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北京市房山区2014-2015年流感病原学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房山区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方法 采集房山区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1 339份,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核酸及亚型,同时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及血凝实验(HA)检测.结果 2014年1月6日-2015年12月28日,共采集1 339份流感样病例咽拭子,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核酸阳性数为215例(阳性率为16.06%),其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32株,甲型H3N2流感病毒107株,乙型流感病毒76株.病毒分离阳性数为148例(阳性分离率为11.05%).本年度第2-6周和第48-52周流感阳性率较高,且第2-6周以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病毒为主,第48-52周以甲型H3N2流感病毒为主.结论 房山区2014-2015年流感高发季节为第2-6周和第48-52周,上半年致病病原体以甲型HIN1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为主,下半年以H3N2流感病毒为主,不同性别之间各亚型流感病毒的阳性率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2012年~2014年天津市红桥区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国家级哨点医院门诊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采样对象为发病3d之内未使用抗病毒类药物的流感样病例,采集咽拭子,以荧光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用MDCK进行病毒分离培养.所获得数据采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处理,不同样本类型的阳性率的比较使用x2检验.结果 对974份流感样病例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检测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40份,检出率为12.01%,其中56份新甲H1型,37份季节性H3型,12份乙型未分型、12份乙型Yamagata型.按年度分析,2012年~2014年流感病毒检出率依次为12.12%和11.96%.结论 天津市红桥区2012年~2013年以季节性H3流感流行为主;2013年~2014年流感活动以新甲H1型流感流行为主.  相似文献   

3.
2009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北京儿童的流感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北京地区儿童中流感流行的情况.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国家流感中心推荐的分型方法,对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因流感样症状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就诊患儿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2月28日期间共检测了4363份咽拭子标本,其中623例为甲型H1N1阳性,阳性率为14.3%,657例为其他甲型流感病毒阳性(15.1%),所有甲型流感病毒的总阳性率为29.3%.623例中有23例为危重症病例(占阳性患者的3.7%),其中5例死亡.618例信息完整的甲型H1N1病例中,患儿年龄为14天~16岁,性别比例为男比女为1.3:1.1~3岁儿童占25.2%,3~6岁学龄前儿童和6~12岁学龄儿童所占比例相近,各约占30%.在监测期间,仅呈现了一个甲型H1N1的流行波.2009年11月达到最高峰,随后减弱,2010年2月快速下降至2.7%.对监测期间每周20~30份临床标本同时进行季节性流感的监测显示,季节性H3N2、甲型H1N1和乙型流感交替流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在甲型H1N1流行趋势减缓后逐渐流行成为流行优势株.结论 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北京地区儿童中出现甲型H1N1的流行,主要累及学龄前和学龄儿童.季节性流感和RSV与甲型H1N1交替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山东省临沂市脑膜炎/脑炎症候群(AMES)病例中人类肠道病毒病原谱的构成,分析主要病原体埃可病毒30型的基因特征.方法 采集AMES病例的脑脊液、粪便和(或)咽拭子标本,所有标本经预处理后,接种RD、Hep-2细胞分离病毒,阳性分离物采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型别,与GenBank检索到的其他Echo30毒株进行同源性比较,并构建VP1完整编码区系统进化树研究其遗传进化规律.结果 2010年4-12月,共采集101例病例的222份标本(脑脊液56份,咽拭子94份,粪便72份),其中34例患者的47份标本(脑脊液4份,咽拭子18份,粪便25份)中分离到HEV,11例鉴定为Echo30.通过同源性分析,发现其核苷酸同源性与2003年山东省泰安市、章丘市及江苏省分离株最近(91.2%~95.4%),与原型株差异较大(17.9%~19.6%);11株临沂分离株之间核苷酸差异为0~10.2%.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临沂分离株属于基因型6的3个不同分支,提示来自3个传播链的Echo30病毒在临沂市共同循环.结论 山东省临沂市2010年AMES病例标本的优势分离株为Echo30,与国外分离株属于不同的进化分支,具有不同的基因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3~2018年天津市津南区季节性甲型H1N1流感流行情况,为科学预防和控制流感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咸水沽医院作为监测哨点医院,采集2013年4月1日~2018年3月31日0~14岁儿童流感样病例(ILI)的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季节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以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为监测周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个监测周期采集ILI 咽拭子标本分别为588、601、609、591和583份,季节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阳性率分别为9.69%、0、7.39%、10.15%和12.35%,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个监测周期中有4个季节性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分别为2013年12月~2014年1月、2016年1~3月、2017年2~3月和2018年1~2月,2014年3月~2015年12月阳性病例数为0。按照年龄分为0~2岁、3~5岁、6~8岁、9~11岁和12~14岁5个年龄组,阳性率分别为3.15%、9.98%、11.08%、8.52%和5.98%,各年龄组之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人群的季节性甲型H1N1流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季节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呈现出季节性流行的特点,流行期一般在冬春季,高峰期出现在1月份左右,3~8岁年龄儿童阳性病例数量最多,为易感人群。为更好防控流感,及时掌握流行趋势,仍需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6.
荧光定量RT-PCR在流感病毒检测上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RT PCR检测方法在流行性感冒检测诊断上的意义。方法 收集集体暴发疑似流感、SARS患者的咽拭子标本 16起 2 0 7份和双份血清标本 10 4份 ,应用荧光定量RT PCR检测方法、MDCK细胞培养法和血凝抑制试验进行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  2 0 7份集体暴发疑似流感、SARS患者的咽拭子标本中用荧光定量RT PCR检测 ,阳性 79份。阳性率 38 16 % (79 2 0 7)。MDCK细胞培养 ,16起中有 13起共 14 5份咽拭子有 6 2份标本阳性。阳性率 2 9 95 % (6 2 2 0 7)。两者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 =8.6 4 ,P <0 0 0 5 )。有 9起 10 4份成功的采集了双份血清 ,经HI试验有 6 4份双份血清与H3N2亚型抗原产生血抑 4倍增长 ,阳性率 6 1 5 4 % (6 4 10 4 )。结论 荧光定量RT 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能够在 3~ 4h内得出结果、且操作方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因此我们认为实时荧光定量RT PCR方法 ,可作为一种快速的流感病毒检测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某医院一起甲型H3N2亚型流感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为有效防控医院内发生的流感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和经验借鉴.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某医院流感暴发疫情中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集发热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应用MDCK细胞分离流感病毒,并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方法对分离到的流感病毒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2017年8月1日至7日,某医院呼吸科病区共报告发热病例30例,罹患率为28.58%.现场采集15例发热病例的咽拭子标本,经检测14例(94.3%)病例的标本为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其中3例成功分离到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对分离到的3株毒株进行基因测序分析,HA序列均属于3C.2a1分支,存在N171K、N121K突变.结论 此次疫情为北京市首起由3C.2a1分支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医院内流感暴发疫情,提示医院也是流感疫情发生的重点场所.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天津市津南区2015~2018年儿童流感病原学监测资料进行分析,为儿童流感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15~2018年津南区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患儿的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流感病毒检测,对不同流感病毒的流行进行型别和年龄分布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采集1783份0~14岁ILI患儿咽拭子标本,核酸阳性549份,阳性率为30.79%。季节性甲型H1N1、季节性H3型、B(Victoria)系(BV)、B(Yamaga-ta)系(BY)病毒交替流行。不同年龄组病毒阳性率呈显著上升又下降趋势,以6~8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数(41.90%),其次为3~5岁年龄组(35.37%)。结论 天津市津南区2015~2018年儿童流感流行高峰主要在冬春季节,优势毒株交替流行出现。应重视季节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加强对学龄儿童的流感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甘肃省2013-2015年流行性感冒(流感)的流行特征,为今后的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全省19家国家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门诊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的咽拭子,以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核酸检测阳性标本用犬肾细胞(MDCK)进行病毒分离培养鉴定。结果对37 332份ILI咽拭子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5 928份,阳性率为15.88%;2013年第14周-2016年第13周三个监测年度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率依次为14.52%、12.36%和20.15%。按年龄组分析,〈5岁婴幼儿阳性率最低为12.78%,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15-24岁阳性率最高为24.75%。对6 285份标本进行了流感病毒分离,分离到流感病毒1 630株,检出率为25.93%,其中395株甲型H1N1、524株季节性H3N2、342株乙型Victorian系、367株乙型Yamagata系。结论甘肃省流感病毒型别表现为交替流行规律,应积极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巫溪县长桂乡2008年发生的48例流感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流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巫溪县长桂乡中心小学及学校周围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填写调查问卷,并抽取有典型症状的12名病例采集咽拭子样标本和血清样本各6份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2008年5月巫溪县长桂乡48人出现发热、咳嗽等流行性感冒症状的爆发疫情,其中男性24人,占50.0%,女性24人,占50.0%;发病年龄在2~47岁,以11岁、12岁、13岁3个年龄组较多,发病23人,占47.91%。采集病人咽拭子标本6份,1份分离出B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阳性率为16.67%;采集血清标本6份进行快速检测,1份为阳性,阳性率为16.67%。结论及时对初发病例,采取有效的隔离和治疗措施,加强改善中小学校等人口聚集地的环境,宣传良好的卫生习惯,普及流行性感冒的卫生知识,是防治流行性感冒爆发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甲型H1N1流感在广州的流行特征。方法 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每周分别从广州四家监测医院采集流感样症状患者的嗽口液或咽拭子,采用real-time PCR方法鉴定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广州5大城区采集不同年龄的人群血清,通过血凝抑制实验检测血清中甲型H1N1流感抗体;对其时间和年龄的分层进行分析。结果全年共采集嗽口液或咽拭子3580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阳性530份,阳性率为14.8%,阳性率最高的月份出现在10~12月,为36.5%~42.3%,阳性率最高的年龄组为5~岁和15~岁组,为18.5%和24.2%,最低的年龄组为≥60岁组,为4.1%。人群血清标本共采集1527份,甲型H1N1流感抗体阳性439份,阳性率为28.7%,阳性率最高的年龄组为5~岁和15~岁组,为36.1%和39.5%,最低的年龄组为≥60岁组,为8.6%。结论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期发生在10~12月,流行时间短,感染的主要人群是学龄组人群,而老年人群的感染率相对较低。预防流感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学校内。  相似文献   

12.
2007年深圳市第四人民医院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2007年流感病原学和流行特征。方法每周采集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10~40份,用MDCK细胞培养法进行流感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试验鉴定流感病毒型别。结果2007年全年共监测样品273份,分离出流感病毒62株,阳性率为22.8%,其中H1N1亚型2株,H3N2亚型41株,B(Victoria)亚型13株,B(Yamagata)亚型6株。6月流感分离率(51.52%)最高。结论2007年深圳市福田区流感流行情况较为平稳,有明显季节性,在6月出现流感病毒分离高峰,流行优势株为H3N2亚型,与全市流行株型相同。  相似文献   

13.
清远市流行性感冒病原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12年清远市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了解流感病毒的流行特征以及流行优势毒株。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清远市监测哨点医院就诊的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用RT-PCR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同时用狗肾传代细胞(MDCK细胞)法分离流感病毒并进行毒株鉴定。结果2012年共检测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489份,RT-PCR检出阳性115份,阳性率为23.52%,其中季节性H3型、B型和A未分型阳性率分别为45.22%、43.48%、11.30%。细胞培养分离出毒株97株,阳性率为19.84%,其中季节性H3N2型、Bv型、By型分离率分别为61.86%、35.05%和3.09%。1-2月份以B型流感病毒为主要优势毒株,3~7月份流感流行的优势毒株以季节性H3N2型为主。同时也伴随B型流感病毒流行,而8—12月份均未检测到流感阳性病例。结论2012年清远市流感流行优势毒株为季节性H3N2型和B型,流行季节主要在春夏季。RT—PCR检测流感病毒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细胞培养法高。但细胞培养法作为流感病原学监测的基础,仍然是实验室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奉节县黄村小学2008年发生的一起疑似流感病例的特征,为防治流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奉节县黄村中心小学疑似流感病例人群进行调查,并抽取有典型症状的5名病例采集咽拭子样标本5份,采集血清样本5份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2008年5月奉节县黄村小学45人出现发热、头痛、咽痛等疑似流感的爆发疫情,其中男性19人,女性26人;发病年龄在6~12岁,其中10~12岁年龄段发病人数最多,达35人(77.78%)。采集病人咽拭子标本5份,未分离出甲型流感病毒;采集血清标本5份进行检测,全部阴性。诊断为群体性癔症。结论在调查处理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因小学生心理易受误导,应慎重辨别真伪,寻找真正病因,避免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深圳市盐田区2007年流感活动情况及其型别特征。方法流感监测点定期采集流感样标本,以狗肾传代细胞(Madin-Darhycaninekidney,MDCK)分离病毒并进行型别鉴定。结果全年共监测咽拭子245份,分离毒株22株,其中H3N2型18株,B(Yamagata)3株,B(Victoria)1株。结论全年盐田区流感散发流行,以H3N2型为主,流行时间主要集中在3、5、6月份。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2000-2007年度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掌握我省流感流行情况,为流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流感监测方案,在6所国家级哨点医院门诊内、儿科开展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和在全省开展流感暴发疫情的监测,采集流感样患者的鼻咽拭子标本,用MDCK细胞或鸡胚进行流感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 2000-2007年,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占门诊就诊人数的5.16%,从国家级监测哨点医院及暴发疫情共采集标本6383份,分离出流感病毒943份,分离率14.77%,其中H1N1亚型218株,H3N2亚型352株,B型(Victoria系)312株,B型(Yamagata系)61株;全省发生的61起疑似流感疫情暴发,经实验室检测44起确定为流感暴发,其中38起为B(victoria)亚型流感病毒,3起为H3N2亚型、2起为B型(Yamagata系)、1起为H1N1亚型.结论 流感每年均会在人群中活动,冬季以甲型流感为主;2005-2007年,每年3-6月份B型(Victoria系)是造成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暴发的主要病毒.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从一起成人群体发热患者咽拭子标本中分离、鉴定病毒并研究其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集患者咽拭子标本,接种细胞分离病毒,以中和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分离病毒;用分离的病毒制备抗原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M、IgG抗体.结果 从10份发热患者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2株病毒,经核苷酸序列分析和中和试验证实为腺病毒11型;10例发热患者血清中,6例抗腺病毒11型特异性IgM阳性,3例特异性IgG阳性,1例特异性IgM、IgG均阴性.结论 从患者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的腺病毒B组11型可能为引起此次群体发热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烟台市流感阴性的流感样病例中呼吸道病原谱及其流行特征, 为疾病防控和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在烟台市国家流感网络实验室监测的所有哨点医院采集了233例流感阴性的流感样病例的鼻咽拭子样本, 使用多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22种呼吸道病原体, 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33份标本中总病原学检出率为69.96%(163/233), 共检出17种呼吸道病原体, 检测率前三位的病原体是冠状病毒(human coronavirus, HCoV)(32.62%)、鼻/肠病毒(rhinovirus, RhV)/(enterovirus, EV)(17.17%)和嗜肺军团杆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 LP)(16.74%)。不同年龄组检出率分别为0~15岁组80.28%(57/71)、16~30岁组62.65%(52/83)、31~45岁组68.18%(30/44)、46~60岁组64.28%(9/14)、>60岁组71.43%(15/21),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呼吸道病原体全年均有检出, 以单一病原体携带模式为主(44.21...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07年广州市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征。方法监测来自广州市3家监测医院的流感样病例的漱口液或咽拭子标本,采用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通过红细胞凝集实验和红细胞凝集抑制实验进行鉴定;按0~、5-、15~、25~、60-以上5个年龄组分层随机抽取健康人群的血清标本,采用红细胞凝集抑制实验检测血清中的各型流感抗体。结果全年共对1068份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了病毒分离,共分离出46株流感病毒,分离率为4.3%,其中H3N2型15株(32.6%),B(Yamegata)型27株(58.7%),B(Victoria)型4株(8.7%),未分离出H1N1型流感病毒株。60~组人群的病毒分离率最高,为7.7%;健康人群血清中流感抗体的阳性率不高,最高为10月份H3N2的抗体阳性率,为44%,最低为3月份B(Yamegata)的抗体阳性率,仅为6.7%。结论2007年广州市流感病毒的流行时间有明显的季节性,流感病毒的活动相对平缓,B(Victoria)型流感病毒是2007年的优势株,主要是在夏季和25~岁组的人群中流行。流感对老年人的威胁最大,有必要针对老年人加强流感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深圳市罗湖区住院病人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感染情况,为辖区住院病人的甲流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深圳市罗湖区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期间深圳市人民医院和罗湖区人民医院的住院病人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2009年11月至2010年2月期间共检测了292份疑似甲流的住院病人的咽拭子样本,共检出甲流感染者93例。2009年11月份住院病人感染甲流的人数最多,感染率高达68.18%。30岁以下的住院病人感染甲流的人数占住院病人感染甲流总数的81.7%。男女住院病人甲流的感染率比为1.21:1.结论甲流主要感染30岁以下住院病人,因此,需要加强对该年龄段有流感症状的住院病人的甲流排查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