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黄山学院教职工健康体检中腹部B超检查结果及其意义,为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452名教职工的肝、胆、胰、脾、肾B超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B超检查异常总检出率为67.48%;检出的前5种疾病依次为脂肪肝(29.87%)、肝囊肿(22.35%)、胆结石(16.15%)、肾囊肿(14.38%)、胆囊息肉(11.06%);50岁以上脂肪肝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P<0.05),男性为35.71%,女性为18.99%,男性高于女性(P<0.01)。结论:B超检查能及时发现无症状的疾病,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疆医科大学退休教师体型与疾病的关系。方法:对退休教师382人进行体质检查。测量身高、体重,依据体质指数对体型进行分型;生化检测血糖、血脂水平;B超检查肝、胆、脾、肾等。结果:男性身高(169.02±5.66)cm,体重(70.74±9.19)kg;女性身高(157.91±5.66)cm,体重(61.05±10.47)kg,男女性身高、体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收缩压高于女性(P<0.05);其它指标男女间未见差异(P>0.05)。体型正常者225人(58.90%),超重与肥胖者140人(36.65%);女性超重与肥胖者明显多于男性(P<0.05)。超重和肥胖体型者脂肪肝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体型正常者,且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1);男性肥胖者胆囊炎、胆结石、肝内囊肿检出率高于其他体型(P<0.05);女性超重和肥胖体型者高血压、高甘油三酯检出率明显高于体型正常者(P<0.01)。结论:超重和肥胖体型者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体型正常者,预防肥胖是提高退休教师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和探讨乙醇性脂肪肝和非乙醇性脂肪肝对胆囊息肉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B超检查的脂肪肝和非脂肪肝患者各328例,分别统计二者对胆囊息肉发生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乙醇性脂肪肝和非乙醇性脂肪肝功能检测,AST、ALT以及AST/ALT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比较,胆囊息肉发生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乙醇性脂肪肝与非脂肪肝两组中胆囊息肉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P<0.01);乙醇性脂肪肝与非脂肪肝两组胆囊息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脂肪肝患者中<40岁与>40岁两组及男性与女性两组的胆囊息肉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息肉的发生率和脂肪肝存在一定的关系,并且主要是和非乙醇性脂肪肝有关,随着年龄的升高,发生率也没明显提高,并且女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柯桥区平水镇社区老人脂肪肝的患病率及超声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对2013年9-11月份平水镇社区60周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共3870人,通过体格检查、血脂检查.肝功能检查及肝脏B超检查。结果:总人群脂肪肝患病率为37.5%。男性脂肪肝患病(38.9%),女性患病率35.8%,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脂肪肝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非脂肪肝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平水镇社区老人脂肪肝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血脂检测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企业接触职业危害人群脂肪肝、高血压患病情况及二者的伴发关系,为企业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2 102名工人进行肝脏B超检查和血压测量,并作统计分析。结果:检出脂肪肝454例,检出率为21.60%,其中男性检出率为24.84%,明显高于女性的11.09%(P<0.01);50岁以下男性脂肪肝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1);女性脂肪肝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1)。不同年龄段脂肪肝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检出高血压585例,检出率为27.83%,其中男性检出率为31.76%,明显高于女性的15.12%(P<0.01)。男女性高血压检出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P<0.01);不同年龄段的高血压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肝人群中高血压检出率(47.80%)明显高于非脂肪肝人群的22.33%(P<0.01)。结论:企业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群脂肪肝和高血压检出率高,并与年龄、性别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常规体检,了解脂肪肝、血脂异常、体质量指数超标的发病情况,制定健康教育措施,为今后预防保健工作找出工作的重点及方向.方法 以参加体检的教职工为调查对象,以正常值为标准对清晨空腹腹部B超,血液生化检查及体质量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50例调查对象中脂肪肝检出率为27.78%,男性高于女性(P<0.01);体质量指数超标及高脂血症检出率均为50.67%,男性高于女性(P<0.01,P<0.05);脂肪肝组合并体质量指数超标、高脂血症的情况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P<0.05).结论 教职工脂肪肝、体质量指数超标及高脂血症的患病情况较为严重,应加强健康教育,重视定期体检,改善教师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6,(5):623-626
目的:探讨高校教职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谱,为高校制定慢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某高校教职工获得省医保门诊特殊慢性病卡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该人群各类常见慢性病的患病情况。结果:该人群患病率位于前7位的疾病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肝硬化;男性总体患病率高于女性(P<0.05);糖尿病、冠心病和脑血管病患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肿瘤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P<0.05);高血压、慢阻肺和肝硬化患病率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病的发生与年龄、吸烟、体质指数及体育锻炼有关,应加强高校教职工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的指导,加强体育锻炼,以提高高校教职工的身体素质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
谢亨银 《九江医学》2007,22(2):12-14
目的:调查公务员脂肪肝患病率,探讨脂肪肝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BMI、体脂含量等营养指标的关系.方法:测量993例体检人员的体重、身高、体脂含量、上臂围、小腿围和血脂,进行24h膳食调查,采用B超诊断脂肪肝.按性别、年龄段分组比较脂肪肝的患病率,并分析各项营养指标与脂肪肝患病的关系.结果:男性脂肪肝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性32.0%,女性9.9%,P<0.01);女性脂肪肝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明显升高( P<0.01),男性大于30岁人群中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升高(P< 0.05);脂肪肝患者的BMI、W、AC、CC、TG明显高于对照组(非脂肪肝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脂肪肝组的TG高于对照组(P<0.05).脂肪肝与对照组比较24h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酗酒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公务员脂肪肝发病与性别、年龄、BMI、体脂含量、血脂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中小学教师的健康状况,更好地指导其防治疾病、促进健康.方法对崇州市中小学330名教师体检中,发现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种、患病率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各种疾病或异常的总检出率52.73%,男性检出率66.03%,女性检出率4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5位异常依次为肾结石(10.30%)、高血压(8.48%)、高脂血症(6.36%)、胆道疾病(4.85%)、脂肪肝(4.24%).对教职工不同性别比较,除胆道疾病外,其余各异常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0.
曾雯洁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99-100,102
目的:分析湛江地区健康体检者腹部B超检查结果,为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 986例湛江地区健康体检者的腹部B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986例B超检查中发现异常者共933人,总检出率为46.97%;男性异常检出率为56.70%,女性异常检出率为34.41%;男性脂肪肝检出率35.63%,女性脂肪肝检出率22.52%,总异常检出率和脂肪肝检出率男性大于女性(P<0.05)。检出率居前五位的依次为脂肪肝、胆结石、肝囊肿、胆囊息肉、肝血管瘤,分别为29.91%、4.18%、4.13%、3.47%、2.11%。结论:B超检查能及时发现脂肪肝、肝囊肿、胆结石等症状不明显的疾病,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肝癌及乙肝患者近5年空腹高血糖发病状况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乙肝患者为对照,对近5年来肝细胞肝癌(HCC)空腹高血糖发病状况作对照研究。方法:HCC的男性患者468例(①HCC组,其DM先于HCC确诊者25.9%),对照人群1046例分为慢乙肝/肝硬化(②CHB/LC)组、③脂肪肝组和B超提示肝“正常”图像组(④肝“正常”组)。以常规方法进行HBV标志物、抗-HCV、空腹血糖、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检测等。结果:HCC组中:HBV阳性者空腹血糖受损阶段(IF、G)和糖尿病(DM)发病率17.2%和17.O%;HBV阴性者抗-HCV均为阴性,其IFG和DM分别为15.4M和17.9%,两者间IFG和DM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HCC的DM发病率与HBV相关性r=-0.007。各组中:WG发生率在各组间均相似,(P〉0.05);DM发病率在①~④组分别为17.3%、16.7%、26.2%和9.1%,①组与②组、③组和④组相比P〉0.05、P=0.008和P=0.001。BMI均值:①组、②组和④组在23.0~23.7kg/m^2之间,显著低于③组(30.3kg/m2);血压均值:①和②组相似,显著低于③组和④组(P〈0.005)。在各组内未显示有明显的IFG高发年龄段(P〉0.05);DM在各组高发年龄段:①组、③组和④组均为60-69岁(26.4%、35.1%和12.2%);②组为50-59岁(22.5%)。结论:HCC患者发生DM与HBV感染无关,与慢乙肝、肝硬化密切相关。乙肝伴脂肪肝者发生DM的风险较高,超重或肥胖为主要因素;HCC和CHB/LC患者的病情严重性可能加速了IFG阶段发展为DM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 对656例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行血糖、血脂、肝功能等生化指标检测和肝脏B超检查。结果 ①656例糖尿病患者B超证实脂肪肝430例,占65.54%;②分脂肪肝组(430例),无脂肪肝组(226例):脂肪肝组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比值(WHR)等均值明显升高(P〈0.05或P〈0.01),HDL-C均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脂代谢紊乱和中央型肥胖,血脂紊乱、肥胖、高血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了解新疆某医学院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及疾病谱特征,提出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方法收集2012年的体检数据,对体检人群的患病率和阳性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疆某医学院校1778名教职2:(1)体检结果1项(含1项)以上异常1587人(89.26%);1种疾病/症状的阳性率有471人(26.5%);2种疾病种疾病/症状的阳性率有472人(26.5%);3种疾病种疾病/症状的阳性率有364人(20.5%);4种疾病及以上/症状的阳性率有280人(15.75%)。(2)阳性检出率排序前5位的是:脂肪肝(51.3%)、心电图异常(36.7%)、高胆固醇血症(28.7%)、高血压(24.0%)、高甘油三酯(21.6%)。(3)3个年龄段教职工: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脂肪肝、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除脂肪肝、肝功能异常、乳腺疾病外,其余上述疾病/症状的检出率在增加。(4)疾病/症状检出情况存在性别的差异:高血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脂肪肝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高胆固醇血症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5)汉族与维吾尔族职工总检出疾病/症状阳性比较,高甘油三酯、高胆圊醇血症、肝功能异常、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族高于维吾尔族;脂肪肝检出率维吾尔族高于汉族(P〈0.05)。结论体检中结果异常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存在年龄和民族之间的差异;慢性代谢性疾病患病率较高。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减少和避免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对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住院的36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合并脂肪肝者130例(35.6%),未合并脂肪肝者235例,两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相似(P〉0.05);合并脂肪肝者的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TC、TG、LDL—C水平及大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未合并脂肪肝者(均P〈0.01),而周围神经病变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者的血脂异常、BMI、HbA1c,合并高血压与慢性并发症的比例,均较无脂肪肝者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校中年教职工脂肪肝的发病率及其与血脂、血糖、血尿酸等的关系,为有效防治脂肪肝提供依据。方法:对某高校教工健康体检中年龄在45~59岁的307例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脂肪肝总体发病率为27.36%。脂肪肝组患血脂异常、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与非脂肪肝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脂肪肝是高校中年教师的常见病,脂肪肝与血脂、血糖、血尿酸的代谢紊乱相关,并与血脂异常、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疾病合并存在,互相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患者行全麻手术进行导尿的最佳时机。方法:150例老年男性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50例,分别在麻醉前、麻醉诱导期、麻醉后10min进行导尿。观察3组人室后麻醉前、导尿时的心率和血压,对比3组患者导尿时、导尿后1d的舒适度和拔除气管导管后30min内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入室后麻醉前的心率及血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导尿时A、B组患者的心率均较入室后麻醉前加快(P〈0.01)。A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B组患者的收缩压较入室后麻醉前升高且高于同期的C组(P〈O.01)。C组心率及血压较平稳(P〉O.05)。导尿时及导尿后1d时C组患者的舒适度优于A、B组(均P〈0.01),且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均较A、B组低(P〈O.05),发生术后躁动的程度亦较A、B组低(P〈O.01或0.05)。结论:老年男性全麻手术老患者选择在麻醉后10rnin行导尿术,利于术期心率、血压稳定,有效提升导尿舒适度和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及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某医院职工脂肪肝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1363名某医院职工进行脂肪肝患病率现状调查分析.结果 1363名调查对象中,脂肪肝患病率16.5%,其中男性患病率28.5%,女性患病率11.3%,男性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职工脂肪肝患病率均不同(P<0.05),不同部门男女职工脂肪肝的患病率不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脂肪肝组高于非脂肪肝组,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性别、年龄、职业、BMI、WHR可作为脂肪肝组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二甲双胍联合能量摄入限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能量摄入限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7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二甲双胍和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易善复)治疗,观察两组每月治疗效果及疗程结束后所有生化指标及肝脏B超。结果: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好转上、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血脂下降和肝B超改善率有差异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能量摄入控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疗效、安全性好,且在降血脂方面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某高校教职工体检的结果,探究实施体检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效果。方法采用学校健康体检管理信息系统对2012年某高校教职工体检进行信息化管理,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所接受体检的604名男教职工中,检查出556人次异常,在850名女教职工中检查出560人次异常。其中高血压188例,占12.9%,高血糖219例,占15.1%,胆固醇异常296例,占20-3%,脂肪肝413例,占28.4%。且男教职工的血压、血糖、胆固醇异常率及脂肪肝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女教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岁以下年龄组的异常人次比较少,35~40岁年龄组的脂肪肝发病人数较多,41—45岁年龄组教师的脂肪肝、胆固醇的人次比较高,46~50岁年龄组教师的脂肪肝、胆固醇以及高血压的人次比较高,〉50岁年龄组的5项指标都明显高于各个年龄组。结论建立合理的体检管理信息化机制,能够方便受检者了解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促进体检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的发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01/2013-01月在作者医院门诊体检的1873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检出372例HUA患者作为HUA组,1501例尿酸正常者作为正常组,对肾功能、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压、血糖、血脂等多种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中HUA的患病率为19.86%,HUA组伴发肾功能不全、痛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超重)和脂肪肝等疾病的患病率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HUA组血清肌酐(creatinine,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糖、血脂、血压、BMI水平明显升高(P〈0.05),HUA患病与性别有关,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结论HUA与肾功能不全、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应控制相关危险因素,预防和减少HUA相关疾病及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