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长蛇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7月—2019年6月选取本院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普通针刺,观察组采用长蛇灸+普通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RF、ESR、CRP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RF、ESR、CR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RF、ESR、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蛇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有效降低患者RF、ESR、CRP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电针加艾条温和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英 《四川中医》2007,25(1):105-106
目的:探讨电针加艾条温和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3例采用电针加艾条温和灸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口服秋水仙碱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治愈25例(58.14%),好转16例(37.21%),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治疗一个疗程后统计:治愈12例(54.55%),好转8例(36.36%),总有效率90.91%。两组疗效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从副反应比较看,电针加艾条温和灸组无任何毒副反应,而秋水仙碱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为31.82%。结论:电针加艾条温和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并且无任何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电针加艾条温和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英  曹晶晶  杨卫杰 《光明中医》2011,26(6):1173-1174
目的探讨电针加艾条温和灸治疗类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0例采用电针加艾条温和灸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治愈17例(42.50%),好转21例(52.50%),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治愈8例(40.00%),好转10例(50.00%),总有效率为90.00%,两组疗效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从毒副作用比较看,电针加艾条温和灸组无任何毒副作用,而雷公藤多甙片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为45.00%。结论电针加艾条温和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疗效并且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腹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指标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ESR、RF、CRP指标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ESR、RF、CRP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5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是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热敏灸、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用针刺、热敏灸、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型。结果: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93%,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CRP、ESR、RF均较治疗前低(P〈0.05)。结论:针刺、热敏灸、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型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电针合艾条温和灸综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合艾条温和灸综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8例采用电针合艾条温和灸综合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口服秋水仙碱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治愈28例(58.33%),好转18例(37.50%),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治愈12例(54.55%),好转8例(36.36%),总有效率为90.91%,两组疗效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从副反应比较看,电针合艾条温和灸组无任何毒副反应,而秋水仙碱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为40.91%。结论:电针合艾条温和灸综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并且无任何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药物配合针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方法: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1例。两组均给予甲氨蝶呤片、叶酸片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研究组加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屈伸不利中医症状评分变化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的水平。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及ESR、CRP、RF水平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物配合针刺治疗RA效果较好,可快速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症状,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祛邪通络止痛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甲氨蝶呤片、双氯芬酸钾片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祛邪通络止痛方内服。2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RF、ESR及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显效率78%,总有效率98%;而对照组分别为66.7%和8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ESR、RF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祛邪通络止痛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是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青藤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9例);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苷片和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口服雷公藤多苷片和青藤碱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3.33%(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和C反应蛋白(CRP)均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ESR和RF有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ESR、RF、CRP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青藤碱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祛邪通络止痛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给予甲氨蝶呤片、双氯芬酸钾片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祛邪通络止痛方内服.2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RF、ESR及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显效率78%,总有效率98%;而对照组分别为66.7%和8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ESR、RF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壮医药线点灸联合祛邪通络止痛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是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薄氏腹针"引气归元"加"腹四关"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10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52例,脱落3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每次5 mg,每周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薄氏腹针疗法,穴取中脘、下脘、关元、气海、滑肉门、外陵等,隔日1次,每周3次,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包括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关节肿胀、晨僵情况),以及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5/51),高于对照组的73.5%(36/4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SR、RF、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薄氏腹针"引气归元"加"腹四关"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机制与降低ESR、RF及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贺氏火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沉的影响。方法选取内分泌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72例,根据随机对照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来氟米特片20 mg口服,每日1次,同时给予普通毫针刺,试验组予以贺氏火针疗法,2组针刺选穴相同,治疗均为1个月。结束后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血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抗链O(ASO)、血沉(ES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血清RF、CRP、ASO、ESR水平降低(P 0. 05)。治疗后,试验组疗效总有效率88. 8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8. 33%(P 0. 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RF、CRP、ASO、ESR水平较低(P 0. 05);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贺氏火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藏医脉泻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藏医脉泻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美洛昔康片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及疼痛评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水平、不良反应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关节的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及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及疼痛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ESR、CRP、RF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ESR、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藏医脉泻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满意,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及ESR、CRP、RF水平,且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配合抗风湿病联盟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参照欧洲抗风湿病联盟2013年更新的用药指南制定用药方案:甲氨蝶呤片7.5 mg口服,每周1次;柳氮磺吡啶肠溶片100 mg口服,每天2次;硫酸羟氯喹片20 mg口服,每天2次;美洛昔康片15 mg口服,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壮医热敏探穴针刺法治疗,使用点燃的壮医药艾在病变关节附近施行温和灸,探寻热敏点,然后进行壮医针刺,留针30 min,每日1次。均2周为一疗程,连续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双手握力、晨僵时间、28个关节肿胀关节个数(SJC 28)、28个关节压痛关节个数(TJC 28)、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患者对自身病情活动度的VAS评分(PtGA)、医生对患者病情活动度的VAS评分(PhGA),及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水平,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4周治疗后,最终163例患者完成临床试验,观察组81例,对照组82例。两组治疗4周后双手握力、晨僵时间、SJC 28、TJC 28、PtGA、PhGA、DAS 28及RF、A-CCP、CRP、ESR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观察组晨僵时间、双手握力、SJC 28、TJC 28、PtGA、PhGA、DAS 28评分及CRP、ES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RF、ACCP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19%(69/81),高于对照组的70.73%(58/82,P0.05)。结论:壮医热敏探穴针刺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蜂针输穴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的影响。方法 7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蜂针输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蜂针经穴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晨僵持续时间和血清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优于对照组的75.0%(P0.05)。两组治疗后关节肿胀及关节压痛数均减少(P0.05),晨僵持续的时间缩短(P0.05),观察组治疗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晨僵持续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RF、CRP及ESR水平较同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RF、CRP及ES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蜂针输穴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热敏化取穴进行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90例,随机分为壮医药线治疗组30例,空白线灸组30例,西药对照组30例.壮医药线治疗组和空白线灸组分别采用壮医药线、空白苎麻线点灸,常规取穴和根据腧穴热敏化方法取穴,同时3组患者配合西药治疗.结果 药线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关节肿胀、压痛和晨僵有明显缓解,反映RA活动的炎性指标CRP、ESR、RF、PLT也有显著下降.同时药线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关节肿胀、晨僵和CRP、ESR与空白线灸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后的相应指标比较也有显著性改善(P <0.05或P<0.01).结论 壮医药线热敏化取穴点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双藤消痹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双藤消痹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DAS28、ESR、CRP、RF评分情况。结果两组DAS28、ESR、CRP、R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DAS28、ESR、CRP、RF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与对照组的85.00%相近(P0.05)。结论双藤消痹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拟扶正祛邪化瘀汤配合针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RA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自拟扶正祛邪化瘀方配合针刺治疗,2组均每日1次,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CP)]以及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治疗结束后统计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晨僵时间、休息痛评分、压痛个数、肿胀个数、双手握力和健康状况问卷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RF、CRP、ESR、A-CC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后DAS28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结论自拟扶正祛邪化瘀汤配合针刺治疗RA疗效可靠,能够明显改善RA患者的症状及活动度,减轻病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强督壮骨法针刺输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对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健脾补肾强督壮骨法针刺输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RF、ESR、CRP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RA患者的VAS评分,以及血清RF、ESR、CRP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以及血清RF、ESR、CRP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健脾补肾强督壮骨法针刺输穴对RA患者的治疗作用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益气解毒化瘀法综合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甲氨喋呤、尼美舒利口服;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解毒化瘀汤内服、外洗,消癌平穴位注射,两组均连续用药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6.7%,研究组总有效率9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体征以及ESR、CRP、RF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解毒化瘀法综合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ESR、CRP、RF下降有明显作用,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