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混合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5 1例经头颅CT证实的混合性脑卒中的资料。结果 按发病率的高低分别为 :出血梗死型 ( 1 1 6例 )、梗死出血型 ( 2 1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梗死型 ( 1 4例 )。本组病例占同期脑血管病例的 1 2 .1 % ,随年龄的增大发病率呈增高的趋势 ,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是引起混合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结论 混合性脑卒中在临床上并非少见 ,病情相对较重、临床表现复杂 ,在实际工作中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混合性脑卒中的CT诊断和临床价值,以提高认识。方法从两院2002年1月~2004年1月共560例脑卒中病例中选择35例混合性脑卒中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和CT特点。结果梗死-出血同时并存型30例,出血继发梗死型2例,梗死继发出血型2例,脑血管畸形并脑出血和脑梗死1例。32例经治疗后好转出院,3例死亡。结论混合性脑卒中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卒中,其临床、病理改变和治疗均有别于单一的出血和梗死,因症状、体征不典型,临床诊断较困难.CT为首选检查方法。能及时、准确作出诊断,利于临床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对疾病预后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强调动态观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混合性脑卒中的病因,寻求混合性脑卒中较佳的治疗方法,以提高对混合性脑卒中的认识.方法 对40例混合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结果 在同期的脑卒中病例中,混合型脑卒中占8.5%(40/470),出血-梗死型21例,梗死-出血型16例,血管畸形出血合并梗死型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梗死型2例.治疗以中性疗法为主,血管畸形出血合并梗死1例于病情稳定后采用介入治疗.结果 好转35例,4例无好转自动出院,1例死亡.结论 混合性脑卒中临床表现复杂,具有多样性,且病情多较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诊疗时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表现,多采取中性治疗.  相似文献   

4.
混合性脑卒中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勤勇 《吉林医学》2010,(34):6300-6301
目的:提高对混合性脑卒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头颅CT或MRI证实的混合性脑卒中的资料。结果:混合性脑卒中占同期脑卒中病例的7%,出血-梗死型21例、梗塞-出血型17例。结论:混合性脑卒中不同于传统的脑出血或脑梗塞,由于病变性质的不同,临床表现复杂、且病情相对较重,以及治疗上的矛盾和预后上的差别,在临床中应引起高度重视,应该列为脑卒中的一种独立类型。  相似文献   

5.
邢燕丽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1):1441-1441
脑卒中患者同时或相继在短时问内在脑不同的部位有出血和梗死病灶存在,称为混合性脑卒中。现将我院收治的25例混合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混合性脑卒中外科治疗有效治疗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头颅CT确诊并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混合性脑卒中病例资料。结果出血梗死型12例行颅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一个月内死亡2例,余病例按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标准评定疗效,基本治愈5例.好转3例,无效2例;梗死出血型3例,行去骨瓣减压并硬脑膜成形术,一个月内死亡1例,2例按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标准评定疗效,均达基本治愈。结论混合性脑卒中病情危重,临床表现复杂,临床上多采用稳妥的中性治疗,但对于中性治疗不能控制的恶性高颅压或病情逐渐加重者适时采取手术,也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对混合性卒中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21例混合性卒中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 21例临床表现各异,脑卒中发病当日行CT检查发现在脑不同部位同时有新鲜出血和梗死病灶12例;发病5d内复查,脑出血并发脑梗死6例,脑梗死并发脑出血3例(排除梗死性出血).结论 混合性卒中临床表现多样,诊断有赖于CT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对混合性卒中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1例混合性卒中的临床及CT表现。结果21例临床表现各异,脑卒中发病当日行CT检查发现在脑不同部位同时有新鲜出血和梗死病灶12例;发病5d内复查,脑出血并发脑梗死6例,脑梗死并发脑出血3例(排除梗死性出血)。结论混合性卒中临床表现多样,诊断有赖于CT检查。  相似文献   

9.
混合性脑卒中是指脑内两个血管区同时或短时间内(是24h还是48,72h内未定)相继发生的出血和梗死。这种两种不同性质的脑卒中并存在临床上是存在的。我们根据本院1996年3月-2004年12月收治的30例,结合有关文献就其临床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表现,进一步探讨一下混合性脑卒中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混合性中风 ,又称中性脑梗死 ,是指脑梗死与脑出血同时存在 ,出血灶和梗死可同时发生 ,部分异时发生。有学者按脑出血和脑梗死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 ,将其分为 3型 :梗死 -出血同时型、梗死 -出血型、出血 -梗死型〔1〕。CT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 ,现分析 2 2例混合性中风的CT表现 ,着重探讨其影像学诊断及对临床的意义。1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 14例 ,女 8例。年龄 48~ 80岁 ,平均 6 5岁。有高血压病史者 15例。均行 1次以上CT扫描。采用SHIMADZU45 0 0和GEProspeedAdvantageCT装置。层厚 5~ 10mm ,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超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障碍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按入院时间顺序对60例脑梗死患者、35例脑出血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超早期康复治疗。同时设立对照组,脑梗死患者55例,脑出血32例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分别于康复治疗前、治疗2周及1个月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ADL评分。结果超早期康复治疗患者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超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Xia J  Shi W  Yang Q  Xu H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4):236-238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载脂蛋白H(ApoH)血清水平与血脂的相关性以及ApoH与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 (ACI)患者 33例和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 (ACH)患者 2 8例的ApoH血清水平 ,酶法测定血脂各项。结果 ACI、ACH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清ApoH水平分别为 2 88mg/L± 85 4mg/L、2 4 8mg/L± 6 8mg/L、2 5 6mg/L± 71mg/L。ACI患者的ApoH血清水平与胆固醇 (CHO)、低密度脂蛋白 (LDL)呈正相关 (r=0 394 ,P <0 0 5 ;r =0 394 ,P<0 0 5 ) ,与TG无相关性。 17例有家族史的脑卒中患者血清ApoH与高密度脂蛋白相关。结论 ApoH血清水平与ACI患者的CHO、LDL相关 ,与正常人及ACH患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脑卒中住院病例进行分析,了解深圳市南山区脑卒中患者发病特征.方法 对南山区2008-2010年收治的3 989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年龄、性别、分类、危险因素等分析.结果 脑卒中患者男女性别比为1.52∶1;脑卒中病例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主要集中在60~79岁之间,占49.79%,其次为40~59岁占34.07%;脑卒中分类中以脑梗塞最高占77.34%,依次为脑出血18.20%、蛛网膜下腔出血3.88%、未分类卒中0.58%.除<30岁组外,其余年龄组均以脑梗塞发病为最常见,并随年龄的增加所占比例也增加;<30岁组以脑出血多见(50%);脑卒中危险因素以高血压最重要占59.61%.结论 南山区脑卒中以脑梗塞为最多见,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  相似文献   

14.
脑出血与脑梗塞急性期血粘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为前瞻性随机试验。对93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急性期血粘度测试,其结果显示出血组血粘度明显高于梗塞组(P<0.01),为脑出血的早期活血化瘀治疗及出血后梗塞的研究打下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混合性脑卒中的发病机理。方法 将其分为3种类型:梗塞—出血型;出血—梗塞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梗塞型。结果 发生率为同期脑出血的20%,同期脑血管疾病病例的83%,并随着年龄的增高呈增长趋势。男性比女性多见。结论 CT扫描对混合性脑卒中有决定性诊断价值。治疗以中性为主,合理降低颅内压和适当控制血压水平为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率与临床特征。方法:对672例脑卒中伴36例癫痫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与发病部位、时间及卒中类别与癫痫的发病率有显著差异。结论:在脑卒中病灶位于脑叶,累及大脑皮质者发生癫痫的危险性高,卒中早期癫痫发作原因主要与脑水有关,蛛网膜下腔出血伴癫痫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7.
不同类型急性脑卒中血压变化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急性脑卒中患者血压的变化规律。方法 9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其中42例发生脑出血;54例发生脑梗塞:以同期65例Ⅰ期高血压对照,全部患者均作1—3天的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并于第二天始每隔12小时记录1次,连续记录7天,至第14天再记录1次:结果 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24小时及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对照组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但脑出血组较脑梗塞组更明显,二组有显著差异(P<0.05)。上午平均舒张压和下午平均收缩压脑出血组高于脑梗塞组,差异显著(P<0.05)。血压下降率在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亦有明显差异(P<0.05):而高血压患者发生脑梗塞组、脑出血的危险性分别是非高血压患者的3—4倍:急性脑卒中后84%患者血压迅速升高,于12小时达到高峰,4天内逐渐下降至低水平。结论血压的昼夜波动变化特点与发生脑卒中的类型有密切关系。急性脑卒中后血压的变化呈先升后降的自然规律。高血压患者急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所致缺血性脑梗死的机制。方法 对16例MCA狭窄所致的急性闭塞性脑中风患者,应用经颅多谱勒超声(TCD)进行微栓子(MES)检测。结果 16例患者中,14例患者有中度MCA死(CI)6例;而深穿支动脉梗死(PAI)8例,为单发梗死。栓子检测结果:16例病人中,有4例(25%)MES,其中重度狭窄的2例患者均发现MES。结论 栓塞是大脑中动脉狭窄所致急性缺性脑中风的发病机制。交界区多发梗死多由于该区域血流灌注不足导致栓子清除能力的下降引起。狭窄的严重程度可能与栓子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混合性中风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列伟  黄旭 《河北医学》2005,11(11):1006-1008
目的:探讨及总结混合性中风的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混合性中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大面积脑出血+腔隙性脑梗死,治疗脑外科.大面积脑梗死+少量出血,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对照出血+脑梗死病灶大小相若者宜采用中性治疗.结论:通过50病例得出上述临床结果,同时也要多方面兼顾,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血尿酸与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血尿酸与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关系。方法:比较90例脑梗死、90例脑出血患者、90例健康对照的血尿酸含量。分析脑梗死、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血尿酸含量的关系。结果:脑梗死、脑出血、正常对照组血尿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梗死组血尿酸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脑出血组血尿酸水平较正常对照组低。脑梗死恶化组血尿酸值明显高于好转组。脑出血恶化组血尿酸值亦高于好转组。结论: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脑出血的类型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