眼症为临床表现。但老年性甲亢常常发病隐袭 ,临床表现多样化 ,无典型症状 ,如医生警惕性不高 ,常易误诊。国内沈士华报道 2 4例老年甲亢患者中误诊 7例 ,误诊率高达2 9 % [1] 。本文报道 1990~ 1996年收治的老年性甲亢患者 70例 ,入院时误诊 2 2例 ,现将误诊原因加以分析。1 临床资料误诊的 2 2例患者 ,男 4例 ,女 18例 ,男女比例 1∶4 5。平均年龄 5 4 7岁。发病到确诊时间 2个月~ 4年 ,平均半年。实验室检查 :患者在普通饮食 (无高钙、高磷 )条件下空腹抽血 ,用放免法…  相似文献   

10.
闻晓瑜 《中原医刊》2003,30(15):39-40
牙隐裂是一种常见的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隐裂位置接近牙髓腔时 ,常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在对隐裂患牙进行常规的牙髓、根管治疗时 ,则常会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牙体折裂。如何保护隐裂牙不发生折裂 ,提高患牙保存率是我们工作中所关心和要解决的问题。作者在牙体治疗前使用正畸预成带环保护隐裂牙 ,提高了治疗成功率。通过 3年的临床观察 ,治疗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 ,口腔检查和牙X线片 ,选择在口腔门诊确为后牙隐裂且需做开髓治疗的患者 3 5例。其中男性 2 3例 ,女性 12例 ,年龄为 2 5岁…  相似文献   

11.
典型的甲状腺机能亢进 (简称甲亢 )临床诊断并不困难 ,但若临床表现不典型或以其他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时 ,如医生警惕性不高 ,极易误诊误治 ,延误救治时机。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 1 998年 1月~ 2 0 0 2年 1月期间在我院消化科就诊期间误诊的 6例病历 ,患者年龄为 37~ 69岁 ,平均 53岁 ,男 1例 ,女 5例 ,误诊病程 1月~ 2年不等。临床表现多以消化系症状为主 ,尤以大便频数为早期症状 ,随之出现恶心、呕吐、伴下腹隐痛等消化道症状 ,大便次数为 3~ 1 0余次不等 ,无脓血及里急后重感 ,2例以水样便为主 ,4例便稀 ,不成型 ,其…  相似文献   

12.
老年人隐裂牙是一个慢性过程,均有较长时间咬合不适及疼痛,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很容易与牙髓炎、牙周病、根尖周炎的其他疾病的临床症状发生混淆。诊断不确切,治疗不及时,可引起牙齿完全折裂或诱发牙髓炎,所以对老年性隐裂牙早期诊断,探索有效的早期治疗是保留患牙发挥正常功能的关键。我科对82例老年患者93个隐裂牙采用氧化锌、丁香油、碘仿糊剂行根管治疗隐裂牙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典型的甲状腺功能亢进 (下称甲亢 )以高代谢综合症、甲状腺肿及突眼征为临床表现。但老年性甲亢常常发病隐袭 ,临床表现多样化 ,无典型症状 ,如医生警惕性不高 ,常易误诊。国内沈士华报道 2 4例老年甲亢患者中误诊 7例 ,误诊率高达 2 9% [1] 。本文报道 1990~ 1996年收治的老年性甲亢患者 70例 ,入院时误诊 2 2例 ,现将误诊原因加以分析。1 临床资料误诊的 2 2例中 ,男 4例 ,女 18例 ,男女比例 1∶4 .5。平均年龄 5 4.7岁。发病到确诊时间 2个月~4年 ,平均半年。实验室检查 :患者在普通饮食 (无高钙、高磷 )条件下空腹抽血 ,用放免法 ,试…  相似文献   

14.
1996— 1 999年我院消化科门诊经胃镜检查诊断反流性食管炎 1 6 4例 ,其中 1 4例患者临床上曾出现误诊或漏诊 ,误漏诊率为 8.4%。本文对资料收集较完整的 1 4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误漏诊共 1 4例 ,其中男 9例 ,女 5例 ,年龄 2 5~ 75岁 ,平均 46岁 ,就诊次数 3~ 1 0次。1 .2误诊疾病  1 4例中误诊冠心病 6例 ,支气管哮喘 6例 ,肺部感染 1例 ,胆心综合征 2例 ,可疑食管癌 1例。误诊时间最长 2年 ,最短 2个月。所有病例在胃镜检查诊断后给予H2受体阻滞剂、吗丁林、硫醣铝等综合治疗后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1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外孕以内科急症就诊的误诊原因。方法:对本院以急性胃肠炎就诊的13例宫外孕患者的误诊原因进行探讨分析。结果:13例患者中,外地务工者8人;年龄19-39岁,平均28岁;未生孕者9例(未婚5例,婚后多年未孕4例),经产妇4例;有人流史3人,上避孕环2人,已行输卵管结扎术2人。结论:急诊医生应加强急诊诊断思维的培养,科学全面地分析患者病情,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6.
吴卫 《广西医学》2004,26(3):391-392
牙隐裂又称牙微裂 ,是在牙面上出现的深入牙本质或牙髓的细微裂纹。由于病变隐匿 ,在临床上常被忽视。本文对98例共 1 0 1颗隐裂牙进行综合治疗及临床随访 ,疗效较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98例患者共有 1 0 1颗隐裂牙 ,男性 6 4例 ,女性 34例 ,年龄 2 5~ 6 4岁 ,其中 35~ 5 0岁患者患牙共 6 5颗 ,占6 4 4 %。1 .2 检查与诊断方法  1 0 1颗患牙遇冷热敏感 ,咀嚼不适 ,一特定的部位咬合痛 ,检查可见牙面有一与发育沟相吻合裂隙并延伸过边缘嵴到达牙邻面 ,冷热诊敏感 ,碘酚染色可见色纹 ,咬诊试验阳性 ,部分患牙出现牙髓炎及根尖周症状 ,X线显示无根尖周病变和牙周病变1 .3 治疗方法 采用综合治疗 ,全部 1 0 1颗患牙均需调。对仅有纯隐裂症状 ,无其它症状者 ,主要采取调 ,降低牙尖高度和斜度 ,排除干扰 ,对于较浅无继发龋者 ,采用酸蚀法和釉质粘结剂光固化处理 ;对于并发继发龋或牙裂隙深达牙本质而无牙髓症状者 ,备洞用银汞合金或光固化材料进行充填 ;对并发牙髓炎 ,根尖周炎者 ,进行塑化或根管治疗后行全冠修复。1 ....  相似文献   

17.
谭克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8):619-619
目的探讨牙隐裂的临床治疗的观察和预后。方法50颗隐裂牙门诊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对隐裂牙齿没有发生牙髓炎症状者采取直接充填法,另外发生牙髓炎的隐裂牙齿通过完善根管治疗后全冠修复。结果观察和治疗的50颗隐裂牙齿中发生牙隐裂最多的是上颌第一恒磨牙。病例中有2例在相应治疗数月后复发,而24例全冠修复的隐裂牙未复发。结论大多数隐裂牙发生在中老年时段,早期发现牙的隐裂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有必要由专业医师早期查出隐裂牙并给予早期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18.
隐裂牙常见于中老年人 ,早期可无症状。当牙体损伤到一定程度即出现咬牙合不适感或偶引发酸痛 ,温度刺激敏感 ,重者出现牙髓炎、牙周炎症状。作者自 1992年起对 85例隐裂牙作了综合治疗并进行了 2年追踪观察 ,临床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患者 85例 ,男 31例 ,女 4 4例 ,其中10例各 2颗患牙。上磨牙 4 7例 ,占 55.2 9% ;下磨牙2 8例 ,占 32 .94 % ;双尖牙 10例 ,占 11.77%。年龄 37~ 61岁 ;近远中向裂 17例 ,牙尖部裂 18例 ,近中向裂2 3例 ,远中向裂 2 6例 ,颊舌向裂 1例。初诊时 ,患牙牙冠完整、无症状 ,隐裂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伴牙髓炎的牙隐裂的病因、隐裂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将78例牙髓炎伴牙隐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发病年龄、牙位、隐裂线走向进行分析,采取调、根管治疗及全冠修复试保留患牙,并且在修复1年后临床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39~49岁患者牙隐裂发生率最高,以上颌第一磨牙多见。78例隐裂牙综合治疗成功65例(83.33%),有效11例(14.10%),失败2例(2.56%)。结论对隐裂牙进行合理的诊断和治疗能有效地保留患牙,对牙隐裂伴牙髓炎的患者进行根管治疗后的全冠修复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陈良岂 《海南医学》1997,(3):208-208
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其5年生存率可达50-60%[1]。由于多种原因对本病认识不足,常导致误诊。现就1989年12月至1995年12月来我院就诊而发现误诊的40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①本组40例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5—82岁,其中25-35岁3例,36-55岁11例,56-82岁26例。②初诊症状:40例中大便次数增多30例,大便带血6例,粘液血便24例,每日排便次数由2-3次增至6-8次,伴里急后重15例,伴便条变细22例。干稀便交替8例,伴下腹部疼痛14例,伴尿急,排尿痛5例。出现症状1-3月内明显消瘦19例。③首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