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红花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h尿蛋白定量及Scr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UAER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可靠。红花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机制可能在于微炎症状态的改善减轻了血管内皮损伤,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红花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可以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注射用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Bephropathy,D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DN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胰激肽原酶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24h尿蛋白定量、UAER下降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下降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胰激肽原酶治疗DN患者疗效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西洛他唑联合胰激肽原酶与单用西洛他唑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EADD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LEADDP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西洛他唑对照组53例,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组53例;治疗前后给予降糖药物使血糖保持稳定;对照组口服西洛他唑片100mg,2次/d,治疗组在应用西洛他唑的同时口服胰激肽原酶肠溶片120单位,3次/d,空腹服用,共3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踝/肱指数(ABI)、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厚度等。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好转、ABI较治疗前增加(P〈0.05),联合用药组增加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右足背动脉、左右胫后动脉IMT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斑块厚度较治疗前减少(P〈0.01);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值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前后差值比对照组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洛他唑与胰激肽原酶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用西洛他唑治疗PDA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胰激肽原酶对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胰激肽原酶组)26例,对照组20例,两组均行综合性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胰激肽原酶治疗,监测3个疗程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清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压、血液流变学各指标,24h尿蛋白(24hUALB)定量,并观察其肾组织高峰到达时间、10min残留率及15min残留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胰激肽原酶组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明显降低(P〈0.01),血脂、血压下降亦显著(P〈0.05),15min残留率明显下降(左右肾均P〈0.01),10min残留率亦明显减少(左右肾均P〈0.05),24hUALB定量降低(P〈0.01)。结论胰激肽原酶可有效地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血压,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分泌和排泄功能,减少尿蛋白的排出,促进糖尿病早期肾脏病变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贝前列素钠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下肢膝以下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2型糖尿病合并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狭窄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严格控制血糖及抗动脉硬化治疗,对照组单用贝前列素钠治疗;观察组采用贝前列素钠联合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后最大行走距离、无痛行走距离、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 、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PSV)、管径狭窄率指标,比较疗效。 结果治疗后,两组最大行走距离、无痛行走距离、ABI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最大行走距离、无痛行走距离、AB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腓动脉PSV明显减慢,管径狭窄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各个动脉PSV较对照组显著减慢,管径狭窄率较对照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结论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贝前列素钠能更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膝以下动脉狭窄患者的最大行走距离、无痛行走距离,改善ABI指数,其机制考虑与联合用药能更有效的降低峰值血流速度,减轻血管管径狭窄率,改善下肢缺血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性。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26例糖尿病足患者予以高压氧治疗;24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后的两组下肢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症状明显改善,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下降(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显著。提高了糖尿病足治疗的有效率,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90例DPN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依帕司他治疗。观察组采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观察组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联合依帕司他治疗DPN患者疗效佳,而且也较安全。  相似文献   

8.
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爽  万晓京  孙大威 《现代医学》2002,30(3):174-175
目的:观察高压氧综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有效性。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对2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予以高压氧治疗;1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后的两组下肢症状改善情况、血糖、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症状明显改善,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P<0.001),血糖、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下降(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效果显著,提高了糖尿病足溃疡治疗的有效率、治愈率,降低了截肢率。  相似文献   

9.
姚志本 《中外医疗》2009,28(5):90-91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足的治疗疗效。方法将94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47例患者给予常规降血糖及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47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用药12周相比,其24h尿蛋白、甘油三酯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增高。结论胰激肽原酶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联合胰激肽原酶对社区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震动感觉阈值(VPT的影响,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2月本院周边的4个社区中确诊为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糖尿病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进行胰激肽原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后的多伦多临床症状评分(TCSS)、足部VPT、下肢缺血改善情况及中医症候积分。结果:干预前,两组TCS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左侧和右侧下肢VP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TCS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左侧和右侧下肢VPT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TCS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左侧和右侧下肢VPT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缺血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用胰激肽原酶治疗比较,中药热奄包联合胰激肽原酶可更加有效地降低社区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VPT,改善下肢缺血及下肢感觉神经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初步探讨糖尿病足中医不同证型与下肢动脉彩超的关系.方法 收集糖尿病足病例60例,非糖尿病住院病人45例作为对照组,记录相应下肢动脉彩超结果,并进行初步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足组双下肢动脉内径均较窄,其中股总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型研究中,气阴两虚瘀阻组各下肢动脉内径最窄,与其他证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糖尿病足中医不同征型与下肢动脉彩超有一定的相关性,糖尿病足表现为各下肢动脉内径变窄,以气阴两虚瘀阻型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静脉造影(CTV)在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应用。 方法 分析山东大学第二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91例(91条肢体)临床资料,采集患者下肢CTV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根据横断面影像和三维模型分析复发原因,并进行可视化手术预演,准确定位引起复发的罪犯血管。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术后疗效和随访结果,评价CTV技术在诊治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应用价值。 结果 91例患者下肢CTV横断面影像和三维模型可明确复发原因,罪犯血管和毗邻组织清晰显示。依据患者不同病因行个体化手术治疗,术后下肢曲张静脉消失,溃疡愈合时间21(13.5~31.0)d;随访5~60个月,平均18(11~27)个月,无静脉曲张和溃疡复发。通过CTV测量髂静脉直径和瓣膜数量显著小于彩色多普勒超声(P<0.001),穿通静脉数量显著高于彩超(P<0.001)。 结论 CTV技术有助于清晰判断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原因,准确定位引起复发的罪犯血管,提供术中路图信息,具有彩色多普勒超声无法替代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The effects of Chinese medicines on micro-circulation and blood flow velocity in arteries of the lower limbs were observed in 33 patients with arteriosclerotic obliteration (AS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egral values of micro-circulation after treatment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or P < 0.01). Blood flow velocity in arteries of the lower limbs determined with the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detecting method after treatment were also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or P < 0.01). In this series of 33 ASO patients, the markedly effective rate was 36.36%,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63.64%. The observ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recipe prescribed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upplementing qi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micro-circulation in ASO patients, and accelerate blood flow in arteries of the lower limb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旨在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以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率。 方法 选取绍兴市人民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诊治的92例临床可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所有患者都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查,2项检查都在同一时间段(间隔时间控制在30 min内),对比分析其对中央型、周围型、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检出结果,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红外热成像技术的诊断价值,计算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54例,检出率是58.7%;红外热成像技术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58例,检出率是63.0%;2组的检出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5,P=0.546)。以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经计算,红外热成像技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71.7%、74.1%、67.6%、79.6%、60.5%。 结论 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检出率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相近,具有检查时间短、可大批量检查的优势,可作为临床筛查可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辅助手段,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15.
报告了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0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的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组下肢动脉内径、血流量低于正常组(P<0.01),加速度/减速度比值及血流峰值速度高于正常组(P<0.001)。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定量估价糖尿病下肢动脉功能、病变部位和程度。  相似文献   

16.
马芳  钱梅梅  袁长翮 《实用全科医学》2011,9(4):639-639,641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总结最佳超声检查途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管壁、内膜、管腔内回声。并测量受累部位的血栓范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血管内血流充盈情况及有无狭窄,同时利用Valsalva试验判断邻近静脉瓣功能。结果左下肢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右下肢.超声表现为腔内有实性回声充填,探头加压管腔不能压瘪;彩色血流信号变细或无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示无血流或血流频谱不随呼吸而变化。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具有直观性、可靠性,是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同时可通过动态观察其演变情况,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8):122-125
目的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溃疡性结肠炎早期诊断和活动性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经病理确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60例,其中活动期30例、缓解期30例。选取同期正常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均接受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三组肠壁厚度、肠壁内血流分级和阻力指数(RI)。结果活动期组与缓解期组病变处肠管厚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活动期组患者较缓解期组增厚的更为明显(P0.05);活动期组与缓解期组患者病变肠壁内血流丰富例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活动期组肠壁内血流丰富例数较缓解期组更多(P0.05);活动期组与缓解期组病变肠壁内动脉RI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活动期组肠壁内动脉RI较缓解期组降低的更为明显(P0.05)。结论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早期诊断和活动性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能为临床的诊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通络中药结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将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通络+移植组(通心络结合自体外周血于细胞移植)和干细胞移植组(于细胞移植)各30例。于移植前、移植后12周,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清VEGF、bFGF水平的变化。结果通络+移植组和血细胞移植组患者的疼痛、冷感、麻木和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缓解(P<0.01),除间歇性跛行外,通络+移植组临床症状评分优于干细胞移植组(p<0.05或P<0.01),2组患者移植后血清VEGF和bFGF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中药结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可提高临床疗效,不会导致血清VECF、bFGF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19.
金光明 《吉林医学》2012,33(19):4097-4098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伴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方法:选择86例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反应性充血前后的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并与102个正常人相比较。结果: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患者的肱动脉内径基础值为(3.76±0.33)mm,低于正常对比组(3.91±0.40)mm(P<0.01),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的扩张程度为(9.68±1.40)mm,显著低于正常对比组(12.59±1.88)mm(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可评价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而且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高血压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正>新辅助化疗是指在恶性肿瘤局部实施手术或放疗前应用的全身性化疗,在局部治疗前先以全身化疗为第一步治疗[1]。近年来,乳腺癌术前行新辅助化疗患者逐渐增多,效果显著[2]。目前,临床上评价乳腺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方法包括临床评价、病理评价及影像学评价,各有优缺点[3]。本研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住院并行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共66例,平均年龄(51.73±7.52)岁,平均病程(10.16±3.08)年;T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