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保肝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异甘草酸镁静脉滴注,疗程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68.8%(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都有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能显著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柔肝化纤颗粒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将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柔肝化纤颗粒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为(5.71±1.37)×109、血红蛋白为(120.26±27.32)g/L、血小板计数为(89.86±8.26)×109,脾长径为(11.17±2.33)cm,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柔肝化纤颗粒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脾功能亢进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预防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消化道护理、饮食结构调整、病情观察、预防感染、用药指导、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肝性脑病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肝性脑病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37%(11/30)、23%(7/30),干预组患者的肝性脑病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27%(8/30)、13%(4/30),2组患者的肝性脑病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7.5±2.4)d、(12.5±1.3)d,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护理干预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或者避免肝性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红花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失代偿期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红花联合黄芪注射液用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疗效。方法:将4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给予红花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实验室指标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肝功指标ALT、AST、TBIL、ALB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仅ALT、AST有改善(P〈0.05);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且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O.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红花联合黄芪注射液能明显控制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炎症活动,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春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血瘀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血瘀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使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复春方。结果: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组间相比,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在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肝脏血流动力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春方与常规西药结合治疗血瘀型肝硬化代偿期疗效较单用西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2006-01~2008—04笔者运用椒目瓜蒌汤加减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肝硬化失代偿并发肝性胸水25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23例作对比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方法]以自拟鼓胀1、2号方为主,配合西药保肝、利尿等疗法,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65例。[结果]总有效率83.08%。腹水消退率67.69%。[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具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青泽汤治疗肝性胸水的疗效。方法:运用青泽汤加味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肝硬化胸水35例,并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32例对照,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3%,总有效率(95%CI)86.7%~100.0%,对照组有效率68.8%,总有效率(95%CI)52.8%~84.8%;治疗组胸水20d内消失率73.3%,总消失率(95%CI)55.8%~91.1%;对照组53.3%,总消失率(95%CI)28.1%~78.6%。经检验,治疗组在有效率和腹水消退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青泽汤加味治疗肝性胸水有效。  相似文献   

9.
陈自愚  韩亚辉  赵青  陈曙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1447-1448
目的:探讨扶正培本与软坚分消法交替治疗失代偿期矸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8例采用连服扶正培本方2日,间服软坚分消方1日的方法,进行交替治疗。对照组34例予以西药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无论是症状疗效,腹水、胸水疗效,还是肝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结论:扶正培本与软坚分消法交替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性胸水31例临床观察苏顺庭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伴有胸腔积液称肝性胸水。我院曾收住院治肝性胸水31例,现将临床疗效小结如下:一诊断标准1、确诊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腹水。2、有胸腔积液体征,胸腔穿刺抽出胸水或胸透、胸部平片、超声波检查发现有胸水...  相似文献   

11.
骆晓霞 《光明中医》2020,(3):355-357
目的研究滋阴保肝汤治疗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00例肝硬化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观察组应用滋阴保肝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6个月后的远期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15.42±1.1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0.45±1.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保肝汤治疗肝硬化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其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逐水膏穴位贴敷治疗肝硬化并顽固性腹水、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肝硬化并顽固性腹水患者(其中22例合并有胸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其中合并胸水12例),对照组41例(其中合并胸水1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双味泽苓汤口服,同时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逐水膏穴位贴敷。两组均以30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加例,显效12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临床治愈11例,显效10例,好转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49%;经Ridit分析,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逐水膏穴位贴敷治疗肝硬化并顽固性腹水、胸水临床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验证健脾疏肝汤辨证加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加用健脾疏肝汤加减,疗程均为48周。治疗12周、24周、48周检测患者的乙肝病毒定量(HBV-DNA)、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及Child-Pugh分级评分,并统计患者的代偿期稳定率及肝癌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HBV-DNA、血清ALT、ALB、TBIL水平及Child-Pugh分级评分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而两组同期的组间比较方面,在治疗12周、治疗24周的HBV-DNA、血清ALT、AST、GGT、ALB、TBIL水平及Child-Pugh分级评分水平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48周时两组HBV-D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ALT、AST、GGT、ALB、TBIL水平及Child-Pugh分级评分水平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代偿期稳定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肝癌发生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脾疏肝汤辨证加减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能有效提高药物对HBV病毒复制的抑制能力,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化功能,提高患者的残存肝功能,提高患者的代偿期稳定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腔置管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所致包裹性积液和胸膜肥厚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96例结核性粘连包裹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置管注药组(49例)和非注药组(47例),注药纽与非注药纽均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植入术置入导管排放胸液,两组每次均充分排液,注药组注入尿激酶10万U。结果:置管注药组抽液总量(4281±483)ml,而非注药组(2959±387)ml(P〈0.01);置管注药组胸膜厚度(1.40±0.20)mm,而非注药组(2.5±0.20)mm(P〈0.01);置管注药组胸液消失时间(15±2)天,而非注药组(21±3)天(P〈O.01)。结论l胸腔置管并注入尿激酶能显著增加胸液引流量,加快胸液吸收时间,能有效降低胸膜肥厚和粘连的发生机会和程度,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慢肝解郁胶囊治疗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入住我院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50例。两组均给予保肝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给予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慢肝解郁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00%,显著小于观察组(94.00%)(P<0.05);(2)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AST、ALT、TBil及A/b)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治疗过程中,1例患者HBV DNA转阳后肝功能异常,而观察组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慢肝解郁胶囊治疗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李军 《陕西中医》2019,(6):718-721
摘 要 目的:探讨大黄附子汤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对危重脓毒症患者症状体征改善和胃肠功能改善情况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危重脓毒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和脏器支持,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莫沙必利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大黄附子汤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指数、中医证候总积分、APACHEⅡ评分和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并对用药的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60%显著低于观察组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分别为(13.34±5.21)分、(6.55±6.24)分,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5.43±8.12)分、(10.54±6.03)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对照组治疗前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对照组为(2.34±0.24)分,观察组为(2.26±0.29)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 P <0.05),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05)。另外两组患者常规基础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大黄附子汤联合西医基础治疗在治疗脓毒症方面比传统的西医治疗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肠功能障碍情况,降低脓毒症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汉防己颗粒治疗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32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60例)与对照组(1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复方汉防己颗粒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检测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白蛋白含量、总胆红素含量、门静脉内径、谷丙转氨酶含量。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白蛋白含量为(32.0±5.0)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0±4.0)g/L;观察组总胆红素含量为(20.3±11.7)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2±10.5)μmol/L;观察组门静脉内径为(1.1±0.3)cm,显著小于对照组的(1.3±0.2)cm;观察组谷丙转氨酶含量为(0.83±0.23)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93±0.22)μ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保肝治疗方法相比,临床采用复方汉防己颗粒治疗肝硬化可提高治疗有效率,用药方便,价格适宜,可明显改善肝硬化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电针联合桂枝加葛根汤为主对风寒阻络型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2月在西安市阎良区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疼痛科接受诊治的风寒阻络型颈型颈椎病患者96例,按就诊病历尾号随机分为2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桂枝加葛根汤为主治疗,观察组给予电针联合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颈痛量表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颈动脉血流状况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有效率[95.83%(46/48)比81.25%(39/48)]高于对照组(χ2=5.031,P<0.05)。观察组头晕头痛[(0.62±0.41)分比(1.56±0.68)分,t=8.202]、颈项疼痛[(0.63±0.53)分比(1.53±0.62)分,t=7.645]、恶心呕吐[(0.39±0.23)分比(0.71±0.32)分,t=5.626],耳鸣[(0.36±0.09)分比(1.15±0.43)分,t=5.626]证候平均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颈痛量表评分[(15.23±10.96)分比(24.46±12.15)分,t=3.908]低于对照组(P<0.05);椎动脉内径[(3.45±0.73)mm比(2.96±0.59)mm,t=3.619]、平均血流[(0.72±0.16)m/s比(0.58±0.19)m/s,t=3.905]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桂枝加葛根汤加减可缓解风寒阻络型颈型颈椎病的中医证候、减轻颈部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