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并予思密达散剂口服;治疗组6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处方:吴茱萸、丁香、干姜、鸡内金)研末外敷脐部。结果显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1.88%、96.88%,对照组分别为46.15%、80.7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便镜检恢复正常及平均止泻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短。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腹泻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80例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即以西医补液、抗病毒为主,辅以健脾助运、消食导滞、利湿止泻的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75%,2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简单,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非感染性腹泻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治疗婴幼儿非感染性腹泻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 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0例 ,对照组 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7% ,对照组总有效率 80 0 % ,两组比较P <0 0 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非感染性腹泻 ,疗效较好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法对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效果。方法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该组62例患儿采用中药汤剂口服加西医常规治疗,另一组为对照组,应用西医常规治疗,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对照,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平均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费用低廉,安全可靠,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婴幼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6例)在一般支持、对症治疗同时辩证加服中药,并同时用中药灌肠。对照组(52例)单纯用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3天治愈率为92.85%,对照组为73.07%。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6.
杨丽 《吉林医学》2013,34(23):4727-4727
目的:探讨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腹泻患儿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西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好,效果显著,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郑敏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0):1213-1214
目的:观察贝飞达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患儿1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4例和对照组42例,均采用相同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贝飞达口服,对照组予胃蛋白酶合剂口服。结果:婴幼儿肺炎456例患儿中发生继发性腹泻136例,发生率为29.8%,其中抗生素相关性腹泻88例,发生率为19.3%。治疗组总有效率89.4%,显效率68.1%;对照组总有效率66.7%,显效率38.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飞达治疗婴幼儿肺炎继发性腹泻疗效满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就小儿腹泻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腹泻患儿中的30例作为此次研究参考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此次研究的30例腹泻患儿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应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对两组患儿的腹泻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为93.3%,而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为73.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有效地促进患儿的健康,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疗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67%,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脱水纠正时间、止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喘息型肺炎的疗效。方法:72例喘息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6例和西医对照组36例。西医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止咳祛痰,泵吸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症状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4.4%,西医对照组为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可防止其产生毒副作用及耐药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关德志  郑红  王丽华 《吉林医学》2012,33(4):776-777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腹泻患儿治疗组(采用中药敷脐)55例,对照组(口服思密达)36例两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有效率86.1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敷脐治疗婴幼儿腹泻能迅速缓解病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340例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用药 72 h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对小儿腹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药合用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280名腹泻小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52名,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主要采用中药内服等配合西医治疗,对照组128名患儿,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两组患儿的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显效122例,占总数的80.26%,有效26例,占总数的17.11%,总有效率97.37%。对照组显效81例,占总数的63.28%,有效14例,占总数的10.94%,总有效率74.22%。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我们于1993年9月~1995年9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婴幼儿腹泻50例,并按随机原则设单用西药对照组42例,经临床观察及统计学处理,显示中西医结合组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陈光  陈霞 《河北医学》2008,14(1):77-7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58例小儿秋季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9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29例,给予单纯西医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泻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总病程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藿香正气水联合西医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5~2007年秋季腹泻患儿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常规口服药,中重度脱水给予静脉补液、纠酸等治疗,治疗组加用霍香正气水湿敷神厥穴(肚脐),每日2~3次,直至腹泻停止.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75.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治疗婴幼儿腹泻临床疗效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给予思密达、妈眯爱散剂口服;治疗组8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处方:苍术5,肉桂5,朱砂1.5)研末外敷脐部,治疗3-5d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显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70%、95%,对照组分别为46.25%、81.25%,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便镜检恢复正常时间,治疗组为1-5d,平均2d,对照组为2-5d,平均2.8d;平均止泻时间,治疗组为2.1d,对照组为2.9d。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腹泻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婴幼儿腹泻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90例婴幼儿腹泻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治疗方法,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有大便次数与性状改变,90例患儿中,功能性腹泻占61.1%,轮状病毒腹泻占22.2%,肠炎占10%,半乳糖苷酶缺乏性腹泻占4.4%;不明原因性腹泻占2.2%。观察组总有效率(96.3%)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5)。结论:通过对婴幼儿腹泻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然后采取综合治疗可以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小儿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对照组(n=60)给予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n=60)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88.3%;经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8.58,p<0.0 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疗程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住院秋季腹泻婴幼儿140例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除以上西医常规治疗外,每日中药灌肠.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优于对照组的82.86%(P<0.05);观察组止泻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药联合中药灌肠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使其病程明显缩短,且灌肠操作简便,易为患儿接受,有较实际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儿科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