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膜瘤主要发生于颅内,有时见于脊椎管内,眼眶内脑膜瘤则罕见。患者男,10岁,右眼球突出伴视力减退二年,半年来视力丧失、无疼痛,常有头昏。体检,一般情况好,右眼球向正前方突出,跟裂扩大,上下睑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15岁。左眼球逐渐突出3年,伴头痛、左眼视力下降1年。头部无明显外伤史。检查:发育、营养一般,神经系统未发现异常。左眼球突出,向下斜视,眼球向上活动受限,左眼视力0.4。头颅未触及明显包块,无压痛区。实验室检查均正常。头颅平片显示额骨左侧有-3.7×3.5×2.5 cm之骨破坏区,边缘呈分叶状,有硬化带环绕,病灶内无钙化及分隔。左眼眶向下扩大。头颅及眼眶CT扫描显示:左额底区及大脑突面有一边界清楚之高密度病灶,CT值66Hu,增强后CT值 84 Hu,大小3.2×2.3×6.0 cm,病灶侵犯眶顶板向眼眶内侵入,致眼球向下前内突出,诊断:左额底、眼眶内沟通性脑膜瘤。手术所见:切开左侧额  相似文献   

3.
例1,男性,38岁,左眼球进行性外突伴头痛两年,眼红胀痛视力下降3个月。曾以“左眶内炎性假瘤”抗炎治疗无效于1995年3月20日收住院。入院检查:右眼视力1.5,左眼视力0.6,左眼上睑下垂,达瞳孔上1/2,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球略突,向上运动受限,眼压Tn,眼球计测量:右12  相似文献   

4.
孙景阳 《实用肿瘤杂志》1997,12(1):40-40,F003
脑膜瘤是由蛛网膜或硬脑膜发展而来的中胚叶肿瘤,好发于中年妇女,属良性.也可恶变。它多见于颅内,脊髓次之.原发于眶内者仅互/3。眼眶脑膜瘤占眶内肿瘤的48%。现将我院1988~1992年收治的9例眼眶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性4例,女性5例。30~60岁6例,<30岁3例。均单眼发病。4例原发于眶内,5例由颅内而来。二、临床表现9例均起病缓慢,限痛不明显,有眼球突出及视力下降。其中4例无光感。5例眼球运动障碍。9例均无复视。7例眼底改变。4例眶尖综合征表现。三、特殊检查视野:8例因视力丧失或极差未能…  相似文献   

5.
原发于眼部的恶性淋巴瘤临床较少见。我院1993年至1998年共收治3例,均经病理证实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现报告如下。例1女,46岁。因头痛、右眼睑红肿眼球外突、视力下降2月人院。1992年11月右眼外突,1993年1月8日住昆明军区总医院眼科,作双眼B超探查及CT扫描:右眼球后上方肿块影约3.5cmX2.5cmX2.5cm,左眼球后见一类圆形软组织影,约2cmxl.5。mxl·8Cm。2月1日行右眼眶探查手术,术中见眶内粉红色肿瘤充满泪囊区至球后,质脆与周围组织粘连,界不清。切除肿瘤组织多块送病检,病理描述:标本为不整形组织数块。瘤细胞以圆形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路开眶治疗眼眶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接受眶内肿瘤治疗的97例眼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前路开眶肿瘤切除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患者预后情况。结果95例眼眶肿瘤患者均完整摘除肿瘤;2例眼眶肿瘤患者的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为保存视力而行大部分切除术。术中肿瘤位置及粘连情况与影像学检查结果基本一致。术后视力增进者28例,无变化者53例,视力下降者16例。术后随访3~15个月,无肿瘤复发病例。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视力丧失、眼球固定、感染等严重并发症。97例眼眶肿瘤患者中,79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眼睑肿胀淤血,术后7~5天消退;17例患者术后出现眼球运动障碍、暂时性复视,经指导眼球运动后,1个月内眼球运动恢复正常,复视消失。6个月后仍有1例眼球极限运动受限和1例瞳孔向心性扩大。结论前路开眶治疗能有效改善眼眶肿瘤患者的视力与眼球突出度,且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眼眶肿瘤的有效方式,但应在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眼眶手术入路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眼眶原发性脑膜瘤少见,占眼眶内肿瘤的0.77%,本文报告2例。此瘤生长缓慢,临床表现局部压迫症状,切除后很少复发,需要排除颅内脑膜瘤外延的可能。病例报告例1 女性,35岁,住院号98803。因左眼球突出、视物不清2年余,于1976年2月14日入院。当时,左眼球突出26mm,上睑肿胀无压痛,球结膜轻度充血、水肿,穹窿部血管怒张,眼球活动受限。眼底见乳头边界模糊,上方视网膜剥离。X线片示左眼眶、鼻窦及其骨壁均正常。于1976年2月16日左眼眶内容物剜除术,见肿物位于球后,与眼  相似文献   

8.
眶内化学感受器瘤1例邹淑娟,梁恩虎,王超,蔡淑平在化学感受器系统的肿瘤中,以主动脉体瘤为最常见,颈静脉体瘤次之,其余均属罕见。我科曾收治1例右眼眶内化学感受器瘤,报告如下。男性,3岁。患儿于5月前出现左眼球外突,伴活动障碍,右眼球向下方移位,向外上方...  相似文献   

9.
恶性淋巴瘤的恶性程度不一,可多发或单发。多发生在淋巴结内,首发于淋巴结以外的任何部位者,称结外淋巴瘤。有报道发生在眼眶占2%,发生在睾丸占1%。两处同时存在尚未见报道。本院收治1例报道如下。许某某,男性,28岁,农民。右眼眶内肿瘤摘除术后2个月余,左侧睾丸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12天,于1991年10月19日转入血液科。患者于1991年6月中旬发现右眼稍外突,但无自觉不适,半月后突眼加重,视力下降,于同年7月4日去浙医二院眼科就诊,检查右眼突出度为16 mm>100mm<12mm,右眼球活动受限,右球结膜水肿和睑闭合不全,屈光间质透明,眼底(一),CT示右眼眶内球  相似文献   

10.
TP方案治疗晚期嗅神经母细胞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病案摘要 患者男性,30岁。因鼻塞、左颜面肿胀、左下眼睑外翻伴疼痛1月,于2008年4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无外伤及手术史。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KPS评分70分,左上颈可触及肿大融合的淋巴结,大小7cm×6cm,质硬、固定,无触痛。左颜面肿胀,左眼视力:手动/眼前,左眼睑外翻粉红色肿瘤外突,局部水肿,左眼球外突,眶压(+++),眶周有压痛。  相似文献   

11.
眼眶部恶性淋巴瘤少见,我们曾收治2例,报告如下。例1,男,56岁。1989年5月11日入院,患者右眼外突3月余,逐渐加重,无发热及盗汗。同年5月3日 B 超检查示:右眼球后偏右可探及一2.1×2.0×2.3cm 肿块。肿块活检病理:恶性淋巴瘤,无裂细胞性(滤泡型)。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眼球外突;X 线胸片及腹部 B超检查均未见异常。经 BACOP 方案化疗5周(总量:长春新碱10mg,环磷酰胺7000mg,平阳霉素70mg,阿霉素320mg,强的松2840mg),右眼恢复正常。同年8月1日复查 B 超:右眼眶内未见异常回声。完全缓解出院。1990年4月随访,患者情况良好。例2,男,26岁。1989年2月18日入院。患者1988年8月出现右眼球外突,无发烧及盗汗。同年9月 B 超检查示:右眼球后肿瘤,即行“右眼球后肿瘤摘除术”。病理:恶性淋巴瘤,淋巴浆细胞型。术前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术后曾单用环磷酰胺6000mg 化疗。1989年2月出现步态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5年3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16例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行伽玛刀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2.3~5 Gy/次,分6~20次完成,中位剂量40 Gy(24~46 Gy)。治疗前及治疗后每6个月左右检查视力、视野、眼球突出度及眼眶MRI。采用RECIST 1.0版标准评价疗效。 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肿瘤病灶不同程度缩小,获CR 5例,PR 7例,SD 4例,有效率为75.0%,疾病控制率为100.0%;其中视力提高10例,稳定1例,轻微下降2例,视力保存率为81.3%(13/16),其余3例为治疗前视力为手动或光感者消失;视野改善率81.3%,突眼改善率100.0%;复视、眼眶疼痛及头晕均消失;治疗期间3例轻度急性反应。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及突眼度分别为0.310±0.324和0.625±0.477、(15.500±2.066)mm和(14.875±1.708)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7)。结论 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眶尖部海绵状血管瘤安全有效,能改善视功能及眼球突出。  相似文献   

13.
眼眶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NHL)临床少见,现将我院诊治的5例报告如下: 例1 患者,男,10岁,左眼球突出伴视力下降20多天。体检:贫血、消瘦外观,左眼视力0.4,眼球向前下突出、活动受限,眼眶外上方触及一约4cm×5cm×3cm肿物,质中等、边界不清、活动度好、压痛明显,球结膜水肿,眼底呈贫血性改变。B超示左眼眶有一肿物,肝脾肿大。切除眼眶肿物,其病理诊断为NHL(淋巴母细胞性)。骨髓穿刺发现淋巴瘤骨髓浸润:患者拒绝进一步治疗,2个月后死亡。 例2 患者,男,8岁,左上睑肿物进行性增大15天。体检:左眼视力0.8,左上睑肿胀,睁眼困难,眼球向内、下突出、外转受限,眼眶颞侧探及一大小约2cm×1.5cm肿物,质较硬、境界不清、活动度差、压痛明显。CT示左眼眶占位性病变,累及眶外侧壁并向颅内及颞凹延伸。切除肿物,其病理诊断为左眼眶肌间NHL浸润眶骨壁。术后给予COP方案化疗,现门诊随诊。 例3 患者男,50岁,双眼睑肿物半年。体检:双眼视力1.0,右下睑肿胀,触及一大小约1cm×1cm×1cm肿物,境界清楚、质地中等、无压痛,左上睑下垂、眼裂3mm,触及一大小约2cm×1cm×1cm肿物。切除肿物其病理诊断为弥漫型NHL(混合细胞性),术后眼睑下垂改善。术后给予COPD方案化疗,现门诊随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视神经原发性肿瘤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我院病理科2005年-2022年期间原发性视神经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病理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特点,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视神经原发性肿瘤17例中视神经胶质瘤4例、视神经脑膜瘤13例,二者都好发于女性、患者均单眼发病,平均发病年龄视神经胶质瘤为18岁、视神经脑膜瘤为42.4岁,症状都主要表现为眼球突出伴视力下降,视神经胶质瘤对视力危害尤显著。组织学上,视神经胶质瘤(Verhoeff分型)分为粗网型、细网型和粗纤维型,各有其特点;视神经脑膜瘤组织形态与颅内原发脑膜瘤相似,但可见肿瘤包绕压迫视神经。结论:视神经原发性肿瘤少见,最常见的病理组织类型是视神经脑膜瘤和视神经胶质瘤。Verhoeff分型能较好反应视神经胶质瘤独特的组织学特点;视神经脑膜瘤和颅内原发的脑膜瘤的组织学特点相似,但具有肿瘤包绕压迫视神经的特点;诊断时需结合临床、影像和免疫组化与一些组织形态类似的病变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性,18岁。因双眼突出伴视力下降(以左眼为重),同时伴听力下降12天,于1989年10月20日收眼科住院治疗。体检:T 37℃,P96次/分,R26次/分,BP18/10KPa。面色苍白,消瘦,鼓腮试验阳性,伸舌偏向左侧,左颌下可触及中等质硬肿大淋巴结。全身其它检查未见异常。眼科检查:视力右1.2,左0.6,双眼球向前下方突出,突出度18(105)23。右眼运动正常,左眼上转运动受限。左眶  相似文献   

16.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并发眼眶浸润1例郭良耀1临床资料患者陈某,男,48岁,农民。以右侧眼球突出伴视力模糊一周于1995年10月25日入院。过去史:曾因患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M2a型住院治疗。体检:外观中度贫血,T37.5℃,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性.42岁。因右眼视力模糊,眼球外突、复视和头痛入院。体检;右眼球向上、向内和外展活动受限;于右眶内侧有—1.5×1cm大小质硬而固定的肿块;右鼻腔亦见新生物。副鼻窦X线检查诊断为双侧慢性上颌窦炎。CT扫描诊断为右上颌窦肿瘤浸润内壁、上壁、眼眶、筛窦及鼻腔。因患者拒绝行上颌骨切除术而改行眶内容剜出和右上颌窦筛窦根治术。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脑膜瘤合并神经纤维瘤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新连  徐涛 《肿瘤》2000,20(6):466-466
患者 ,女 ,35岁。双上肢抽搐反复发作 2年 ,于 1997年10月 2 4日入院。体检 :神清 ,对答切题 ,检查合作 ,双瞳孔等大 0 .2 5 cm,对光反应灵敏 ,双眼球活动不受限 ,无眼震 ,视力正常 ,左眼球外突 °,双眼底视乳头轻度水肿 ,两耳听力下降 ,双上肢肌力 °,肌张力正常 ,两下肢肌力 °,肌张力低 ,病理征阴性。两侧额颞顶头皮多处手术疤痕 ,背部正中T7~ 10棘突皮肤疤痕一处 ,上腹部与腿部皮肤有数处牛奶咖啡色素斑。患者在 1982年 5月~ 1990年 5月先后 5次行大脑凸面和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术 ,1985年 10月左听神经瘤切除 ,1993年 4月脊髓 T9~ …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6岁.因"右眼红肿,眼球突出1年半"先后在多家医院眼科就诊,给予抗炎等治疗,疗效不佳.右眼眶CT扫描示右眼眶内眼环后外部局限性软组织肿块,外直肌受累显示不清,眼球突出;诊断为右眼眶肿物.并于2007年12月28日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前路开框肿瘤切除术",术中将肿物分离后大部切除,残留少量肿瘤与外直肌不能分开,为保留外直肌功能未予切除.术后病理:(右眼眶)Castleman's病,混合型.免疫组化:散在CD20(+),个别CD45RO(+).给予三维适形放疗,临床靶区外放6 mm为计划靶区,2 Gy/次,1次/d,5次/周,DT40 Gy.随访至今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视力正常.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56岁.因"右眼红肿,眼球突出1年半"先后在多家医院眼科就诊,给予抗炎等治疗,疗效不佳.右眼眶CT扫描示右眼眶内眼环后外部局限性软组织肿块,外直肌受累显示不清,眼球突出;诊断为右眼眶肿物.并于2007年12月28日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前路开框肿瘤切除术",术中将肿物分离后大部切除,残留少量肿瘤与外直肌不能分开,为保留外直肌功能未予切除.术后病理:(右眼眶)Castleman's病,混合型.免疫组化:散在CD20(+),个别CD45RO(+).给予三维适形放疗,临床靶区外放6 mm为计划靶区,2 Gy/次,1次/d,5次/周,DT40 Gy.随访至今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视力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