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加强影像诊断教学中影像思维方法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20年来各种影像诊断进展很快,从传统X线 手段到B型超声、DSA、CT、放射性核素及MRI等。成像从一维、二维至三维,空间分辨力和密度分辨力大大提高,各种影像检测工具越来越精细,在活体病理解剖与病理生理的情况下,提供图像信息非常丰富。为此,我们在影像诊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正确的影像诊断思维方法的培养更是必要。 与临床专业教学不同的是,临床思维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有关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而影像诊断思维(影像思维)则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导,根据病变影像部位、大小、形态、边缘、数目(或信…  相似文献   

2.
临床思维的时效性与误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思维的时效性是临床思维的基本特征之一,这是由诊治疾病过程中时间的紧迫性与决断的及时性所决定的。临床思维的时效性的含义有二,一是诊断有限时性,没有及时诊断,就是一种误诊;二是诊断要有超前时效性,即不仅能在一定时限内作出诊断,且要根据现有情况对疾病未来转归作出预见。文章从信息论的观点,提出信息展示时间的长短、变化的速度、新旧程度及信息缺如是影响临床思维时效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临床思维是临床医生透过疾病现象揭示疾病本质的理性认识过程,掌握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是医生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必要条件,通过对临床思维过程中肾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的统一、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分科思维与整体思维的统一的关系进行阐述,指导临床医生用理论正确地解释疾病病现象之间的联系,探索疾病过程规律,能于实践,加强学习。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利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对所掌握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综合、  相似文献   

4.
浅析临床误诊误治的思维根源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成临床误诊误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疾病本身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诊断技术设备和手段的完善与否、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不显著性、临床医生本身技术水平和知识经验等都是影响诊断治疗的原因。但是,不可否认,临床医生的思维方法,是造成误诊误治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因为,临床医生面对复杂多变的疾病,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各种检测手段所取得的症状、体征等各种资料,最后都是要通过临床医生的大脑加工,才能形成对某一疾病本质的正确认识。显而易见,临床医生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水平直接影响对疾病的认识。据《临床误诊100例》(湖南科…  相似文献   

5.
疑难病例在其他专着中因限于篇幅难以展开,本书编者们通过近5年的时间收集、整理出影像资料完整,经病理或其他科学方法验证的疑难病例187例,分别以临床资料、影像掌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手术记录与病理、讨论等进行详细论述,强调其科学性、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思维方法、资料宝贵、实用性强,有利于提高广大影像专业医师对疑难疾病的诊断分析能力,也可供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宣医师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6.
疑难病例在其他专著中因限于篇幅难以展开,本书编者们通过近5年的时间收集、整理出影像资料完整.经病理或其他科学方法验证的疑难病例187例,分别以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手术记录与病理、讨论等进行详细论述.强调其科学性、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思维方法,资料宝贵、实用性强.有利于提高广大影像专业医师对疑难疾病的诊断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6,3(11):1010-1010
疑难病例在其他专著中因限于篇幅难以展开,本书编者们通过近5年的时间收集、整理出影像资料完整,经病理或其他科学方法验证的疑难病例187例,分别以临床资料、影像掌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手术记录与病理、讨论等进行详细论述,强调其科掌性、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思维方法,资料宝贵、实用性强,有利于提高广大影像专业医师对疑难疾靖的诊断分析能力,也可供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室医师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8.
疑难病例在其他专著中因限于篇幅难以展开.本书编者们通过近5年的时间收集,整理出影像资料完整.经病理或其他科学方法验证的疑难病例187例.分别以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手术记录与病理,讨论等进行详细论述.强调其科学性、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思维方法.资料宝贵、实用性强.有利于提高广大影像专业医师对疑难疾病的诊断分析能力.也可供内、外科医师及相关科室医师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9.
窒息性胸廓发育不良的影像表现(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深对窒息性胸廓发育不良(ATD)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通过4例ATD X线和CT影像分析,结合临床资料及有关文献加以讨论。结果: ①ATD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骨软骨发育不良疾病。②X线主要表现:胸廓狭长,肋骨短,肋骨头膨大;髂翼呈方形,股骨头骨骺提前骨化;长骨短,干骺端增宽;掌指骨短粗,锥形骨骺及赘生指。结论:对反复肺部感染的患儿,应进行影像学检查,早日明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集合论在临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生在疾病诊断过程中 ,首先是收集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器械检查结果、药物诊断性治疗结果等疾病的临床资料 ,然后 ,再根据这些资料 ,提出与之相应的一组或几组全部可能待鉴别的疾病 ,进而逐步分析 ,排除可能性较小的疾病 ,最后肯定一个可能性最大的疾病 ,直至确诊。这个分析的过程就是鉴别诊断。这一过程 ,可以用集合论的方法完成。1 集合论基本原理1.1 集合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 集合是把具有某种属性的对象看做一个整体。集合里的各个对象叫做集合的元素。一个元素仍可是下一级的一个集合。没有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合 ,…  相似文献   

11.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并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非创伤性、不需要造影剂即可显示胰胆管的检查技术,其为胰系统疾病的诊断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并提供了丰富的形态学诊断信息,尤其对阻塞性胰胆管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随着其成像技术的日益完善,MRCP有望进一步取代诊断性的直接胰胆管造影,其临床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我们对50例疑有胰胆管疾病的患者在我院进行MRCP检查的资料进行了分析、评价,客观探讨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DR双能量减影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通过收集整理我院960例胸部疾病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合患者病史、病情及最终疾病诊断情况进行总结。结果:通过比较960例胸部疾病患者的影像资料可以发现,对常规DR图像和双能量减影图像进行对比观察,双能量减影图像比常规DR图像所含信息更大更清晰,可明显提高诊断的阳性率,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结论:DR双能量减影技术检查具有成像速度快,图像质量高,照射剂量低以及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等诸多优点,使其在临床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为临床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影像资料,更加丰富的影像学信息,增加了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医学本科生临床诊断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诊断思维能力是应用辨证和逻辑思维的方法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思维活动,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诊断学教学改革的关键。而科学的诊断的过程就是通过对病史、体征、症状和辅助检查结果的分析,经过抽象思维作出符合疾病本质的判断过程。现用的诊断学教材虽有诊断思维章节,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研发一种包含临床、影像、病理等全套资料的交互式数字化自动乳腺容积超声教学资源平台软件,以改进并完善超声医学教学体系,缩短专业化影像人才的培养周期,实现远程培训与考核的目标。方法 建立教学数据库管理软件,以包含完整病史、影像学资料及相关临床诊治信息的病例为主体,设计五组模块:基本信息及病史模块、三维容积超声成像模块、相关影像模块、病理及随访模块、相关临床诊治信息模块,实现差异登录、快捷搜索、生成习题和试题、远程教学四种功能。结果 交互式数字化自动乳腺容积超声教学资源平台软件提供完整的乳腺器官容积超声影像资料和相关临床信息,可模拟真实容积超声诊断场景,实现全新的超声影像教学、培训和考核模式。结论 交互式数字化自动乳腺容积超声教学资源平台软件提供了一种新的乳腺超声诊断教学方法,有助于缩短专业影像人才的培养周期,完善超声医学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字 交互式;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自动乳腺全容积超声成像;教学软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扁骨发生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的影像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病理证实的扁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结果:3例患者病灶均表现为单发骨质吸收为主,其中2例患者病变发生于髂骨,1例病变位于肩胛骨。结论:扁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发病率较低,影像表现特异性不强,但有一定的特征可循,在排除常见肿瘤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到本病的可能性,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临床思维是针对情境问题的诊断性思考,使医生能够敏锐地觉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由表及里地分析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正确的临床思维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累积而成的,掌握正确的临床思维是防范临床误诊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影像诊断是集解剖、病理、生理与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于一体的综合思维、判断、分析过程,只有通过病例追踪、随访,对影像诊断结果进行反馈,才能判断影像诊断正确与否。开展病例追踪讲座,是放射科进行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提高水平的重要环节。我科一直坚持对影像学检查病例进行追踪讨论,尤其是近三年来对所有X线、CT和MRI检查阳性的住院病例进行了有组织的追踪记录、定期对照分析阅片、总结经验教训,收获颇大。现将我们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100例精神障碍住院患者伴发躯体疾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精神障碍住院患者伴发躯体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对100例资料完整的精神障碍住院患者伴发躯体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精神障碍患者伴发的躯体疾病:消化系统49例,呼吸系统26例,循环及神经系统40例,泌尿系统4例,糖尿病5例;由于精神障碍的多种相关因素及患者的自我因素,致使躯体疾病常得不到及时诊断与治疗。结论 精神科医师应重视精神障碍伴发躯体疾病的可能性,及时给予正确的诊断与治疗;精神病医院完善必要的内外科配套,能及时地、有效地解决精神障碍伴发躯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19.
循证医学如何评价和应用诊断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评价和应用诊断试验的意义在临床医疗实践中 ,我们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以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资料 ,通过临床思维与分析 ,对疾病作出正确诊断。凡是在临床上用于疾病诊断的试验 ,均可称为诊断性试验 ,而由于新的诊断技术层出不穷 ,更要求我们用科学方法研究和评价各种诊断试验的价值 ,为合理选择诊断技术 ,提高诊断疾病的准确性提供科学依据。2 评价诊断试验的要求要评价诊断性试验的价值和准确性 ,最基本的方法是将诊断试验与诊断该病的金标准 (goldstandard)进行比较。因此 ,在评价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 .1 确定金…  相似文献   

20.
临床思维指对疾病现象进行调查、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以认识疾病的本质。临床思维的具体内容包括:(1)通过临床调查掌握病情资料;(2)分析病情资料的诊断意义,弄清主次,理出脉络;(3)综合考虑病情资料,提出诊断假设;(4)继续观察病情变化,以验证或推翻诊断假设[1-2]。临床思维与其他科学活动一样,为了保证思维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医生的诊疗决策和临床思维不能违反逻辑规律[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