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应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口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25mg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观察组应用12.5 mg米非司酮口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子宫肌瘤体积差异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H、P、FSH、E2水平低,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应用12.5 mg的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能够有效缩小子宫肌瘤体积,降低激素水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妇科治疗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采用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剂量12.5 mg/d,观察组给予高剂量25 mg/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子宫肌瘤体积、血清激素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观察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与对照组相比差别不大(P 0.05);两组组治疗后LH、FSH、E2、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能够有效缩小肌瘤,降低机体激素水平,临床可优先选择小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2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44例。三组均实施米非司酮治疗,低剂量组给予最小剂量5 mg米非司酮;中剂量组给予12.5 mg米非司酮;高剂量组给予25.0 mg米非司酮。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相关指标水平、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三组血清FSH、LH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及E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高剂量组血清FSH、LH水平高于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均有明显减少,且高、中剂量组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均明显小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肌瘤体积明显小于中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剂量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18%(41/44)和90.91%(40/44),明显高于低剂量组的75.00%(33/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11/44),明显高于中剂量组的9.09%(4/44)和低剂量组的4.55%(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 mg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王菊英 《中国医疗前沿》2011,(15):47+66-47,6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n=50。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12.5mg/d,1次/d;治疗组口服米非司酮12.5mg/d联合桂枝茯苓丸6g,1次/d。两组连续用药3个月后,比较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检测FSH(血清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E2(雌激素)和P(孕酮)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子宫体积及子宫肌瘤体积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初次月经第1d血清FSH、LH、E2、P浓度均较治疗前月经第1d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用药后初次月经第1d血清FSH、LH、E2、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米非司酮与桂枝茯苓丸联用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剂量25 mg/d米非司酮给予治疗,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组采用口服剂量12.5 mg/d米非司酮给予治疗,观察比较两个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大小、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激素(P)水平差异和用药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下降明显,治疗前后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FSH、LH、E2、P水平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率为6.67%(3例),对照组为22.22%(10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剂量12.5 mg/d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治疗效果和高剂量给药基本相同,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率低,相对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子宫肌瘤应用自拟消癥经验方内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子宫肌瘤体积、血清雌二醇(E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分别应用自拟消癥经验方+米非司酮治疗与单用米非司酮治疗,疗程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及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和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子宫肌瘤体积以及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雌激素(FSH)、孕酮(P)、黄体生成素(LH)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应用自拟消癥经验方内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能够缩小子宫肌瘤体积、改善临床症状及血清E2等性激素代谢,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妇科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整取抽样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来妇科就诊并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给予25mg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100例,给予12.5mg米非司酮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用药效果,测量子宫肌瘤体积变化,同时测定两组血清中雌二醇(E2)、卵泡雌激素(FSH)、孕激素(P)、黄体生成素(LH)等孕激素水平变化,并统计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用药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后子宫肌瘤体积较用药前明显缩小(P0.05);但两组用药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后E2、FSH、P、LH水平均低于观察组(P0.05);但观察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采取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疗效较好,具有安全、经济、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笔者科收治的64例子宫肌瘤患者,确诊后从月经周期第3天开始,A组(n=32)给予口服米非司酮12.5mg/d,B组(n=32)口服米非司酮25mg/d,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测量子宫肌瘤体积及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服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结果:两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均缩小、激素水平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子宫肌瘤体积、血清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2例(2/32,6.3%),明显低于B组的14例(14/32,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12.5mg/d)米非司酮可有效缩小子宫肌瘤体积,不良反应较轻,能够应用于子宫肌瘤手术前或近绝经期患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的68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给予50 mg/d米非司酮)与研究组(34例,给予12.5 mg/d米非司酮),比较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性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子宫肌瘤体积(31.23±6.32)小于于对照组(35.45±7.56),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FSH、P、E2、LH水平,无显著差异(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76%)明显低于对照组(29.41%),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期采用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3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治疗,25 mg/次,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桂枝茯苓胶囊,0.93 g/次,3次/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最大肌瘤体积及血清性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44例,93.62%)高于对照组(36例,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最大肌瘤体积明显缩小,并且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FSH、LH和E2等性激素指标均明显改善,且上述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可有效调节子宫肌瘤患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缩小肌瘤体积,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与研究使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临床常规治疗同时使用大剂量米非司酮(25mg/次*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12.5mg/次*天)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LH、E2、P变化情况、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及闭经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子宫大小及子宫肌瘤体积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均明显减小,且观察组减小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PSH、LH、E2、P水平差异不显著,治疗后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闭经及血红蛋白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子宫肌瘤的治疗中,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较大剂量效果良好,在明显减少肌瘤体积的同时改善体内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凝刀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子宫肌瘤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3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后口服米非司酮;对照组63例单纯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对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P)、雌二醇(E2)等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差异。结果经自凝刀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8.41%,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组FSH、LH、P、E2水平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其中P、E2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研究组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显著减小,且明显小于对照组,其瘤体缩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轻,仅1例出现恶心、2例出现轻度头晕症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凝刀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P、E2水平及缩小肌瘤体积而使子宫肌瘤消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剂量为25 mg/d,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剂量为12.5 mg/d。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以及孕激素水平(E2、P)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子宫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且观察组治疗后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E2、P水平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缩小肌瘤体积,改善激素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治疗效果及血清激素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58子宫肌瘤患者列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伏龙龟脾汤进行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2.1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FSH、LH、E2、P、PR水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给予伏龙龟脾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有效改善子宫肌瘤及患者血清激素水平,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给予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5年4月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片,25 mg/d;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片治疗,12.5 mg/d。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孕激素水平、子宫肌瘤体积及子宫体积,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黄体酮(P)、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及促卵泡激素(FSH)水平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1);观察组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子宫体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00%(P0.05)。结论子宫肌瘤采用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更明显,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探讨亮丙瑞林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 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性激素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片治疗,观察组采用亮丙瑞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治疗前后的血清IGF 1、VEGF及性激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 CRP、IGF 1及VEGF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雌二醇(E2)、孕酮(P)、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黄体业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LH/FSH指标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2、P、FSH指标水平与治疗前明显升高,HCG、LH、LH/FSH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E2、P、FSH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HCG、LH、LH/FSH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亮丙瑞林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IGF 1、VEGF水平及改善血清E2、P、HCG、LH、FSH、LH/FSH水平,且毒副作用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纳入标准的64例患者给予口服米非司酮10mg/d。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治疗后子宫体积与子宫肌瘤体积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血清生殖激素水平有明显变化,治疗后FSH、LH、E2和P平均浓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子宫动脉及肌瘤的主要血管阻力指数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亮丙瑞林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对性激素水平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亮丙瑞林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亮丙瑞林联合米司非酮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性激素雌二醇(E2)、黄体生成激素(LH)、孕激素(P)和促卵泡生长激素(FSH)水平;血清细胞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水平;子宫和肌瘤体积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E2、LH、P、FSH、hs-CRP、TNF-α、IGF-1、EGF水平及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E2、LH、P、FSH、hs-CRP、TNF-α、IGF-1、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子宫及肌瘤体积均小于治疗前(P<0.05),且实验组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亮丙瑞林联合米司非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可有效缩小子宫、肌瘤体积,降低性激素水平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贺卫英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1):1338-134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0月以来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片12.5 mg/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桂枝茯苓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肌瘤体积、血清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子宫和肌瘤体积、血清激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较单纯米非司酮治疗不良反应小,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给予口服12.5mg/d米非司酮治疗,实验室检测血清激素水平,B超检测子宫肌瘤及子宫的大小,观察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经过治疗,治愈22例,有效2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达78.3%.治疗后子宫肌瘤及子宫的体积均显著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孕酮(P)、雌激素(E2)、促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较用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雄激素(T)和催乳素(PRL)水平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低血压、色素沉着、体重增加、肝肾功能变化等不良反应.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