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耳腔注射利多卡因治疗耳鸣共54例(63耳),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54例中有10例曾行高压氧治疗。所有病例均排除外耳、中耳疾病和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依据有无听力下降将病例分为两组。第一组17例(24耳)耳鸣而无耳聋,语言频率纯音听阔在20dB以内;第二组37例(39耳),患者伴有感音神经性聋,语言平均听阔(500Hz、1000Hz、2000Hz)25dBHL,临床诊断包括Meniere's病、突发性耳聋、药物中毒性耳聋,噪声性耳聋及不明原因感音神经性耳聋。按程度分重度:第一组7例(10耳),第二组13例(13耳);中度:第一组8例(12耳),  相似文献   

2.
笔者收集 2 4例体内缺乏锌伴有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病人 ,作一疗效分析 ,并探讨其相关性及发病机理。1 病例与治疗方法1 1 病例选择 :2 4例患者均以单例或双侧耳聋伴有食欲不振 ,伤口愈合不良等慢性缺锌症状而就诊 ,无耳毒性药物史及外伤史、耳疾病史及其它慢性病史。1 2 性别与年龄 :2 4例患者中 ,男 1 3例 ,女 1 1例 ,发病年龄 :1 4岁以下者 8例 ,占 33% ,5 0岁以上者 1 6例占6 7%。1 3 检测方法 :微量元素检查 :空腹静脉取血 ,分离血清用北京产WFS -D微量元素分析仪测定血清锌含量。正常值为 1 0~ 2 0 μmol L。听力检查 :(1 )纯…  相似文献   

3.
79例鼓室硬化病人临床听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鼓室硬化病人临床听力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至2006年鼓室硬化资料完整病例79例(79耳),锤砧固定型30例(30耳),镫骨固定型29例(29耳),全鼓室硬化型20例(20耳),术前1~2 d均行纯音测听,分析患者言语频率(500,1000,2000Hz)纯音平均听阈(PTA)及气骨导差(ABG),比较此三型听力学特点.结果 3组病人中,52例为传导性耳聋,26例为混合性耳聋,1例为感音神经性耳聋,3组病人言语频率平均PTA及ABG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鼓室硬化病人听力检查多呈传导性耳聋,听力损害程度与硬化灶部位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听力学检查在交通事故伤残判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95-01~2001-12延安市交通事故32起耳外伤患者32例(38耳)除常规音叉试验,语音检查,阈上功能测试外均采用纯音测听、脑干电反应(ABR)和耳声发射(OAE)检查。结果凡车祸受伤后引起的听力障碍,听力学检查多有异常,3例伪聋客观检查除外。结论听力学检查作为一种判断听功能障碍程度,对交通事故耳外伤患者听功能检测及伤残等级评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院 1999- 0 2~ 2 0 0 0 - 0 6 ,采用MTE治疗仪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84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84例 ,男 39例 ,女 45例。年龄 4~ 70岁 ,平均 37岁。病程 7周~ 2年。主要症状是听力下降 ,耳闷、耳鸣 ,自声增强 ,耳内有流水感等 ,多有感冒史。耳镜检查见 :鼓膜内陷、暗淡无光如云雾状。鼓室有积液时 ,鼓膜可见发丝状弧形液线。鼓气耳镜检查鼓膜活动受限。电测听检查为传导性耳聋 ,平均听力损失气导 30~ 5 0DB。2 治疗方法2 1 随机将 84例患者分为治疗组 46例 ,对照组 38例。2 2 MTE耳聋、耳鸣…  相似文献   

6.
近 10年来 ,我院耳鼻喉科门诊治疗咽鼓管阻塞患者近千例 ,有完整记载及随访者 35 2例 ,本文旨在对其症状、病因、治疗方法、临床疗效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患者首诊症状 耳闷、耳鸣 ,单耳、双耳均有。 2 36例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发病前有过流涕、咳嗽病史 ;10例伴有头痛、头晕 ;3例有明显的偏头痛 ;余无其它症状。1.2 检查 患侧鼓膜内陷 ,约 10 %的患者可见液平。纯音测听检查结果有 310例患者为传音性耳聋 ,42例为混合性耳聋。阻抗为 B、C型曲线。1.3 治疗方法 [1 ]   1控制感染 :口服、肌肉、静脉给予抗生素 ;2对于有变态反应者…  相似文献   

7.
银杏达莫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将87例(114耳)突发性耳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银杏达莫组即实验组44例(59耳)和对照组43例(55耳)。实验组用含银杏叶提取物和双嘧达莫的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治疗;另外两组同时加用地塞米松、ATP、肌苷和B族维生素等药物及高压氧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 d开始每3 d用纯音电测听测试患者听力。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44例(59耳)中痊愈20例(27耳),显效14例(18耳),有效5例(7耳),无效5例(7耳),治愈率为45.3%,有效率为88.4%;对照组43例(55耳)中痊愈8例(12耳),显效8例(13耳),有效14例(15耳),无效9例(15耳),治愈率为20.7%,有效率为72.1%,两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银杏达莫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肯定,按该组剂量未发现有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87例儿童听力障碍测听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先天性儿童听力障碍的及时检查、诊断及治疗对儿童听功能的保护和恢复非常重要。本文对近两年我院 87例因听力问题就诊的儿童纯音测听结果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 -14岁儿童 87例 ,其中男 45人 ,女 42人 ;学龄前 (3 -6岁 ) 2 1例 ,学龄期 (7-14岁 )66例 ;均排除先天性耳部疾病及家族遗传病史。患者主诉与既往病史见表 1。其中 1例既有耳毒性药物史也有腮腺炎病史 ,表现为双侧听力下降 ;3例腮腺炎病史者仅一耳听力障碍 ,另一耳听力正常 ;突聋患者有 1例伴眩晕、耳鸣及恶心呕吐 ;1例患者因鼻息肉住院术前发现听力障碍 ,鼓室积…  相似文献   

9.
随着临床上抗生素的广泛运用,近年来因抗生素使用不当所致的神经性耳聋及耳鸣屡见不鲜,现代医学对其治疗效果不尽如意。本组采用针灸治疗患者均有接受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史:治疗前曾采用电耳测听检查,个别做了声阻抗及甘油试验检查或其它物理检查,被诊断为听力障碍或听力缺失者,包括确诊为感音性神经性耳聋能按预期坚持治疗者。治疗41例患者63只患耳疗效  相似文献   

10.
<正> 在临床上突发性耳聋较为常见,且病因较复杂,治疗上也很棘手。根据体外反搏的原理,我院自1991年8月起对突发性耳聋的患者进行体外反搏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共20例患者,男12例、女8例,年龄16~20岁2例,21~65岁18例,其中单侧耳聋16例、双侧耳聋4例,共24耳。伴有耳鸣、眩晕的8例,有上呼吸道感染、疲劳等诱因的7例,其余无明显的诱因。治疗前纯音测听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脂联素、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It-1)表达水平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2年2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突发性耳聋组),根据纯音测听检查结果将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低频下降型40例、高频下降型25例、平坦下降型16例和全耳聋型12例。将治疗1个月后耳闷、耳堵、耳鸣症状减轻且听力基本恢复的患者设置为预后良好组;其他为预后不良组。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健康组。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sFlt-1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突发性耳聋发生的影响因素;Pearson法分析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脂联素与sFlt-1水平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清脂联素、sFlt-1水平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 突发性耳聋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健康组,sFlt-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有睡眠障碍、心脑血管疾病史、sFlt-1为影响突发性耳聋发生的危险因素,脂联素为保护因素(P<0.05);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脂联素与sFlt-1水平呈负相关(r=-...  相似文献   

12.
氨基甙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等对人类的耳毒作用已日益受到重视。我科于1990年1年内对164例临床诊断为感音神经性耳聋、聋前明确有耳毒性药物使用史的患者,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并与15名身体健康无耳疾的正常人作对照,以观察和分析药物中毒性耳聋患者听性脑干反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突发性耳聋患者磁共振下内耳与听觉中枢血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突聋与内耳及听觉中枢血供的关系.方法 突发性耳聋患者20例(共26耳),健康对照者20例(共40耳).所有受试者均经电测听力初诊和MRI检查,MRI序列包括弥散成像(DWI)、灌注成像(PWI)、血管成像(MRA)和内耳水成像(FIESTA).结果 ①对照组20例中(共40耳),常规MRI、DWI、PWI均表现为正常.FIESTA序列中,有5例(7耳)表现为听神经与小血管关系相贴近,未见明显听神经受压迂曲、变形.②所有病人常规扫描及DWI均呈正常表现,排除听觉中枢皮层梗塞和脑干梗塞.③突发性耳聋患者20例中(共26患耳),其中8(8/20)例(共12耳)在FIESTA中表现为相应的听神经脑池内段与小血管关系密切,其中相靠近4耳,密切接触6耳,血管明显推移神经2耳.PWI显示有7(7/20)例病人出现颞叶脑局部血流量较对侧下降(12.5%~46.5%),脑血容量正常.结论 突发性耳聋与内耳及听觉中枢的血供关系密切,改善其血供有利于突发性耳聋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表现在耳鼻咽喉科的癔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立真 《河北医学》2001,7(7):640-641
癔症是一种临床表现极为复杂的神经症 ,但在耳鼻咽喉科较为少见。笔者接诊 5例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5例均为突然发病 ,年龄 18~ 6 2岁。除 1例男性癔病性耳聋外 ,其余均为女性。其中 :1癔病性失声 3例 ,有明显精神刺激史 1例 ,有近期劳累史 1例 ,无明显诱因 1例。查体均见声带光滑、活动可 ,惟内收不完全 ,声门尚留一小裂隙 ,咳嗽及发笑时声门能完全闭合。 2癔病性耳聋 2例 ,均有强烈的精神创伤史 ,双耳发病 ,1例伴有精神抑郁、缄默等其他癔症表现。耳镜检查未见异常 ,声反射及听性脑干诱发电位均正常。 5例病人均先予心理安慰 ,使其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观察2007年1月-2012年1月5年来我科与高压氧科联合治疗突发性耳聋102例,取得良好疗效,探讨积极的医疗方法及时实施有效治疗,以达到最大限度挽救患者听力,降低该群体的发病率和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资料与方法根据临床资料突发性耳聋患者102例(108耳)治疗观察.诊断符合突聋的诊断标准,男65例(67耳),女37例(41耳);年龄19~63岁,平均42岁,病程3小时~180天;左58耳,右50耳.结果 突发性耳聋患者经高压氧并配合药物治疗可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结论 分析突发性耳聋的发病机理及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医疗对策,可促使突发性耳聋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6.
张艳  郝毓  赵静 《医学争鸣》2008,29(21):1996-1996
1临床资料 2001-01/2006-01,我科住院手术修补鼓膜穿孔患者126例(128耳)中,包括外伤性鼓膜穿孔(外伤组)86例(88耳),其中,男48例(50耳),女38例(38耳);年龄5~56(平均26.8)岁;病程1 wk~6 mo;左侧42耳,右侧46耳.88耳均为紧张部中央性穿孔,其中,穿孔小于3 mm者52例(54耳),3~4 mm者34例(34耳).传导性聋84耳,混合性聋4耳.慢性单纯性中耳炎遗留干性鼓膜穿孔(中耳炎组)40例(40耳),其中,男25例(25耳),女15例(15耳);年龄7~62(平均34.7)a;病程6 mo~30 a;左侧23耳,右侧17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突发性耳聋采用内听道充氧配合药物疗法与单纯药物疗法治疗突发性聋进行疗效观察。方法:39例(43耳)突发性耳聋的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21例(23耳)和单纯组(单纯药物疗法)18例(20耳)。治疗前后比较听力变化,分别进行纯音测听检查。结果:两组治疗后听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尤其对伴有耳鸣的患者采用内听道充氧配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更明显。结论:采用内听道充氧配合药物疗法比单纯药物疗法组疗效高。  相似文献   

18.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爆震性耳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爆震性耳聋患者临床用神经营养因子治疗的效果。方法:2006年2月~2009年2月我院门诊患者19例(30耳)采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肌内注射10d,观察注射前后纯音测定听力变化。结果:19例爆震性耳聋患者(30耳)经用神经营养因子注射治疗10d后.3例早期患者听力有不同程度的恢复。30耳爆震性耳聋经神经营养因子治疗前后纯音测听频率均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治疗后有效率为11%,与文献报道用金钠多治疗有效率89%比较,本组有效率较低。结论:临床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爆震性耳聋对发病早期患者听力恢复有一定的积极效果,宜早期治疗,病程超过1个月者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19.
突发性耳聋亦名特发性耳聋 ,中医称为暴聋。我科自1996年至今收治本病 90例 (98耳 )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为门诊或住院病人 ,参照中华医学会有关诊断标准[1] 确诊 ,治疗前后均作电测听检查 ,都经过随访。耳聋程度分级标准 :轻度为 2 5~ 40dBHL ;中度为 41~70dBHL ;重度为 71~ 90dBHL ;全聋为 >91dBHL。1 2 一般资料  90例 (98耳 )中男 48人 ,女 42人 ;年龄最大6 1岁 ,最小 16岁。发病到就诊时间 1天~ 30天。耳聋程度 ,轻度 19例 (32耳 ) ,中度 39例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自2008年1月-2008年12月进行药物治疗的6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和2009年1月-2009年12月合并高压氧综合治疗的5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62例进行单纯药物治疗者(对照组),治疗10d行纯音听阈测听,<70dB的有15例、<41dB的有2例,治疗20d<70dB的有24例、<41dB的有8例,治疗30d<70dB的有33例、<41dB的有14例。54例药物综合高压氧治疗(治疗组),均行纯音听阈测听检查,高压氧治疗10次<70dB的有28例、<41dB的有5例,治疗20次<70dB的有36例、<41dB的有12例,治疗30次<70dB的有43例、<41dB的有16例。结论:突发性耳聋患者,病程愈短,高压氧治疗疗效愈好。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1~3个疗程为宜,一般第2疗程显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