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麻甘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MPP 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麻甘颗粒进行治疗,探讨对患者临床症状、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80.39%(P<0.05);治疗后两组咳嗽气喘、痰黄而多、发热、咽红肿、舌红苔黄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0(IL-10)、白介素-4(IL-4)水平均显著降低,白介素-2(IL-2)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IFN-γ、IL-10、IL-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R)、CD_8~+占比情况均显著降低,红细胞C3b受体(PBC-C3bR)、CD_3~+、CD_4~+占比情况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RBC-ICR、CD_8~+占比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BC-C3bR、CD_3~+、CD_4~+占比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84%显著低于对照组25.49%(P<0.05)。结论:麻甘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MPP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另外患者的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均有所改变,推测麻甘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MPP的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促炎因子水平,升高抗炎因子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相关,且不良反应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黄连联合阿奇霉素(AZM)对肺炎支原体(MP)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0例MP患儿,其中联合组采用双黄连联合AZM+基础治疗措施,对照组仅采取AZM+基础治疗措施,两组各100例;治疗两个疗程后进行临床效果的比较。结果:联合组患儿的咳嗽、发热、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MCP-4、MDC、IL-6、IL-8、IL-10、TNF-α、CD_3~+、CD_4~+、CD_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儿的血清MCP-4、MDC、IL-6、IL-8、IL-10、TNF-α、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_3~+、CD_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MCP-4、MDC、IL-6、IL-8、IL-10、TNF-α、CD8+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的CD_3~+、CD_4~+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儿痊愈62.86%、显效28.57%、好转8.57%,对照组痊愈44.29%、显效32.86%、好转2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连联合AZM对MP患儿治疗效果更好,能进一步控制患儿的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红景天对支气管哮喘小鼠Th17/Treg 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白介素IL-17、IL-23、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影响,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8周龄健康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支气管哮喘模型组、红景天组,每组10只;支气管哮喘模型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方法构建,小鼠支气管灌洗液细胞(BALF)计数,ELISA法测定肺组织中IL-17、IL-23、IL-10、TGF-β1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CD_4~+IL-17~+与FOXp_3~+CD_4~+CD_(25)~+占CD_4~+的比例,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BALF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及肺匀浆IL-17、IL-23、CD_4~+IL-17~+占CD_4~+比例明显升高(P<0.05),肺匀浆IL-10、TGF-β1及FOXp_3~+CD_4~+CD_(25)~+占CD_4~+比例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炎症反应增加;与模型组比较,红景天组BALF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及IL-17、IL-23、CD_4~+IL-17~+占CD_4~+比例明显降低(P<0.05),IL-10、TGF-β1及FOXp_3~+CD_4~+CD_(25)~+占CD_4~+比例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炎症反应减轻。结论:红景天可有效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其作用可能与调控哮喘小鼠Th17/Treg T细胞及其细胞因子IL-17、IL-23、IL-10、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支气管哮喘(BA)急性发作期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肺功能、血清炎症反应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128例BA急性发作期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进行治理;观察组使用针刺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EV_1、FVC、PEF)、血清炎症因子(IFN-!、IL-8、IL-4)、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值变化情况;统计两组临床显控率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FEV_1、FVC、PEF值、血清炎症因子IFN-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4~+/CD_8~+值均明显升高(P0.05);血清炎症因子IL-8、IL-4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CD_8~+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观察组肺功能指标、血清炎症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含量变化更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显控率71.88%,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则分别为46.88%,82.81%,两组临床显控率及总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急性发作期BA可有效控制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沙美特罗替卡松。  相似文献   

5.
黄丹虹  刘相圻 《陕西中医》2019,(11):1541-1544
目的:探讨清气化痰汤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对重症肺炎(SP)患者疗效及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SP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治疗,观察组予以清气化痰汤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治疗,均治疗7 d。治疗7 d后比较两组疗效、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与治疗前、治疗7 d后血清炎性因子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_4~+、CD_8~+、CD_4~+/CD_8~+)水平、肺部感染情况评分(CPIS)、病情严重程度评分(APACHEⅡ)。结果:观察组治疗7 d后总有效率90.57%高于对照组71.70%(P<0.05);观察组住院及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血清PCT、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CD_4~+、CD_4~+/CD_8~+水平较治疗前提高,且高于对照组,CD_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两组CPIS及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清气化痰汤与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可提升疗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降低病情严重程度,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相关炎性因子及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FOLFOX方案治疗,观察组加用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用药21 d。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后CD_3~+、CD_4~+、CD_8~+、CD_4~+/CD_8~+,ELISA检测血清TNF-α、IL-6、IL-8水平,纪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CD_3~+、CD_4~+提高,观察组两者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CD_8~+下降,CD_4~+/CD_8~+升高;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含量较治疗前下降(P 0. 05),观察组两者水平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可提高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改善免疫抑制状态;降低炎症因子含量,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陕西中医》2017,(4):456-458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机制。方法:选取过敏性紫癜患儿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5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和热毒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阿奇霉素和常规治疗,2周为1个治疗疗程,所有患者均给予2个疗程治疗。治疗前后均检测患者血清IL-12、1L-17、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对上述治疗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1、2个疗程后,血沉、CRP、IL-17血清水平下调,但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的血清IL-12水平显著升高,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显著降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1.6%)明显高于对照组(76.7%)。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其机制可能是与改善免疫及降低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宣肺运脾固本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14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A组(48例)、B组(50例)和C组(45例),A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C组在B组的基础上给予宣肺运脾固本汤。治疗10 d,观察三组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IL-6、IL-8、CRP及TNF-α)、免疫功能指标(CD_3~+、CD_4~+、CD_8~+及CD_4~+/CD_8~+)水平的差异。结果:(1)三组临床控制率不完全相同(P0.05),两两比较显示:A组临床控制率与B组、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7),B组与C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A组B组≈C组。(2)治疗后,三组IL-6、IL-8、CRP及TNF-α比较不完全相同(P0.05),SNK-Q检验显示:三组IL-6、IL-8、CRP、TNF-α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三组CD_3~+、CD_4~+、CD_8~+及CD_4~+/CD_8~+比较不完全相同(P0.05),SNK-Q检验显示:三组CD_3~+、CD_4~+、CD_8~+及CD_4~+/CD_8~+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肺运脾固本汤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作用应与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陕西中医》2019,(12):1732-1735
目的:观察川羌除痹汤联合西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免疫功能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8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来氟米特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川羌除痹汤治疗,疗程均为8周。记录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晨僵持续时间、关节压痛数与关节肿胀数、细胞免疫功能及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并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关节压痛数、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数明显降低,观察组以上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_3~+、CD_4~+、CD_4~+/CD_8~+均明显增加,CD_8~+明显降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明显降低,IL-4、IL-10明显增加,观察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羌除痹汤可显著改善RA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疼痛,并改善细胞免疫功能,调节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其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兰紫解毒糖浆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机理研究。方法将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62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1例。对照组予磷酸奥司他韦胶囊75 mg,1次/d口服;试验组加用兰紫解毒糖浆,每次5~30 m L,每日3次,饭后口服。两组均维持治疗5 d。检测肺损伤标志物[细胞因子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外周血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两组血清KL-6、SP-D降低(P0.01),外周血NK、CD_4~+、CD_8~+、CD_4~+/CD_8~+升高(P0.05),IFN-γ、IL-4、IFN-γ/IL-4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清KL-6、SP-D较低(P0.01),外周血NK、CD_4~+、CD_8~+、CD_4~+/CD_8~+较高(P0.05),IFN-γ、IFN-γ/IL-4较低(P0.01),IL-4较高(P0.01)。结论兰紫解毒糖浆可通过调节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纠正Th1/Th2失衡发挥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联合刺血疗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研究对象64例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维生素B1+甲钴胺片+加巴喷丁胶囊,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予龙胆泻肝汤联合刺血疗法治疗,连续治疗15 d。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P物质水平,VAS、QOL评分,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外周血CD_3~+、CD_4~+以及CD_4~+/CD_8~+明显升高(P<0.05),CD_8~+明显降低(P<0.05),血清P物质水平以及VAS评分显著降低(P<0.01),QOL评分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外周血CD_4~+以及CD_4~+/CD_8~+较高(P<0.05),CD_8~+较低(P<0.05),血清P物质水平以及VAS评分较低(P<0.01),QOL评分较高(P<0.01),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刺血疗法能显著减轻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可能机制为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及降低血清P物质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活血解毒汤联合火针治疗血瘀型银屑病的效果及对外周血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106血瘀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3)和研究组(n=53),对照组给予活血解毒汤治疗,研究组给予活血解毒汤联合火针治疗,均治疗8周。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CD_4~+/CD_8~+、Ⅰ型T辅助细胞(Th1)、Ⅱ型T辅助细胞(Th2)水平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统计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外周血CD_4~+、CD_4~+/CD_8~+、Th2水平和血清IL-4、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后外周血CD_8~+、Th_1水平和血清IL-2、IFN-γ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0%(P<0.05)。结论:活血解毒汤联合火针治疗血瘀型银屑病可纠正Th_1/Th_2平衡偏移,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炎症反应,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免疫功能的角度比较五子衍宗丸中药物盐制前后对肾精亏虚大鼠的调控效应。方法采用雷公藤多苷片复制大鼠肾精亏虚模型,给药五子衍宗丸进行治疗性实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Ⅵ(IL-6)、白细胞介素Ⅱ(IL-2)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测定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3~+CD_4~+,CD_3~+CD_8~+的百分比及CD_4/CD_8比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G)、白细胞介素Ⅱ(IL-2)明显降低,白细胞介素Ⅵ(IL-6)明显升高(P0.01),全血CD_3~+、CD_3~+CD_4~+百分比明显减少(P0.01)、CD_4/CD_8比值降低(P0.01),CD_3~+CD_8~+百分比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五子衍宗丸盐制品组及药典组大鼠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白细胞介素Ⅱ(IL-2)明显升高(P0.01),白细胞介素Ⅵ(IL-6)明显降低(P0.01),全血CD_3~+、CD_3~+CD_4~+百分比明显增多(P0.01)、CD_4/CD_8比值升高(P0.01),CD_3~+CD_8~+百分比明显减少(P0.01)。与五子衍宗丸生品组比较,五子衍宗丸盐制品组大鼠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白细胞介素Ⅱ(IL-2)明显升高(P0.01)、白细胞介素Ⅵ(IL-6)明显降低(P0.01),全血CD_3~+、CD_3~+CD_4~+百分比明显增多(P0.01),CD_4/CD_8比值升高(P0.05),CD_3~+CD_8~+百分比明显减少(P0.01)。结论五子衍宗丸中药物盐制后能改善肾精亏虚大鼠的免疫功能,尤以五子衍宗丸盐制品组效果更为明显,提示五子衍宗丸中药物盐制后增强疗效可能与调节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Ⅵ(IL-6)、白细胞介素Ⅱ(IL-2)以及促进T淋巴细胞网络平衡(CD_3~+、CD_3~+CD_4~+、CD_3~+CD_8~+、CD_4/CD_8)有关。  相似文献   

14.
《光明中医》2021,36(8)
目的研究麻杏石甘汤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及血清IL-2、IL-4、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5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和试验组(25例)。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麻杏石甘汤治疗。7 d为一个治疗周期,2组患儿均连续进行2个周期的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2组患儿的免疫功能及血清IL-2、IL-4、IL-10水平。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儿治疗后外周血CD3~+、CD4~+、CD4~+/CD8~+比值及血清IL-2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而外周血CD8~+百分比及血清IL-4、IL-10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可缓解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其免疫功能,同时升高患儿血清IL-2水平,降低血清IL-4、IL-10水平,抑制机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王书玲  侯江红 《中成药》2020,(4):908-912
目的探讨清金降火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对痰湿闭阻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10例患者随机分为清金降火汤加减组、阿奇霉素组、联合组,每组70例,疗程14 d。检测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PEF、VPTEF、TPTEF、PFV)、血清抗炎因子(IL-2、IL-4、IL-10、IL-13)、血清促炎因子(TNF-α、IFN-γ、IL-6、IL-8)、血清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RBC-ICR)、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VPTEF、TPTEF、PFV、IL-2、IL-13、CD3+、CD4+高于清金降火汤加减组、阿奇霉素组(P<0.05),PEF、IL-4、IL-10、TNF-α、IFN-γ、IL-6、IL-8、CD^8+、RBC-ICR降低(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阿奇霉素组(P<0.05)。结论清金降火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可有效改善痰湿闭阻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肺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乌梅消食颗粒对缺铁性贫血(IDA)患者T细胞亚群的紊乱的治疗疗效。方法:对不同诱因导致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共8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乌梅消食颗粒联合乳酸亚铁口服液,对照组采用安慰剂加乳酸亚铁口服液治疗,采用三色直接荧光法流式细胞技术进行T细胞亚群检验,对比二者治疗前后是否具有差异。判断联合治疗及单药治疗对细胞免疫是否具有相关影响。结果:与铁剂单药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外周血中CD_3~+、CD_3~+CD_4~+淋巴细胞计数回升更快,CD_4~+/CD_8~+比值较治疗前提升更加明显(P<0.01),联合组CD_3~+CD_8~+淋巴细胞计数降低更加明显(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细胞免疫紊乱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患者存在细胞免疫紊乱,而且这种T细胞亚群异常可以被铁剂纠正,联合乌梅消食颗粒可以加速这种细胞免疫异常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清热活血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67例给予阿奇霉素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6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热活血方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4(IL-4)、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计数、肺炎支原体(MP)血清学试验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5%,优于对照组的74.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IL-6、IL-4、IL-8及TNF-α、CRP、ESR及MP血清学试验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但在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活血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MPP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炎性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解毒理肺汤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MP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解毒理肺汤治疗,两组患儿均给予治疗10~14d。评价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胸部X线阴影消失时间。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IgM及IgA水平及外周血CD_3~+、CD_4~+及CD_8~+细胞所占比值。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胸部X线阴影消失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gG、IgM及IgA水平相比治疗前均偏高,且治疗组血清IgG、IgM及IgA水平相对对照组均偏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外周血CD3~+、CD4~+细胞所占比值相比治疗前均偏高,外周血CD_8~+细胞所占比值相比治疗前均偏低,且治疗组外周血CD_3~+、CD_4~+及CD_8~+细胞所占比值相比对照组变化显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理肺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MPP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蒲地蓝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1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8例)、对照组(57例),对照组儿童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儿童在阿奇霉素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蒲地蓝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清炎性因子变化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观察组儿童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儿发热、咳嗽以及罗音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RCP)以及降钙素原(PCT)均显著降低(P 0. 05),且观察组患儿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3~+、CD4~+、CD4~+/CD8~+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而CD8~+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 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蒲地蓝口服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患儿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改善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健脾补肾活血泄浊方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肾功能及血清CD_4~+/CD_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CRF患者9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补肾活血泄浊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8~+、CD_4~+/CD_8~+]、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Scr、BUN水平低于对照组,Cc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D_8~+水平低于对照组,CD_4~+、CD_4~+/CD_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IL-6、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社会职能、整体健康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补肾活血泄浊方联合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治疗CRF,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且能显著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