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84例上消化道穿孔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4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溃疡穿孔156例,恶性肿瘤穿孔13例,其他15例,单纯穿孔修补119例。胃大部分切除53例,修补加胃空肠吻合4例,保守治疗8例,死亡3例。结论上消化道穿孔在尽快确诊的基础上积极手术,是有效治疗溃疡穿孔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深入研究开腹手术方式对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3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采取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穿孔单纯缝合修补57例、胃大部切除术16例。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基本无并发症,全部痊愈。术后3个月复查胃镜,均未见溃疡复发。结论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疗效确切,术式多采用单纯穿孔修补术简单安全,患者康复快。  相似文献   

3.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03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8年3月我院10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68例,其中穿孔修补58例,胃大部切除10例,死亡1例,为感染性休克。保守治疗35例,其中中转手术治疗4例,2例穿孔修补后再次出现穿孔。结论随着内科治疗溃疡病的发展,单纯穿孔修补术为手术首选,选择合适病例保守治疗亦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腹与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10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开腹手术和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进行治疗,将两种治疗措施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与对照组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腹腔镜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较开腹手术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及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联合泮托拉唑治疗等正规内科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12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行单纯修补术后,联合泮托拉唑抗酸抗幽门螺杆菌等内科治疗.结果 本组12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术后正规内科治疗组1年胃、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率是:为8.3 % (2/ 24);术后未正规内科治疗组1年胃、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率是66.7 %(24/36);术后未正规内科治疗组与正规治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正规内科治疗组,未出现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等并发症.在未正规内科治疗组为4.5%.结论 溃疡穿孔单纯缝合修补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术后联合泮托拉唑正规的内科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修补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进行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结果:4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短,内科正规治疗后,随访半年只有1例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切实可行,有并发症少、恢复快、创伤小的优点,可广泛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2月72例应用腹腔镜治疗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对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切口感染裂开发生率、术后腹腔脓肿、术后胃瘘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完成70例,中转2例。术后出现胃瘘1例,行胃镜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肠内营养支持治疗1月后治愈。1例考虑胃小弯胃癌中转行胃大切手术,1例十二指肠后壁溃疡,中转开腹修补。1例考虑胃癌腹腔广泛转移,仅行穿孔修补术。3例术后盆腔积液,经腹腔穿刺引流后好转。结论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手术切口小、创伤轻、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上消化道穿孔是临床常见急腹症,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比开腹手术损伤轻、痛苦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1]等优点.我院自2002年6月-2005年6月,采用腹腔微创外科技术,行普通针线缝合法治疗上消化道穿孔25例,配合术后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胃镜行修补术在治疗上消化道穿孔术中的具体应用及临床疗效及优点。方法2001年9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对38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先行胃镜检查,并局部取活检快速冰冻病理学检查,然后对良性溃疡穿孔患者全部行腹腔镜手术修补术。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镜下直接缝合,必要时临近网膜加盖,右上腹部引流。结果18例均痊愈出院,其中1例出现一过性漏出,经保持胃肠减压通畅痊愈。记录溃疡穿孔部位及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38例患者均经胃镜诊断为上消化道穿孔,对其中37例良性溃疡穿孔患者行腹腔镜手术修补术,手术顺利。无副损伤。手术时间33-62min,平均39min;术中出血6-14mL,平均8mL;术后排气时间28-49h,平均36h;住院时间5-10d,平均7.2d。术后无并发症。出院3个月后门诊胃镜复查36例,溃疡痊愈。结论腹腔镜联合胃镜行修补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具有诊断准确率高、定位准确、疗效好、损伤小、出血小、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效果确切,值得椎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2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例保守治疗,24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4例行单纯穿孔修补术,12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死亡1例,治愈率96.2%。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和胃大部切除术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常用术式。溃疡穿孔修补+扩大壁细胞的迷走神经切除术是较好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并研究腹腔镜技术在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术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60例患者中,45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15例为胃穿孔,腹腔镜手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修补成功,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无并发生以及死亡病例出现。结论对于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患者采用在腹腔镜下进行修补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于这一方法较为满意。因此腹腔镜下对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进行修补效果较为确切,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甄宏云 《中国当代医药》2012,(29):186-187,189
目的探讨腹腔镜穿孔高选择性迷走神经离断加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月本院12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胃穿孔60例,十二指肠穿孔68例。65例行腹腔镜高选择性迷走神经离断加穿孔修补术(研究组);63例行单纯腹腔镜穿孔修补术(对照组)。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增加,术后5年复发率较对照组低。结论腹腔镜穿孔高选择性迷走神经离断加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微创、安全、复发率低等特点,条件允许时建议作为首选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13.
肖虹  高少琳 《中国药业》2013,22(13):88-89
目的观察单纯手术修补结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穿孔的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胃溃疡穿孔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30例仅行单纯手术修补治疗,治疗组33例在单纯手术修补治疗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手术修补结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穿孔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8字缝合修补术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入住我院外科的4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8字缝合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各项指标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观察组无中转开腹及死亡病例;观察组手术时间(50.5±15.5)min,术中出血量(4.5±1.5)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5±1.5)d,住院时间(5.5±1.5)d,对照组分别为(95.5±15.5)min,(55.5±10.5)ml,(6.5±2.5)d,(10.5±2.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2例(8.7%),对照组4例(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对症治疗后均痊愈,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8字缝合修补术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是临床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 15例患者均经腹腔镜行穿孔缝合大网膜覆盖修补,术后患者进行消化性溃疡内科常规治疗,如持续胃肠减压、根除幽门螺杆菌、抗感染、补液、抑酸等。结果 15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得到了控制,身体恢复良好,切口均甲级愈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15例获得随访。复查胃镜13例无溃疡复发,2例仍然发现有浅表性溃疡。结论腹腔镜修补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术中出血少、探查范围广、术后切口疼痛轻、下床活动早、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项安全、可靠的外科技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效果,为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河南省封丘县中医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急性胃穿孔患者48例,根据采用的术式不同分为单纯修补组和胃大部分切除组,每组各24例。术后随访1年,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与复发情况。结果单纯修补组的总有效率为95.83%,胃大部分切除组为83.33%,单纯修补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胃大部分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修补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胃大部分切除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修补组的复发率为8.33%,胃大部分切除组为4.17%,单纯修补组的复发率高于胃大部分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修补术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均取得一定的效果,且两种方法各有优劣性,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临床疗效。方法总结分析本科2010年2月-2012年12月期间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7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7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并发肺内感染1例,胃排空障碍2例。结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结合消化内科理论及药物治疗的发展,可使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获得更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孟红 《中国医药指南》2009,7(11):41-41,40
目的对比埃索美拉唑针剂和奥美拉唑针剂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埃索美拉唑组pH值升高程度大于奥美拉唑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疗效经÷2检验,÷2=1.62,P>0.0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54,P<0.05)。结论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溃疡性上消化道出血,能在短时间内控制上消化道出血,提高胃内pH值,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安全应用于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强于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术后再出血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86年5月~2004年8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术后再出血18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再出血病人,10例为胃肠吻合口出血,2例为肝硬化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例为遗漏高位小弯溃疡出血,2例为胃小弯侧缝合不严出血,2例为应激性溃疡出血。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术后再出血多为手术操作不熟练、不规范,术中探查不全面。首选术式不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研究并观察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时选择不同术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本院2003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529例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临床分组,穿孔修补术组355例,胃大部分切除术组174例。结果穿孔修补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胃大部分切除术组,穿孔修补术组术后溃疡复发和返流性胃炎均低于胃大部分切除术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时选择穿孔修补术创伤较小,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