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世成 《吉林医学》2010,(25):4309-4309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病毒性脑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均给予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更昔洛韦5 mg/kg,2次/d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10 mg/kg,2次/d静脉滴注。疗程10~14 d。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周洁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10):1324-1326
目的:对病毒性脑炎其发病特点与诊断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塔城市医院2000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71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对照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应用更昔洛韦10 mg/k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15 mg/kg,静脉滴注,1次/d.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  相似文献   

3.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成更昔洛韦治疗组30例和利巴韦林对照组21例,治疗组静脉滴注更昔洛韦10mg.kg-1.d-1,对照组静脉滴注利巴韦林15mg.kg-1.d-1,疗程均为14天。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脑脊液细胞数、脑电图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更昔洛韦是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有效药物,临床疗效优于利巴韦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更昔洛韦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中清除自由基、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和对血液成分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其中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30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更昔洛韦每次5~ 10mg/( Kg·d),每12h一次,对照组单纯给予更昔洛韦5~ 10mg/(Kg·d),每12h一次,疗程均为10 ~21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为93.33%,对照组为70.1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15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三组,三组患儿均给予抗病毒,降颅压等对症治疗.更昔洛韦治疗组加用更昔洛韦;更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组在更昔洛韦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纳洛酮,10d为1个疗程.对照组无纳洛酮和更昔洛韦治疗措施.比较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纳洛酮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组治愈25例(50%),显效20例(40% ),无效5例(10%);更昔洛韦治疗组治愈15例(30%),显效10例(20 %),无效25例(50%).对照组治愈5例(10%),好转15例(30% ),无效30例(60%).经统计学处理,3组治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组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临床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6,(9):1243-1244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与干扰素配伍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102例)与对照组(98例)。对照组患儿使用更昔洛韦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更昔洛韦与干扰素配伍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昔洛韦与干扰素配伍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配伍双黄连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病毒唑每天10mg/kg,静脉点滴,每天1次,双黄连每天60mg/kg,静脉点滴,每天1次,治疗组采用更昔洛韦每天5mg/kg,双黄连每天60mg/kg,静脉点滴,每天1次,连用7d。如并发细菌感染加用青霉素每天10万U/kg,静脉点滴,每天1次。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退热平均天数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更昔洛韦配伍双黄连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李立平  胡文标 《吉林医学》2010,31(17):2596-2597
目的:了解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4例成人病毒性脑炎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在降颅压、抗抽搐、降温、支持等综合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每日静脉滴注更昔洛韦10mg/(kg·d),分2次静脉滴注;对照组27例应用利巴韦林15mg/kg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14d。疗程结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16例,显效4例,有效5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6例,有效4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66.7%。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用于治疗病毒性脑炎安全性高,作用迅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2月~2010年2月病毒性脑炎患儿8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主要包括控制痉挛、控制体温、降低颅内高压、给予改善脑代谢药物等.对照组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病毒唑3~5 mg/kg,口服,3次/d;观察组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更昔洛韦2~3 mg/kg静脉滴注,3次/d.14 d为一个疗程.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严格观察病情发展情况,观察患者发热、惊厥、神志等改善情况,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用药剂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更昔洛韦能够显著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病毒唑,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儿童EB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 确诊4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更昔洛韦每次5 mg/kg静滴(每次静滴大于1小时),间隔12 h 1次,连用14天;对照组:阿昔洛韦每次5 mg/kg静滴,间隔8 h 1次,连用14天.两组均给予降颅压、止惊等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痊愈15例,好转5例,有效率100%;时照组临床痊愈5例,好转5例,无效10例,有效率50%.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儿童EB病毒性脑炎效果明显,与阿昔洛韦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苦碟子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潍坊市临朐县人民医院2006年2月-2011年3月诊断治疗的急性病毒性脑炎患者87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治疗组在降温、降颅压、维持水电平衡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碟子和更昔洛韦;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通过治疗前后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等主要症状、体征及脑电图的变化比较,评价苦碟子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的疗效,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治疗后患者脑电图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能显著改善急性病毒性脑炎的预后,总有效率达93%以上。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采用更昔洛韦联合纳洛酮对小儿病毒性脑炎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2009年10月到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前者加用更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后者加用更昔洛韦与纳洛酮静脉滴注联合治疗,最后观察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更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6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更昔洛韦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 :将 1 2 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更昔洛韦治疗组 6 6例 ,清开灵对照组 6 2例 ,将两组的疗效和毒副作用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83 .3 %和 6 4 .5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且治疗组患儿的脑脊液及脑电图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患儿部分病例有消化道症状、转氨酶升高、白细胞总数及血小板数下降 ,但未观察到对肾脏的毒性反应。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较好 ,毒副作用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岳优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4):62-63,66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与病毒唑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为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将90例诊断为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45例(纳洛酮+更昔洛韦)和B组45例(纳洛酮+病毒唑),A组给予纳络酮(0.01~0.03)mg/(kg·次),每隔8h静脉注射1次,更昔洛韦(5~10)mg/(kg·d),bid,静脉滴注;B组给予纳络酮(0.01~0.03)mg/(kg·次),每隔8h静脉注射1次,病毒唑10mg/(kg·d),bid,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7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恢复时间,预后情况,利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B组的总有效率为77.14%,A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头痛、惊厥、抽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改善时间及脑脊液复常时间等均较B组所用时间短,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更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疗效确切,有效清除病毒,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尤其下降IL—1水平,保护神经元细胞,改善脑部神经功能,快速改善神经毒性作用导致的症状与体征,患儿预后更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更昔洛韦,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肌肉注射.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扰素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邓斌  梁日标  李杰斌 《华夏医学》2012,25(3):304-306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醒脑静治疗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综合治疗外,加更昔洛韦与醒脑静,对照组予综合治疗加阿昔洛韦。结果:治疗组在退热、抽搐控制、头痛呕吐消失、意识转清等方面的平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更昔洛韦联合醒脑静治疗病毒性脑炎较单独用更昔洛韦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7.
翟静 《中外医疗》2011,30(30):117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与纳洛酮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89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44例,采用纳洛酮治疗,治疗组1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更昔洛韦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5%,对照组总有效率84.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2组患者均完成治疗,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更昔洛韦与纳洛酮联合应用是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有效方法,可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儿童急性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对4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应用更昔洛韦治疗,每千克体重5~10mg加入10%葡萄糖液50~100ml中静滴,疗程10~14天。结果:痊愈32例,好转6例,有效率95%,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更昔洛韦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胸腺肽治疗小儿巨细胞病(CMV)感染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更昔洛韦组(对照组)和更昔洛韦、胸腺肽联合组(治疗组),对照组给更昔洛韦5mg/kg静脉滴注,2次/d,连用14d,维持量5mg/kg,1次/d,连用14d;治疗组给予GCV剂量同前,加胸腺肽5mg静点,1次/d,疗程同前。各组均予常规保肝治疗。结果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CMV—DNA转阴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3%,无效率为18.7%。对照组总有效率57%,无效率为43%。结论更昔洛韦联合胸腺肽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病毒性脑炎患儿90例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38例,给予采用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患儿52例,给予采用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总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患儿的发热、抽搐、意识障碍、头痛呕吐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疗效优于单纯更昔洛韦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