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黎黛清 《中国药事》2018,32(12):1716-1719
目的:了解华南农业大学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门诊处方,每月各100张,共计1200张,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抽查的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共94张,处方合理率为92.17%。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20张(21.28%),不适宜处方58张(61.70%),超常处方16张(17.02%)。不合理处方主要集中在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联合用药不适宜、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等方面。结论:门诊处方总体用药情况较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处方管理,促进安全、有效、经济用药。  相似文献   

2.
王晶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29(10):1157-1160
目的 调查2011—2014年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儿科住院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2011年—2014年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儿科住院抗菌药物处方10 000张,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合理抗菌用药处方1 037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10.37%;儿科住院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体现在疗程不当、给药频次不合理以及溶媒选择不当,分别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23.82%、21.31%、17.74%;头孢类和青霉素类应用较多,而不合理用药处方率仅为7.20%、6.04%;应用较少的大环内酯类、碳青霉烯类等不合理用药处方率较高,分别为21.65%、18.97%;并且联合用药品种数越多,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就越高。结论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诸多不合理用药现象,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和处方点评力度。  相似文献   

3.
刘畅  李想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8):2530-2533
目的 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2018年门诊中成药处方的合理用药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辽宁省肿瘤医院门诊中成药处方共9 744张,每个月随机抽取100张,共抽取1 200张处方,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所抽取的处方用药合理性进行点评分析。结果 在1 200张处方中,合理处方1 144张,不合理处方56张,处方合格率为95.3%。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13张,占不合理处方20.00%;超常处方12张,占不合理处方18.47%;不适宜处方共40张,占不合理处方61.53%。其中用法用量不适宜处方最多,共25张,占38.46%。结论 辽宁省肿瘤医院门诊处方采用前置审核和后置点评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中成药处方总体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药师应不断提高处方审核及点评能力,规范临床医生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分析福州总医院儿科门诊雾化药的应用情况,为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2018年1~4月儿科门诊雾化药物的应用数量;并调阅2018年1~4月儿科门诊应用雾化药物的处方总共1 267张,对患儿年龄,雾化药的联合情况、医师诊断及其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科门诊常用雾化药物有糖皮质激素、短效β2受体激动剂、黏液溶解剂、M胆碱受体阻断剂和抗病毒药物,其中糖皮质激素、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应用数量远大于其他雾化药;1 267张处方中雾化药种类单独应用占28.49%,联合应用占71.51%;应用于多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扁桃体炎、咳嗽等多达30类临床诊断。不合理处方占全部处方的52.96%,主要为不明确处方,占38.67%。结论 福州总医院儿科门诊雾化药的应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情况,医院和儿科医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妊娠患者处方用药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妊娠期患者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我院门诊2014年临床诊断中涉及妊娠但不包括“正常妊娠监督”的处方,依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妊娠分级药物使用情况、相关法规及药品说明书等,进行归纳分析及点评。结果: 共抽取处方882张,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1.3±0.1),平均处方金额为(77.7±0.2)元,其中不合理处方31张(3.5%)。结论:需加强临床医师的相关知识培训和药师的处方审核,进一步促进妊娠患者的合理用药,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中成药的使用情况,为规范门诊处方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前三季度门诊中成药处方1080张,对中成药基本概况、品种、用药金额、不合理处方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老年人使用中成药占到38.8%;中西联用处方达到954张,中成药的使用遍及各个门诊科室;口服制剂用药金额构成比最多,清热、解表、活血类中成药的用药金额构成比最靠前;不合理情况涉及未遵循辨证施治,重复用药,用量、疗程不正确,中西药联用不合理。结论: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应用基本合理,应加强对老年患者用药的关注,对存在的问题需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普及相关政策和纠正用药意识,促进中成药的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本院门诊儿科处方中的用药情况,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8~10月的15472张门诊儿科处方,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标准进行分析统计。结果15472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172张(1.11%),主要表现在书写不规范、药品适应症与诊断不符、无指征使用抗茵药物、用法用量不当、药理拮抗等方面。结论本院儿科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药师和医生需要进一步加强药物信息和有关药品管理规定的沟通,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儿科门诊中成药使用情况,以提高中成药合理使用水平,保障儿童用药安全。方法:收集2011年该院儿科门诊处方48 076张,对其中的3 164张中成药处方进行回顾性分类归纳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儿科门诊中成药处方占儿科门诊处方的6.58%,儿科门诊中成药销售金额占儿科门诊销售金额的4.73%,所占比例均较低;儿科中成药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为辨证不足(44.07%)、用法用量不当(20.69%)。结论:该院儿科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存在辨证不足、用法用量不当现象,应加强中医的辨证施治,规范中成药的临床使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9.
刘雅娟  曹译丹  刘鑫 《中国药事》2018,32(2):260-266
目的: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急诊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HIS系统调取我院儿科急诊2015-2016年的门诊处方,筛选含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的处方,对品种、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并对年龄、临床诊断、联合用药等药品使用情况做回顾性分析;利用PASS合理用药系统,评价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处方用药的合理性。结果:2015-2016年我院儿科急诊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用药金额分别为人民币367362.7元、475579.58元,占全年药品销售总额的8.93%、4.35%;主要使用品种为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和喜炎平注射液3种。2015年热毒宁注射液的年销售额居首位。喜炎平注射液的DDDs由2015的805.56增至2016年的1685.28,超过热毒宁注射液跃居首位;不合理用药方面存在用法用量不适宜、适应证不适宜、超说明书用药、联合用药不适宜等情况。结论:我院儿科急诊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也有不合理之处,可以通过药师干预、处方点评等方法改进。  相似文献   

10.
高艳  魏悦  林宏  孙燕燕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5,30(10):1289-1292
目的 对天津市儿童医院门诊中成药的处方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随机抽取天津市儿童医院2014年1月-12月的1200张门诊处方,分别对中成药使用患儿的性别及年龄、药物作用类别、剂型、科室分布及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门诊中成药的使用对象主要为男性患者(59.4%),1~3岁患儿较多,占32.4%。处方中以清热剂(占38.7%)、祛痰剂(占19.7%)和解表剂(占10.5%)的使用为主。剂型的使用以颗粒剂和口服液多见。开具中成药处方的科室以内科、中医科和耳鼻喉科为主。中成药的不合理使用主要包括不规范处方和不适宜处方。结论 天津市儿童医院门诊中成药的使用基本合理,还需进一步提高中成药处方质量,规范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西医使用中成药的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借鉴。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1年下半年门诊处方,对西医开具含中成药处方的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抽查到西医开具中成药处方1 629张,不合理使用中成药处方67张,不合理使用率为4.11%。门诊西医使用中成药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结论:我院部分西医的中药理论知识相对缺乏,使用中成药的合理性有待进一步规范。医院有关管理部门以及医师、药师应积极应对,做好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4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总结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每月门急诊及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处方,对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使用科室、应用情况及不合理使用问题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门急诊、住院病区抗菌药物的用药金额分别占总用药金额的1.8%、9.4%;抗菌药物的使用患者较普遍,门急诊主要集中于儿科、急症科和妇科,住院病区主要集中于儿科和肿瘤科;从全院整体上看,本年度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最高的均为二线抗菌药物;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多集中在头孢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及氨基糖苷类、新型三唑类等。另外,处方不合理的原因有所开药物的适应症与病情不符、给药方法和剂量不当、用药疗程和药物联用不合理等。结论 结合门急诊及住院病区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针对性地加强医师抗菌药物的培训和合理使用,加强管理,建立奖罚制度,优化筛选抗菌药物的品种,以找出更好更充分的利用药物有效率的措施,从而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13.
龚敏燕 《北方药学》2015,(6):170-171
目的:分析我院儿科门诊用药现状,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建议。方法:从我院儿科门诊2014年1~3月开具的处方中随机抽取1250张进行研究,对儿科疾病构成比、处方用药分布及抗菌药使用情况进行归纳统计,明确儿科门诊中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我院儿科门诊疾病以上、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61.0%(762/1250);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4.0%(800/1250),其中三代头孢药物使用率占18.75%(150/800);800张抗菌处方中,76%为口服中成药,使用率最高,12%为注射剂,均为单联用药。不合理用药以无指征滥用抗菌药物几率最高,达到31.0%,其次为选药不合理及重复用药。结论:我院儿科门诊用药做到中西药并重,抗菌药物使用率高,但给药途径相对合理,三代头孢抗菌药物选择占18.75%,用药起点偏高,易导致耐药菌,需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4.
周鹏  管鸽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218-219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利用合理用药监测软件对本院2011年4月全部门诊处方进行监测,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4月本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共计1092张,占总处方的1.42%。不合理情况主要有超剂量、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儿童警告。不合理用药品种中,化学药占82.29%,中药占17.71%,化学药中抗感染药所占比例达18.56%。结论本院门诊还存在一些不合理处方,仍应继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某院门诊处方使用中成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某院门诊西药房处方中使用中成药的情况,为临床管理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确定数量间隔法随机抽取某院2009年门诊处方,对处方使用中成药的品种个数、科别、患者年龄、诊断情况、中成药分类分布、合理性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处方中成药比率占55.2%,其中内科处方占37%、儿科占有19%、外科与五官科各约占15%;非中医背景医生处方中成药约占97%;使用中成药以清热药为主,约占30%;不合理用药以合用两种中成药过程中重复中药为主;中成药处方无中医诊断的占大多数。结论:中成药的使用基本合理;合理使用中成药应辨证使用。通过医药人员的共同努力,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该院门诊处方进行评价与分析,了解该院用药基本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该院门诊2010年1-12月份处方2400张,以《处方管理办法》为依据,对处方进行点评,并将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2.2%,注射剂使用率为71.2%,通用名使用率为100.0%,不合理用药率为4.6%。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临床诊断问题、用法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用药、不良相互作用等方面。结论该院门诊处方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的地方,需要医师和药师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处方质量,减少不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门、急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5年度1~3月份门、急诊处方,根据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不合理的抗菌药物用药处方进行分析,并加以分类统计。结果共审核处方35000张,其中抗菌药物处方10570张,存在不合理用药处方2645张,分别在选药、给药方案、溶媒选用、药理作用、合并用药以及重复用药方面存在问题。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仍需进一步规范;处方审核将有助于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天津市肿瘤医院2013年门诊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分析点评,为科学管理和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调取2013年天津市肿瘤医院门诊抗菌药处方共1 579张,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点评和分析。结果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人群年龄集中于50岁以上;用药科室亦较为集中;抗菌药物处方占总处方数的0.60%,品种集中在喹诺酮类和头孢类,口服抗菌药物的使用比例高于注射用药;点评的不合理处方153张,占抗菌药处方总数的9.69%,其中适应症不符和用法用量不当分别占38.56%、26.14%。结论针对本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和不合理用药现象,提出有针对性地加强处方医师的培训和奖罚、优化抗菌药物的品种等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门诊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7年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现状,分析超说明书用药危险因素,为规范儿科临床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儿科门诊处方,以药品说明书为依据,分析用药医嘱是否超说明书用药,并整理归纳我院超说明书用药的种类、不同年龄段儿童发生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不同种类药物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同时,分析超说明书用药与患儿基本信息(年龄、性别)和药品信息(基本药物、OTC分类)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2640张儿科门诊处方,涉及用药医嘱4435条,其中药品种类155种。按处方、用药医嘱和药品种类分类,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依次为35.55%、46.76%、91.61%。超说明书用药在以下3种临床用药中较为常见:(1)药品说明书未涉及儿童用药信息(34.28%);(2)给药频次不合理(28.45%);(3)剂量超标(16.42%)。超说明书用药居前2位的年龄段分别为青少年(50.00%)和婴幼儿(47.64%)。超说明书用药居前3位药品种类分别为呼吸系统药物(33.50%)、中成药(18.74%)、全身用抗感染药物(17.95%)。全院门诊性别及各年龄段患儿超说明书用药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基本药物和OTC存在较高的超说明书用药风险。结论:2017年我院儿科门诊超说明书用药发生较为普遍,需进一步宣教临床医师合理使用儿童药物,规避患儿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为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全部门急诊处方、处方数量前5位科室、医师的处方分别进行处方评价,并分析处方数量前5位药品的使用情况。结果: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1.50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2.90%,注射剂使用率为2.08%,基本药物使用率为20.44%,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100%,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43.02元;处方数量前5位科室分别为口腔颌面外科、中医黏膜科、急诊科、儿童口腔科和综合科;处方数量排序前4位的医师均为中医黏膜科医师,居第5位的为综合科医师;处方数量排序前5位药品为局部麻醉药2种、中成药2种、含漱剂1种。结论:我院各项处方指标基本正常,临床用药基本合理,但基本药物的使用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