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采血对血铅检洲结果的影响.方法:2007年10月至2010年8月间本院门诊和住院患123例,同时采集手指末梢血和静脉血,平行检测血铅含量.结果:123例患者手指血、静脉血血铅平均含量分别为78μg/L、59μg/L,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123例患者按年龄分成四组进行统计,结果表明,1m~、1 y~、3 y~各年龄段病人手指血、静脉血铅含量之间分别有显著差异,同时血铅超标率也分别有显著性差异,而5 y~45年龄段病人两种血样之间血铅含量及超标率均无显著差异;手指血、静脉血中铅检测结果不一致的以1m~3 y年龄段儿童为最多,达10例,5 y~45年龄段无.结论:手指采血过程中血样易被铅污染,因此用静脉血检测能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希望能引起检验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2018年男科实验室精液检测项目样本周转时间(TAT)的现状分析,使用PDCA循环改进方法,降低本男科实验室样本周转时间阈外值率,提高临床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季度至2季度男科实验室精液检测项目TAT不合格率,2018年3季度至4季度应用PDCA管理工具,通过头脑风暴法绘制鱼骨图,针对TAT阈外值率高的原因制定对策表并监督实施,观察精液检测项目TAT在改进前后的变化。结果:2018年3季度至4季度精液检测项目检验前周转时间(T1)阈外值率较1、2季度显著下降(第1季度3.43%,第2季度2.07%,第3季度0.83%,第4季度0.78%,P<0.01),样本周转总时间(T总)阈外值率较1、2季度显著下降(第1季度7.00%,第2季度7.15%,第3季度6.36%,第4季度0.87%,P<0.01)。1~4季度计算机辅助精液常规项目T1中位数从22 min下降至17 min, 90百分位数从54 min下降至40 min,1~4季度精液生化项目T总中位数从387 min下降至315 min,90百分位数从1 415 min下降至1 179 min。结论:应用PDCA管理工具可以显著降低精液样本检测周转时间的阈外值率,提高临床诊疗及患者就诊效率,提升男科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鞘内注射重组大鼠白细胞介素18(rrIL-18)对大鼠吗啡耐受形成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150~ 180 g,鞘内置管成功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n=12),Ⅰ组鞘内注射PBS溶液20μl,Ⅱ组、Ⅲ组和Ⅳ组分别鞘内注射20μl含rrIL-18 0.2、2.0、10.0μg的PBS溶液,1次/d,连续7d.分别在鞘内给药前1d和给药后第8、10、12天,尾静脉注射吗啡4mg/kg,吗啡注射前及注射后45 min时测定辐射热缩爪潜伏期,计算吗啡的最大可能镇痛效应百分比,第12天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处死动物,取脊髓腰膨大,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42/44(p-ERK42/44)的表达.结果 与Ⅰ组比较,Ⅲ组和Ⅳ组第8、10、12天基础辐射热缩爪潜伏期缩短,最大可能镇痛效应百分比降低,第12天脊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p-ERK42/44表达上调(P<0.05).结论 大鼠鞘内连续注射7 d rrIL-18 2.0、10.0μg可促进吗啡耐受形成,可能与活化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兴奋性氨基酸载体1(EAAC1)在吗啡耐受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行鞘内置管,随机均分为六组。其中的四组于左后肢制成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分别经鞘内给予生理盐水(C组)、吗啡10μg(M10组)、吗啡20μg(M20组)、吗啡10μg+纳洛酮10μg(MN组);另外两组未致炎大鼠分别经鞘内给予生理盐水(C0组)、吗啡20μg(M0组)。各组给药均为1日2次,连续7 d。动态检测大鼠左后肢50%缩爪阈值,于给药后第8天测定痛阈后将大鼠处死,取左侧L3~4、L4~5节段背根神经节(DRG)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DRG中EAAC1的表达。结果M10、M20两组在鞘内给予吗啡第8天形成较稳定的吗啡耐受,其DRG内EAAC1表达下调。结论DRG EAAC1参与炎性痛大鼠慢性吗啡耐受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5.
采用真空油炸前预处理技术研究了护色工艺对真空油炸马铃薯片品质的影响.实验中选择柠檬酸、亚硫酸氢钠、VC 3种褐变抑制剂,通过配取不同浓度,得出真空油炸马铃薯片最佳护色工艺.结果表明:马铃薯片经过第4组护色液配方处理之后,即:柠檬酸1‰,亚硫酸氢钠1‰,VC1.5‰,产品具有最佳的感官品质和色泽值,同时对其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和脂肪含量均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细胞骨架中间纤维破坏对培养的兔关节软骨细胞基质合成代谢的影响.方法 1个月龄新西兰白兔,无菌条件下切取双膝关节软骨,酶解法分离软骨细胞,接种于6孔板培养待细胞贴壁后弃去培养液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用DMEM/F12正常培养,中间纤维破坏组(简称IF破坏组)利用含5 mmoL/L丙烯酰胺的DMEM/F12培养,使细胞骨架中间纤维破坏.分别在换液后第4天和第7天以阿尔新蓝法检测2组细胞上清液中糖胺多糖(GAG)含量,同时检测上清液中羟脯氨酸含量以评估2组细胞胶原的合成量.结果 两组软骨细胞在换液后第4天和第7天时上清液中GAG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上清液中GAG含量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5).IF破坏组上清液中羟脯氨酸含量在换液后第4天时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7天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第7天上清液中羟脯氨酸含量较第4天有增高趋势,但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F破坏组第7天上清液中羟脯氨酸含量与第4天相同.结论 软骨细胞GAG的合成具有时间累积效应,破坏中间纤维对软骨细胞GAG的合成没有影响,而破坏中间纤维可降低离体培养的关节软骨细胞羟脯氨酸的合成,表明中间纤维在软骨细胞胶原的合成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实验设计了能够模拟低温高湿环境的无水喷雾保活装置,探索了温度、相对湿度、工艺流程等因素对河鳗存活率及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温3~5℃,湿度90%以上的环境中,河鳗生存150h后,存活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急性吗啡耐受或炎性痛大鼠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嘌呤受体P2Y4 (P2X4R)表达的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NS组,n=5)、急性吗啡耐受组(M组,n=5)和炎性痛组(F组,n=20).F组建立福尔马林炎性痛模型,M组和NS组鞘内注射吗啡或生理盐水,10 μg(10 μl)/次,2 h/次,连续6次,最后1次给药后2h处死取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NS组和M组分别于每次给药后(T1-6)测定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WL),F组于致炎后4、7、10和14d时随机取5只大鼠测定PWL后处死取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2X4R表达.结果 与基础值比较,F组致炎后4~14 d PWL明显降低,M组T1-5时PWL升高,T6时P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S组比较,M组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P2X4R表达上调,F组在致炎后第4天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P2X4R表达上调,于第7天时P2X4R表达至峰值,第10天和第14天时P2X4R表达逐渐下调(P<0.01).结论 急性吗啡耐受或炎性痛大鼠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P2X4R表达上调,该变化可能与急性吗啡耐受和炎性痛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9组不同初始气份对鲜切莲藕进行气调包装,放置在5℃、相对湿度为85%环境中贮藏,分别在第2、5、10、15、20 d测定其感官指标、色差、失重率、硬度、VC和酸含量指标,并与未包装产品进行比较;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贮藏20 d后的鲜切莲藕质量变化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总体上气调包装对鲜切莲藕有保鲜作用,其中气调组分2%氧气 6%二氧化碳对鲜切莲藕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钴离子浓度升高对小鼠肝、肾、心脏功能与形态的影响.方法 将断乳1周的40只雄性ICR小鼠(美国癌症研究所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ch分送各国饲养实验,各国称为ICR小鼠)随机分成4组,即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小鼠每天腹腔内分别注射剂量为0.82 mg/kg、1.64 mg/kg和3.28 mg/kg氯化钴溶液(CoCl2);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灭菌双蒸水.分别于注射后第4天、1、2、3周从每组小鼠眼球采血测定血清中钴离子含量,第1、2、3周测定血液生化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肌酐(Cr)、肌酸激酶(CK)]并作各组间的比较.第3周采用摘眼球放血方式将小鼠全部处死取心、肝、肾做病理切片及电镜观察.结果 注射氯化钴溶液后第4天、1、2、3周分别测量血清中钴离子含量,结果显示随着注射剂量的增加,小鼠血清中钴离子含量相应增加,实验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2、3周分别测量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低、中剂量组AST、ALT、BUN、Cr、CK活性正常,高剂量组AST、ALT、CK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随时间的延长氯化钴对肝、心的毒性影响有加重趋势.病理切片及电镜观察显示:各实验组的心、肝出现坏死、凋亡等病理性改变,但肾脏无毒性变化.结论 高剂量的血清钴离子浓度具有肝毒性与心脏毒性,但肾毒性不显著;低、中剂量对肝、心、肾功能与形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溶液中赖氨酸与维生素B12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口服液中盐酸赖氨酸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B12的含量,色谱条件为C18柱,以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钠(16:84)用磷酸调节pH=3.3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10nm。结果电位滴定法测定口服液中盐酸赖氨酸的回归方程为V=0.1055G-0.3425,r=0.9996。精密度试验的RSD%为0.44%,溶液稳定性试验的RSD%为0.59%,低中高三个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4%、100.08%、99.71%,3批样品含量测定分别为100.72%、99.45%和99.76%;测定维生素B12的回归方程为A=0.8407C-0.0425,r=0.9998,精密度试验RSD为0.99%,溶液稳定性试验RSD为1.08%,最低检出限与定量限分别是0.12μg/mL和0.40μg/mL,低中高三个浓度平均回收率分别是98.20%、99.00%和99.07%,对3批样品的检测结果分别是100.81%、99.43%、98.25%。结论本研究测定盐酸赖氨酸和维生素B12的方法均准确可行,可用于本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清钴离子浓度升高对小鼠肝、肾、心脏功能与形态的影响.方法 将断乳1周的40只雄性ICR小鼠(美国癌症研究所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ch分送各国饲养实验,各国称为ICR小鼠)随机分成4组,即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小鼠每天腹腔内分别注射剂量为0.82 mg/kg、1.64 mg/kg和3.28 mg/kg氯化钴溶液(CoCl2);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灭菌双蒸水.分别于注射后第4天、1、2、3周从每组小鼠眼球采血测定血清中钴离子含量,第1、2、3周测定血液生化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肌酐(Cr)、肌酸激酶(CK)]并作各组间的比较.第3周采用摘眼球放血方式将小鼠全部处死取心、肝、肾做病理切片及电镜观察.结果 注射氯化钴溶液后第4天、1、2、3周分别测量血清中钴离子含量,结果显示随着注射剂量的增加,小鼠血清中钴离子含量相应增加,实验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2、3周分别测量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低、中剂量组AST、ALT、BUN、Cr、CK活性正常,高剂量组AST、ALT、CK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随时间的延长氯化钴对肝、心的毒性影响有加重趋势.病理切片及电镜观察显示:各实验组的心、肝出现坏死、凋亡等病理性改变,但肾脏无毒性变化.结论 高剂量的血清钴离子浓度具有肝毒性与心脏毒性,但肾毒性不显著;低、中剂量对肝、心、肾功能与形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刘雅克  徐华  刘璠  殷俊 《中华骨科杂志》2009,30(11):691-695
目的 探讨血清钴离子浓度升高对小鼠肝、肾、心脏功能与形态的影响.方法 将断乳1周的40只雄性ICR小鼠(美国癌症研究所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ch分送各国饲养实验,各国称为ICR小鼠)随机分成4组,即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小鼠每天腹腔内分别注射剂量为0.82 mg/kg、1.64 mg/kg和3.28 mg/kg氯化钴溶液(CoCl2);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灭菌双蒸水.分别于注射后第4天、1、2、3周从每组小鼠眼球采血测定血清中钴离子含量,第1、2、3周测定血液生化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肌酐(Cr)、肌酸激酶(CK)]并作各组间的比较.第3周采用摘眼球放血方式将小鼠全部处死取心、肝、肾做病理切片及电镜观察.结果 注射氯化钴溶液后第4天、1、2、3周分别测量血清中钴离子含量,结果显示随着注射剂量的增加,小鼠血清中钴离子含量相应增加,实验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2、3周分别测量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低、中剂量组AST、ALT、BUN、Cr、CK活性正常,高剂量组AST、ALT、CK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随时间的延长氯化钴对肝、心的毒性影响有加重趋势.病理切片及电镜观察显示:各实验组的心、肝出现坏死、凋亡等病理性改变,但肾脏无毒性变化.结论 高剂量的血清钴离子浓度具有肝毒性与心脏毒性,但肾毒性不显著;低、中剂量对肝、心、肾功能与形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中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PDK4)在吗啡耐受小鼠中的作用。
方法 SPF级雄性C57b1/6小鼠24只,6~8周龄,体重22~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生理盐水组(C组)、吗啡组(M组)、PDK4抑制剂二氯乙酸(DCA)组(D组)和吗啡+DCA组四组(MD组),每组6只。C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10 μl,每日2次,连续5 d;M组、D组和MD组分别鞘内注射含吗啡10 μg、DCA 200 μg和吗啡10 μg+DCA 200 μg的生理盐水10 μl,每日2次,连续5 d。首次给药前和每日第1次给药后1 h检测小鼠甩尾潜伏期(TFL)。最后一次给药后处死小鼠,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背角中PDK4、磷酸化丙酮酸脱氢酶(p-PDH)、p-S293-PDH、p-S300-PDH蛋白含量,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背角中PDK4与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共表达情况。
结果 与首次给药前比较,第1—5天第1次给药后1 h M组和MD组TFL明显延长(P<0.05)。与C组比较,M组第1—5天第1次给药后1 h TFL明显延长(P<0.05),脊髓背角PDK4、p-S300-PDH、p-S293-PDH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MD组第1—5天第1次给药后1 h TFL明显延长(P<0.05),脊髓背角p-S293-PDH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M组比较,D组第1—5天第1次给药后1 h TFL明显缩短(P<0.05);MD组第3—5天第1次给药后1 h TFL明显延长(P<0.05);D组和MD组PDK4、p-S293-PDH、p-S300-PDH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D组比较,MD组第1—5天第1次给药后1 h TFL明显延长(P<0.05),脊髓背角p-S293-PDH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PDK4蛋白在脊髓背角细胞中表达,并与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共表达。
结论 吗啡耐受小鼠的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中PDK4蛋白含量升高,PDK4抑制剂DCA抑制了下游p-S293-PDH和p-S300-PDH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影响血液流变学检测检验误差的护理相关因素.方法 将6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第1组分别采集3管血标本,于1h内检测;第2组分别采集4管血标本,15℃下放置1、4、8、24 h后检测;第3组用成人血压袖带束缚左右两臂,分别空气加压至40、110 mmHg后采集血标本,于1h内检测.结果 全血切变率、血浆黏度检测结果比较,第1组第3管显著高于第1管;第2组放置8、24 h显著高于1h;第3组110 mmHg束臂压力显著高于40 mmHg(P<0.05,P<0.01).结论 血液流变检测结果受采样顺序、时间,束臂压力因素影响;建议采集多管标本时首先采集血液流变学,于4h内检测,止血带压力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16.
吗啡麻醉已成为心内直视手术普遍使用的麻醉方法,但吗啡的排泄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报道20名患儿用1~4毫克/公斤吗啡麻醉进行房间隔缺损(ASD)或法鲁氏四联症(TF)根治术时,麻醉前、诱导后、整个手术过程中及术后2小时尿中吗啡和吗啡葡萄糖醛酸结合产物的含量及其意义。其中ASD患儿11例,吗啡平均用量为3.4±0.9毫克/公斤。TF患儿9例,吗啡平均用量为2.9+0.8毫克/公斤。本组术中或术后均未用吗啡对抗药。结果表明,在诱导和手术过程中ASD患儿的平均排尿速度>TF患儿(p<0.01)。在回苏醒室和入室2小时后,ASD患儿吗啡排泄的百分  相似文献   

17.
吗啡对小鼠血清IL-6和NK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吗啡对小鼠血清IL-6、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BABL/C小鼠,随要分组。第一部分为6组,其中4组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吗啡,另2组为完全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第二部分将小鼠分为5组,1-4组先注射不同剂量纳洛酮,15min后每组半数小鼠注射纳洛酮(30mg/kg),余下的半数小鼠注射生理盐水。第5组是小鼠先注射吗啡(30mg/kg),15min后注射纳洛酮(1mg/kg)。检测血清IL-6、NK细胞活性、脾细胞cAMP含量。结果 第一部分:与对照组相比:①腹腔注射吗啡100mg/kg使IL-6明显增加;②3mg/kg吗啡即可使小鼠的NK细胞活性明显降低;③腹腔注射吗啡30mg/kg、100mg/kg使小鼠cAMP明显降低。第二部分:①注射纳洛酮和吗啡与同浓度纳洛酮加生理盐水组相比,IL-6含量没有明显改变;②纳洛酮0.1mg/kg不能拮抗吗啡NK细胞活性的抑制;而纳洛酮1.0mg/kg,10mg/kg能增加NK细胞的活性,但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别;③纳洛酮1.0mg/kg,10mg/kg可拮抗吗啡对cAMP的抑制作用;④不同注射顺序吗啡和纳洛酮的对IL-6和cAMP无影响,但先注射吗啡,后注射纳洛酮对NK活性的抑制较轻。结论 吗啡对小鼠的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大剂量使IL-6含量明显增加,纳洛酮没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小剂量吗啡即可使NK细胞活性受到抑制,且呈剂量依赖性,但纳洛酮不能反转抑制;cMAP降低呈吗啡剂量依赖性,纳洛酮对此拮抗作用,也呈剂量依赖性。后注射纳洛酮对NK细胞活性抑制要明显低于先注射纳洛酮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鼠骨组织形态学和小鼠骨钙含量的研究方法,并观察不同剂量的泼尼松对小鼠骨形态学及骨钙含量的影响.方法 24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泼尼松低、中、高剂量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3组分别按泼尼松0.75、1.5、6.3 mg.kg-1@d-1灌胃给药,实验21 d后,眼眶放血,取右胫骨进行硬组织包埋切片,作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检测,取右股骨测骨钙含量.结果小鼠骨形态学与大鼠相似,但松质骨骨量个体差异大.形态学中骨量与骨钙含量有正相关(P<0.05).对不同剂量泼尼松作用的检测表明低、高两剂量泼尼松对骨钙含量无明显影响,中剂量可增加骨钙含量(P<0.05);骨形态计量学观察可见低、中剂量的泼尼松有增加骨量的趋势,中剂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剂量泼尼松有减少骨量的趋势.中剂量增加松质骨表面双荧光强度(P<0.05).结论小鼠骨形态学特征和骨钙含量有低的相关关系,泼尼松低的剂量可增加小鼠的骨钙含量、骨量和骨小梁表面荧光,当剂量增加时却有减少骨量和骨表面荧光的作用.提示测定药物对骨钙含量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形态学中骨量的变化,提示若用高剂量泼尼松可致小鼠骨量减少模型.  相似文献   

19.
吗啡成瘾大鼠脑神经核,垂体和血浆中内啡肽的变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在吗啡成瘾大鼠中观察吗啡成瘾与内啡肽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神经核中β-内啡肽(β-EP)、亮氨酸脑啡肽(LEK)和强啡肽A(DynA)的含量,垂体和血浆中β-EP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正常大鼠各指标值相比,成瘾状态大鼠中与依赖和戒断有关的脑神经核——伏隔核(Acc)中,β-EP、LEK的水平下降,DynA的水平上升,血浆、垂体的β-EP含量均升高。结论:在外源性吗啡作用下,机体这些内啡肽的改变与吗啡的依赖和戒断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20.
腹部手术鞘内注吗啡可抑制天然杀伤细胞的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经证实鞘内注吗啡有免疫抑制作用,术后病人可能更易感染,同时也影响抵御恶性肿瘤的能力。由于天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1)能杀伤瘤细胞,所以涉及免疫防御。因此鞘内或静脉注射吗啡后检验NK细胞的活动可以判定对免疫力的影响。为此作者选择行腹部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此40例病人(ASAⅠ级)一般状态良好,均系择期在全麻下实施腹部手术。随机将此40例病人等分成4组,每组10例。①IT_(0.5)组全麻前在L_(3~4)穿刺,将吗啡0.5mg溶于5ml生理盐水中,注入蛛网膜下腔。②IT_(0.1)组则将吗啡0.1mg注入蛛网膜下腔。③Ⅳ组静脉注射吗啡10mg;④对照组不注吗啡作对比。 全部40例均静脉注射硫戊巴比妥、维库溴铵后气管插管,然后吸入0.6%~1.5%异氟醚-N_2O-O_2维持麻醉,术中必要时追注维库溴铵。全部病人均不输血,均在术前以及术后2h和术后第1天、第2天分别采血样,应用对抗K-5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