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MTT法评价国产碳纤维桩材料的细胞毒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研究四种国产碳纤维桩材料的细胞毒性.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碳纤维桩材料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活性与增殖的影响,计算相对增殖率RGR,评价其细胞毒性.结果 四种国产碳纤维桩材料的RGR值均>75%,且RGR值依次增加,细胞毒性均为1级.结论 四种国产碳纤维桩材料均无明显细胞毒性,其中一种材料的细胞相容性最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玻璃离子、复合体、复合树脂牙色材料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髓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上述 3种牙色材料的浸渍液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髓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7d的牙色材料浸渍培养液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髓细胞有抑制作用 ,其中复合树脂的抑制人牙髓细胞的增殖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 3d的浸渍培养液却呈现出不同的细胞毒性作用 :玻璃离子仍有一定的抑制细胞增殖作用 ,复合体基本无作用 ,而复合树脂却有显著的促进细胞增殖作用 (P <0 .0 5 )。结论 :牙色材料的细胞毒性作用与其牙色材料的种类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用于评价牙科和生物材料细胞毒性的~(125)I—UdR—释放法。该方法使用悬浮培养的K562细胞(人慢性髓样白血病细胞)。采用材料与细胞直接接触方式。与其他细胞毒性实验方法相比,具有快速、简便、客观、精确和定量的优点。已应用该方法对14种牙科和生物材料的细胞毒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3种材料纤维桩的细胞毒性。方法:采用CCK-8比色法检测碳纤维桩、玻璃纤维桩和石英纤维桩浸出液对MC3T3-E1细胞活性与增殖的影响,计算相对增殖率RGR,并评价其细胞毒性。结果:3种材料纤维桩材料的RGR值均〉75%,细胞毒性均为1级,碳纤维桩细胞毒性最低,玻璃纤维桩最高。结论:3种维桩材料均无明显细胞毒性,其中碳纤维桩的细胞相容性最好。  相似文献   

5.
甘氨酸对新型胶原基人工骨材料细胞毒性影响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甘氨酸对新型胶原基人工骨材料的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 提取兔骨髓基质细胞,传至第三代.在含或不含10g/L甘氨酸的培养液中与自行研发的胶原基人工骨材料共培养,定期计数存活细胞,另将胶原基人工骨材料经甘氨酸处理或直接与第三代兔骨髓基质细胞复合,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黏附情况.结果 人工骨材料组加入甘氨酸后的细胞贴壁数明显高于无甘氨酸组.扫描电镜观察甘氨酸处理后的人工骨表面有细胞黏附,未处理组则无细胞黏附.结论 甘氨酸可有效降低新型胶原基人工骨材料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细胞毒性和细胞相容性是生物材料应用于临床首先必须面对的问题.通过对无机诱导因子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体外实验,来研究其细胞毒性和细胞相容性,为其临床应用作前期准备.方法:将生长状态良好的人骨髓基质细胞与无机诱导因子支架材料浸提液共同培养,通过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法评价生物材料浸提液对人骨髓基质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并将人骨髓基质细胞接种于无机诱导因子支架材料上,扫描电镜观察材料细胞复合物生长状况.结果:人骨髓基质细胞能够在无机诱导因子支架材料上生长,支架材料对体外培养的人骨髓基质细胞的形态不构成损害,对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无机诱导因子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生物学相容性,是一良好的组织工程骨构建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 体外评估Ceramicrete根管倒充填材料的细胞毒性和生物学活性,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室基础.方法 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实验评估Ceramicrete根管倒充填材料对大鼠成骨样细胞ROS 17/2.8的细胞毒性.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阶段细胞超微结构的形态学变化.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Ceramicrete根管倒充填材料浸泡于模拟体液中24 h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第1阶段ROS17/2.8细胞表现为重度毒性,细胞相对增值率为0.95%~2.45%;随后细胞毒性呈下降趋势,第2阶段为轻度毒性,细胞相对增值率为73.65% ~ 88.62%;第6阶段无细胞毒性,细胞相对增值率为91.53% ~ 97.25%.透射电镜下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显示细胞损伤程度与MTT实验一致;扫描电镜下观察到在模拟体液中Ceramicrete倒充填材料表面有成簇的针状晶体生长.结论 Ceramicrete 根管倒充填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潜在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评价强化氟水门汀的细胞毒性。为临床应用作前期准备,方法 用材料浸提液同L929成纤维细胞接触2d、7d后,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光吸收度,以评价材料的细胞毒性。结果 强化氟水门汀与普通水门汀细胞毒性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强化氟水门汀材料未见明显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9.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评价齿科材料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齿科材料体外细胞毒性测试的重要性在于:1.细胞毒性试验早已被公认为是鉴别筛选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材料的一种方法。而改进试验方法的最终目的在于使之更为准确有效,以相对减少动物和人体实验.2.材料及其组成成份与细胞之间在分子水平的相互作用可能表现为组织学上的病理改变,如炎症、组织坏死及免疫反应等,甚至致癌、致畸、致突变。因此,了解材料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讨材料在应用过程中可能导致机体发生上述病变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聚合磷酸钙骨水泥细胞毒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对自已合成的聚合磷酸钙骨水泥细胞毒性进行了研究。方法:将材料浸提液与小鼠成纤维细胞接触2、4、7d后,用分光光度仪在588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评价材料的细胞毒性。结果:该材料细胞毒性为Ⅰ级,存在轻微的细胞毒性。结论:符合植入人体生物材料的细胞毒性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微弧氧化处理低弹性模量钛铌锆锡合金(Ti-24 Nb-4 Zr-7.9 Sn,Ti2448)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通过微弧氧化处理Ti2448试件(MAO-Ti2448)。采用MTT法比较MAO-Ti2448组和Ti2448组浸提液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增殖和毒性情况;应用致敏实验观察各组浸提液引起的豚鼠皮肤反应;各组与小鼠胚胎成骨细胞前体细胞(MC3T3-E1)共培养,测定MC3T3-E1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 MAO-Ti2448组与Ti2448组的细胞毒性分级为0级,均无细胞毒性。随着细胞培养时间延长,MAO-Ti2448组和Ti2448组的吸光度(OD)值均增加,且MAO-Ti2448组的OD值明显高于Ti2448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AO-Ti2448组与Ti2448组的皮肤反应均为0级,无皮肤致敏性。随着细胞培养时间延长,MAO-Ti2448组和Ti2448组MC3T3-E1的ALP活性均增高,与Ti2448组对比,MAO-Ti2448组MC3T3-E1的ALP活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微弧氧化处理Ti2448无细胞毒性,可促进细胞增殖及早期成骨分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收集经S-PVP免疫化疗及PVP化疗的口腔鳞癌原发灶内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计算其每克肿瘤组织中TIL得率;以Tca8113为靶细胞,测定TIL体外的杀癌活性。结果为S-PVP治疗者,每克肿瘤组织中TIL细胞数为7.5×105;PVP治疗者则为2.45×105;前者TIL的得率是后者的3倍。当放靶比为5:1时,S-PVP组TIL的杀后活性为38%,PVP组为32%,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S-PVP方案治疗口腔鳞癌,除了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还存在通过生物反应调节剂增加了TIL的数量而达到免疫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羧甲基壳聚糖锌多肽复合材料(carboxymethyl chitosan zinc and peptide,CMC-Zn+-P)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的细胞毒性,为材料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并进行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鉴定.使用含不同浓度材料浸提液的细胞培养液培养细胞,并进行分组,1~4组为实验组,材料浸提液浓度分别为100%、75%、50%和25%,第5组为对照组,不含材料浸提液.采用CCK-8法测定复合材料不同浓度浸提液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通过细胞相对增殖率进行细胞毒性评级.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原代培养的细胞呈成纤维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细胞波形丝蛋白染色阳性,角蛋白染色阴性,属中胚层组织来源.不同浓度材料浸提液对细胞均有促进增殖的作用,相对增殖率均大于100%,细胞毒性分级为0级.结论:CMC-Zn+-P复合材料对体外培养的HPDLCs无细胞毒性,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通过MTT法和CCK-8法对医用抗菌不锈钢的细胞毒性进行比较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生物学证据。方法 将各组材料制备成15 mm×10 mm×3 mm的长方体试件,按样品表面积:溶液体积3 cm~2/ml的比例制备浸提液,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共培养24、48、72 h的细胞形态,并通过MTT比色法和CCK-8法得出细胞在培养24、48、72 h的吸光度(A)值,进而计算其RGR评价抗菌不锈钢的细胞毒性。结果 ①培养48 h后,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阳性对照组细胞表现出明显的中毒形态,其余各组细胞生长旺盛,医用不锈钢及抗菌不锈钢组开始出现少量细胞核固缩。②MTT实验中,阴性对照组、不锈钢试件组及阳性对照组的A值呈递减趋势,但抗菌不锈钢和普通医用不锈钢的A值无显著差异。③CCK-8实验结果显示,各组A值按阴性对照组、抗菌不锈钢试件组、普通医用不锈钢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的顺序呈递减趋势,差异有显著性。④实验中各组试件的细胞毒性均为0级。结论 ①抗菌不锈钢毒性等级与医用不锈钢相同,符合口腔正畸材料的临床应用要求。②CCK-8法较MTT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可重复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PURPOSE: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f water bath and microwave postpolymerization treatments on the cytotoxicity of 6 hard reline acrylic resins.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materials tested were Tokuso Rebase Fast (TR), Ufi Gel Hard (UGH), Duraliner II (D), Kooliner (K), New Truliner (NT), and Light Liner (LL). LL resin was additionally tested with an air-barrier coating (LLABC). Nine disks of each material (10 x 1 mm) were made and divided into 3 groups: group 1 (no postpolymerization treatment); group 2 (postpolymerization in microwave oven); group 3 (postpolymerization in water bath at 55 degrees C for 10 minutes). L929 cells were cultured in 96-well plates and incubated for 24 hours in Eagle's medium. Eluates prepared from the disks or medium without disks (control) replaced the medium. Cytotoxicity was assessed by both dehydrogenase succinic activity (MTT) assay and incorporation of radioactive 3H-thymidine assay. Tests were carried out in quadruplicate and repeated twic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determined by analysis of variance with Tukey multiple-comparison intervals (alpha = .05). RESULTS: For MTT assay, the postpolymerization treatments had no effect on the cytotoxicity of all materials (P > .05). For 3H-thymidine assay, the postpolymerization treatment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cytotoxicity of UGH (P < .05). The cytotoxicity of K, NT, LL, and LLABC increased aft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P < .05). TR, NT, and LLABC showed an increase in cytotoxicity after water bath (P < .05). CONCLUSION: When assessed by MTT assay, the cytotoxicity of the materials was not affected by postpolymerization treatments. 3H-Thymidine assay showed that the cytotoxicity of the resins was not improved by the postpolymerization treatmen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UGH.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美学弓丝涂层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根据ISO标准选用细胞毒性试验、溶血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微核试验、皮肤致敏试验、颊黏膜刺激试验等6个试验,分别对涂层材料的毒性、致突变性和致敏性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细胞毒性评分为I级;溶血率为2.5%;急性毒性试验属于无毒类;微核出现率表明无致基因突变作用;皮肤致敏试验不引起致敏反应;口腔黏膜刺激试验无论肉眼观察还是组织切片,均与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美学弓丝涂层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备一种新型数控切削全口义齿基托树脂材料,初步评价其力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方法    研究组采用捏炼混合、加热加压成型固化的方法制备新型数控切削全口义齿基托树脂材料,对照组使用传统热凝基托树脂材料进行制备,比较两组的挠曲强度、挠曲弹性模量、吸水值和溶解值差异。将研究组材料与L929细胞共培养,提取材料浸提液并进行稀释,分别记为100%、75%、50%、25%浸提液组,并设置阳性、阴性和空白对照组,检测其细胞毒性。结果    研究组制备完成的新型数控切削全口义齿基托树脂盘表面光滑,无杂质和气孔,色泽均匀。研究组挠曲强度[(101.09 ± 1.69)MPa ]高于对照组[(68.84 ± 3.59)MPa],其挠曲弹性模量[(2736.00 ± 67.93)MPa ]也高于对照组[(2064.00 ± 73.98)M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245、8.299,均P < 0.05);研究组的吸水值[(17.14 ± 0.28)μg/mm3]低于对照组[(20.50 ± 1.82)μg/mm3],其溶解值[(1.32 ± 0.51)μg/mm3]也低于对照组[(2.07 ± 0.49)μg/m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71、0.924,均P < 0.05)。除阳性对照组的细胞毒性分级为3级外,其他组均为0级或1级,体外细胞毒性检测结果为合格。结论    新型数控切削全口义齿基托树脂材料的性能优于传统热凝固化的全口义齿基托树脂材料,且不具有潜在的细胞毒性,能够满足数字化全口义齿基托材料的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两种新型玻璃陶瓷材料的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初步检测两种新型玻璃陶瓷材料Hypress和Hycam的生物相容性,本实验采用间接接触法检测了它们对L-929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随着细胞培养时间的延长,(1)光吸收度(OD)值呈增长趋势且与阴性对照走势相同,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细胞增殖率(RGR)逐渐增加;(3)Hypress材料组表现为极轻微的细胞毒性,Hycam材料组未见明显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9.
壳核型n-HA/ZrO2支架材料对L929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核壳型纳米羟基磷灰石包覆二氧化锆(壳核型n-HA/ZrO2)复合生物陶瓷支架材料对L929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及细胞毒性反应。方法将L929细胞接种于96孔板,随机分为3组进行培养,实验组用壳核型n-HA/ZrO2支架材料浸提液处理,阳性对照组用苯酚溶液,阴性对照组用聚乙烯浸提液,于24、48、72h后观察细胞生长形态,通过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相对增殖率(relative growth rate,RGR),按GB/T16175-1996标准评价材料的细胞毒性。结果实验组L929细胞24、48、72h后的RGR随时间延长而升高,分别为95.86%、98.29%和102.73%,与阴性对照组L929细胞在增殖活性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受试材料细胞毒性评级为0-I级。结论核壳型n-HA/ZrO2支架材料不影响L929细胞的增殖活性,无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牙科用钴铬钼合金对L92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制备医用纯钛、钴铬钼合金、钴铬合金、镍铬合金的浸提液,在浸提液与L929细胞作用24 、48 、72 h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并通过CCK-8实验评定4种材料的细胞毒性;采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TC/PI 双染法评价材料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吖啶橙染色法检测L929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情况;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时间点除镍铬合金组可见少量细胞核固缩,呈现轻微中毒状态外,其余3组细胞生长情况良好;钴铬钼合金组在各时间点的OD值、细胞凋亡率、细胞黏附数量均显著低于医用纯钛组(P<0.05),而高于钴铬合金组 (P<0.05)和镍铬合金组(P<0.05);观察期内,医用纯钛组、钴铬钼合金组、钴铬合金组细胞毒性均为1级,镍铬合金组为2级,表现为轻微毒性。结论:钴铬钼合金对L929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无明显不良影响,符合口腔生物材料的临床应用要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